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陶淵明 >

陶淵明集

陶淵明集

引導語:《陶淵明集》是197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陶淵明,下面是相關資料,歡迎大家閲讀學習。

陶淵明集

  

《陶淵明集》。“其文章不羣,詞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高大)。橫素波而傍流,幹青雲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貞。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名書簡介/《陶淵明集》

作者:陶淵明

類型:詩歌、散文

成書時間:樑代 (約公元4-5 世紀)

“其文章不羣,詞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高大)。橫素波而傍流,幹青雲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貞。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志,與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蕭統

背景搜索/《陶淵明集》

歷代詩人談起“自然之詩”、“隱逸之詩”、“恬淡之詩”,都會想起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年),字元亮,一説名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東南) 人。他去世後,友人私諡為靖節,故後世稱“陶靖節”。又因曾任彭澤縣令,後人稱為“陶彭澤”。在當時人的心目中,陶淵明是一位人格高潔的隱士,而其詩文則不甚有名。自樑昭明太子蕭統為之編集並作序之 後,他的詩文才逐漸為人們所重視,而且越到後來影響越大。他可以説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作家,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陶淵明的一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29歲以前為家居讀書時期,29歲至41歲為時官時隱時期,41歲至63歲為隱居不仕時期。

歷史上名仕歸隱的原因不外這麼幾個方面:(一) 因為官僚世襲、門閥制度的存在,造成了虛假的“人才過剩”,許多賢良正直的士大夫雖然能勉強躋入仕途,但長期得不到晉升,只能沉屈下僚,他們又不願逢迎長官,於是憤而隱退。(二) 因為處於亂世,特別是改朝換代之際,士大夫擔心誤入歧途,給自己招來不測之禍,所以要退隱自全,保持個人名節。(三) 由於受傳統儒家“窮則獨善其身”、道家“以自隱無名” 思想的影響, 因而鄙薄功名利祿, 不願仕進。(四) 因為功成名就,又怕晚節不保者,往往也退而隱居。(五)借隱居之名,行招搖之實, “身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走“終南捷徑”者。魏晉南北朝隱士極多,上述各種情況都有。陶淵明歸隱的原因,大致與前三者相合。在隱士當中,他是人格人品最高潔的一個。陶淵明性格中最為後世稱道的

有兩點:一是他的剛直,他自己也稱:“性剛才拙,與物多忤。”( 《與子儼等 疏》)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正是他剛直性格的集中體現。二是他的真率。真率與虛偽是相對立的。陶淵明極端痛恨虛偽,他稱他所處的時代為“真風告逝,大偽斯興” (《感士不遇賦》),要與之決裂,即導源於他的追求真率。真率的人也是熱愛生活、善於發現生活中真善美的人,他面對大自然,讚歎“此中有真意”,即是如此。真,是一種人格追求,也是一種美學追求,陶淵明正是把這兩種追求結合起來的人。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是一種充滿詩意的人生境界與審美境界的結合。

陶淵明的一生是非常坎坷的。他54歲時所做的《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中説:“弱冠逢世阻,始室喪其偏。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風雨縱橫至,收斂不盈廛。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各種天災人禍,他可以説都遭遇到了。完全隱居之後,他的處境更為艱難。在艱難困躓之中,他從古代的貧士和隱士那裏尋找過精神支柱,更從酒、琴、田園與友誼中尋找過精神寄託,但對他最有意義的是親自參加了勞動。在他晚年構思的桃花源理想境界中,他既要求“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税”,也要求“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他希望人人都參加勞動,自食其力,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沒有爾虞我詐、巧取豪奪,更沒有階級和等級制度。這種理想,顯然與小生產者的利益相一致。

陶淵明對儒、道兩家思想都有所繼承。從儒家方面説,他 接受過儒家積極用世的思想, 曾一度希望建功立業, 有所成就。《讀史述九章·廄賈》: “進德修業,將以及時;如彼稷契,孰不願之!” 但他也接受過儒家獨善其身的思想。《有會而作》: “斯濫豈攸志,固窮夙所歸。”隱居之後,獨善其身的思想是他始終堅持理想、堅持獨立人格的重要精神支柱。相對而言,他受道家的影響,特別是受莊子的影響更多一些。他追求真樸的人生理想和審美理想, 他的鄙棄官場、傲視世俗的為人作風,他的高逸飄灑、簡靜閒淡的人品格調,他的無君理想,甚至他思想中始終充溢着的強烈的生命悲劇意識,都與莊子有關。莊子這些方面的思想, 魏晉的士大夫特別是玄學家們都有所繼承,

