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借我一生讀後感(通用5篇)

借我一生讀後感(通用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借我一生讀後感(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借我一生讀後感(通用5篇)

借我一生讀後感1

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不斷的思考,都在對周圍的事、物做出判斷並用來組織自己的行為。同樣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看來,會有其不同的結論,在不同的角度當然也會有不同的認識,但是即使在相同的角度,那麼認識就一定相同嗎?我想不盡然吧!就《借我一生》而言,站在我們同樣的位置上,同樣的角度來思考,認識是否相同呢?

《借我一生》從名字上看去就知道是一種充滿感情色彩的行文,是一種自白形式的文章。讀過作者的其他的著作,也對作者有過一些認識和評論,但是就此書而言,卻和以前的文章風格截然不同。《借我一生》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慷慨激昂的言辭,也沒有語法嚴格的種種修飾,文章只是才用了一種平鋪直敍的方式將60年代的動亂無序,咆哮的熱情和失去理智的瘋狂,靈魂的追思和心靈的檢討在讀者的面前一一展現。

借我一生,何謂人生?借我一生,豈能苟活?在他的一生中,所經歷的種種磨難,他都坦然面對,對那些誹謗者更是以博大的胸襟包容他們。思考着他的種種,使我不斷的明白一個或許一生都學不完的問題:如何做人,如何面對挫折和失敗,如何用一種包容的心態去生活和工作。記得大學的時候,學校的很多地方都帖着醒目的條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品德,無論對我們的生活還是工作來説,她的作用是不可忽缺的。

在現實生活中,有人為了一元錢而大大出手,傷人害命;有人為了一句玩笑的言語而懷恨在心,日夜不得快樂;有人為了生意的失敗而鬱郁自殺;有人為了愛情的結束而惶惶不可終日,……。還有許多這樣類似的悲劇在我們身邊發生着。其實靜下心來思考下,難道這些問題真的很難解決,真的不可避免嗎?我想不然吧。如果可以用包容的心去面對這一切的事物,用感恩的方式面對生活,用無私的態度工作,那麼我想以上的問題應該不會發生的吧?也許有人會説:人爭一口氣。真的是為了一口氣嗎?捫心自問,我想更多的時候是為了面子吧?因為放不下,所以得不到,得失皆有運數,何必去爭朝夕之長短呢?自古以來許多成功者,他們已經為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證明:歷史長河裏,因為有了齊桓公的不計前嫌,才有了齊國的霸主地位;因為有了劉備的三顧茅廬,才有了蜀國天下三分其一。

有人因失去包容而痛哭流涕,有人因得到包容而欣喜若狂,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包容,也希望自己擁有包容這一美好的品德。因為包容是春天第一縷温暖大地的陽光,是久旱後的第一場甘露,是風雪中的第一顆火種,是盲童看到的第一種色彩,是上帝派到人間的第一位天使,是枯木長出的第一片綠葉。朋友歡迎包容,因為它是友誼的守護者,父母與孩子歡迎包容,因為它是家庭和睦的基礎,世界更歡迎包容,因為包容是世界和平的根基。如果沒有了包容,這世界就好像失去了光明。

羅丹説過:“把愛拿走,世界將變成一座墳墓。”包容也是一樣的,如果將包容拿走,這世界上不知會有多少破碎的友誼等待重組,不知有多少破碎的親情等待重温,不知有多少破碎的和平等待重補。更不知,我們將要到何處去尋覓陽光。幸運的是,這世界並未失去包容,也絕不能失去包容。所以,讓我們都將心地的那一份包容抓住,不要讓他溜掉。因為,生活有了包容才更加燦爛!人生有了包容才更加迷人!世界因為有了包容才更加精彩!

借我一生讀後感2

我喜歡文字,不僅僅是自己寫,更喜歡欣賞別人的大作,用我弟弟的話説,我好像來自某個星球呢,現在的80之後的孩子一般都喜歡什麼言情、玄幻等等,其實最讓我弟弟鬱悶的是我竟然不知道什麼是修真,我還真是從昨天晚上才知道修真是個怎樣的概念呢。

我喜歡晚上下班後,吃點零食,筆記本放點悠揚的音樂,窩在我的熊寶寶的懷裏,然後靜靜的欣賞着我喜歡的文字。有時候看着很有感觸,就抱着書,然後靜靜的躺着,回憶着,或者讀到有感觸的地方,就淡淡的對自己笑笑,然後滿滿的在自己的腦海中憧憬未來,每一個畫面都是那樣的唯美,有時候真不想從想象裏面出來,如果自己真的活在自己編制的世界裏,也許也是一份最美的終結呢。

當我讀到《借我一生》中打大陣的時候,那種孩子的遊戲是那樣的單純,他們僅僅是為了玩,而忽略了危險,那帶火的劍橫衝直闖,滿天亂飛,其實也是一個充滿生氣的畫面,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小時候。

