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1

閲讀完名著《水滸傳》,我不禁為眾路好漢的壯烈犧牲感動傷感,同時也為朝廷的險惡感到憤慨,但更為作者生動地描寫這一切所費的心思表示驚訝與讚歎。

本文細緻地描寫出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的光輝形象,他們從第一未出現的好漢——林沖,到最後的段景住,無一不正氣凜然。魯智深:大鬧野豬林、拳打鎮關西、火燒瓦罐寺。武松:景陽岡打虎、醉打蔣門神。吳用:智取生辰綱。宋江、朱仝、雷橫:私放晁天王。柴進:門招天下客。宋江:救助他人······在這些人中,有彪形大漢,眼中幾萬道兇光畢露,有白衣秀才,留一長長鬍須,有出家和尚,剃光發須,有江上漁夫,長一身雪白嫩肉,有長一身黑熊似的粗肉,手持兩板大斧,又有沉魚落雁之容······可是不管外表如何,他們的所作所為都反映出一個詞——大公無私。

我的身邊就有這樣的品質:一次,學校舉辦運動會,運動員們拼命競爭,一場比賽下來,一個個都累得直喘粗氣,口乾舌燥。一般來説,他們還需再挺一會兒,走到包前,拿出水杯,才能喝到水,解了渴,可是就在這時,一位胖乎乎的身影閃過,徑直奔到與動員們面前,將一杯清涼的水遞到他們面前,運動員很快就能喝着水,一抬頭,只見那位抱着一瓶瓶水,頭上閃着汗珠的同學又“嗖”地一下“飛”到另一邊去,過後才知道那位比運動員還辛苦、一直忙活個不停地人是徐展翼。也正因為此事,我們尊稱他為——送水哥。

同樣是大公無私,雖説送水比不上救人命、除老虎、搶財物,但同樣也是幫助,同樣也是大公無私,雖説效果大大不同,但道理、本質是一樣的,都是: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從集體利益出發,毫無個人打算。先不説大公無私對自己有什麼好處,設想一下,假如每人都只為自己好而好,只為自己做事,那麼就先拿武松打虎來説,如果武松不打死那隻兇猛的老虎,那麼,更多的人就會為此而喪失性命,武松也不會得到知縣的賞識,也就不會做官,還不會碰到他哥哥,這麼一來,故事就又到了另一個情景、狀態,以後的許多英雄就無法引出,情節鏈也就因此而斷掉,故事也就無法進行了。

再來説説運動會,光是參加運動會為班級爭光這一點就很不錯了,但如果運動員比賽下來十分勞累而沒人照顧,那很有可能會因為勞累過度而腳疼、手疼等,都還算是好的了。最後再來説説家裏,整理房間、洗碗、掃地、刷馬桶、洗衣服雖説不上大公無私,但就如上面所説:“其道理、本質都是一樣的。”千萬別小看這些小細節,因為如果沒有人做這些事,吃飯時就會發現碗沒洗過,地上全是灰塵,廁所臭氣熏天,衣服上海存留着上週吃過的米飯,作業在洗衣機裏、盆子裏或是其他更不能容忍的地方。

但是,我們回過頭來想想,導致這一切的是什麼?是你太懶?或是你記性差?不,是你沒有“從集體的利益來想。”如果你想幹淨,就幫忙整理,這樣一來,大公無私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況且,助人為“樂”!這難道不是件愉快的的事嗎?所以,請以後記住——多多幫助他人。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2

《水滸傳》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由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編寫的。這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並且有很大成就的長篇小説。全書描述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義,以及聚義之後理解招安、四處征戰,最終被奸人殺害的故事。文中的情節,很精彩,不説力氣勇氣莫大無窮的花和尚魯智深倒拔楊柳,還是忠義不屈於奸人的豹子頭林沖雪夜上梁山,還是性格謹慎青面獸楊志霸氣賣刀,又有勇有謀的智多星吳用智取生辰綱,或武勇非凡的行者武松喝酒的氣魄,還是打虎的勇氣……讓人拍手叫絕。

書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特點,不必説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説天真爛漫的李逵。所説李逵的性子有些時候急了點,但他做到了忠孝兩全。在宋江給他毒酒時,他明白是毒酒,而對於宋江和眼前的死沒有一點怨言,昂首嚥下。李逵對老母也十分孝順,老母被老虎吃了之後,他一生氣就殺死了4只老虎,把老母好好安葬。遇見李鬼,李逵不但沒有殺了他,反而給了他十兩銀子,讓他回去孝敬父母。從這兩件事就能夠看出李逵的孝心。李逵做過的一件事令我十分佩服,那就是在他以為宋江做了壞事之後,要懲罰宋江,甚至對他破口大罵,不管他宋江是不是他的首領。從這件事情能夠看出李逵對“忠義”兩字是把“義”字放在“忠”字的前面的,不會因身份或私心兒玷污這兩個字。

再説武勇非凡的武松,在過景陽岡前,在一家小店喝了十五大碗的酒,而店前明明打着“三碗可是崗”的招牌,店小二好心勸説讓他住一宿再結伴過崗,因為崗上有大蟲,被武松誤認為店家想騙他的錢,編出來的。不管

