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紅樓夢》優秀讀後感

《紅樓夢》優秀讀後感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紅樓夢》優秀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紅樓夢》優秀讀後感1

在老家的日子沒有網絡,百無聊賴的日子裏。我只好翻出一本《紅樓夢》來打發時日。

正好今年七月在北京呆了一段時間,也去過了大觀園。現在看《紅樓夢》更有了一份親切感。

幾日囫圇吐棗的把《紅樓夢》看完。其中對於文章中的那個情色描寫我很感興趣。偷偷的看了好幾遍。不過很快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我心目的純潔完美的王子--賈寶玉。這個一直被人們為和林黛玉的忠貞愛情所稱讚的好男人,突然也被我挑出了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對性的隨意。

賈寶玉的第一次性行為,並不是和自己深愛的林黛玉一起完成的。而是和自己的貼身丫鬟襲人完成的。那次在夢中聽了警幻仙子的啟蒙後,在夢中和警幻仙子來個初試。第二天醒來後,竟然和襲人真真實實的來了一次。這就賈寶玉對性的態度,嘴裏口口聲聲説愛着林黛玉,甚至最後的結局都是寶玉出家。但是他和襲人的性行為,我覺得給他個人的人格抹黑了。他在我的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可能就連寫本書的作者曹雪芹老人也是在骨子裏都這樣想的:我追求愛情,但是對性行為我可以隨心所欲。

還有一點證據:那就是寶玉和寶釵結婚後,寶釵竟然懷孕了!我異常震驚,當得知林黛玉死了,寶玉竟然還有心情令寶釵懷孕!難道男人真的可以和不愛的女人,為了滿足生理需要,發生性行為!還有寶玉調戲自己母親身邊的金釧兒,最後導致其跳井自殺。還有他與身邊的丫鬟晴雯調情,讓晴雯撕扇子。

看,這就是人們所歌頌的美好愛情。這就是所謂的好男人!哈哈哈哈,天大的笑話,這樣一個紈絝子弟,一個封建社會的流氓男子,竟然被曹雪芹歌頌,讓大家來同情,還説什麼愛情的忠貞者!騙誰呢?把大家都當成傻子嗎?這個流氓成性的噁心男有曹雪芹先生寫的那麼偉大嗎?

再來看看我們女主人公林黛玉,她一心為了愛情,守身如玉,就連寶玉送她鶺鴒珠,她都嫌棄是臭男人用過的,不要。她性情高雅,愛護世間萬物,連那些花兒都放心不下,給它們做一個花冢。黛玉幾乎從不和男人打交道。縱觀整個《紅樓夢》,和黛玉打過交道的男人,幾乎沒有。更別説有性關係的了。我猜想林黛玉是要把自己的處女之身交給自己深愛的賈寶玉的。

以上可以看出,男女對性關係的態度:男人對待性,不管有無愛情,性行為都可以進行。可以嘴裏説着,你是我的心裏最愛,但還可以與別人進行肌膚之親。而女人則不行,對於不愛的男子,斷然不會和他有半點的肉體瓜葛,能為心愛的男人守身如玉。可憐天下的女人,知道男人是這個德行後,會有何感想呢?反正我現在是噁心賈寶玉這號男人了,給我的情感蒙上了一層陰影!

《紅樓夢》優秀讀後感2

人生若只如初見。初見時,翩若驚鴻,宛如游龍。如蝶舞般曼妙輕盈,似夏花般明媚燦爛。那驚鴻一瞥的一池春水在心間盪漾,慢慢散開,輕輕瀰漫……初見,只是不經意相遇,便宛若前世相識。——題記

人生若只如初見,只是我們心中一個美好的期許。寶玉,黛玉,他們何又不想回到初見?

或許帶着一份感念過往,心許一份對美好的憧憬,這樣的日子會過得不至於悲悲慼慼,哀哀怨怨。悲切、哀怨能瞬間把西風吹成東風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人生的道上有時除了美好,還有份無奈。人生如此,愛情如此,相遇如此,相離亦是如此。

都説喝下奈何橋上孟婆的那碗湯,前塵往事會忘得一乾二淨。可是,有幾個人願意喝下那碗湯,願意去忘卻那份久違的過去呢?寧可幾生幾世的糾葛,也不願生生世世的忘卻。誰都不知道當初的相遇會換來此生的痛,如果真的都知道這樣的結果的話,會有幾個願意開始呢?

