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關於濱州渤海人原文閲讀答案及譯文解析的文學百科

胡旦字周父,濱州渤海人原文閲讀答案及譯文解析
  • 胡旦字周父,濱州渤海人原文閲讀答案及譯文解析

  • 胡旦字周父,濱州渤海人。少有雋才,博學能文辭。舉進士第一,為將作監丞、通判升州。遷左拾遺、直史館,數上書言時政利病。先是,盧多遜貶,趙普罷相。其夏,河決韓村,尋復塞。旦獻《河平頌》,太宗覽頌有“逆遜、奸普”之語,召宰相謂曰:“胡旦獻頌,詞意悖戾。乃敢恣胸臆狂躁如此,其亟逐之!”...
  • 27289
《三同志》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三同志》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①常林字伯槐,河內温人也。年七歲,有父黨造門,問林:“伯先在否?汝何不拜!”林曰:“雖當下客,臨子字父①,何拜之有?”於是成共嘉之。②太守王匡起兵討董卓,遣諸生於屬縣微伺吏民罪負,便收之,考責錢穀贖罪,稽遲則夷滅宗族,以崇威嚴。林叔父撾客②,為諸生所白,匡怒收治.舉宗惶怖,不知所責多少,懼...
  • 21690
《惠州府志》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惠州府志》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王煐,字紫詮,號子千,天津寶坻人。康熙十七年舉博學鴻儒,官曆光祿寺丞、水部郎中,其間獲派纂修會典。康熙二十八年四月,王煐出守惠州。守惠七載,不以酒食聲色溺,不為美官厚祿搖,而獨孜孜拳拳唯詩是事,所至必尋遊名山川,所見人士無賢與否,皆折節交歡,引與酬唱。王煐抵郡,湖山無恙,而古蹟名...
  • 14468
“李涉,洛陽人,渤之仲兄也”閲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 “李涉,洛陽人,渤之仲兄也”閲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閲讀答案,閲讀答案是教師進行閲卷打分時的參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你知道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涉,洛陽人,渤之仲兄也”閲讀答案解析及翻譯,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涉,洛陽人,渤之仲兄也...
  • 28230
“萬福,魏州元城人也”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萬福,魏州元城人也”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萬福,魏州元城人也。自曾祖至父,皆明經,官止縣令州佐。萬福以祖父業儒,皆不達,不喜書,學騎射。年十七八,從軍遼東,有功,為將而還,累遷至壽州刺史。州送租賦詣京師,至潁州界,為盜所奪,萬福使輕兵馳入潁州界討之。賊不意萬福至,忙迫不得戰,萬福悉聚而誅之,盡得其所亡物,並得前後所掠人妻子、...
  • 28708
《王景崇邢州人也》閲讀答案解析及譯文
  • 《王景崇邢州人也》閲讀答案解析及譯文

  • 王景崇,邢州人也。為人明敏巧辯,善事人。唐明宗鎮邢州,以為牙將【注】,其後嘗從明宗,隸麾下。後事晉,累拜左金吾衞大將軍,常怏怏人主不能用其材。漢高祖起太原,景崇取庫金奔迎高祖。高祖至京師,拜景崇右衞大將軍,未之奇也。高祖攻鄴,景崇不得從,乃求留守起居表,詣行在見高祖,願留軍中效...
  • 16096
“封常清,蒲州猗氏人也”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封常清,蒲州猗氏人也”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封常清,蒲州猗氏人也。外祖教其讀書,多所歷覽。外祖死,常清孤貧,年過三十,未有名。將軍高仙芝為都知兵馬使,頗有材能,每出軍,奏傔從三十餘人,衣服鮮明。常清慨然發憤,投牒請預。常清細瘦,腳短而跛,仙芝見其貌寢,不納。明日復至,仙芝謝曰:傔已足,何煩複來?”常清怒曰:慕公高義,願事鞭轡,故無媒...