店家怎樣阻攔,昂首繼續上路,還信誓旦旦説“便有大蟲,我也不怕”,那裏能夠看出武松的豪邁,勇猛,坦白直爽、爭強好勝、不拘一格的個性。在打虎過程中,能夠看出武松顧及顏面甚於生命、頗識時務,不粗莽行事的個性。在他殺了蔣門神、張都監和張團練十幾口之後,甚至在牆上用血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這能夠看出武松敢作敢當的性格。以及在之後追捕方臘的過程中,也是拼勁,拼命,在和方臘搏鬥過程中,方臘把他的手臂釘住了,他卻忍痛割下手臂,最終單臂擒方臘。

武松具有強烈的正義感和鬥爭精神,並在現實的鬥爭中逐漸鍛煉出堅強不屈的反抗精神,英雄氣概。

再説宋江,作為梁山108的將領,我卻不喜歡這個主角,仔細想想,他做過什麼?他有軍師吳用的智謀麼?他有李逵的直率的牛勁麼?他有行者武松的勇猛,豪邁麼?他只是個站在眾人搭起的台子上,指揮指揮,卻不真槍實彈的將領。最終,為什麼結局那麼杯具?因為他理解招安,雖説也是大家一齊決定的,不再當草寇,給自我個出路而投靠朝廷,最終跟隨他的兄弟們被奸人所害,自我也無奈喝下毒酒。

終究,梁山,落草為寇,朝廷,招安,這一切,像一場夢。那108就是這夢中108個亮點。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3

近來,正在讀《水滸傳》,補一下幾年前落下的課,順便品味文字的奧祕,體察文學的魅力。

《水滸傳》的故事情節隨着前幾年電視劇的熱播而早已熟記於心,但卻沒有讀過原著。近來,由於悟空問答答題的需要,這部名著又回到我的視線之中。總覺得對於優秀的傳統文化,如果不讀,會是一種遺憾。

無論是看電視劇還是聽人評論,評論最多的是宋江,當然,捱罵最多的也是他,很多人罵他是因為他在皇帝面前呈現的一副奴顏卑膝的模樣,沒有一點血性,給梁山帶來了屈辱;另外,他對待奸臣高俅童貫蔡京等,屈膝忍讓、卑微討好、小心翼翼,甚至在受到陷害以後也毫不辯解、忍辱赴死,並拉上自己的兄弟殉葬,並稱是為了忠義,真是可恨。

通過讀《水滸傳》,我對宋江有了新的認識:作為一個堂堂男子漢為國盡忠,報效祖國,揚名立萬,並沒有錯,這也是很多有志之士的願望。所以他一心效忠朝廷的做法並沒有錯,他的錯誤在於對待奸臣的做法:把對國家的忠心建立在對奸臣的忍讓和屈從上,以君子之心對待小人之腹,以屈辱獲得承認,以犧牲成全名節。用屈辱換來的榮耀是令人難以忍受的,換句話説,所有的獲得都是以踐踏人性而得來的。

另外,宋江枉讀聖賢之書,曾不聞孟子的“民為貴,社次之,君為輕"的言論嗎?為國盡忠的實際含義應該是為人民謀幸福,為社會大眾謀利益。而他卻理解為為朝廷,為天子盡忠,即使奸臣當道,民不聊生他也從不考慮。當然忠君愛國是值得肯定的,因為在古代,天子是國家的象徵,但是當國家政權落入奸邪小人的手中,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時,你還要繼續維護這樣的國家機器,而使奸邪繼續猖狂嗎?從這一點來説,宋江是自私的,他只關注自己的名節,卻不關心人民和自己兄弟的生死。

大丈夫揚名立萬,為國盡忠,理所當然。可是應當以人民的安危作為做事的標準,如果人們在這樣的社會裏不能安居樂業,生活幸福而一味的忠君有什麼意義呢?況且他的忍讓退在無形之中也助長了奸邪的囂張跋扈,而使忠臣寒心,所以宋江的所做所為確實不值得原諒。

以前我一直認為宋江的可恨之處在於,他使梁山好漢詔安,致使很多人枉死,是他做法不對,但他忠心為國報效朝廷,確是值得讚揚,現在看來,是他用梁山好漢的死換來了自己的忠義名稱,並使他的家人得益享受朝廷偽表彰和爵位,可以説,他用兄弟們的鮮血換來了自己家族的榮譽。

看了水滸傳,我也明白了一些道理:每一位身居高位者如果是真心為國,就應當以為人民創造幸福生活作為自己執政的標準和目的,甚至在必要的時刻,應仗義直言、不畏奸邪、據理力爭,這才是中國知識分子應有的氣節和骨氣,即使死了,也是值得。

人生苦短,梁山英雄受到高俅,童貫和蔡京等奸臣的陷害,歷經磨難,實在讓人感到惋惜,為國盡忠可以,但是也要敢於為國除奸,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4

《水滸傳》——揮之不去的英雄情結

《水滸傳》,一篇不朽的英雄列傳。

《水滸傳》,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傳奇。

《水滸傳》,一本躋身於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中的絕對經典。

今天,讓我們再次撥開歷史的迷霧,跟隨《水滸傳》,回到宋徽宗時那個精彩紛呈的熱血時代。

那個時代,有多少的好漢與英雄,他們出身不同、身份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卻因為反抗封建暴政這一出奇相同的目的,而殊途同歸地走向了梁山泊,走向了聚義堂。我彷彿來到了梁山泊之上,看見了直爽的黑旋風李逵,看見了粗中有細的花和尚魯智深,看見了那個黑矮子呼保義宋江,看見了那位文縐縐的軍師吳用……這些人的性格特點是那麼鮮明,然而,在昏君的無能統治下,在“亂自上作”的黑暗統治下,在各級官吏狼狽為奸的情況下,這些人終於舉起了大旗,江州劫法場、三打祝家莊、大破連環馬,提出了“八方共域,異姓一家”的説法,走向了反抗暴政的大道,直到宋江被招安,水滸眾英雄被奸臣迫害致死,表現出了農民階級的侷限性。