在一個炎熱的中午,大人們都午睡了,而我們卻沒有一點睏意,我們成羣結隊的來到了地裏,此時的田地裏擁有各種瓜,西瓜、香瓜、甜瓜...其實也不是為了吃,就是為了好玩,我們還拿着釣魚竿,在河裏釣了一會魚,可是半天也沒見到魚,我們就去附近的地裏摘瓜吃,那時候的我們也不知道哪個瓜熟了,看着好看的就摘了,然後吃一口覺得不甜就扔了,結果一片地被我們弄的是狼狽不堪,有幾個比較好吃的,可是我們看着它們滿身的泥,就用魚鈎在附近的澆地的人的綸溝(這個是我們家裏的一種講水引至自己田地的一種類似塑料的東西)上扎幾個小孔,那樣水就好像一個個小噴泉一樣噴了出來,我們就利用這些水將我們的戰利品一洗乾淨。然後找個陰涼坐下來靜享勞動果實。

現在想想當時真的很壞,可是孩子就是孩子,我們沒有那種意識,只是覺得好玩,只是覺得那些漂亮的小瓜真是很好看,它們是那麼的香,即使是吃完了,也是覺得身邊總是散發着淡淡的香氣。

也許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是會童心般的去做一些可愛的事情,總覺得童心永遠是沒有錯的,童心是最乾淨的地方,純真,簡單。

借我一生讀後感3

《借我一生》是餘秋雨對中國文化界的“告別之作”,被餘秋雨自定義為“記憶文學”。 本書所寫的就是他一生的經歷,人生的波折、中國社會從民國發展到今天的歷史變遷。他自己解釋説這既不是長篇小説,不是回憶錄,也不是自傳,而是用了更接近小説的文筆,敍説自己記憶中的事情。全書以前輩的生態羣像為背景,主要着墨於一個當代文化學者的成長史,其中包括餘秋雨對自己人生經歷的一系列描繪與思考。

餘秋雨先生説:“我歷來不贊成處於創造過程中的藝術家太激動,但寫《借我一生》這本書,常常淚流不止”。這可能是他坎坷的一生不堪回首,是一種情不自禁的淚。《借我一生》是秋雨先生的生命之旅, 是他蔑視災難、不斷突破的精神歷程,是以散文筆調貫通成的一部家族史詩。他獨創的文體交糅了體驗與論述、激情與冷靜、宏觀與細節等諸多對立性因素,呈現全方位的表現力度。他是以他的經歷為題材編成的一個故事

《借我一生》中,餘秋雨不自覺地低了頭。以前這個傲慢的近乎絕世的男人,眼光看的都是國家天下,對古來今往的政治人生做探討。他似乎可以地迴避雜事,可以迴避煩瑣,文字裏面全是大道理,多一個字來寫其他的都好象犯罪了似的。這是他的傲氣,是成就他的基石,也是限制他的絆腳石。

餘秋雨的邏輯話語與眾不同。很多明明好象看見的傷痛,經他的文字藝術的處理過,感情馬上進入兩難境地!如果請一位資深的語文教師來分析,他一定會告訴你,由於用了排比的手法,它有了一詠三歎;由於用了頂針的辭格,它有迴環連綿的餘音繞樑;由於用了齊整的修飾,它還給你審美的愉悦。任你如何咬,怎樣嚼,最終的結論,它是一枚別有殊味的邏輯橄欖。

《借我一生》從餘秋雨的父親去世寫起,牽涉到他的祖母、祖父、叔叔、姑媽,又牽涉到母親、外公、外婆、姨媽,只要是親人似乎都有足夠的理由去愛他們。任何時候都可以為他們的不周到開脱;任何時候都能給予他們充分的理解;任何時候都可以為他們捨棄。但是對那些批評或圍攻他的人的反擊就沒什麼好脾氣了。一個人開始懷念,這説明不了什麼每個人每時每刻可能都在懷念。可是一個人懷念的時候帶了悲傷的情緒,這説明他開始老了。他對自己的人生重新做出思考的時候,他突然想到,哦,我還有這個,我還有那個,我還有這麼多在乎的東西。作為餘秋雨這樣傲氣的人,以前是不屑於説這些兒女情長的。