  • 27625
《高適傳》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高適傳》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高適,字達夫,滄州渤海人。少落魄,不治生事。客樑、宋間,宋州刺史張九皋奇之,舉有道科中第。調封丘尉,不得志,去。客河西,河西節度使哥舒翰表為左驍衞兵曹參軍,掌書記。祿山亂,召翰討賊,即拜適左拾遺,轉監察御史,佐翰守潼關。翰敗,帝問羣臣策安出,適請竭禁中之寶藏募死士抗賊,未為晚。不省...
  • 22154
《陳書》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陳書》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何之元,廬江灊人也。之元幼好學,有才思,居喪過禮,為樑司空袁昂所重。服闋,昂表薦之,因得召見。解褐樑太尉臨川王揚州議曹從事史,尋轉主簿。及昂為丹陽尹,闢為丹陽五官掾,總户曹事。尋除信義令。之元宗人敬容者,勢位隆重,頻相顧訪,之元終不造焉。或問其故,之元曰:“昔楚人得寵於觀起,有馬...
  • 17591
《崔鸊傳》閲讀答案原文及譯文解析
  • 《崔鸊傳》閲讀答案原文及譯文解析

  • 崔鸊,字長孺,清河東武城人也。鸊狀貌偉麗,善於容止,少有名望,為當時所知。初為魏世宗挽郎①,釋褐②太學博士。永安中,坐事免歸鄉里。高祖於信都起義,鸊歸焉。高祖見之,甚悦,以為諮議參軍。尋除給事黃門侍郎,遷將軍、右光祿大夫。高祖入洛,議定廢立。太僕綦俊盛稱普泰王賢明,可以為社稷...
  • 14921
《後漢書》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後漢書》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張堪,字君遊,南陽宛人也,為郡族姓,堪早孤,讓先父餘財數百萬與兄子。年十六,受業長安,志美行厲,諸儒號曰“聖童”。世祖微時,見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中郎將來歙薦堪,召拜郎中,三遷為謁者。使送委輸縑帛,並領騎七千匹,詣大司馬吳漢伐公孫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時漢軍餘七日糧,陰具船欲遁去。...
  • 24706
《筠州學記》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筠州學記》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閲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並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筠州學記》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歡迎閲讀。筠州學記曾鞏周衰,先王之跡熄。至漢,六藝出於秦火之餘,士學於百家之後。言道德者,矜高遠而遺世用;語政理者,務卑近而非師古。當是時,能明...
  • 22524
《薛琡傳》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薛琡傳》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薛琡,字曇珍,河南人。形貌魁偉,少以幹用稱。為典客令,每引客見,儀望甚美。魏帝召而謂之曰:“卿風度峻整,姿貌秀異,後當升進,何以處官?”琡曰:“宗廟之禮,不敢不敬,朝廷之事,不敢不忠,自此以外,非庸臣所及。”正光中,行洛陽令,部內肅然。有犯法者,未加拷掠,直以辭理窮核,多得其情。於是豪猾畏威...
  • 14573
《韓湟》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韓湟》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韓)滉,字太沖,性強直,明吏事,蒞南曹五年,薄最詳致。再遷給事中,知兵部選。時盜殺富平令韋當,賊隸北軍,魚朝恩私其兇,奏原死,滉執處,卒伏辜。自至德軍興,所在賦税無藝,帑司給輸亁隱。滉檢制吏下及四方輸將,犯者痛拫以法。會歲數稔,兵革少息,故儲積穀帛稍豐實。然覆治案牘,深文鈎剝,人亦諮怨。...
  • 13096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閲讀答案了,藉助閲讀答案我們可以分析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你知道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算得上好閲讀答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有奇度,清...
  • 8926
“高適,字達夫,滄州渤海人”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高適,字達夫,滄州渤海人”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閲讀答案,藉助閲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一份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能稱之為好閲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適,字達夫,滄州渤海人”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高適傳...
