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草房子》有感-900字,歡迎大家分享。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1

那是一片怎樣的油麻地?“美”“力”“真”的夢想在其中迴盪。

那是一羣怎樣的孩子?在他們的身上刻映着天真、幼稚和善良,散發着優秀的民族情懷。桑桑就是這樣的一個少年,他的淘氣、富於幻想和不諳世事就像一輪旭日朝陽。他跳着、蹦着、笑鬧着,簡直就是精靈的化身。紙月不同於桑桑,紙月是一個美好的女孩,她是美的象徵,她純淨如雪,飄逸如風,含着淡淡的憂鬱,淺淺的酸辛。她神祕的身世與超脱世俗的書卷氣使得更加的美輪美奐。

那是一羣怎樣的大人?當野風吹響着葉子散發香的苦艾,秦大奶奶的形象也就忽影忽現。秦大奶奶喜歡艾,她説,艾好,艾乾淨,艾有藥味,夏天這兒沒有蚊子,也沒有蒼蠅。秦大奶奶愛這塊土地,她寧願露宿也不願離開它,那是她和她的丈夫秦大幾十年的心血換來的。在這幾十年裏,他們沒有白天和黑夜,沒有陰天與晴日,沒有炎熱與寒冷,他們對痛苦變得麻木起來,但是他們唯一的幸福就是做着土地的夢。幾十年啊!他們終於在這片土地的中央蓋了一幢草房,一地的麥子在和風中一日一日的綠着,未等到收穫的五月,秦大在田埂上永遠的睡着了。這塊土地是秦大奶奶一生要保護的!當得知,這塊土地要辦學時,她不肯,不準,她不願離開,死也不要,所以她倚着自己老眼昏花,拄着枴杖,橫穿菜園,一路把菜苗踩倒了許多;她把學校的瓜、豆莢摘去扔到大河裏;她養了一羣雞鴨鵝,讓它們在學校裏亂竄。她的行為舉動很單純、幼稚,她只想證明,這塊土地是我的!當他被強行抬走時,她沒有做任何掙扎,乖乖地躺在門板上,甚至連叫喚都不叫喚一聲,秦大奶奶是被扶到椅子上的她的樣子使人相信,這一回,她已經不得不接受事實了。可是晚上,艾地中央,秦大奶奶蜷曲着身子,卧在艾叢中,她是如此的熱愛這片土地啊!當他救了一個女孩時,這一切都變了,油麻地的人們接受了她,她也接受了油麻地的人們。本以為這樣可以相安無事的過日子,但是在黃昏時分,秦大奶奶與油麻地的人們永遠的分別了,而僅僅是因為撿一隻落水的油麻地小學的南瓜。劇情雖然詼楷和滑稽,但是從中透露着人生的苦澀。老人的葬禮很壯觀,是油麻地裏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油麻地小學的老師和孩子們,一個挨着一個排着,竟有一里多長……

《草房子》就像一瓶陳年老酒,酒味甘甜像歲月一樣綿綿流長,越品越香!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2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這就是油麻地。那裏生活着一羣可愛的孩子:頑皮、聰明的桑桑,禿頂的陸鶴,堅強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靜的紙月……這些都出自於曹文軒的純美小説《草房子》。

《草房子》記錄了一個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的六年小學生活。講述着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每讀完一個故事,我都會感到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都散發着人性之美的光輝,不斷地衝擊着我的心靈。

故事中最撼動人心的莫過於秦大奶奶。開始,我覺得秦大奶奶非常自私。她自己沒有後代,也不讓油麻地的孩子讀書,為了守護自己家的地,秦大奶奶把雞鴨鵝趕到學校,雞鴨鵝在教室裏隨地大小便……有一次學校公開課,她的雞鴨鵝在課堂上搗亂,使油麻地學校的形象在外校老師心目中非常的差。

後來,人們都被她搞得不耐煩了,沒人管她,沒人去關心她,只有桑桑一個人。有一次她為了救喬喬差一點連命都搭上,在人們對她細心照顧下,勉強下牀走路。最後,秦大奶奶為了學校的一個南瓜竟與世長辭了。

讀着讀着,我好像理解了她,其實她十分可憐。因為這一塊地是她與秦大辛辛苦苦用幾十年血汗和生命換來的。為了這塊地秦大奶奶連命都搭上了。可現在卻要把它建成學校,她能不難受嗎?她會不想搶回那塊地嗎?

這本書讓我心裏最痛的地方是寫陸鶴的部分。陸鶴是一個身體有缺陷的孩子,沒有頭髮。陸鶴自己也很在意,所以去哪都戴一頂帽子。最後,為了學校勇敢地把自己的缺陷展現給大家。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坦白説,我很嚮往自己能夠像他們一樣,生活得那麼輕鬆,那麼無憂無慮。但在現在這充滿競爭、充滿壓力的社會,我們得到的一切都是自己靠雙手爭取來的,又怎會輕易放棄呢?我們整天都活在壓力中,整天為生計苦惱,為事業煩心,根本沒有時間放鬆,更別説拋棄一切了。

也許這種方法不適合我們,也不明智,但我想,大家至少可以在心裏保留一座草房子,一座簡簡單單、乾乾淨淨、並且只屬於自己的草房子。累的時候就在裏面稍作休息,讓它成為你温暖的港灣,讓你緊張的心得到釋緩。