。《水滸傳》,是一幅氣貫如虹的下層人民揭竿而起反抗暴政的起義圖,也是一幅統治階級的窮途末日圖。它用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和生動的文學語言,濃墨重彩地對底層的呼聲進行了放大,對農民的要求抱以深刻地同情,敍述了這麼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塑造了這麼多鮮明突出的人物形象,如此精彩紛呈,讓人熱血沸騰。

《水滸傳》最精彩的地方在於對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的描寫上,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為保金氏婦女,拳打鎮關西,表現出魯智深的行俠仗義;《柴進門招天下客》,表現出小旋風柴進的熱情好客;《吳用智取生辰綱》,表現出了水滸好漢們的有勇有謀……這些故事都為塑造每一位英雄人物作出了貢獻,這也正是它能夠歷經千年而不朽、成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緣故。

《水滸傳》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在於從頭到尾所貫穿的忠義情懷,十分符合中國古代乃至現代的價值觀。“忠”“義”當頭,符合古代統治者的需要,而且也被現代文化所接受、所認可。“忠”,是要忠於祖國,忠於與你一起共事的人;“義”,是要行俠仗義,講義氣,為了真理奉獻自己的一切。從古至今,多少英雄豪傑,都是被”忠義“所激勵着,為國家、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犧牲個人利益,進行着英勇不屈的鬥爭,更有一代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提出了”殺身成仁、捨身取義”的革命口號。《水滸傳》,就這樣激勵着一代一代的仁人志士大步向前,開創着一個又一個偉大的英雄傳奇。

由於時代問題,《水滸傳》固然有它自己的不可避免的侷限性,然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水滸傳》的精華遠大於糟粕。我們要學習這些好漢身上的英雄主義精神,學會“忠”“義”二字,並把這些運用在自己的實際生活當中,這樣才能“禆補闕漏,有所廣益”。歷史已經遠去,英雄已經作古,但他們的精神,依然存在,存在在《水滸傳》中字裏行間,也存在在每一位讀者的心中。經典,總歸是經典;不朽,永遠是不朽。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5

都道梁山好漢是活得走投無路方上了梁山做了土匪,殊不知還有那麼些人,乃是被騙上梁山的,在我看來,也夠無奈。

就説秦明,人稱“霹靂火”,使一狼牙烽火棒,在梁山泊坐了第七把交椅。可要問他是怎麼上的梁山,説來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話説當年小李廣花榮不小心惹惱了政府部門的同志,於是黃信出馬鎮壓了,不料黃信竟無功而返,領導同志們遂大驚失色,急忙去搬救兵,要問那救兵是誰?正是秦明秦統制。那秦明與花榮鬥了數個回合,讓花榮給走了,又在清風山上被耍得亂了陣腳,最後被擒。

秦明被擒後見得宋江,知他宋江是個明理的義士,方休戰,雙方和睦。不曾想,秦明回城後,卻給當成反賊,被殺了妻子。原來是有人假冒了秦明,帶兵去攻城。秦明怒氣沖天,忽又遇得宋江、花榮幾個,便隨他們上了梁山。看到這裏,你要説,這雙方不是很和諧嗎?錯了,錯了。你可知冒充秦明去打城子,害得秦明被當成反賊的是誰?正是梁山好漢幾個派人去幹的。後來秦明也知曉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宋江應允將花榮之妹許配給秦明,方平息了秦明怒火。

如此還有徐寧等等,不再一一列舉。

都道是逼上梁山,我看着,怎就像被騙上梁山的呢?

老爸説,那梁山頭領們是利用朝廷的歹毒來拉人的,説到底還是官逼的,你看,他們把秦明的妻兒都殺了。

是這樣沒錯,可梁山泊最後還不是被朝廷招安?而那被騙上梁山的,豈不是太憋屈了?這梁山頭領確實個個是好漢,豪爽、仗義,可在我看來,這事兒他們是做得不厚道了點。北宋官場黑暗,人家好不容易能安定地生活下來,有的還謀了個一官半職的,就這樣玩完了?Gameover了?要是隻這樣,那還好,可你們整得人家家破人亡,然後跟着你打拼,最後居然還接受招安,讓人回到原點?我説要讓人上梁山也行,可別接受招安呀,這政府腐敗,欺壓百姓,你們竟然還站政府那邊?

但若讓那些被“騙”上山好漢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從來一遍,也不知他們會如何選擇。也許有些人會願意過那安定閒散的生活,可曾經能擁有梁山事業,和宋江晁蓋等人結交兄弟,這機會也不多。

只是,家破人亡,代價未免太重太重。若是我,被殺了父母兄弟等,那定是肝腸寸斷的。這樣的事,若不生在其中,也難以體會到其中的苦味。具體什麼心情,也只有那些好漢們自己知道了。

