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明朝那些事兒:萬國來朝》讀後感:銘記與唾棄

《明朝那些事兒:萬國來朝》讀後感:銘記與唾棄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明朝那些事兒:萬國來朝》讀後感:銘記與唾棄,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明朝那些事兒:萬國來朝》讀後感:銘記與唾棄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是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萬國來朝》,主要敍述永樂大帝-朱棣使明朝走上了巔峯,後來他病逝,明朝開始進入動盪時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為,明朝差點被滅,幸虧著名忠臣于謙在“土木堡之變”中力挽狂瀾,挽救了明帝國。

這本書,我覺得並沒有所謂的主次人物之分,但有幾個人物使我印象特別深刻,正如我這次的主題一樣,歷史中的人物有的'被後人所唾棄,有的卻值得我們銘記。第一個值得我們銘記的就是代表明朝七下西洋的鄭和。其實他的一生是十分坎坷的,但他並沒有自甘墮落,而是更加的努力,成為了一名成功的外交家。得到朱棣的賞識,統帥當時的艦隊,出使西洋。很多人懷疑他們當時是出去找茬打仗的,但艦隊所到之處沒有累累白骨和硝煙,只有和平和友善。正如文中所説:強而不欺,威而不霸,這才是一個偉大國家和民族的氣度與底藴所在,我覺得我們在生活中亦應如此,無論你是哪方面強於他人,都不應該驕傲自大,欺凌他人,而是用自己的才能和氣度贏得他人的尊重,這樣的人,更讓歷史銘記!

被後人唾棄的是大宦官王振。這個王振仗着自己服侍皇帝,勾結內外官僚,擅作威福,逐殺正直官員。為了個人私利,他惹怒了當時雄踞北方的瓦剌族,而且還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導致英宗被俘,朝廷一時羣龍無首,如一盤散沙,二十萬大軍也全軍覆沒,王振成為歷史罪人,他真是一個讓人唾棄的小人。幸好,在瓦剌族兵臨城下的最危急關頭,忠臣于謙挺身而出,義正詞嚴地呵斥了建議南遷的大臣,沉着冷靜地指揮戰鬥,在主力被殲,上皇被俘,兵力不足,士氣全無的劣勢下,他硬是讓北京城變得固若金湯,使瓦剌族被迫退兵!

于謙讓明軍轉敗為勝,讓奄奄一息的明朝轉死為生,力挽狂瀾,挽救了明帝國!從這位英雄身上我懂得了: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難免會感到畏懼,但是懂得畏懼的可怕,還能超越它,征服它的人,就是英雄。關鍵只在於那畏懼的一刻,你是選擇戰,還是退。于謙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戰勝畏懼,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這首《石灰吟》一樣, “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坦坦蕩蕩,堪與日月同輝!

這本書不僅讓我們瞭解歷史,而且能得到啟示。希望同學們能去閲讀它,相信你也一定會有所收穫的。讀書可以經歷一千種人生,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多讀書吧,讓我們的人生更豐富多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0j70r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