如果有這樣一天,我希望自己能像油麻地的那些孩子一樣,不管將來改變什麼,心中的純真透明都不會變,永遠都在心裏保留着那一座最簡單的草房子。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3

美的力量絕不亞於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變為常識,僅有一個東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題記

那年秋天的一個午時,一個女孩出此刻桑桑家的院子裏。院子裏的白鴿受了陌生人的驚擾,呼啦一聲飛了起來。女孩驚得緊緊摟住外婆的胳膊,微微縮着脖子,緊張而又好奇地看着一地雪團樣的小生靈。

這樣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場景,卻讓男孩桑桑永遠記住了這個畫面,也讓我對這個女孩有了很深刻的印象。她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紙月。

紙月在我印象中,一向都是那麼膽小,那麼文靜,那麼柔弱。她不敢大聲説出自我的想法,不敢對欺負她的孩子厲聲喝斥,甚至不敢驚動了一羣小小的鴿子。我一向在想,紙月的謙讓到底是懦弱,還是善良?

想來這和紙月的家庭也有很大關係。母親早逝,父親從沒有露過面,僅有外婆獨自一人辛辛苦苦將她拉扯大。雖然紙月還有外婆牽掛,她自我也很懂事,從不用大人操心。但我想她最渴望的還是父愛母愛。不難想象,當紙月看到其他孩子能夠拉着父母的手撒嬌,能夠一家團聚圍在一桌吃飯時,她卻只能和外婆倆人冷冷清清地在淒冷的燈光下做着一天重複一天的事情。她甚至只能看母親的相片來維持腦海裏媽媽的模樣,她甚至都不能和父親團聚,不能親口叫他一聲“爸爸”時,她的內心該有多麼苦寂!每當月亮升起,月光柔柔撫上她的臉龐時,她的內心大概仍思念着那遠在天堂的母親吧。

桑桑患病後,父親桑喬整日帶着他四處奔波。有一次桑喬揹着桑桑從外面回來,恰逢下雨,走路很艱難。紙月老遠就望見了桑桑他們,不顧雨大,從稻草垛上拔下一大抱稻草,鋪在了最容易打滑的橋上。

短短几行字,背後的涵義卻無窮無盡。我從這段文字中更清晰地看到了紙月,那個永遠都是淡淡的女孩子。此前我只是覺得她很懂事,什麼事都不需大人擔心。但此刻,我看到了她身上最完美的品質:善良。在一個大雨滂沱的雨天裏,在一個舉步艱難的雨天裏,誰願意為別人送去温暖?恐怕沒有。但紙月做到了,當她抱着稻草一步步走向大橋時,她就做到了!

但我們生活中的人們,他們呢?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常常研究的只是自我的利益,卻很少顧及他人的感受,若有,也只是面子上的問題。如果每個人都能脱下臉上的面具,坦誠相對,世界或許就不會發生那麼多不完美。

在之後改成電影版的《草房子》裏,桑桑偶然地又一次遇到了紙月,這時她和爸爸正走在街上。每遇到一個賣小玩意兒的攤子,總會停下來慈愛地詢問紙月要不要。

儘管離開了油麻地,離開了她深愛的師生們,但紙月,這個堅強的,從不輕易表達自我喜怒哀樂的女孩,她第一次真正地感受到父愛的温暖,我想此刻她心裏也必須是欣喜的。

祝福紙月。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4

堅韌就是一種面對厄運的平靜心態。桑桑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但他的心態始終是平靜的。他沒有過多的考慮自己,而是決心在有限的時間裏為人多做些好事。他對誰都比以往任何時候顯得更加善良,哪怕是幫別人從地上撿起一塊橡皮也為自己而感動。他為了實現諾言,拖着病體帶妹妹去城裏玩,艱難地揹着妹妹登上了城樓,為的是讓妹妹高興。就是這種平靜的心態,才能使他有信心有毅力去向病魔作鬥爭。

堅韌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苦爭苦鬥。秦大奶奶因為“失去”了同丈夫辛苦了幾十年所買下的土地而拼命抗爭,幾乎成了不近人理的瘋子。如果沒有當地政府的關心,沒有油麻地小學的女教師以及村裏的一些婦女的照顧,沒有桑桑等一些同學的安慰,這位孤寡老人的黃昏歲月能過得這樣舒心嗎?同樣,桑桑的“不治之症”如果離開了大家的幫助能治癒嗎?

油麻地的草房子是堅韌的,因為蓋房子的不是一般的稻草或麥秸,而是生長在海灘上,受着海風吹打、陽光曝曬,很有韌性而且閃閃發光如銅絲並能發出金屬般聲響的茅草。

從《草房子》裏,我看到了閃閃的發光,聽到了金屬般的聲響,悟到了堅韌讀《草房子》有感500字

油麻地的草房子是堅韌的,從那裏出來的人也是堅韌的。

禿鶴,因為天生沒有頭髮而受到人們的嘲笑、戲弄,他以執着堅韌的抗爭終於得到了大家的尊重。

杜小康,因為家裏遭到變故,由富裕跌入貧窮,但他沒消沉,借債擺攤,堅強地要重振家業,再入校內。

細馬,被過養到叔叔家,大水沖毀了住房,養父病死,養母發瘋,都沒有壓垮他,他歷盡艱苦找回了養母,發誓一定要給養母造一幢大房子。

桑桑,年僅十四歲卻得了重病,大小醫院回頭,偏方土方無效,等死的他並沒有絕望,而決心在有限的時間裏為人多做點好事,他又牢記着温老師的“不怕”兩字,哼着温老師的“無字歌”,呷着一碗碗苦藥,終於戰勝了病魔。