只是,換作我,在那樣混亂的時代,能夠安安靜靜的守着自己的一方水土,也便罷了。

可回頭想想,那些好漢亦是梁山大業的幾根難以缺少的柱子,少了他們,梁山的事業,會艱難很多,只是,結局卻……

興許無了梁山泊一事,那好漢們仍能過着自己的好日子,安然從容地了卻終生吧。當然,這也已是那混亂時代最後的安寧了,若不要這樣的安寧,那就轟轟烈烈鬧一場吧。

可惜,連鬧一場也鬧得不英雄。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6

我們全班都在同一時刻看了《水滸傳》這一本書。這本書中描寫了一百零八個有血有肉的人。這裏面的每個人都是為朋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兩肋插刀、愛國的梁山好漢。我熟悉的裏面的人有:林沖、武松、宋江、魯智深。其中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是:《景陽岡武松打虎》,這其中我最熟悉的人就是武松。

武松在清河縣喝醉了酒,打了一人,武松還以為那個人死了,便逃亡到柴進莊上住,碰巧撞上了宋江。宋江當時跐了火杴柄,引得武松急躁便要打宋江,多虧柴進勸阻,並把武松介紹給了宋江,之後兩人便開始談笑風生了,而且宋江還讓人給武松訂了件衣服,並讓他住幾天,武松不好推辭,只好住下,數天後,武松知道自己打的那個人被救活了,只好告別宋江,啟程準備去找清河縣的哥哥。臨別時,宋江和柴進送了武松很多銀子,而且宋江和宋清還親自送了武松一段了,可武松讓宋江別送了,宋江仍然送了武松二、三裏,這時,武松又要求宋江別送了,宋江無奈,正好看見前方有一個客店,便對武松説:“和我吃完飯後再走吧”,武松只好答應。客店中他們還結為了兄弟,可“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武松只好在這兒與宋江宋清告別,武松又上了路。

一轉眼見,武松來到了陽谷縣喝酒吃肉後便要過去清河縣的必經之路——景岡山,可老闆勸阻説:“山上有吊睛大白蟲會殺人,現以殺了三百二十個大漢,可武松才不聽,他只知道要回家找哥哥去,硬上了山,還不幸的碰上了老闆説的大白蟲子,於是武松與大白蟲的生死搏鬥便正式開始了。大白蟲首先展開了攻擊,它一撲一掀一剪,可武松接二連三躲開了,大白蟲的氣性沒了一半,於是武松抓住大白蟲的頂花皮,然後挖了個坑,把大白蟲的嘴塞了進去,還吃了武松憑了所有力氣打出五十七如鋼鐵般的拳和一棒頭後便敗下陣來,那大白蟲現在眼、口、鼻、耳都流出了鮮血,來捕殺大白蟲的獵户看見了,通報了其他村民,他們高興萬分,還讓武松做了官。

武松這個梁山好漢絕對不可小覷,宋江這個首領都對他都有些刮目相看,我也看到宋江和武松之間的情誼,兩人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能結成兄弟,而且情誼也很深,好像兩人與生俱來就是兄弟了。我還體會到了武松的勇敢、力大無窮和不畏困難的精神,他不管別人的勸阻,毫不畏懼大白蟲子,照樣山上,上山後他整整對大白蟲子打了五十七拳才沒力氣,力氣肯定大,況且村民拿着工具都打不過大白蟲子,而武松只一人就搞定了,再加上這大白蟲子都吃了三百二十個大漢了,他聽到這個數目還是絲毫不怕,不畏懼大白蟲子的威力,明知很困難還要打,他的精神可嘉,很值得我尊敬。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7

替天行道,忠義雙全。

—— 題記  

水滸傳,一個家喻户曉的名著,那錦面大旗上刻着“替天行道”四個大字。書中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給我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印象。它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熱情的歌頌了農民革命的鬥爭。它不僅描述了一個個作惡多端、欺壓百姓的小人;也描述了一個個劫富濟貧、義薄雲天的好漢。  

一百零八將,一百零八個英雄豪傑,他們都是一個個忠義之士,他們為了正義可以奮不顧身。不必説及時雨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説行者武松瀟灑的醉拳;也不必説吳用的足智多謀……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劫富濟貧,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義”是梁山好漢聚眾舉事的動力,它使起義隊伍日益壯大;然而“忠”則是葬送起義事業的禍根,把梁山好漢一步步引向苦難的深淵。

梁山好漢替天行道,最終卻被奸臣高俅弄得幾近死絕,《水滸傳》不僅是農民起義的壯麗史詩,而且是中國古代英雄傳奇的光輝典範,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人稱黑旋風李逵,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着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

讀完水滸傳之後,我覺得我們做人就要像宋江那樣仗義疏財,武松那樣光明磊落,李逵那樣俠肝義膽……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8

憶往昔,讀過的書不少,唯有那豪情萬丈的《水滸傳》,令我久久難忘,又是一個愜意的下午,輕撫有層薄塵的書面,手邊的香茗冒着熱氣,令我不禁想起往昔讀《水滸傳》的點滴,輕品一口淡茶,輕啟書頁,好書需久讀。

書中人物情節是那樣的熟悉與陌生,少了一分表面的浮華,多了一分內心的思考。在我眼中,他們不僅僅武藝高強的英雄,更多了一分深沉與內心的表現,我亦非昨日,只見事之表象,未明事中真意,豪邁之情油然而生,正義在心中湧動。

初見林沖,總覺其過於怕事,雖有一身好武藝卻未有男子氣概,現在覺得並非其無男子之氣,實其有觀大局之心,有容人之度,大丈夫能屈能伸,豈料他人無容他之意,最終恍然大悟,奮起反抗,我覺得這才是真男人。