生命中曾有多少人陪我們默默成長,生命裏曾有多少人叫我們如此放不下? 餘秋雨在書中總結:人生一世免不了向外界借取,包括向自己不喜歡的羣落。

借我一生讀後感4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高尚的人對話。”在讀過《借我一生》後,我在為人處世上有了很大的'收穫,對這句話也有了深刻的感悟。每讀一本好書,就像接受了一場精神的洗禮,每看到一個細膩的描寫時,我就會感到自己與作者融為一體,那種浮想聯翩的奇妙感覺,用酣暢淋漓、身臨其境來形容,屬於詞彙貧乏。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總是隱隱約約的感覺到作者正坐在我的對面,向我傳授他為人處世中的過人之處,書中的一句“他們罵啦?他們罵什麼啦?讓他們罵去!”讓我頗為震驚,是啊!在人生中難免會有一些誤解、一些坎坷,那又有何妨呢?身正不怕影子歪誣陷能嚇到誰呢?它只能讓真正有過錯的人感到害怕,只有一身正氣,才能無懼於邪。但丁説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説去吧!”我們學習知識是為了什麼?難道就是一個高雅的稱號?一句世俗的奉承?不!我們要跳出世俗的束縛,迴歸到真實的內心世界,做真實的自己!“讓他們罵去!”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不少叫罵的聲音,可那能證明被罵者的低賤嗎?也許恰恰相反,人們所能看到的是罵人者的不文明。正如在校園中有不少人習慣性的帶口語,不管誰聽到了,第一直覺就是譴責此人沒素質、沒教養。所以,不要與他們爭辯,公道自在人心。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錯,讀了《借我一生》後,我在寫作上獲益匪淺,我學到了一種新的寫作方法——欲揚先抑,欲貶先褒。例如作者在寫一位十分讓作者厭惡的偽精英時,他這樣説道:“這位大師的光輝讓我仰望,卻不敢靠近,因為他用他的雙手創造了無數的慘劇。”這樣的寫法不僅可以強調感情,還可以使人物性格更加清晰。一個短小的句子便可以寫出作者的觀點與看法,這是這種寫法的最大優點。

總而言之,讀一本好書有百利而無一害,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昇華人的精神,提高人的情趣,鍛鍊人的文筆,它使人身心健康,品格高尚,它是讓人擺脱愚昧的良藥,是使人高尚的精神食糧,是人類歷史進步的寶貴財富,是令人進步的良師益友。多讀書,讀好書。

借我一生讀後感5

《借我一生》可以看作是餘秋雨的自傳吧,記述了他父母結婚到他的降生再到寫這本書的這個時期之間的人生歷程。一開始讀就已經註定放不下了。在三天內就把它“解決了”。讀完後還會沉浸其中。此書的吸引力是我原來沒有經歷過的。

餘秋雨生於書香之家,自小有良好的教育。這一點我是太羨慕了!因為家庭的薰陶(最重要的是來自母親的),餘秋雨在學校的成績自始至終都是很優秀的,包括在他轉到上海的學校裏以後。在餘秋雨的筆下,母親絕對是決定他一生走向的人。書裏,餘秋雨用較多的筆墨描述了她的母親,寫的異常生動,就如在讀者的眼前。那是一個令人欽佩的母親!在她得知秋雨小時候所讀的書院有可能會將他塑造成一個“書呆子”的時候,就毅然決然的讓餘秋雨回家,在家裏圍鄉親們讀信寫信,算工分。在餘秋雨記憶中的另一個重要的女性是他的奶奶,是奶奶得堅強獨立撐起了他的父輩們的天空,雖然奶奶是舊社會的女性,但是她的見解作為卻是一般的男子所沒有的。外公是和奶奶不同的一類人,雖然兩位長輩互相不怎麼來往,甚至相互之間還有些芥蒂,但是這並不防礙大家之間那善良的存在!

轉眼就到文革了,我想餘秋雨應該是不太願意回憶那段往事的,那絕對不是一個人或是一個家庭的災難。雖然在讀到這部分的時候我還是問了爸媽,文革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可到現在為止,説實話,我對文革還不是很瞭解,但讀餘秋雨的遭遇,卻還是悵然!那時餘秋雨在上海戲劇學院學習,到後來下放勞動整個時期,他都是在掙扎,本打算自殺,聽説一向疼愛秋雨的叔叔已自殺身亡了,於是放棄了自殺的念頭。外公打成了“破產地主”,兩個弟弟都還小,而餘秋雨自己在下鄉勞動中填湖造田。一個家庭變得是如此的悽惶!

好在餘秋雨回到了上海戲劇學院任教師,憑着深厚的閲讀知識基礎及其在學術界的地位加上超旺的人氣,他被眾人推薦做了上海戲劇學院的院長。那時的院長是一個行政級別不低的職位,所以在任期間,餘秋雨看到的都是尊重和恭維!然而這些都不能對一個大師產生誘惑,他的路註定在遠方。於是他選擇了出走,同時也就選擇了被圍攻的危險。幾乎是在他卸任的同時,對他的指責就如影隨形,至今都沒有停過。然而一路走來,他卻獲得了新生,相比於指責者,他獲得了更為廣大的人的關心喜愛!對中華文明及其他文明的考察反思,震撼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我願意把他稱為大師!

《借我一生》,把它看成是一部自傳,那是一位大師的成長史;把它看成是散文,優美處處;把它看成是小説,精彩可讀;把它當作一部傳奇,不乏其味!

標籤: 通用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2j27y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