堅韌就是對命運的抗爭,是一種積極的挑戰!禿鶴認為“大家瞧不起我”,就曾採用許多同大家對着幹的辦法去抗爭,甚至在校際廣播操比賽中故意亮出光頭惹笑大家,不惜破壞學校的榮譽。然而這種消極“抗爭”得到的只是大家對他的厭惡。後來他想通了,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在校際文藝比賽前,挺身而出,亮出光頭扮演匪軍連長,比賽獲得最高獎,他也終於得到了大家的喜愛和尊重。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5

疫情下的日子裏,看書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課。這兩天,我讀了曹文軒的長篇小説《草房子》,來到油麻地,與書中的桑桑、禿鶴、杜小康、細馬、紙月經歷我們相似的卻又不同的小學生活。

這本書主要講了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學度過了六年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校園生活,親眼目睹或直接演繹了一連串看似很尋常,但是很震撼人心的故事:男女之間純潔無瑕的情意,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堅守,垂暮老人在人生的最後閃耀出的人格光輝……這些事情,清楚地展現在桑桑小小的世界裏。

我喜歡和我同齡的小夥伴,最喜歡桑桑,他是油麻地故事的見證者。因為桑桑做事總是很認真。作文寫得好(這是我最羨慕的),每次考試也考得好,雖然與杜小康相比差那麼一點點。學習好的桑桑還有另外一面,那就是做事很搞笑,還異想天開。每每讀到這些地方,總是忍俊不禁,“噗嗤”笑出聲,快要笑出腹肌了。這不由地讓我想起了我的一個好朋友小彥,他也是一位學習出色,但很有趣的人。一次,天氣很寒冷,冷風在不斷的吹着,發出像狼一樣的吼叫聲。我們因不知道天氣怎麼樣,所以就直接出了大門。看到這番情形,我們都很焦急。小彥説:“我們要不各自回家吧,不然會感冒的。”我説:“我們去做一個熱水袋吧。”小彥看到這個方法比較好,就去做了。我們找了一個袋子,灌上熱水,把袋口用繩子紮緊。這樣,熱水袋就完成了。我們很開心,終於找到了救星。於是我們輪流使用熱水袋,心裏感到很舒服和暖和。突然,我想查看熱水袋裏的水還有多少,於是從小彥手裏奪走了熱水袋,搖了搖熱水袋。過了一會兒,我發現熱水袋裏的水沒有了,反而都灑到了小彥的臉上、衣服上,還有地上。於是,我肚子和我朋友哈哈大笑,但也有一點點歉意。小彥也沒對我生氣,反而也跟我一起笑了。

我喜歡桑桑,也喜歡油麻地的小夥伴們:首富之子杜小康在杜家山窮水盡時,勇敢地站了起來,在學校門口擺起了小攤;領養來的細馬融入家庭,成為家裏的小小男子漢;還有與外婆相依為命的紙月、蔣一輪老師……一個個人物,都深深地印記在我的腦海中。桑桑記得發生他自己美好的童年的事,我也記得,不管是快樂的,還是傷感的,或是孤獨的。

我穿梭在油麻地的草房子之間,流連忘返。我與桑桑他們輕聲交談,告訴他們我的小學生活,向他們描述我們那嶄新的教學樓、有趣的同學。我依依不捨地離開油麻地的草房子,回到鋼筋水泥的現代化城市。

《草房子》一書,讓我體驗了不一樣的鄉村生活,不一樣的小學生活,認識了不一樣的小夥伴。我想:有些人的童年是快樂的,而有些人的童年是痛苦的。但不管怎樣的童年,都是我們美好的回憶。桑桑這樣覺得,我也這樣認為。我們要像主人公桑桑一樣,珍惜童年,享受童年,不負童年。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6

金色的麥地、古樸的房子、苦味的艾葉、寂靜的池塘……這就是油麻地。那裏生活着頑皮的桑桑、殘疾的禿鶴、不幸的杜小康、執着的秦大奶奶和文靜的紙月……他們給油麻地帶來了不一樣的六年,也給桑桑的腦海裏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小學經歷,讓他載着那一連串不平凡的故事告別了這座他朝夕相伴的草房子。

桑桑是油麻地小學校長桑喬的兒子,他是一個調皮搗蛋的男孩,他的小學六年充滿酸、甜、苦、辣,他懂得了除知識外好多好多東西。這一切,是他的啟蒙,也是他自己的小學時光。

讀了這篇文章,我身臨其境,彷彿學習生活在油麻地小學,認識了温幼菊老師、禿鶴、桑桑、紙月、白雀、細馬……其中,我最喜歡:紙月、白雀、細馬。

紙月是油麻地小學毛筆字寫得最棒的女孩,她還很會背古詩,再加上她長得恬靜清純,沒有一個人不喜歡她的。紙月和桑桑是一對默契的好朋友,桑桑無論做好事還是做壞事,紙月總會用眼神去看他,這種眼神就是一種對桑桑行為態度負責的眼神,桑桑後來學會從眼神裏知道自己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紙月用眼神就可以幫助桑桑,讓我很是佩服。是呀,我們也應該要學會看別人的眼神,尤其是老師和好朋友的眼神,這可以幫助我們明辨是非,糾正錯誤言行。