再説魯智深,先覺他力大無窮三拳,便打死了鄭關西,倒拔垂楊柳更是厲害無比。可現在看來他更有十分細膩的內心,不似一般莽漢,只有力,未見智。

最後説宋江,開始覺得他着實仗義疏財,求賢若渴,寬容大度,更有統領才能,可現在覺得他有些忠君思想過了頭,最終斷送了梁山好漢的大好前途,甚是可惜。

再讀好書心中湧起千思萬緒,匯聚成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羞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而我們的目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神聖維護這一份“神聖”。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9

《水滸傳》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由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編寫的。這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而且有很大成就的長篇小説。

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最後被奸人殺害的故事。文中的情節,很精彩,不説力氣勇氣莫大無窮的花和尚魯智深倒拔楊柳,還是忠義不屈於奸人的豹

子頭林沖雪夜上梁山,還是性格謹慎青面獸楊志霸氣賣刀,又有勇有謀的智多星吳用智取生辰綱,或武勇非凡的行者武松喝酒的氣魄,還是打虎的勇氣……讓人拍手叫絕。

書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特點,不必説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説天真爛漫的李逵。所説李逵的性子有些時候急了點,但他做到了忠孝兩全。在宋江給他毒酒時,他知道是毒酒,而對於宋江和眼前

的死沒有一點怨言,昂首嚥下。李逵對老母也十分孝順,老母被老虎吃了之後,他一生氣就殺死了4只老虎,把老母好好安葬。遇見李鬼,李逵不但沒有殺了他,反而給了他十兩銀子,讓他回去孝敬父母。從這兩件事就可以看

出李逵的孝心。李逵做過的一件事令我十分佩服,那就是在他以為宋江做了壞事之後,要懲罰宋江,甚至對他破口大罵,不管他宋江是不是他的首領。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李逵對“忠義”兩字是把“義”字放在“忠”字的前

面的,不會因身份或私心兒玷污這兩個字。

再説武勇非凡的武松,在過景陽岡前,在一家小店喝了十五大碗的酒,而店前明明打着“三碗不過崗”的招牌,店小二好心勸説讓他住一宿再結伴過崗,因為崗上有大蟲,被武松誤認為店家想騙他的錢,編出來的。不管

店家怎樣阻攔,昂首繼續上路,還信誓旦旦説“便有大蟲,我也不怕”,這裏可以看出武松的豪邁,勇猛,坦白直爽、爭強好勝、不拘一格的個性。在打虎過程中,可以看出武松顧及顏面甚於生命、頗識時務,不粗莽行事的

個性。在他殺了蔣門神、張都監和張團練十幾口之後,甚至在牆上用血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這可以看出武松敢作敢當的性格。以及在後來追捕方臘的過程中,也是拼勁,拼命,在和方臘搏鬥過程中,方臘把他的

手臂釘住了,他卻忍痛割下手臂,最後單臂擒方臘。

武松具有強烈的正義感和鬥爭精神,並在現實的鬥爭中逐漸鍛煉出堅強不屈的反抗精神,英雄氣概。

再説宋江,作為梁山108的將領,我卻不喜歡這個角色,仔細想想,他做過什麼?他有軍師吳用的智謀麼?他有李逵的直率的牛勁麼?他有行者武松的勇猛,豪邁麼?他只是個站在眾人搭起的台子上,指揮指揮,卻不真槍

實彈的將領。最後,為什麼結局那麼悲劇?因為他接受招安,雖説也是大家一起決定的,不再當草寇,給自己個出路而投靠朝廷,最終跟隨他的兄弟們被奸人所害,自己也無奈喝下毒酒。

終究,梁山,落草為寇,朝廷,招安,這一切,像一場夢。那108就是這夢中108個亮點。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10

《水滸傳》是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撰寫的一部著名白話小説。裏面描寫了許多英雄人物的故事,“武松打虎”這個故事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我印象最深刻和最喜歡的故事。

故事裏的武松要回家去看望哥哥,當時沒有汽車、火車這樣的交通工具,武松只能徒步走回去,途中要路過景陽岡。武松到達景陽岡下時已經飢腸轆轆,離家也越來越近了,他想吃飽了一口氣翻過景陽岡就可以見到哥哥了。剛巧岡下就有一家酒店,武松進去一連喝了十八碗好酒居然都沒有醉,還美美的吃了好幾斤牛肉。酒足飯飽的武松不顧酒店老闆的勸告,固執的要自己一個人趕路過景陽岡。武松可能太想見哥哥了吧,根本不相信酒店老闆説的景陽岡上有吃人的老虎,一心只想快點回家與哥哥見面。

其實景陽岡上真的是有一隻很厲害的老虎呢,它已經傷害了二、三十個壯漢的性命了。因此官府還專門組織了獵人們一起來捉拿這隻害人的老虎,只是這老虎好像也很厲害一直也沒被捉住。為了大家的安全官府還發了官文:只有中午幾個小時可以結伴過岡,不能獨自過岡,也不能在別的時間過岡。

武松喝完酒,時間也不早了,他提着哨棒就出發了,酒店的老闆攔不住他也只好由他去了。武松走到岡下看到了官文,知道山上真的有吃人的大老虎有點害怕,想拐回去又怕酒店老闆笑話他不是好漢,藉着酒勁壯膽勇敢的上了山。到了山上武松酒勁發作了,正準備在一塊大青石上躺下休息,忽然一陣狂風颳過,一隻長相兇惡的大老虎向武松撲了過來。故事最精彩的地方就在這裏,我最愛看武松與大老虎的打鬥這一段,真是百看不厭。

