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 400字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 400字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_400字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_4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 400字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_400字1

這幾天我讀了《三字經》,書中的許多告訴讓我受益匪淺。在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源流長。

書中的每個故事、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吸引着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是我閲讀了《三字經》裏的一句話。這幾句講的十分好,它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過錯。教師如果教書不嚴厲,那是教師的懶惰。小時候不學習,將來長大想學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必須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後回報自我的父母與教師。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孟子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從那裏我們能夠看到良好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

《三字經》不可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齊去讀這本好書吧。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_400字2

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教我三字經了,其中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黃香九歲就知道替爸爸暖被窩,;孔融四歲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孝悌為人之本!仁慈而和善的情性是所有各種品性中最可愛的。

烏鴉長大了,還要反哺自己的父母,作為小朋友的我們也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的!

“首孝悌,次見聞!”古老的文字已一語道破做人的輕重之處啊!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教我三字經了,其中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黃香九歲就知道替爸爸暖被窩,;孔融四歲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孝悌為人之本!仁慈而和善的情性是所有各種品性中最可愛的。

烏鴉長大了,還要反哺自己的父母,作為小朋友的我們也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的!

“首孝悌,次見聞!”古老的文字已一語道破做人的輕重之處啊!孝悌為人之本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_400字3

《三字經》是一本極富哲學的書,其中濃縮了天文、地理、人格、宇宙星體和金、木、水、火、土之間的五行相剋,知識量極大。

在閲讀時,我遇到了困難,當然是理解上的問題。其首篇,我認為是講人格的,因為一開始就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一句講的是每個孩子剛生下來,內心都是善良的,習性很像,但因大人,習慣差的很遠。這裏才十二個字,卻藴含了大道理。

在此篇章中,相信“孔融讓梨”這一段在大家心裏印象很深。因為小孔融四歲就懂得謙讓,懂得照顧比自己小的人,把大梨讓給他們,也懂得體諒比自己年長的人,也把大梨讓給他們。而自己卻吃最小的一個梨。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這一小段,説明了最重要的並不是知識,而是孝道,做到孝之後,再增長見識,去認真學習數字、文字。

雖然只有一小段,但富含的這裏卻很多。我以後還要認真品讀《三字經》。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_400字4

疫情期間,我在家讀了一本感興趣的書——《三字經》,看了一遍又一遍。這本書上講述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和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有數百句,它精闢地用文字總結概括了做人的道理,我讀了這本書以後,更加透徹地瞭解了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本書真告訴了我不少知識。

《三字經》包含多方面的知識,如歷史故事、古今賢文、人生哲理等,雖然只有三個字,但是它言簡意賅,簡潔明瞭,能讓我們的心靈受到滋潤。我讀《三字經》後,覺得它對我幫助很大,它不僅讓我懂得了許多人生哲理,明白瞭如何做人,還讓我開闊了視野,領略到了中華上下五千年來的悠久文化。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孔融讓梨的故事了。孔融雖然只有4歲,但是卻懂得謙讓,將大梨讓給更年幼的孩子,要是換作是生活中的孩子,準會吵吵嚷嚷地要吃大梨。但是孔融卻很謙遜,比一般的孩子要懂事得多。作為福彩的一員,我們有何理由不去學習孔融的謙遜禮讓?

《三字經》最後的“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值得我們去深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勤奮努力地學習,一定會獲得成功,而天天玩樂、懶惰是沒有益處的。我們要引以為戒,應該勉勵自己努力去學習。這可以説是全文的點睛之筆,它告訴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可虛度歲月,蹉跎光陰。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人的一生能有幾個明天呢?懶惰是我們學習中最大的敵人,我們一定要戰勝它,並要持之以恆,不斷的超越自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_400字5

今年暑假,爸爸給我買了許多課外書,我最喜歡一本書名為《三字經故事》的課外書。 爸爸對我講《三字經》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啟蒙學教材,流傳近千年之久,幾乎家喻户曉,現在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兒童道德教育叢書》。

《三字經》全文僅一千一百多字,內容卻包羅萬象,天文地理、社會家庭、歷代興衰、文化變遷,應有盡有;其中更包含了傳統倫理道德的精華,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全文三字一句,兩句一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易懂易記。