白雀是油麻地小學最漂亮的女孩。白雀在田野上走,總會把很多目光吸引過去。她就那麼不顯山不露水地走,但在人們的眼裏,卻又説不明白的耐看。她往那兒一站,像棵臨風飄動着的嫩葉,還未長成的梧桐樹,亭亭玉立。白雀還有一副好嗓子,不洪亮,不寬闊,但銀玲般清脆。這樣的女孩,真是人見人愛。

細馬是邱大爺最小的兒子,一個長得很精神的男孩。大額頭、雙眼微瞘,眼珠微黃,但亮得出奇,兩顆門牙略大,預示着長大了是一個有大力氣的小夥子。

童年不只是有歡樂,桑桑也曾體會過痛苦和絕望。他得過一種怪病,叫鼠瘡,脖子上有一個腫塊,使人疼痛難忍。桑桑和他爸爸走遍了大大小小的醫院與診所,吃遍了無數的苦藥與偏方。最終戰勝了邪惡的病魔。在這灰暗的幾個月裏,桑桑變得懂事了、堅強了,同時也不那麼看重名利與得失。文弱的温幼菊老師給了他活下去的希望,最終他終於堅強地活了下去。都説在生死邊沿走過一遭的人,才會更珍惜生命中的點滴,桑桑就是這樣。

讀完了這本書,我發現了人生中很多閃光的地方,也同時要學會寬容大度,欣賞別人,要學會為別人喝彩。

《草房子》是一本永遠值得我珍藏的書!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7

莎士比亞曾經説過:玫瑰是美的,不過我們認為,使它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看到這句名言,我不由得想起《草房子》中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每讀完一個故事,我會感受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關愛、頑強……這一切的一切都彰顯着人性的光輝,不斷撞擊我的心靈。

《草房子》的主人公是一個叫桑桑的活潑好動、聰明伶俐的十四歲男孩,與他的父母在一個叫油麻地的地方,與鄰居、老師、同學們一起發生的故事。故事裏面有:腦袋光禿禿的禿鶴,可愛温順的紙月,堅韌不拔的杜小康,漂亮温柔的温幼菊……故事裏有喜有悲、有笑有淚……

讓我倍受震撼的是第九章藥寮:不幸的事情降臨在桑桑的身上,他的脖子上長了一個腫塊,他吃盡苦頭,每天不但要服用苦藥,還要扎火針,一根長長的火針,燒得通紅,向他脖子上的腫塊狠狠地扎去,可一點不見好轉。桑桑的父親得知桑桑活不長了,他十分後悔當初沒早點關注桑桑,當發現桑桑把他珍藏着視為巨大榮譽的,蓋着鮮紅公章的筆記本給偷偷撕毀時,在桑桑病情嚴重的情況下還毒打了桑桑,桑桑父親十分自責和愧疚。他父親放下工作,整天都揹着桑桑四處求醫,但是所有醫生答案都是一樣的:桑桑沒救了,死期將近。桑桑父親還是不死心地揹着桑桑四處尋找偏方,盼望着奇蹟的出現。老師、同學、鄰居們也都在默默地關注着、關心着桑桑,温幼菊老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桑桑,紙月送來了土雞蛋、書包、她的問候……終於有一天,桑桑父親意外地遇到了一個高人,高人説桑桑得的只是普通的鼠瘡,開了一道祕方給桑桑。桑桑父親把藥拿回來後,温幼菊老師親手給桑桑熬藥。最後,桑桑的腫塊變柔軟並消失了。當看到桑桑活了下來,我激動得熱淚盈眶。

它讓我想起了我的腳意外受傷骨裂後,爸爸心疼我,天天揹我上下學。老師、同學每天都噓寒問暖,關心照顧我。下課怕我不能出去玩無聊,同學們會陪我聊天;中午同學會從食堂把飯菜送到教室裏,等我吃完再還回食堂;女同學攙扶我去廁所;興趣拓展課,嬌小的老師會用她瘦弱的肩膀揹我過去……

讀完這本書,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其實我身邊的老師、同學不正和桑桑身邊的老師和同學一樣,在我傷心的時候,他們給予我無盡的關愛;在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是他們的鼓勵,讓我有堅持不懈地與困難做抗爭的信心和勇氣。

《草房子》有着神奇的魔力,閃耀着一種內在美,閃耀着一種人性美,閃耀着一種極致的美。也讓我明白了友情、親情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是彌足珍貴的,是任何東西不可替代的。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8

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看完了《草房子》。心裏頭有種什麼感受,無法用什麼詞來形容。準確地説,應該是震撼,一種美的震撼,美的心痛吧。

説實話,這本書我買了很久了,一直沒有認認真真的去看它,當初買的時候也是聽了別人的話才買的,我把它擱在書架上,寫完作業後,就去書架前看看,翻翻。不經意間,注意到了《草房子》,才想起,原來這書我還沒有看完呢。所以就立刻捧讀起來,兩天就讀完了。

這是一部講究品位的少年長編小説。

寫了一個善良,天真的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是又催人淚下,震撼人心的故事。讓人從中不為人知的感歎,從中受到啟發。