經過他們的吸收消化,然後作為一種時代風尚影響到陶淵明。

陶淵明的思想是十分複雜、充滿矛盾的。他思想中消極的東西也不少。比如樂天安命的思想,及時行樂的思想,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歸園田居》其四) 的虛無主義思想等等,都是值得慎重分析對待的。

陶淵明今存詩歌凡120多篇,辭賦、散文凡11篇。最早為陶淵明編集並作序的是蕭統,為8 卷本;後北齊陽休之增補為10卷本,但混入了他人之作。北宋宋庠重新刊定刻行10卷本,為陶集的最早刊本。以上各本均未能流傳下來。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南宋至元初的刊本。最早為陶集作注的有南宋湯漢的《陶靖節詩注》四卷。較為流行的有宋巾箱本、李公煥的《箋註陶淵明集》10 卷,收入《四部叢刊》。清人陶澍的《靖節先生集註》10 卷較為完備,收入《四部備要》。

內容精要/《陶淵明集》

陶淵明雖寫過一些膾炙人口、久誦不衰的辭賦和散文,但其主要成就是在詩歌方面。他歷來都是以一個詩人的身分被載入文學史的。陶淵明的詩歌題材包括:哲理,如《形影神》;贈別,如《與殷敬安別》、《贈羊長史》等;家訓,如《命子》、《責子》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田園詩和詠懷、詠史詩。

陶淵明田園詩的內容主要包括對田園優美的自然風光的描繪、對自己 勞動生產的體驗和閒居交遊、讀書飲酒等三個方面。

陶淵明以描寫田園自然風光為主的作品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他把田園自然風光看成是一種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看成一種與黑暗現實、混濁官場完全對立的另一理想境界,因而他竭力把自己的社會政治理想、人生人格理想對象化,使田園與自我精神融匯為一。例如《歸園田居》其 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當作十三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户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描寫了田園生活的美好,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憎惡。但這種對現實和官場的否定,不只是一種情感的否定,同時也是一種理性的否定。詩人看到了,在那種粗俗、卑污、沒有人身自由的環境裏,人已經喪失了自己天真純樸的本性,失去了人之所以為人的真善美屬性。這是陶淵明把追求目標轉向田園的根本思想原因;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田園也並不是那麼充滿詩情畫意的,這一點詩人並不是沒有看到,而且也在詩中寫到過。《歸園田居》其四雲: “久去山澤遊,浪莽林野娛。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壠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這可能才是詩人看到的田園真相。如果以這一幅畫面來權衡田園生活,則田園未必就真能成為人性解放的理想世界。陶淵明的可貴就在這裏,他不是以悲觀主義的態度來對待社會和人生,而是以理想主義、樂觀主義來對待它。因而在詩人眼中,那宅旁的十餘畝田地,八九間草屋,房前屋後的榆柳桃李,遠處的裊裊炊煙,近處的雞鳴狗吠之聲,是那樣的充滿無限生機,又是那樣的恬靜和諧。它使人心靈得到解脱,並由此獲得一種不可名狀的愉悦。人的本性,就在這種至真至美的審美境界中得到恢復。又如《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 欲辯已忘言。“心遠地自偏”正是詩人能從苦難的現實中找到詩意的原因。陶淵明正是憑着一種心靈的超越才昇華出詩的。“採菊”兩句歷來為詩歌評論家所激賞。蘇東坡想像陶淵明的情境是: “本自採菊,無意望山,適舉首而見之,故悠然忘情,趣閒而累遠。”(晁補之《雞肋集》卷三十三《題陶淵明詩後》)這種想像最為近情。陶淵明稱自己所發現的詩意為“真意”。所謂“真”,《莊子·漁父》雲:“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從哲學本體論的角度來説,“真”就是人與萬物的自生自成、自在自為性,這種屬性不是由外物所施加, 也並非外物可以改變。從美學的角度來説,“真”是一種真樸無偽之美。陶淵明是帶着一種哲學與美學的眼光來看待田園風光、田園生活的。在田園中他領悟到一種最佳的審美

境界,卻無法以語詞或概念表達出來。

陶淵明表現自己投身勞動生產的那一部分田園詩也有一個基本特點:那就是他特別強調勞動對人生、對自己堅持隱居的重大意義。作為一個不再追慕榮利、依賴官府供給的士大夫,他最可貴之處莫過於自食其力。為了堅持他退隱獨善的理想,他對孔子“憂道不憂貧”的態度是有所改變的。《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説:“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瞻望 邈難逮,轉欲志常勤。”他決心老老實實去種地了。《歸園田居》其三寫他去為豆苗除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寫他去收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taoyuanming/74kk7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