這本《三字經故事》將原文分段作註釋、翻譯,還配合文句精心選編了七十一則相關故事。這些故事有的講述典故淵源,有的闡述人生哲理,有的表現傳統美德,大都意藴深遠。書中的經典原文大字注音,以便於誦讀;註釋、譯文簡潔明瞭,可幫助理解;故事則情節生動、圖文並茂。

我一接觸這本書,就使我有一種走進神聖的經典殿堂,不但積累了知識、豐富了語言、增長了智慧,而且獲得了許多有益的啟迪。同時,吸引我兩天內一口氣把它看完,至今我對它還愛不釋手,經常翻出來看其一、二則故事。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_400字6

《古人讀書的方法》主要講了每一個人都可以讀書,但是有辦法的與沒辦法的讀書是有區別的。比如,有辦法的,就會輕而易舉的讀明白,沒有辦法的,就會讀不懂,讀不透,甚至越讀越糊塗,只有有辦法的才會學到知識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找到學習的一些方法才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和文化。

通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了一定要先學會做事的方法。比如,之前呂老師,教了一個叫“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通過圖畫可以看着導圖瞭解課文內容,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語文課文的小方法,所以我和同學們都非常的佩服呂老師。

思維導圖,我第一次寫的時候非常難,但是經過一天天的反覆練習,寫它已經是輕而易舉了,有的時候還可以舉一反三了呢!老師讓我們寫完後再自己講講自己的導圖,同學們有的磕磕絆絆的,而我都沒有發言過,所以我要繼續加油,把我的思維導圖寫的更好一些,然後去上台講講。

謝謝呂老師教會了我非常有用,受益匪淺的學習方法,讓我們更深入的瞭解了課文的內容。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_400字7

我記得在幼兒園時,就搖頭晃腦地背過《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那時候我根本不解其意,只是為了得到媽媽或爸爸的一個吻;只是為了得到老師的一句讚揚;只是為了得到同學們震耳欲聾般的掌聲……

漸漸地,《三字經》中的圖畫,我已經看膩了。一次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書店,突然,遠處傳來的一陣洪亮的讀書聲吸引了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就這樣,我拿着《三字經》的碟片,興高采烈地回家了。我漸漸從書本和碟片,以及老師的講解中,悟出了道理,所以,這個假期我又認真地再讀了這本書。

令我記憶猶新的是“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這兩句。我從書上看到《三字經》是宋朝的王應麟寫的。這句話的含義是:蠶吐絲是供人們做衣料的,蜜蜂採蜜可以釀製蜂蜜,供人們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學習,不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去學習文化知識,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還不如小動物。我瞭解了這句話的意思後十分慚愧,連蠶和小蜜蜂都能為人類做貢獻,而我們這個時代的小學生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根本不懂得勤儉節約,將來怎麼能為祖國盡一份力呢?

《三字經》就像一個老師,教導着我們,為我們鋪設人生的道路,讓我們成為有用的人,只有讀了,才會知道它的意思,如果沒有讀,就快去讀讀吧! (輔導教師:曹新傑)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_400字8

在這個寒假裏我背完了《三字經》這本中華國學經典。它的每個句子都有三個字組成,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容易背誦。

《三字經》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和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還有在歷史長河中湧現出的傑出人物。至今這些語句中所藴含的故事還在我的腦海中浮現。“炎宋興,受周禪”,我很喜歡這句話。因為這句話中所講的故事就發生在我們開封。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後,他為了防止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面,便決定把將軍們的兵權收回來。於是他就大擺宴席,把所有的將軍都請進宮中,正當大家喝的盡興時,趙匡胤發話了:“我總擔心你們的部下有一天會把黃袍披到你們的身上。不如你們把兵權交出來,到地方上做個閒官,買房置業,快快活活度個晚年,這豈不是更好嗎?”第二天,將軍們都紛紛遞來了辭呈。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

老師告訴我們《三字經》是我們祖先留給後人的文化瑰寶。我們要認真閲讀,反覆吟誦,才能達到增長知識,明事理的目的。我今後還要多朗讀它,《三字經》會讓我終生受益。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_400字9

《三字經》被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之一,它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仍然為世人所公認,被歷代中國人奉為經典並不斷流傳.