草房子,它本身就是那麼原生態,純自然的東西,根根乳白色的閃閃發亮的茅草全部來自於海灘的自然中,“受着海風的吹拂與毫無遮擋的陽光的暴曬”柔軟,韌性,密實,“冬天是温暖的,夏天是涼爽的”,它是原始的,又透出一派古樸來。現在到處都是水泥鋼筋混凝土速成的框架樓房,別説“冬暖夏涼”反而是“冬冷夏涼”,只能靠先進的空調來急救酷暑嚴寒,而窗外排出的熱量,汽車尾氣的熱量又充斥在現時的天空,更加的燥熱反常。

書中主要是縈繞於心中的是“草房子”的孩子在遭遇苦難時的默默承受苦難的堅韌的毅力美。

桑桑,小説中一個貫串始終的主人公,他的獨特,他那種隱隱的普愛之心處處給苦難中的朋友以無形的力量。他,支撐起油麻地孩童世界的一片天空,註定他在“一大片金色”的草房子中走出疾病走出油麻地走向“那隻巨大的旋轉着的花環”……

紙月,一個很可憐的小女孩,和奶奶在一起孤苦伶仃的。但是很堅強,一路堅持走了過來。

細馬,雖然以前不找邱二媽的喜歡,但是在經歷了一場水災之後,重新又回去了,扛起了一個家庭,自己則作了一個牧羊少年。

還有杜小康……

我喜歡這本書,不僅因為那悠然的筆調,那流水般的敍述。還有書中那一首首純真的童謠。它們的出現,猶如在一幅畫卷上添加了繽紛色彩。

小姑娘,快快長,

長大了,跟連長,

有得吃有得穿,

還有花不完的現大洋。

“咿呀……呀,……,喲……喲喲,喲喲……咿呀咿呀喲……”

這書中一切的一切,把我深深地打動了。

那麼你呢?還不趕緊去讀讀!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9

記得孫中山曾經説過:"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以外,只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生活。"我也一樣,我的小書庫裏可都是書呢!讓我受益匪淺的是我國著名作家曹文軒的《草房子》,這本書真的好有趣呢!(讀後感是讀過書以後的感受,以這個感受去做事情,所受的影響。雖然也可以寫因為讀書以後,追憶從前的事情而發出感歎,但是在我們寫作文,400-500字左右的時候,還不能很好的表達作文主題的時候,為保險起見,還是寫讀書以後帶來的感想比較好。)

讀完這本書,一直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秦大奶奶為了救落水的喬喬,差點犧牲了自己的性命,這種危難時期為他人着想的精神值得我們一起學習。

我曾經就因為這本書,做過一件和秦大奶奶類似的事(過渡段)。

那是我上四年級時發生的事了,一天放學,我像往常一樣走在人行道上,"救命啊,救命啊……"帶着哭腔的呼救聲不時傳入我的耳朵裏,我順着聲音跑過去,看見一隻大狗正在追一個小男孩,路上有一兩個行人,但都無動於衷的快步疾走,好像看不見那隻大狗再追小男孩似的……我放下書包,隨手拿起樹下的一根木棒向大狗衝去,大狗沒有嚇住,反而叫的更兇了,它放棄了小男孩,將目標鎖定在我的身上,我拿起大木棒就打這隻大狗,大狗的頭部被我擊中,再不敢輕舉妄動了,這時,小男孩的媽媽和狗主人都來了,狗主人把狗拉住了,小男孩躲在媽媽的懷裏大哭起來:"媽媽,我錯了,我再也不逗狗了,是這位姐姐救了我。"狗主人説:"真對不起,我疏忽了,這幾天我有些忙,所以沒有時間遛狗,它自己跑出來的,我以後一定看好。不起小朋友,對不起小姑娘,小姑娘你的腿,我帶你去醫院看看……"(插入有力的對話,不用過多的寒暄)我低頭一看,這隻大狗把我的褲子咬破了,我的小腿有一排淺淺的牙印……(把這一段豐富起來,內容精彩起來,小朋友知道自己錯了,狗主人知道自己錯了,我為了救小孩子不知道自己受傷了,這樣寫的效果比知道自己受傷的效果更好。一筆帶過路人的冷漠)

雖然與大狗搏鬥我也有點害怕,雖然打疫苗很疼,雖然傷口癒合需要很長時間,但是我的.心裏卻始終甜絲絲的,我想這就是《草房子》給我的力量,它時常提醒我,我們要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在他人有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樣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才會有人也奮不顧身的為我們吧!(上一段一筆帶過路人的冷漠,最後一段點題,呼籲社會,要做一個樂於助人,有血有肉的人)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10

一個叫作油麻地的鄉村小學校給男孩桑桑留下了快樂又難忘的童年記憶――天生禿頂的禿鶴出於對尊嚴的執着堅守,而演出的令人發笑又令人心酸的悲喜劇;在孩子眼中顯得撲朔迷離的少女紙月的身世之謎;令桑桑自疚不已而實際上註定難成正果的蔣老師與白雀姐的短暫愛情;從精神與物質的頂峯,猝然跌落到最底層的不幸少年杜小康與厄運抗爭的艱難歷程;當校長的嚴父終於流露出來的舐犢之情和初涉人生的桑桑對生與死的最初體驗……本劇把主人公桑桑童年親歷的幾個平常又動人的小故事有機地聯繫起來,真誠又富於詩意地歌頌了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間情感,展示了富有獨特風情的人生畫卷,草房子第2章讀後感。