  • 25260
關於“宋綬,趙州平棘人”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關於“宋綬,趙州平棘人”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宋綬,趙州平棘人。綬性孝謹清介,言動有常。為兒童時,手不執錢。家藏書萬餘卷,親自校讎,博通經史百家。綬幼聰警,額有奇骨,為外祖楊徽之所器愛。徽之無子,家藏書悉與綬。綬母亦知書,每躬自訓教,以故文章為一時所尚。年十五,召試中書,真宗愛其文,遷大理評事,聽於祕閣讀書。大中祥符元年,復...
  • 31036
《記丐俠》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記丐俠》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導讀:來懋齋先生,家庭極為貧窮,但是為人性情慷慨有過人的節操。參加鄉試後,考中舉人。打算赴京參加禮部的進士考試,然而沒有資金路費。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記丐俠來懋齋先生者,家況奇貧,性慷慨而有過人節。鄉試後,捷舉。意欲赴禮部試,而絀於資斧。鄉人俗習,例凡臨時乏資者...
  • 14355
屈突通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屈突通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屈突通,其先蓋昌黎徒何人,後家長安。仕隋為虎賁郎將。文帝命覆隴西牧簿,得隱馬二萬匹,帝怒,收太僕卿慕容悉達、監牧官史千五百人,將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復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豈容以畜產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進頓首曰:“臣願身就戮,以延眾死。”帝寤,曰:“朕不明,乃至...
  • 9688
《費聚傳》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費聚傳》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費聚,字子英,五河人。父德興,以材勇為遊徼卒。聚少習技擊。太祖遇於濠,偉其貌,深相結納。定遠張家堡有民兵,無所屬,郭子興欲招之,念無可使者。太祖力疾請行,偕聚騎而往,步卒九人俱。至寶公河,望其營甚整,弓弩皆外向。步卒懼,欲走。太祖曰:“彼以騎蹴我,走將安往?”遂前抵其營。招諭已定,約...
  • 15327
《魏略》的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魏略》的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古籍,是指未採用現代印刷技術印製的書籍。圖書在古代稱作典籍,也叫文獻,兼有文書、檔案、書籍三重意義。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魏略》的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魏略》曰: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
  • 24998
《筠州學記》的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筠州學記》的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筠州學記曾鞏周衰,先王之跡熄。至漢,六藝出於秦火之餘,士學於百家之後。言道德者,矜高遠而遺世用;語政理者,務卑近而非師古。當是時,能明先王之道者,揚雄而已。而雄之書,世未知好也。然士之出於其時者,皆勇於自立,無苟簡之心,其取與、進退、去就,必度於禮義。自此至於魏、晉以來,其風俗...
  • 13856
“陳良翰,字邦彥,台州臨海人”閲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 “陳良翰,字邦彥,台州臨海人”閲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閲讀答案,通過對照閲讀答案可以有效檢驗我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那麼問題來了,一份好的閲讀答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陳良翰,字邦彥,台州臨海人”閲讀答案解析及翻譯,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陳良翰,字邦彥,台州臨海人。...
  • 11000
清史稿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清史稿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劉統勛,字延清,山東諸城人。雍正二年進士。乾隆元年,擢內閣學士。命從大學士嵇曾筠赴浙江學習海塘工程。擢左都御史,疏言:“大學士張廷玉曆事三朝,遭逢極盛,然晚節當慎,責備恆多。請自今三年內,非特旨擢用,概停升轉。”又言:“尚書公訥親,綜理吏、户兩部,兼以出納王言。部中議覆事件,出...
  • 28544
李綱的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李綱的閲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 李綱,字伯紀,邵武人也。自其祖始居無錫。父夔,終龍圖閣待制。登政和二年進士第,積官至監察御史兼權殿中侍御史,以言事忤權貴,改比部員外郎,遷起居郎。靖康元年,以吳敏為行營副使,綱為參謀官。金將斡離不兵渡河,徽宗東幸,宰執議請上暫避敵鋒。綱進曰:“今日之計,當整飭軍馬,相與堅守,以待...
  • 13695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