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水滸傳》有感350字

讀《水滸傳》有感350字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水滸傳》有感35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讀《水滸傳》有感350字1

前些天,我讀了《水滸傳》,水泊梁山那替天行道的大旗,那一百零八將栩栩如生的性格長久的留在我的腦海裏,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林沖,最可憐的就是宋江。

林沖這個人有兩個特點:一是忍;二是狠。高衙內欺辱他的妻子,他忍了;誘他進白虎堂,判他去充軍,他忍了;解差用開水燙他,甚至要殺他,他忍了;從八十萬禁軍教頭到看守草料場,他忍了。他忍,是因為他對朝廷還存有幻想。當到了“風雪山神廟”時,幻想破滅了,他忍無可忍了,大開殺戒,一口氣殺了六個人。投奔梁山,王倫不肯收留,他忍了,寄人籬下,當晁蓋上山時,他又忍無可忍了,殺了王倫,體現了一個“狠”字。

在説宋江,他從來就是腳踩兩隻船,對朝廷充滿幻想,總以“給兄弟們一個好的出路”給自己留條後路,於是,聚義廳變成忠義堂,人人得而誅之奸臣高俅倒成了座上客,導致林沖氣的吐血,他接受招安的日子,也是林沖吐血身亡的日子。接着,他又征討同樣是起義軍的方臘,結果兄弟們是死的死、亡的亡。最後朝廷對他還是不放心,賜他自盡,他臨死還帶上李逵。可謂可憐、可悲,令人心生厭惡。因此,我喜歡豪爽、仗義、百折不回的武松、魯達,以及對朝廷徹底死心的林沖。討厭和宋江一路貨色的吳用,盧俊義。

總之,我喜歡着本書,那栩栩如生的一百零八人將伴我同行,這就是我讀《水滸傳》後的一點感受!

讀《水滸傳》有感350字2

今天,我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新華書店“搶”到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聽劉老師説《水滸傳》是本好書,不但可以讓我們開闊視野,還可以學習施耐庵和羅貫中的寫作手法。

我似一隻貪婪的小羊闖進了一塊肥美的草地,狼吞虎嚥地品嚐着。施耐庵和羅貫中不愧是寫名著的人,聯想到的畫面與字裏行間都是一摸一樣啊!才第一回就讓我豎起大拇指,後面還有99回呢!我放慢了步調,細嚼慢嚥的品嚐,文字裏傾斜出來的那種感受令人沉浸其中。文字如同山珍海味般誘人,洪太尉上山真是險啊!一是猛虎,二是毒蛇,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接下來是……猛虎是那樣高大,毒蛇是那樣兇猛!洪太尉的命運會是怎樣……

雖然我還沒有看完這本書,但我剛接觸到這本書,就體會到世人為何稱它未名著。這樣的文字,不,這樣的文學是令使人震撼的!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不能埋沒!對!看書,看古代文學是怎樣揚帆的!四大名著是我國典型的古代文學,讓我們一起領略中華五千年的文學魅力!有人説:“讀了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沒錯,現在有《水滸傳》這個益友陪伴我,我真的非常榮幸。

聽我的,沒錯!看《水滸傳》,領略中華五千年的文學魅力!

讀《水滸傳》有感350字3

最近,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本書主要寫了梁山一百零八將好漢豪情壯義的故事

《水滸傳》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蔡京等一批像吸血鬼一樣的統治者,具有反抗精神的黑旋風李逵,性格剛烈的武松,逆來順受、最後走上反抗道路的林沖等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武松。武松到了一個“三碗不過崗”的酒店喝了十八碗酒,當他付完錢要往崗上去的時候,店小二攔住他並好心告訴他崗上有一隻老虎,武松並不聽他的話,硬要往崗上走,當他走到了一個廟門時,看到了告示,上面還蓋着紅色大印,這才信那崗上真有虎,可回去又怕有失自己的顏面,便繼續向上走。他的酒力發作,看到一塊大青石,剛一躺下,突然,前面出現了一隻老虎,武松想着着急也不是個辦法,只好硬碰硬了。老虎張着飢餓的大嘴,見了武松,急不可耐地使出捉捕獵物的那三招:一撲、一掀、一剪。而武松卻是機靈的躲過去了,老虎轉過身來,武松拿起梢棒,猛地劈了下去,只聽一聲巨響,一棵枯樹被劈斷了,沒想到老虎沒打到,梢棒卻斷了,老虎兇性發起來,看着又飢餓又兇猛的老虎,我不禁為武松擔憂,沒想到武松大顯身手,打死了老虎。