禿鶴,因為天生沒有頭髮而受到人們的嘲笑、戲弄,他以執着堅韌的抗爭終於得到了大家的尊重。杜小康,因為家裏遭到變故,由富裕跌入貧窮,但他沒消沉,借債擺攤,堅強地要重振家業,再入校內。細馬,到了叔叔家,大水沖毀了住房,養父病死,養母發瘋,都沒有壓垮他,他歷盡艱苦找回了養母,發誓一定要給養母造一幢大房子。桑桑,年僅十四歲卻得了重病,大小醫院回頭,偏方土方無效,等死的他並沒有絕望,而決心在有限的時間裏為人多做點好事,他又牢記着温老師的“不怕”兩字,哼着温老師的歌,忍着喝了一碗碗苦藥,終於戰勝了病魔。這些都是堅韌。

堅韌就是抗爭,是一種積極的挑戰。大家都瞧不起禿鶴,他就曾採用許多同大家對着幹的辦法去抗爭,甚至在校際廣播操比賽中故意亮出光頭惹笑大家,不惜破壞學校的榮譽。然而這種消極“抗爭”得到的只是大家對他的厭惡。後來他想通了,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在校際文藝比賽前,挺身而出,亮出光頭扮演匪軍連長,比賽獲得最高獎,他也終於得到了大家的喜愛和尊重。堅韌就是一種平靜心態。桑桑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但他的心態始終是平靜的。他沒有過多的考慮自己,而是決心在有限的時間裏為人多做些好事。他為了實現諾言,帶着重病,帶妹妹去城裏玩,艱難地揹着妹妹登上了城樓,為的是讓妹妹高興。就是這種平靜的心態,才能使他有信心有毅力去向病魔作鬥爭。

油麻地的草房子是堅韌的,因為蓋房子的不是一般的稻草或麥秸,而是生長在海灘上,受着海風吹打、陽光曝曬,很有韌性的草。從草房子中,我悟出了堅忍不拔的高貴品質。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11

我曾多次捧起《草房子》這本書閲讀,而每次感受都不同,但相同的是每次閲讀時,彷彿我自己也居住在草房子裏,與桑桑、紙月、細馬、禿鶴、杜小康,一起玩耍,無比快樂。

《草房子》這本書是著名純美小説家曹文軒寫的他的作品還有:細米、根鳥、野風車、山羊不吃天堂草等……

這本書主要寫陸鶴因沒有頭髮,為人稱“禿鶴”;富裕的杜小康,因為家裏的一次事故,使他家一落千丈;克服病魔的桑桑……其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為了實現她和秦大的願望的秦大奶奶。秦大奶奶和丈夫住在一幢草房子裏,這幢草房子在西北角上龜縮着,那是油麻地最矮的草房子,樣子很寒磣。就在這房子的前面,她和丈夫中了麥子,可是,十多年的功夫然而終究沒有成功,對於他們來説,這是多麼的辛苦,在這漫長十幾年裏,他們沒有白天與黑夜,沒有陰天與晴天,沒有炎熱與寒冷,整天衣衫襤褸。這對沒有孩子的夫婦的幸福就是做着土地的美夢。後來,秦大去世了,政府把這個地方拆了把麥子割了秦大奶奶哭着喊着,就是沒有人理會他。後來學校建起來了,秦大奶奶也搬了進去,在裏面蓋了房子,種了艾草,養了雞、鴨、鵝,它們把學校折騰得不得安寧,學校的人都叫她不講理的“老太婆”。

直到有一次,秦大奶奶在河邊看到了喬喬在河裏撲騰,秦大奶奶忘記了以前他們是怎麼對待她的,也不顧自己虛弱的身體,奮不顧身的跳下去救喬喬,結果自己病倒了,一躺就是半個多月。從這件事發生以後油麻地的人對這位老人態度完全改變了,多了一份關心和尊敬。

後來,秦大奶奶的身體越來越弱了,有時出去散散步,養養神,通通氣。有一次,她為了掉入水中的南瓜居然去救它,後來她被油麻地的人,救了起來,到了岸上,她臉色已蒼白,奄奄一息了。孩子們邊哭邊撕聲裂肺的喊着:“奶奶,奶奶!”就這樣秦大奶奶為了一個南瓜犧牲了。

我立刻熱淚盈眶,看到秦大奶奶這種可貴的精神,讓我想起了兩年前的一天:爸爸買了許多盆栽,其中有一盆松柏在陰暗處,沒有陽光,當它要枯萎到三分之一時,爸爸發現了,想把它掛在陽台上,吸收陽光,讓它復活。過了幾個月,我正好從陽台的邊上走過,看到了那個鈎子支撐不住了,眼睜睜地看它往下掉,沒想到接住它。後來,盆栽的盒子摔碎了,松柏也死了。我絕望地看着,心想:要是我能把它接住就會重新復活起來,那該多好啊!

