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秦漢史》讀後感1000字

《秦漢史》讀後感1000字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秦漢史》讀後感1000字,歡迎閲讀與收藏。

《秦漢史》讀後感1000字

錢穆,20世紀中國的學術泰斗,被學界譽為“一代宗師”。歷史學家顧頡剛稱讚錢穆是“國史界第一人”,同樣為史學大家的嚴耕望先生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錢穆並稱為“現代四大史家”,稱錢穆先生是中國最後一個純儒。

關於本書

《秦漢史》原本是錢穆先生1931年在北大史學系上課用的講義,20多年後經過非常曲折的過程才得以出版。本書典型地體現了錢穆先生以學術思想為核心的一種文化史觀,錢穆先生認為,影響歷史發展的最關鍵的因素既不是政治,也不是經濟,而是思想觀念。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運作的背後都存在一個思想觀念,這個思想觀念超出政治勢力之上,不僅不受政治的制約,而且還常常負有指導政治的責任,使得中國歷史穩步向前發展。

核心內容

全書從文化衝突的角度,分析了秦漢王朝的興衰規律:秦統一天下後,國家意識形態、指導思想問題嚴重突出,境內並存各種文化,衝突不可避免;而漢武帝因為成功地運用了學術思想來為統治服務,確立了一套指導思想,因此漢朝得以長盛久安

前言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本期為你解讀的是錢穆先生的《秦漢史》,他在這本書中運用文化史觀,認為秦漢王朝的興衰在於激烈的文化衝突與思想衝突。

對於錢穆先生,估計大家都耳熟能詳,他是20世紀中國的學術泰斗,被學界譽為“一代宗師”。歷史學家顧頡剛稱讚錢穆是國史界第一人,同樣為史學大家的嚴耕望先生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錢穆並稱為“現代四大史家”,稱錢穆先生是中國最後一個“純儒”。舉個例子,當年錢穆在北大講授歷史的時候,破了一項記錄,什麼記錄呢?過去北大講中國通史課程,都是幾個人合作,每人只講一個朝代或幾個朝代,而錢穆則是一個人把整個中國通史全講了,更難能可貴的是,講每個朝代都參考那個時代的人的意見,然後做出評論。另外,錢穆雖然講的是歷史,但是卻能對當下人們關心的國家前途問題做出解答,據説就連大學裏的教授、系主任也常站在教室外偷聽錢穆怎麼講課。

錢穆研究歷史,堅持的是一種以學術思想為核心的文化史觀。什麼是文化史觀呢?就是他認為,影響歷史發展的最關鍵的因素既不是政治,也不是經濟,而是文化。錢穆認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運作背後都存在一個思想觀念,這個思想觀念超出政治勢力之上,不僅不受政治的'制約,而且還常常負有指導政治的責任。進一步説,思想、學術和政治三者有這樣的關係:學術思想領導政治,政府由學術界組成,政治改革必定存在學術背景。錢先生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就説,中國歷史的傳統理想,就是由政治領導社會,由學術領導政治,而學術往往從社會下層興起,並不受政府的控制。因此,這樣一上一下循環推動,使得中國歷史穩步向前發展。

這本《秦漢史》是錢穆文化史觀的代表作之一。雖然書名叫《秦漢史》,但內容是從秦朝統一講到王莽的新政,整個東漢的歷史並沒有涉及,所以只能算是“半部”秦漢史。這本書原本是錢穆1931年在北大史學系講課的講義,當時課程講了一年,講義並沒有編完。再後來,錢穆把講義弄丟了,等到20年後他在別人手裏重新看到這部講義時,基本已成天地間唯一的孤本了,錢穆先生感慨萬千,不勝唏噓,作為紀念就出版了。

錢穆先生在序言中説,這本書只是一本上課用的講義,是為了講課方便而寫,讀者讀了後,會對秦漢史有個大概瞭解,然後必須還要去讀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只有這樣才算懂了秦漢。若想偷懶,以為讀了這本《秦漢史》就懂了秦漢,那可是大錯特錯。

好了,介紹完這本書的基本情況和作者概況,那麼下面,我就為你來詳細講述書中內容。我們會從三個方面來了解錢穆對於秦漢歷史的觀點:首先,我們從文化衝突的角度,來重新認識秦朝從強大到滅亡的過程;接着,我們要分析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漢武帝和秦始皇的所作所為如出一轍,兩位帝王的結局卻迥然不同;第三,進入漢代之後,儒學取得了獨尊的地位,那麼當時的儒生是如何利用學術來影響政治的。

標籤: 讀後感 秦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2dn23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