人生若只如初見。微笑,始終沒能凝固在緣盡那一刻。黛玉凝望着他漸行漸遠的背影,尋覓着,往昔的眷戀。他又怎會知道,她心裏的痛?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有時也換不來今生的一次擦肩。我們誰都知道天意如此,並不是一切隨着我們的意願能改變的。不變的是模式,變動的是情感。如若一切都能回到起點,我想我們誰也不願意去觸及太多的`悲哀,都願意把所有的快樂留住。但是,人生沒有假設,愛情沒有如果,歲月沒有一成不變,時間不會永遠駐留在某個點……

葉子的離開,到底是樹的不挽留,還是風的親切召喚,我們誰也説不清。這,或許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結果,是一種落葉歸根的自然現象,誰也無法去阻攔,誰也阻攔不了。《紅樓夢》中的愛情,即便也是這樣,或許在沒有相遇的時候,已經想象好了萬種不期而遇邂逅的美好期盼;在相遇的最初,肯定想象着以後的萬般美好,誰也沒有想過會怎樣結束這段愛情。所以,人生若只如初見,或許一切是美好的,但又或許一切是不完整的。這樣的人生看起來唯美,但這樣的人生的太過完美,有時也會覺得失去了該有的一種曲折美的樂趣。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又怎樣呢?沒有經歷滄海的時候,我們會知道難為水嗎?沒有經歷除卻巫山的難時,會知道不是雲嗎 “執子之手,與之偕老”,誰都喜歡的一份完整,誰都向往的一份安寧。這樣的愛情,誰又不會去向往呢?

感念生命裏的所有精彩,感念愛情裏的所有美好。讓記憶停留在那份美好的時間裏,少份糾葛,多份豁達。如果,什麼都人生如若初見,或許生活也缺了份韻味。人生的道上,不許我們有太多的假設,記住所有的温馨,隱藏所有的陰霾,這或許就是一種快樂。

《紅樓夢》優秀讀後感3

從《紅樓夢》問世至今二百年以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人都成了人們熟悉的人物。人們為賈寶玉歎息,為林黛玉流淚,對王熙鳳又愛又恨。打開《紅樓夢》,就是打開了一個熙來攘往的人物世界,而最能吸引人們目光的,還是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這三位主人公。

在《紅樓夢》的大觀園中,有兩個人想做“變性手術”,一個是探春,另一個就是寶玉。究其原因,正如寶玉自己所説的那樣:“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濁臭逼人。”這在封建社會是一種叛逆,但在寶玉看來,除了少女們的純潔可愛能使他尊敬和愛悦之外,生活中再也沒有什麼事物值得他獻出青春和生命了。並且他只求過那種隨一心一所一欲的生活,在他心中,人只有真善美、假惡醜之分,而沒有高低貴賤之別,所以他才敢於向當時儒家的道德標準挑戰。潘知常教授曾美名曰:“賈寶玉是中國的第一個‘亞當’。”從某些方面看,寶玉的這種性格反應了人性解放、個性自一由和人權平等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淚美人”林黛玉賺取了讀者太多的眼淚。她清靈清麗而又多疑多妒的性格和氣質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和寶玉一樣,她也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黛玉的生活是愛與美的世界,從至純至美的“黛玉葬花“這一情節可以看出,她非常愛護生命、珍惜生命,她的多愁善感也藉此被曹雪芹渲染到了極至。

林黛玉的才氣的確過人。但是她不知道當時社會需要“無才便是德”的賢良女性。賞風月、做詩詞不過是貴族小一姐無聊消遣和多餘的點綴,更別説讓女子自一由戀愛了。所以寶黛的愛情雖然天真、無邪,但卻註定是一個悲劇。敏一感多病的林黛玉也註定無人可以依賴。於是她懷着純潔的愛和對塵世的悲怨,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實現了“質本潔來還潔去,不叫污掉陷渠溝。”的誓言。

薛寶釵則是一位封建道德禮法的自覺恪守者。天資聰穎的她知道自己無論有多大的才幹,在這個男權社會中無論怎樣反抗,最終都要以失敗告終,所以她養成了一種罕言沒語但卻八面玲瓏的個性。他寬厚隨和,豁達大度,幾乎得到主子奴婢所有人的肯定。她不僅人緣好,才智也高,以為典型的“女夫子”。但是,她明白“女子無才便是德”,於是便經常把自己的才幹掩藏起來,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未來夫婿身上。無奈,賈寶玉無論如何也停不下她的話,所以,在議婚的時候,她開始低頭不語,後來暗自垂淚。可見,賈寶玉也不是她理想的人選。

《紅樓夢》全書描寫了以反抗封建思想為主的人物和故事,批判了封建統治集一團一的無能。也許,曹雪芹做夢也想不到當年禁止發行的《紅樓夢》在今天是這樣的紅火。

標籤: 讀後感 紅樓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7kwx8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