在後面我看到了曹文軒寫的一句話:美的力量不亞於思想的力量。一個在深刻的思想都有可能變為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

《草房子》是一本讓人催淚人下的書,我要好好得珍藏它,愛惜它。並像秦大奶奶一樣,無論是什麼東西,只要有生命的,哪怕它只活幾天,我也要拯救它,不顧生命危險!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12

金黃色的麥地、充滿古樸的房子充滿回憶的艾葉、寂靜清澈的池塘……這就是歡樂油麻地。那裏生活着頑皮的桑桑、光頭的禿鶴、富二代杜小康、捨命救人的秦大奶奶和文靜樸素的紙月……他們給安靜祥和油麻地小學帶來了不一樣的六年,也給桑桑的腦海裏留下刻骨銘心六年的快樂經歷可是他載着那十列火車也盛不完的友情告別了這座他朝夕相伴的草房子。告別了那個讓他充滿快樂的油麻地小學

桑桑是油麻地小學大校長桑喬的兒子,他是一個調皮搗蛋愛搞小動作的男孩,他的小學六年,雖然得過一種非常難治的怪病,但是他在那個充滿酸·甜·苦·辣·的集體中長大,他懂得了除知識外好多好多東西。這一切,是他的啟蒙,是他,小學六年快樂的時光

禿鶴是一位,光頭男孩,他以自己的堅強和勇氣一絲不苟不僅贏得了匯演的冠軍,更讓同學們信任了他認可了他。

紙月的家中只有一位年老多病的外婆,她的內向和優異的成績,讓老師和同學為之震撼,並讓頑皮的桑桑改掉了自己的壞習慣。但是她卻突然消失在油麻地。

蔣一輪是一位年輕、受校長青睞的老師,他在與白雀姑娘演出時出現了迷離的感情,白雀的父親反對,雖然他們暗地裏寫信並讓桑桑傳達,但是兩人最終帶着遺憾和悲傷分開了。

艾葉在風中舞蹈,那苦味是否在懷念那位倔強的秦大奶奶呢?秦大奶奶與她的丈夫一生拼命地攢錢、買田、蓋房、種田,但是在即將就要大豐收時,她的丈夫死了,油麻地小學又要在這塊金黃的地上建造教學樓,孤苦伶仃毫無依靠的秦大奶奶非要住在油麻地小學,並添亂於小學,老師、同學和校長都很討厭他,但是也沒辦法趕走她直到她捨命去救一個孩子時,人們才對她的人格敬佩。秦大奶奶的死源於要救一個幼小的孩子,我想大家都一定會懷念這位捨命救人秦大奶奶的。

厄運裏出了一個不一樣的孩子:杜小康。杜小康家非常有錢,他在油麻地像一個王者一樣,功課好、人品好、家境好,男孩崇拜他,女孩喜歡他。但是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杜家不僅一無所有,還欠了債,杜小康在逆境中長大,他與厄運奮力抗爭。

滿口江南話,笑起來露出大門牙的細馬,他雖然不是邱二媽的親生兒子,但是卻在邱二爺死後,為邱二媽頂天的細馬,他那樸實的江南話透出一股對邱二媽的無私的愛。

藥寮一篇講述的是桑桑得了一種非常難治療的怪病,校長桑喬不僅辭去了工作,還帶他到處尋醫,治病,幾翻周折,他終於戰勝了病魔。

最終十二歲的桑桑離開了那片閃着金光的油麻地離開了給他快樂的油麻地。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13

從我初看這本書時,就知道我的心中已經搭建起了一間“草房子”……

《草房子》是我今天去書店的一大收穫。早已聽説過曹文軒的大名,現在終於買到曹文軒的大作,有種如獲至寶的感覺,彷彿站在一大片斑斕的花海中,呼吸着空氣。我翻動着書的每一頁,都有一種心跳加速的感覺,有一種複雜的感覺在我腦子裏轉動。於是,我若有所思地看着、想着。

了今天,《草房子》已被我翻閲了一遍,感觸頗多。印象最深刻的是杜小康,一個由富家少年淪落成窮小子,這是一個不愛説話但心腸極好的人,他總在背後幫助別人。他很愛讀書,很想讀書,可現在窮得連書也讀不了了。這樣一個求知慾強的孩子,就因命運的捉弄而沒有了以後的路。而另一個孩子——細馬,一個殘疾的男孩,他有身體上的缺陷,但他的心靈依然健全。他有主見,懂得如何維護自己的尊嚴,懂得怎樣保護自己,懂得……

《草房子》的結局有點悲傷,但應該也是一個註定的悲局。主人公桑桑離開了草房子,永永遠遠離開了,似乎失去了歡樂,失去了純情,失去了美麗……

《草房子》——我把它珍藏着。因為我心中的草房子,沒有消失——那一塊永遠快樂的地方。

我最近看了一本書,這本書叫草房子。

這本書融入了許多感情:哭、笑、高興、痛苦…。主人公桑桑為了出風頭在炎熱的夏天穿着棉衣棉褲跳舞而熱的大汗淋漓,這充分表現了他想討人喜歡的心理。但是這一行為被油麻地的小禿子—陸鶴那頂雪白的帽子搶去了風頭,於是後來引發了一場關於小禿子的尊嚴之戰。還有當村裏的富人杜小康傷了桑桑時,桑桑憤怒了。所以給他寫了不讓他當班長的小紙條。這更表現出了一個小孩的嫉妒心,但是這種心理誰沒有啊。後來,秦大奶奶種艾時,桑桑不像他爸爸桑喬那樣無理,而是同情着秦大奶奶。當老師蔣一輪對白雀有愛意時,桑桑無償的給他們跑腿送信。這些表示桑桑已經能助人為樂了。當邱二爺死去時,養子細馬一定要給邱二媽買房子,這是多麼偉大的精神啊!最後桑桑的脖子長了一個腫塊,桑桑他爸充分體現出了父愛,他到處尋醫。最後桑桑的病終於好了。