這隻老虎也很不簡單,它有幾個厲害的招式那就是一撲、一掀、一剪,它就是這樣把那些壯漢吃掉的。可是它今天很不走運,碰到了武功高強的武松。武松看到這隻大老虎也被嚇了一大跳,出了一身冷汗。好在武松反應很快,老虎撲過來時他抓起哨棒躲開了老虎;老虎一撲不中,又猛地將身體掀起向武松壓了過來,武松又是一閃,躲開了老虎的第二次攻擊;老虎又使出第三個絕招,將鐵棒一樣的尾巴豎起來向武松剪去,武松又閃開了。老虎三次都沒得逞自己也有點泄氣了,估計它是頭一次遇上這麼厲害的人。武松乘着老虎鬆懈的時候,拿起哨棒使勁朝老虎打去,結果卻打到了樹枝上,哨棒也被打斷了。這時老虎向武松撲來,武松乾脆把半截棒子扔掉,跟老虎赤手空拳的搏鬥起來。也不知道武松哪來的那麼大的力氣,把老虎按在身下使出全身的本領拳打腳踢,把老虎打了個半死,動彈不得。

呵呵,每次看到這裏我都開心極了,真解氣啊。這隻害人的老虎終於碰到對手了,武松真是一個為民除害的大英雄,我太敬佩他了,這麼勇敢這麼厲害!這隻老虎太可惡了,傷害了這麼多無辜的人的性命,它真是罪有應得。

本來人與動物應該和平相處,地球是屬於我們共同的家。動物不應該傷害人類,人們也不能侵犯動物的家園。如果有一天人與動物能夠互相交流,互相瞭解,那就不會發生這麼多悲慘的事了!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11

水滸傳,原名《忠義水滸傳》,是一部記述了以宋代農民起義為主題的長篇小説。作者施耐庵通過對梁山泊好漢一百單八人的細緻刻畫,綴以令人為之一震的氣概描寫,不僅令人感歎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字裏行間更透露出作者對宋朝當時皇帝的昏庸無能以及對倭臣一再遷就的氣憤,對宋江等人的讚揚更是溢於言表。

縱橫全書,作者巧妙地將倭臣高俅等人欺君罔上的醜惡行徑與宋江等人一心欲被招安卻無路可投國的處境構成呼應。貫穿全文令我不禁為之變色的正是身居高職的高俅高太尉,原本只是一個浮浪破落户子弟,只因踢得一手好氣球,時來運轉被年幼的端王相中,經一路提拔他做上了太尉。但此人卻全無仁義禮智,信行亦不足相提。在梁山泊實力日益強盛的時候,為了自己所謂的“一心報國,為國除害”,全然不顧其他朝臣審時度勢的招安一策。

恰逢大宋正抗擊着遼國的入侵,邊境正處於節節敗退,頹如朽牆般的戰況,高俅卻不顧軍人死活,一面將這些告急文書押定不發,一面調集了各州的軍馬,分八路徵進梁山泊,結果卻由於不做好戰前準備,一心只急於求成,卻被梁山泊的軍隊殺的折其八九,連高太尉本人也被擒入水泊中。當他被放回京城之後,卻違背了當初答應宋江勸説朝廷詔安的所謂“誓言”。即使在招安以後宋江等殘餘將領功成名就後,為了逃避“被嘲笑”,竟不惜對他們痛下殺手。其景可歎,其性可惡!

相比之下,又一成鮮明對比的人物就是宋江。作為梁山泊的頭領,他卻無時無刻不在為與之相敵的大宋國。當他聽到抗戰前線兵馬損兵折將時,真可謂是痛心疾首!即使在歸國後,在他被害臨死前,為了阻止兄弟李逵造反,寧願與他一同赴死,也不願讓他為了自己一人之生死而起兵造反大宋國。這樣的仁義,這樣的豪氣,又能由誰可比擬!

《水滸傳》作為一本富有歷史色彩的長篇小説,若是為了所謂的朝廷所謂的“鎮壓暴民”便將宋江扣上不義的帽子,這樣的構思未必略顯粗糙。宋江等人處在當時局勢動盪,強賊四起的混亂時代,家將破,國將亡,原本能夠安居樂業的官員遭到奸臣迫害,妻子離散,自己也被刺配到遠惡軍州。正是有家難投,有國難報之時。況且作為下層人民的起義,保留部分歷史色彩我認為是不可或缺的。試想,如果峯迴路轉時,朝廷成功的鎮壓了梁山泊的軍隊,並如高俅所願般將它們打入死囚牢,如此國之害已被剿除,可真正的大害——朝廷中的倭臣卻仍未被消滅。當他們面對比自己強上數倍的遼國軍隊,又將該何去何從?