讀完《武松打虎》這個小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多的困難,我們躲不過它,就要勇敢的去面對它。

讀《水滸傳》有感350字4

讀書重在有感,讀書貴在能記。對楊雄、石秀等人的分析出自自己心中,真實。更為可貴的是能把江湖義氣昇華。

小時候,我很愛聽別人講《水滸傳》中的故事,昨天,我借來這本書津津有味的讀起來。書中講述楊雄的故事那段讓我感觸頗深。

我特別痛恨潘巧雲,因為她朝三暮四;我很佩服楊雄,因為他看起來顯得窩囊透頂,其實是大丈夫的能屈能伸;我最敬重石秀的仗義,他是個能為朋友兩肋插刀、敢上刀山下火海的梁山英雄好漢。

石秀的行為,讓我明白做人應該以情義為重,“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是啊,如果我們見利忘義,那麼我們身邊的“情”便都是虛偽的,真情真義就會遠離我們,就不會有誠信可言。正所謂“千古知音最難覓”。

讀了《水滸傳》後,我深深懂得:做人要仗義,更要舍哥們之“小義”而顧國家民族之“大義”。

讀《水滸傳》有感350字5

暑假裏,我讀完了中國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滸傳》,這本書既悲壯豪邁,又發人省醒。

這本書描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將從被逼上水泊梁山再到起義軍發展全盛,然後被招安,之後又為官府南征北戰,最終卻被奸臣童貫、蔡京等人所害的故事。

這部小説令我蕩氣迴腸,這些梁山好漢個個勇猛無比,可最終卻被奸臣所害。我想,這些奸臣着實可恨,他們只明白討好宋徽宗,還要陷害梁山好漢。但這些奸臣卻沒有得到報應,我只能説,那個時代的皇帝太昏庸了!

這類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就拿明朝中葉的大忠臣于謙來説。于謙任官時,明朝皇帝明英宗給蒙古的一支——瓦勒族擒了去。于謙十分英勇,率領軍隊和瓦勒浴血奮戰了很久。總算把瓦勒趕走,將明英宗救出。誰知明英宗回來後,因為于謙在其間又立了個明代宗,再加上宦官的挑撥,明英宗竟殺了于謙。

透過這些事,我覺得在古代尤其是奸臣當道、君主昏庸的年代,那些大忠臣往往都會被陷害而亡。從戰國的商鞅到宋代的岳飛,再到明代的于謙,無一不是被奸臣害死的!

讀《水滸傳》有感350字6

水滸傳可為是我國小説史上第一部農民起為題材的長篇章回小説。宋江一行人給我最大的震憾是義和忠兩個字,一百零八名好漢從聚義梁山伯,到朝廷招安,再大破遼兵,哪一次都不濃濃的透出他們的忠、義?忠即是對自己國家,對自己身邊的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用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之後,惹辱負重,寧死不屈,最後上吊自殺,這更是忠。而義更是要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的。一百零八個好漢情同手足,能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算是失去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也再所不辭,而這只是為了一個“義”字;推翻暴權,為人民過上一個美好的生活,不斷地奮鬥着;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正是為了那個義字。可以想象,這個義字需要付出多少,更是需要相當的勇氣,甚至一命換一命的決心。但是一百零八好漢他們卻都做到了,我想試問一正現實社會誰能做到這一點,以自己的性命來保全他人?義,可以理解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懂得“義”這個字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經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他的靈魂已經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他不知道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他只是一個自私的小人。在這裏,我們一起發誓:一定要成為像梁山好漢一樣既忠又義的人。

