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在語文課中強化語言教學初探論文

在語文課中強化語言教學初探論文

語文課中強化語言教學,充分挖掘課文中豐富的語言素材,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能力、提高語文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

在語文課中強化語言教學初探論文

如果語文課堂中只注重講述,以分析課文內容、情節為主,把語文課變成故事課,對好詞佳句的分析就不夠全面細緻,往往是籠統的指導理解。長此下去,學生即使讀了幾年書,學了幾百篇文章,語言收穫也不多,寫作文時依舊詞語貧乏,文句不通,表達平淡。如果語文課中固守刻板的串講、串問,則有可能把一篇篇精美動人的文章分析得支離破碎,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那麼,如何強化語言教學?筆者認為應落實好以下幾點:

一、精選

要使學生在語言學習中愛學、樂學,離不開精選內容的教學。在一篇課文中精選部分語句加深教學,不搞面面俱到。精選的語句原則上是重點、難點和有特點的,抓住這些語句,依文品味,體會語言運用的特色。朱自清的《背影》中“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裏的“探”、“攀”、“縮”、“傾”等生動的詞及語言,把父親的穿着、體態、步履、買橘子的過程和動作,描寫的栩栩如生,使我們不僅看到了父親憨厚朴實的形象,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至愛,而且也看到了關注着父親的兒子的形象,感受到了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蒸”字寫出了湖的豐厚蓄積,彷彿廣大的沼澤地帶都受到了湖的滋養和哺育,“撼”字襯托出湖水的澎湃動盪極為有力,一“蒸”一“撼”動感十足,寫出了洞庭湖不僅廣大而且還充滿活力。可見教師抓住文本中運用精妙的語言,就可使學生有形象的認識,深刻的理解。

二、思考

讓學生思考有價值的語言。真正理解語言,才能進而掌握和運用語言,產生收穫的喜悦。

首先,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思考。如《青海湖,夢幻般的湖》中對眼前青海湖的描繪,“那藍錦緞似的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層微微的漣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漿液,又像是白種人的小姑娘那水靈靈、藍晶晶的眸子”。若讓學生結合語言環境思考為什麼要用“水靈靈”、“藍晶晶”、“像玻璃漿液”、“又像眸子”等詞及生動形象的比喻,學生定能品出詞語運用的獨特之處,是為了體現湖水的“藍”,體現它的“夢幻”。“藍晶晶”,指藍得發亮,恰當地表現出湖水的色彩。“水靈靈”,富有動感,活靈活現,也正符合波動的情景。句子使用這兩個詞語,使湖水顯得更加嬌美可愛。作者採用富有詩情畫意的描寫,給人們以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其次,是在語言的對比中思考。

如《鶴羣》中寫鶴羣越戰越勇、越戰越強的選段,用的詞語“飛轉”、“飛舞”,可另找近義詞“飛翔”、“飛旋”進行對比,在對比中體會語言的精妙,豐富學生的詞彙。再者,啟發學生的想象,在想象中思考。如《沁園春·雪》中“須晴日,看紅粧素裹,分外妖嬈”是想象中的雪景,生動具體描繪出雪後紅日當空交相映的壯麗景色,是對美好未來的'展望。教師只有不斷引導、啟發學生結合文句斟酌品味,思考賞析,才能獲得美感,才能學有所獲。

三、閲讀

要學習語言,主要靠學生自己去感受,所以閲讀是學習語言的基礎。“讀”,應當是由自讀到品讀,逐步加深印象的過程,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探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句,教師應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想象作品所描繪的畫面中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相互映襯。“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生”,這樣的描寫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產生如見其景,如臨其境的美感。

《再別康橋》這首詩的第一節與最後一節的結構基本相同,但字句稍有變化,第一節是“輕輕的”,最後一節是“悄悄的”,第一節的“作別西天的雲彩”則換成了“不帶走一片雲彩”,這樣就在原來輕柔纏綿的情感裏抹上了一層淡淡的哀愁的色彩。教師在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將兩節進行對比閲讀,在閲讀中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體會詩歌語言的美。通過以上教學,就可讓學生感受語言形象、生動、簡潔、概括的特點。

四、運用

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在於運用。學生通過教師的精講,自身的讀與思考獲得知識後,還要通過寫作訓練,把知識運用於實踐,這樣才能實現知識和能力的遷移。在課堂語言教學中,教師訓練的設計應力求題型的變化靈活並富有啟發性。可以是創造性的運用,抓住課文中的典型詞句或表達方式,安排一些由仿到創的練習。

《白楊禮讚》中的“我讚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徵……,尤其象徵……”這一長句,先果後因,“尤其”比“不但”更進一層,突出我讚美白楊的原因。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模仿這樣的句式寫一段話。

也可以在修改補充中運用,如設計一些有待修改、補充的句子、段落,讓學生運用剛學過的詞語、句式,使之更具個性、生動、形象,豐富多彩。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牢固地積累詞彙,把握語言,提高語文表達能力,達到由知識向能力遷移的目的。教學實踐中,根據以上“精選”、“思考”、“閲讀”、“運用”的教學原則,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實現使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言的目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zkpzg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