啊!這是多麼好的一本書啊!這本書既有讓人感動親情,宏偉的夢想。有什麼力量都分不開的友情。什麼東西都買不回來的尊嚴。融合在一起,是一種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愛,因為這種愛已經超乎了我的表達能力。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14

《草房子》是曹文軒的一部講究品位的少年長篇小説。作品寫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感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間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體驗死亡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既清楚又朦朧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世界裏。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

苦苦的艾地,金色的草房子,靜靜的大河,這就是油麻地。油麻地小學是一色的草房子。十幾幢草房子,似乎是有規則,又似乎是沒有規則地連成一片。在這些草房子的前後或在這些草房子之間,總有一些安排,或一叢兩叢竹子,或三株兩株薔薇,或一片花開得五顏六色的美人蕉,或乾脆就是一小片夾雜着小花的草叢。這一幢幢房子,在鄉野純淨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樸來。而當太陽凌空而照時,那房子頂上金澤閃閃,又顯出一派華貴來。

諧趣而又莊重的敍事風格、獨特而又新穎的整體結構,曲折而又智慧的情節設計,《草房子》處處彰顯着人性美,銘記着俯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桑桑與紙月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杜子康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殘疾男孩禿鶴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秦大奶奶在最後一瞬所閃耀的人格光彩,桑桑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深切而優美的領悟……

一杯清茶,一本《草房子》,一天之中幾次淚灑衣襟,《草房子》留給我的震撼與感動是那麼真實而悠遠……草房子與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緊密相連,而我的五年小學快樂的時光是在瓦房子裏度過。

我的故鄉是當地有名的僑鄉,我們的小學得益於海外華僑心繫家鄉對鄉親們的桑梓情懷。在當時每個村莊都還是泥濘小路,我們家鄉就已經鋪上了石板路。寬闊的瓦房子教室一間連着一間,圍成了一個寬廣的操場。操場四周種着一棵連着一棵的龍眼樹。這就是我的小學,我的五年小學生活與她息息相依。幸福的生活裏有龍眼花香,有親手栽種的銀樺樹,有遊動着小魚的清澈小溪。放學後,我們幾個小夥伴常到學校後的小溪裏汲水來澆灌我們新種的銀樺樹,幸福的笑聲久久迴盪在校園上空。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無法走出自己的童年。

讀《草房子》有感-900字15

暑假裏,我走進了曹文軒的《草房子》。輕輕地翻開這本書,進入書的內心世界,像海綿一樣吸收着裏面的知識,讀之如飲甘醇。

《草房子》寫了一個善良,天真的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震撼人心的故事。讓人從中不為人知的感歎,從中受到啟發。讓他們一家變成了一個嚮往成功的一家人,讓故鄉每一個人都記住他們一家人。

《草房子》是一個美好的所在,當我走近曹文軒精心搭建的《草房子》時,那優美而又質樸的文筆,在我面前勾畫出了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面。再瞧瞧我們現在的學習生活,我只能有歎息一聲。那種讓我無法想象的、已遠去的小學生活,這種看似平常實則並不簡單的生活,是一個時代留給我們的難忘記憶,她讓我想起浪漫的童話,讓我有一種想走進油麻地小學讀書生活的衝動。

桑喬,這位獵人出生、曾經説話口吃的年輕人,居然憑藉不屈不饒的毅力,成為一位出色的小學校長。當我看到他僅僅為了那蓋滿印章的紙上的榮譽,他可以將桑桑不當兒子看時,對他的敬佩就日漸減弱。但,當桑桑生病到無藥可醫時,我又為他高興,因為我又看到了父親高大地形象。桑喬,他是一個人,一個父親。面對桑桑無助的眼神,小小年紀的柳柳,在大人的憂愁裏懂得了體貼人;生命的力量和責任使得虛弱的桑桑可以將妹妹背上城牆頭看落日,看月亮,看星星。等等這些,讓我一下子覺得我似乎也長大了許多。

我在想,人性是善良的。桑桑的不幸也曾讓我黯然神傷,但我確信曹文軒不是殘冷的殺手,會隨意抹掉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感動,果不其然,我看到了曹文軒的善良,一個“鼠瘡”,就讓儼然無生氣的桑桑掙脱了命運的枷鎖!那一刻,我屏住了呼吸,有一種想大哭一場的衝動,為桑桑年輕的生命,也為曹文軒人性的善良,更是他讓我想到了我的媽媽。我的媽媽年輕的時候,差點被它奪走生命,舅爹無意的歎息,救得了媽媽。當我讀到《藥寮》,温幼菊老師那咿呀小調透射出的“別怕”慰藉,讓我真的感動了,那首“咿呀”的小調讓我痴迷,也讓我看到了生命的陽光。是啊,桑桑在生命的轉折處,遇到了讓他一輩子難忘的人,記住了生命裏珍貴的東西。有時候,我也會傻傻的想,如果我是桑桑,多好!“怎樣去感動今天,乃至將來的孩子?”從曹文軒的筆底,我感受了感動,看到了人性的美麗與善良,兒童的天真,會感染所有的人,有了感動,美,就會無處不在!

《草房子》這一本書我一定要把他收藏起來,讓我把這本書一代代傳下去,讓我的子子孫孫們看到這本曾是古老作家曹文軒的好書。更讓他們學多一些好的東西,將來取得好的成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o00nx9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