《忠義水滸傳》,所謂“忠義”二字,形於心而發於行者也。這份寥寥而近百萬字的文學鉅著,唯有這二字力透紙背,入木三分。就似那範先生在《岳陽樓記》所抒發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般,總會在世人的身後“憂其民”,“憂其君”。這亦不是所謂的“盡忠報國”?又何嘗不是“死得其所”!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12

誰年少時沒有過仗劍走天涯的夢;誰沒有羨慕過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逍遙生活;誰又不曾想象過自己武功高強,正義勇敢,在戰場上竭力廝殺。有這麼一羣人,他們重情重義,嫉惡如仇,這一百單八名好漢名揚四海,威震八方。

我很想穿越去那個朝代,也像魯達武松般要酒要肉。俗話説無酒不成事,若是少了酒,哪還能有大鬧五台山,哪還能有醉打蔣門神,哪還有一百零八位好漢!這酒就像強力粘膠一般將好漢們緊緊團在一起,任憑風吹雨打也始終凝聚在一起,造就了這個朝代的神話。

我很敬佩吳用。他是眾多好漢中唯一武功一般的人,但他卻給人很不平凡的印象。他用計如有神助,從智取生辰綱開始,他的神機妙算沒有一次不令人歎服。在取生辰綱過程中,他彷彿能窺視人心,巧妙利用防範心理,使處處謹慎的楊志也未能避免中計。吳用不傷一毫便大獲全勝,正如後人評價的:“萬卷經書曾讀過,平生機巧心靈,六韜三略究來精。”他雖狡詐,卻心術生得端正,從未有過不義之心,相比宋江的哄騙之術,吳用顯得忠誠得多。吳用與宋江看似宋江罩着吳用,實是吳用罩着宋江。如此足智多謀,赤膽忠心,怎不謂之英雄?

魯智深是最可愛的一位好漢了。他的出場就極其血腥,這注定了他的結局:“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你對他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粗枝大葉,可是隨着情節的發展,你會發現他的心思似女人家細膩,他先安排金氏父女離開,再去尋鄭屠户;在林沖刺配滄州後一路跟隨,才免得林沖在野豬林遇害。其個性特點被作者刻化得十分鮮明。此般見義勇為,自可稱之為英雄。

林沖是最能忍的。他的妻子被人調戲,他能忍;他被設計誤入白虎堂,也能忍;就算在野豬林差點喪命後,他還是忍;在草料場被燒聽見陸遷的話後,他終於再也忍不了了,雪夜上梁山。即便在梁山受到王倫等人的擠兑,卻依然忍氣吞聲。這種逆來順受的心性使他剛硬不起來,這種隱忍是刻在骨子裏,改變不了的。但在關鍵時刻,總能拍案而起,例如火併王倫,這樣才有了轟轟烈烈的梁山故事。他曾是槍棒教頭,一身的武功卻從未輕易展露。令人感動的便是他與魯智深的兄弟之情了。林沖在深山獨有一名好友就是魯智深,他叫魯智深一聲哥哥,魯智深圓寂後,林沖也暴死他墓前,這悲劇的結局也正是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的結局。這樣的武藝高強,論為英雄綽綽有餘。

梁山好漢們的.命運從一開始造反的聲勢浩大,到招安後的支離破碎,吐露了作者對朝廷的不滿與被奴役生活的憤懣。這種思想就被寄託在了梁山好漢身上。他們敢於造反,並積極參與其中,卻又願意歸順朝廷,也表現了忠君思想的嚴重。

這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是一個時代的悲劇,但每個人義薄雲天、俠肝義膽的性格,塑造了一百零八個英雄!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13

這個暑假在家裏看了施耐庵的《水滸傳》,我深受古典名著的薰陶,步入了古典文學的殿堂。

全書的姓名有八百多,包括了全社會的各種人。我不由得佩服起作者施耐庵。他的祖籍是在蘇州,後來遷居蘇北興化白駒鎮,是一名元末明初的傑出文學家。早先,他考中進士,在浙江杭州做了兩年官,又因為看不慣官場的黑暗政治,因此棄官回鄉,從事著述。我看了他的《水滸傳》,感覺都能從人物的話語中體會到人物的性格。

《水滸傳》它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以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它以傑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過程的本質,説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員逼破民眾造反",這本書大致講述了一百零八個好漢都是因為各種原因上了梁山泊,成為當時朝廷的一大患,在朝廷幾次攻打未果後,接受了招安,並幫助朝廷徵遼、平方臘等,最後僅剩二十餘人。由於朝廷的四大奸臣嫉妒其功勞,部分剩下受封賞的好漢被害得丟官或被害死。那跌宕起伏的情節吸引着我,我甚至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不必説林沖的忍辱負重,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説武松漂亮的醉拳和吳用的足智多謀,我就光光討論“花和尚”就能説上三天三夜。“花和尚”姓魯名達,出家後法名為智深,又因其天性不喜被拘束且好抱打不平,所以又被人稱作“花和尚”。魯智深在上梁山之前是經略府提轄,因救民女金氏而打死當地惡霸鎮關西,為避禍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為僧,在寺院因酒後鬧事,在智真長老的推薦下攜書信往投汴京大相國寺,在東京相國寺守留菜園期間偶遇林沖並與之結下深厚的友誼,後來在林沖蒙冤受難之際救下林沖,直到後來遇到楊志,與曹正等人奪得二龍山並做頭領,在三山聚義大戰呼延灼後,同其他人一起上了梁山。集聰明、善良、嫉惡如仇但莽撞於一身的魯達,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會有像“魯智深”那麼莽撞的人。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莽撞行事,要用大腦去思考,要三思而後行。其實人生也是一樣的,我們都要用智慧小心翼翼的走出我們人生的每一步,不能意氣用事,在做事情的時候要想想我們究竟該不該這樣做,這樣我們人生的棋局才能走出輝煌的每一步。

讀了水滸傳,我才知道古典名著的魅力。一部《水滸》顯出英雄信念:替天行道,一部《水滸》展示英雄氣概:俠肝義膽,一部《水滸》現出英雄本色:同甘共苦,一部《水滸》寫出英雄精神:勇往直前。“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斗……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每當翻開《水滸傳》,歌唱家劉歡那高亢激昂的歌聲,總會在我耳邊久久迴盪,迴盪……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14

《水滸傳》中的傳奇故事,傳奇人物,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收回思緒,繼續讀了下去......