《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千百年來,它家喻户曉,內容豐富,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説,無一不觸動中國人的心。甚至有些外國人也來中國學習《三字經》。

《三字經》是以三字為句,他短小的篇幅,藴含着許多深刻的道理。一共才一千五百字左右的《三字經》,卻是多麼的神奇,每一個字都是那麼充滿魔力,每個字都有深刻的道理,教會我們道德上的意義與做人的道理。

經過七百多年的流傳,《三字經》從零難相見走向宮廷內外,從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各地,從名不見經的鄉間讀物成為聯合國推薦的世界啟蒙名著,其間的曲折歷史和歷代學者的心血與貢獻可謂紙書難盡,而它對世界文化的貢獻更是垂裕千秋、造福後代。

《三字經》裏的一個個小故事,便成為我成長道路上的指路燈,《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學會謙讓,《懸樑刺股》的故事讓我獲得學習上的成功。

《三字經》,您就像一位老師,像一盞明燈,把中華傳統的美德傳承下去,也希望全世界的人們,能夠在《三字經》的幫助下,成為對國家有幫助的人。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_400字10

三字經是一本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好書,它可以用幾個字代替我們十幾個字,它也可以用幾個字描述我們用幾十個字也描述不了的歷史故事,比如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習相遠,”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剛剛出生的時候本性是善良的,性情也都一樣。只是應為後天的生活環境於所受的教育不同,性格與所受的教育不同,性格與行為習慣產生了很大的差別。這麼多的字就只被12個字代替了,這就是古人的智慧。

我從年前就開始背,到了現在我已經背了半本書了,我背的不熟,但我任然堅持每天背3段。應為我一讀起來就不想停下來,這上面的故事太好看了。

其中一個故事裏的曹丕當上了皇上以後,因為嫉妒曹植的過人才智想把曹植殺死,便把他召到宮裏,説:“我限你在7步之內作成一首詩,曹植作的詩的內容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意思是;我們本是親兄弟,為什麼要互相殘殺呢?曹丕聽了以後羞愧的無地自容,便放了曹植,從這個故事中我看見了古人的陰險和智慧。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_400字11

《低碳生活三字經》裏面的內容裏有十二大類,分別是:源起、飲食、衣着、居家、出行、購物、休閒、交往、辦公、上學、醫療和結語。讀完了這本書,我深有所感。

其中“盤中餐,來不易,古有訓,須銘記”這句話給了我深刻的啟示。我想到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兩者有共通之處。農民伯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才種出糧食,我們要好好珍惜。想到這裏,我就覺得慚愧,因為我吃飯經常沒吃乾淨,還弄得桌面和地面到處都是飯粒,就好像下巴那兒有個洞一樣。以後我要珍惜糧食,改掉壞習慣。

有關出行的“短路途,健步走,中程路,騎車遊”也同樣的給了我深刻啟示。我想到了出行路途比較短的時候,可以用步行的方式替代其他的交通工具,既可鍛鍊身體又不用塞車,騎自行車既節能又環保又可以鍛鍊身體。騎自行車和步行都可以鍛鍊身體,想到這裏我也覺得慚愧,因為我和爸爸出去玩的時候都是坐汽車去的而且那裏離我們家非常近。我要告訴爸爸以後出行要環保儘量騎自行車和坐公交車,改掉浪費資源的壞習慣。

《低碳生活三字經》給了我很多啟示,你們也去看看吧,想來多半會喜歡的。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_400字12

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開始教我讀《三字經》,但那時我僅僅是作為口頭禪,背背而已,不能深刻了解其中的含義,而且也只會其中的幾句。真正開始讀《三字經》還是到了三年級上半學期,老師把它作為一項作業佈置下來。當時心裏真的覺得老師太可惡,把這種無用的東西當作業,又深奧又難背。

於是乎,每一天讀幾句《三字經》就成為我們的重要“任務”,每一天早晨,巷子裏總能聽到我朗朗的讀書聲。爸爸對《三字經》十分崇拜,他教我背誦的方法也很管用。漸漸地我喜歡上了《三字經》。因為它就像是一部百科全書,正如古人所説的那樣“熟讀三字經,便知天下事”。其中一個個小故事,便成為我成長過程中的指路明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三遷》的故事讓我對父母有了更深的瞭解,更多了些感恩的心;“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黃香温席扇蚊》的故事讓我明白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孔融讓梨》的故事使我懂得謙虛才能使人偉大;“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懸樑刺股》的故事又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深知不付出艱辛的勞動,永遠不可能獲得學習上的成功。