讀《水滸傳》有感350字7

最近我閲讀了《水滸傳》這本書,飽覽了中國古代各位梁山好漢如何相遇,如何結拜的全過程。我敬佩他們的為人;敬佩他們的武功;敬佩他們的英雄氣概。《水滸傳》令我受益匪淺,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感想很多,體會很深。

《水滸傳》中令我難忘的一段是婦孺皆知的“武松打虎”。武松年輕力壯,機智勇敢。當他聽説景陽岡時常有老虎出沒,隔三差五有人被老虎吃掉。一天晚上,他喝了十碗酒壯膽,然後徑直上山。那隻兇猛的老虎聽到了動靜,以為又來了一個獵物,猛地朝武松撲去。説時遲,那時快,武松掙開了老虎的血盆大口,打得老虎趴在地上一動不動。老百姓十分感激這位蓋世英雄。

《水滸傳》中類似這樣的故事很多,我覺得這些好漢都十分勇敢,為老百姓除暴安良,這樣的英雄也被貪*污吏所陷害,這些人簡直是喪盡天良

我十分同情這些好漢的遭遇,我真不明白這世上為什麼會有好壞人之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如果多一些這樣的“梁山好漢”,我們的生活將更加安寧,世界將更加美好!

我喜歡《水滸傳》;我喜歡“一百零八將”;我喜歡《水滸傳》中所有的故事。

讀《水滸傳》有感350字8

今天,我要為大家推薦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它是由明朝的,施耐庵寫的。 在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應該就是林沖、宋江、武松。林沖他武藝高強、忠厚老實、有勇有謀,宋江他孝順父母、能文能武、仗義疏財、扶危濟困、愛結交各路好漢(也就是愛交朋友)而武松他武藝超羣、剛猛不屈。

前幾天我剛剛又學了一遍“打虎景陽岡”,我覺得武松打虎景陽岡讓我對武松的印象又加深了。武松要回家去找哥哥武大郎,到了陽谷縣地界,武松飢渴交加,看見前面有一家酒店,挑着一面招旗上面寫着:“三碗不過崗。”武松喝了三碗,還想喝,卻不見店家來倒酒,與店家説了説又喝了十幾碗,前前後後一共喝了十五碗,就提了哨棒便走。店主人説:“前面景陽岡來了只吊睛白額老虎,常常晚上出來傷人,已經害死了三二十條大漢。”武松不信店主人説的話執意要現在上山,武松走了好長一段路,見到一座廟,廟門上果然有榜文。後面不説光説前面,店主人是好心勸武松不要上山,可武松不聽反而覺得店主人就是想收住宿費。導致我有點不太喜歡武松。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我們不清楚一些事,別人好心提醒我們,我們應該心存感謝才對。

閒話多説了,怎麼樣,同學們,你們想看其它故事嗎?如果想看就快來看《水滸傳》吧!

讀《水滸傳》有感350字9

前幾天,我閲讀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不得不説,《水滸傳》能稱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讓人不得不承認。《水滸傳》中包含一百單八將,將他們的英雄氣概都充分地表現出來了。

説起水滸傳,我最敬佩的是這其中的一百單八將,一個個講義氣,重友情,想到這,我又不禁想起一次面紅耳赤的一件事。

小倪是我最好的朋友,有什麼東西,什麼事,我第一時間就是想分享給小倪,當然,小倪對我也很好。今日是小倪值日,但不巧的是她生病了。原本她能夠選擇告訴教師,這樣也許她能夠讓人幫她值日,但她沒有,她告訴了我。她問我:“xx,你幫我掃地好不好下次我請你吃冰激凌。”我滿口答應。放學後,我去對着龐大的教室犯難。乾脆掃幾下就走人!我這樣想也這樣做了。當我回到家,小倪便打了電話過來,説:“xx,多謝你幫我掃地!明天我請你吃冰激凌!”我興高采烈地點頭。、

第二天我蹦蹦跳跳地來到學校,卻看見了正在捱罵的小倪。我心中一驚。才想起來昨日午時的事,必須是教室沒打掃乾淨小倪才會被捱罵。我又不禁擔心起來,擔心小倪揭發我的罪行。但小倪沒有。下課後,我去給小倪道歉了。小倪卻出乎意料地原諒了我。她説:“因為我們是朋友!”