——張曦月

“及時雨”,大多情況下是人們用來比喻在困境時及時出現並幫助解決困難的人或事。例如旱季時的一場透雨,總會讓人們撫手讚歎:“這雨來得及時,真是好啊!”

而在《水滸傳》中,押司宋江便被賦予了這個稱號,可見其為人仗義疏財,幫窮濟困,是人們心目中的“及時雨”。讀了《水滸傳》,大家都知道,宋江可能並沒有其他人那樣英武非凡。他沒有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的勇猛豁達;也沒有武二爺“醉打蔣門神、景陽岡打虎”的威武霸氣。但是他一生憑藉一個“義”字得到了所有兄弟的敬重與信任。

宋江在做押司的時候,正趕上晁蓋一行人等盜取生辰綱。不料被人發現,事情敗露,白勝也被抓了去,在朝廷的威逼下不得已説出了一行人的行蹤。而宋江在與何濤的交談中,無意間得知晁蓋等人將要受難,便決定要幫助這羣落魄的英雄。宋江和晁蓋情同手足,肝膽相照,他一方面憐惜這一干人等都是助強扶弱的英雄好漢,另一方面也是對朝廷的昏庸無道而感到痛心疾首,所以宋江不顧自己的安危與處境,馬上通知晁蓋等人及時避難,並決定佯裝夜捕,為晁蓋等人逃脱爭取了時間。

書中關於宋江義薄雲天的故事數不勝數,他對親人對兄弟對朋友,都是講究一個“義”字當先。而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的人,也有很多重情重義的事情,讓我們感動!

我叔叔家的哥哥從小在我父親身邊長大,那時候叔叔嬸嬸在外地工作,哥哥還是嬰兒時,便由我父親照顧他的一切衣食住行。哥哥上學以後,聰明伶俐,成績很優異。但是哥哥也過於淘氣,在讀書時很讓家裏人頭痛,在學校與同學吵架、打架總要生出很多事端,讓所有人焦頭爛額。而我的父親對哥哥並不打罵,總是苦口婆心地跟哥哥講道理,督促他上進。一次又一次地促膝長談,終於讓哥哥收了心性,開始奮發向上,並且成功地考取了一所理想的大學,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哥哥非常感激我父親的養育之恩,無論工作多忙,每天都抽出時間來給父親通個電話,我父親病了,哥哥求醫問藥,像兒子一樣照顧他,讓我非常感動。哥哥還總是省出自己的工資給父親買一些生活用品郵寄過來,又貼心又周到。除此之外,哥哥也像父親當年對他一樣,關心着我的成長與學習,幫助我、鼓勵我,給我指出正確的人生方向,是我最依賴最信任的人。

讀書明理、讀書長智。《水滸傳》中的傳奇故事、傳奇人物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收回思緒,繼續讀了下去......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15

梁山好漢替天行道,最終卻落的個四分五裂,死的死,走的走,這不免使人為他們鳴不平。

在批判宋王朝的同時,許多人也將矛頭直指宋江--這個梁山泊的領軍人物。

有人認為,梁山好漢之所以會落得如此結果,是宋江一手造成的。

作為戰無不勝的農民起義軍領袖,宋江卻斷然拒絕瞭如同李逵説的:"殺上東京,奪了鳥位"的主張,自覺選擇接受朝廷的招安的政治道路,帶領"替天行道"的梁山泊義軍,去殘殺"僭號稱王"的方臘義軍,在兩敗俱傷的大屠殺中,遭到慘痛的失敗。

他們認為,如果當初宋江採納李逵説的:"殺上東京,奪了鳥位"的主張,以梁山泊當時的實力,定能推翻宋王朝。

而宋江卻奴顏婢膝,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們的生命當賭注,真是個忘恩負義之徒。

識江湖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揮霍,視金似土。

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為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讀後感《《水滸傳》讀後感(1)》。

",由此可見,宋江乃仁義之仕,決不會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們的生命當賭注。

為何要接受招安?我認為,這是由當時的社會風氣所造成的。

當時社會宣揚"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宋江便是這種思想的產物。

宋江還是鄆城押司的時候,其父便苦勸他不要與梁山草寇來往,好好為官,處人頭地以便光宗耀祖,宋江也答應了。

如果不是因為閻婆惜命案,他根本不會投奔梁山。

他一直稱北宋的皇帝為"聖上",可見在封建觀念中的"天子"在他的心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高俅到來他親自下山迎接並在談判中保護其不被梁山好漢追殺,以致氣死林沖。

他一直認為走與統治者的合作才是"正道"他鄙視自己和兄弟們"落草為寇"。

最終為維護"兄弟們的名聲"將苦心經營的水泊梁山交給朝廷,這便是他招安的源頭之由,這也預示着起義的不戰而敗。

不僅是宋江,梁山好漢中的許多人,如盧俊義、關勝、史進、柴進、秦明等人,他們也深受"三綱"思想的影響,他們是支持招安的。

所以,選擇招安不是宋江個人的決定,是在"三綱"思想影響下的必然選擇。

所以,將梁山好漢起義的失敗歸罪於宋江,這是有失公允的。

梁山泊悲劇,並非宋江之過。

梁山泊悲劇,這也是社會的悲劇。

標籤: 讀後感 水滸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wzymq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