《三字經》,你就像一位的老師,感謝你讓我看到了自我的不足。你就像一盞明燈,成為我人生的導師。我將把中華傳統的美德中華傳承、延續下去。同時期望我們所有的小朋友,能夠在《三字經》的指引下,天天進步,健康成長。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_400字13

最近,媽媽給我買了本《三字經》,我可開心了。

書中寫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就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而我理解是,人小的時候都是一樣的,只是學習方法和教育方法不同,長大了就會有好、有壞。所以,我們平時交朋友,要交善良、愛學習的朋友,不能交行為不好,不愛學習的朋友,否則你學了他會走上歧途的。在我們周圍就有這樣的例子。有一個同學他原本學習很好,品質也不錯。可是他一不小心交了一個愛打遊戲的朋友,結果他每個星期都泡在網吧裏,沒錢用還到家裏偷拿,成績更是一落千丈。真是不要啊!

書中還寫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是:一塊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樣的,如果不通過學習,就無法瞭解為人處世的道理。我的理解是,即使你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但如果你不好好學習,不經歷磨練,長大了只會一事無成。我曾經讀過《傷仲永》的故事,仲永小時候是那麼聰明,被稱為神童。但後來稍大一點後就不再發奮努力,他的父親只是帶着他四處參加宴會,浪費了時間,荒廢了學業,最後成了一個平平常常的人。真是讓人心痛啊!

雖然,《三字經》到我手上才幾天,雖然,我只讀了其中的一兩句,但我已經喜歡上了這本書,相信它會讓我瞭解許多道理,我一定好好讀完它。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_400字14

剛進xx學校老師就佈置作業,讓我們背誦《三字經》。通過閲讀、默記我體會到《三字經》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大致可分為五部分:一、勸教;二、必備知識;三、讀書;四、習史;五、勸學。其中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説,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

讀了《三字經》我清楚的知道了中國這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是怎樣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髮展、不斷生存下來的,讓我對歷史有了一個概括的瞭解;讀了介紹古時候的成功人士的部分後,我知道了我們中國曾經有許許多多的能工巧匠和才華橫溢的文人墨客,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

讀了書裏講孝敬那一部分,我知道了如何去做一個孝敬父母與長輩的人;讀了仁、義、禮、智、信我堅信它對我們現代21世紀的學生同樣適用;《三字經》講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許多優良傳統與經過幾千年不斷流傳下來的美德,藴涵着許多人生哲理,等待我們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去實踐、去學習!

《三字經》中説到“有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的母親為讓孟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先後三次搬家,讀到這裏,我不由得想起我的父母,他們為了能讓我來北京讀書,調換工作並不辭辛苦尋找好的學校,我從心裏感謝我的爸爸媽媽!

如今早已將《三字經》熟記在胸的我,每當回顧這篇流傳700多年,家喻户曉、膾炙人口的文章時,仍有啟迪心智的感悟,讓我百讀不厭,收益非淺。這琅琅上口的一千多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令我折服!

一年級讀後感:《三字經》_400字15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還記得這叫什麼嗎?對,是《三字經》。讀完後,我的感想很多。如我們應該好好回報社會,好好報答父母。《三字經》裏的每一句話,都有着一個感人的故事。每個故事裏説的都是懂孝敬的古人,這些都是千古留傳的佳話,它教導着後人,從中能學到怎樣感恩父母。

先從黃香説起吧!黃香,在九歲時,夏天為了讓父親入睡,他把席子扇涼了讓父親睡。冬天為了讓父親不涼,先用自己的體温把被窩弄熱,再讓父親上牀入睡。再説説“盧衣順母”,一個小孩子小時候母親去世了,父親為他找了一個後媽,後媽很壞,給她親生的穿好的,給他穿盧草做的衣服。後來被父親發現了,父親要休妻子,他懇求父親不要,之後後媽也轉變了,也開始對這孩子很親了。這兩個故事讓我明白了怎樣孝敬父母。

其實,當父母將我們生下來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應該孝敬他們。以前,我們不知道孝敬的真正含義,現在懂了,就要好好的孝敬他們。就是現在的生活再好,也不能忘記“孝敬”二字。

就讓我們一起學會感恩,孝敬父母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oxrnx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