看完水滸傳,又再次想起令我慚愧的事。從此,我也必須要學習一百單八將珍惜友誼的精神!

讀《水滸傳》有感350字10

我家的書櫃裏珍藏着一套青少版的《四大名著》,我尤其喜歡那本《水滸傳》。空閒時,我經常把它翻出來讀幾個故事。

這本書真是厚,共六十六回,回回都有好故事。人物也眾多,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有好多字我都不認識,常常一目十行,看了後面的忘了前面的。爸爸經常批評我好讀書不求甚解,但是我還是記住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和梁山好漢。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梁山好漢有,“呼保義”宋公明、“黑旋風”李逵、“入雲龍”公孫勝、“小旋風”柴進、“雙槍將”董平、“豹子頭”林沖。

我還知道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景陽岡武松打虎。有一天,武松趕回家看自己的哥哥武大郎,剛好路過景陽岡,然後在路邊的酒店裏喝了十八碗酒,就東倒西歪地上了山岡。突然,從旁邊草叢裏跳出來一隻吊睛白額虎,它已經取了二三十人性命。武松藉着酒勁,三拳兩腳打死了老虎。

讀《水滸傳》有感350字11

在四大名著中,《水滸傳》可是我最喜愛的書了!

我十分佩服宋江、柴進、吳用、盧俊義等一百零八將。其中宋江的盡忠盡義,柴進的仗義疏財,吳用的足智多謀,盧俊義的英勇善戰,武松的敢作敢當,都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那行者武松了。

一談起武松,我想説的話就如江水滔滔,連綿不斷。武松他曾在梁山與眾兄弟立過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由此可見兄弟之間情誼深厚。在《水滸傳》中對武松的描寫有兩件事讓我久久不能忘懷:一件事景陽崗打虎,第二件事單臂捉方臘。這其中我又最喜歡武松景陽崗打虎這段。

話説武松帶着哨棒來到店裏,“三碗不過崗”的大紅旗映入眼簾,武松才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氣喝了十五碗就上路。正在武松想要睡覺時,一隻老虎突然蹦了出來,那老虎又飢又渴,老虎用兩隻爪子往地上一按,縱身一撲,從半空中竄了下來。説時遲,那時快,武松用盡全身力氣按住老虎,一頓亂打,六七十拳後武松盡平生神威,仗胸中武藝,將老虎打做一堆,就像一隻空空的錦皮袋。

性格剛烈,敢做敢當的武松給了我勇氣,給了我敢做敢當的勇氣。通過對武松的瞭解讓我找到了我自己最大的缺點,那就是缺少勇氣,怕苦怕累,知難而退。我希望在今後的.學習中自己能改掉這些毛病,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讀《水滸傳》有感350字12

暑假裏,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裏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這本書主要講了梁山108位好漢的英雄事蹟。

《水滸傳》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中國封建社會中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全書情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寫108位好漢經歷不同的反抗道路,彙集到梁山泊,形成了英雄羣體。第二部分主要寫梁山好漢接受招安,被朝廷分化殘害,最終走向徹底潰亡。其中家喻户曉的故事有“拳打鎮關西,”“智取生辰綱,”“武松打虎等。”

我最喜歡的是武松,這本書把人物描寫得栩栩如生,個性分明。武松的性格是豪爽,機智,勇敢。我最喜歡的段子是“武松打虎,”因為作者寫的無論是表情,寫景,動作都惟妙惟肖,靈動傳神。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他們有些精神值得我學習,但是他們能共苦,卻不能同甘,才導致最後的失敗。我覺得人要團結一心,才能辦成大事。這本書表現了好漢們對權威的蔑視,勇於任事的反抗精神和嫉惡如仇,殺富濟貧的英雄本色。

《水滸傳》中濃縮了亂世豪傑與昏庸奸臣,不見小思小慧小奸小惡,只有大忠大義大奸大污。這也許就是《水滸傳》中人物的魅力所在吧!

讀《水滸傳》有感350字13

有一天放學,我一聽媽媽給我飛買了《水滸傳》,我就高興了,做完作業,我看了起來,裏面講的是一些梁山好漢的故事,比如梁山好漢劫法場啦,李逵沂嶺殺虎啊,景陽岡武松打虎啦。。。。。回味無窮,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李逵沂嶺殺虎”這個故事講的是李逵為母親報仇的事情:有一天,李逵接母親去城裏,路上母親渴了,他就去打水,回來的時候發現母親不見了,就去找,他看到一道血痕,就去找他母親,當他看到母親被考虎吃掉時,心裏大怒,一下把老虎一家全都殺掉了。

可是,到最後,梁山好漢,死的死,傷的傷,出家的出家,歸隱的歸隱,轟轟烈烈的起義失敗了。他們造反只反貪官,不反皇帝,所以最終又不得不歸服皇帝,這也是水滸英雄們走上失敗的原因之一。梁山英雄們受招安之後儘管講忠義,他們不知疲乏的保護國家,最後還是失敗了。他們失敗是必然的,在時代的侷限下,在人民思想侷限下,他們也只能擁有這樣的結局。

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十分喜歡它。

讀《水滸傳》有感350字14

讀了《水滸傳》已經七年過去了,當時的感覺現在還能説出來,就是一種痛快的感覺,是指前半部,人物:魯智深,這個人疾惡如仇,自身又武藝高強,打死鎮關西之前是提轄,後來他打死人,他的生活就是跟着感覺走了,就是那種“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感覺,當時連續很多天晚上讀這本書,感覺生活中的那些煩心的瑣事在心裏的份量都減輕了。

當然書中的故事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基本上沒有可比性,比如説:書中的人物基本上沒有家庭生活,有數的幾個,比如説宋江、楊雄,都是老婆出軌,而宋與楊也由此成了殺人犯,亡命江湖,所以説書中的人物雖然看起來活得瀟灑,實際上是以背叛整個社會體系作為代價的。

前半部讀起來很過癮的,給人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怎麼説呢?還是叫人勇敢,像魯達那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那個時代總體還是鼓勵這種行為和精神的,像魯達、武松、楊志,都是殺了人,最後魯達亡命天涯,根本沒有受到法律制裁,而武松與楊志雖然被判了刑,最後都沒有丟掉性命,尤其是楊志,甚至在服刑時還受到重用。

讀《水滸傳》有感350字15

《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他將一百零八將梁山好漢描寫得栩栩如生,俠肝義膽、蕩氣迴腸。這篇小説主要以農民戰爭為題材。一百零八位好漢與朝廷對抗,反應了當時統治階級的黑暗和*。

這篇小説塑造了宋江、武松、林沖等英雄人物故事。如《武松打虎》就是其中之一。武松在景陽岡喝了十八碗酒後,不聽他人勸阻,堅持上來岡。遇到了一隻猛虎,他沒有退縮,反而迎難而上。經過一番激烈的搏鬥,最終將老虎打死。他不但救了自己,還救了當地老百姓。

在故事中,武松是一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他也是一個固執豪爽,重情重義、毫不畏懼的英雄。

武松這種迎難而上,毫不畏懼的精神,往往能幫我們打敗身邊的困難。比如:一道難題、一次比賽等等。你該如何來面對他們?一種是迎難而上,也許你會遍體鱗傷。一種是選擇繞開他,這是懦夫的行為,也許這種困難,以後你永遠無法戰勝。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學習武松的精神,鼓起勇氣,迎難而上。有時候我們付出了也許會成功,有時候付出很大的代價,也不會有收穫。但不管怎麼樣,嘗試了就是一種成功。俗話説“失敗乃成功之母。”

生活中,只要你能學習武松的精神,敢於挑戰,所有的困難都會煙消雲散。

標籤: 有感 水滸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klmym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