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高中文言文教學方法初探論文

高中文言文教學方法初探論文

文言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學好文言文,就掌握了一把打開中國傳統文化寶庫的鑰匙,就能發掘其中的寶藏,就能充分地學習古人的智慧。語文教師要認真思考,講究方法,教好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教學方法初探論文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車爾尼雪夫斯基説:“只有人們自願做的事才能做得好。”激發興趣的意義,在於激發出學生自願學習的積極性。激發興趣應根據課文的具體內容,選擇合適的時機,或在課初,或在課末,或在課中。同時,要採取靈活多變的方式。

如教《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失街亭》這幾篇課文時,可以播放電視劇《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提高他們的興趣。

《勾踐滅吳》,可以適當介紹勾踐滅吳的歷史事實,以及范蠡與西施泛舟太湖的美妙傳説,引發學生思古的情懷,既豐富了課文內容,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介紹相關背景

教師在講解文言文時,介紹必要的作者和寫作背景資料。要從古人的立場解讀文本,不能用現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人,讓學生迴歸到特定的.歷史環境,瞭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或作品產生的深層原因,激發學生的興趣。

如果學生不清楚歸有光的遭遇,就不會明白《項脊軒志》中藴涵在家庭瑣事中那份含蓄的情感。學生了解了《鴻門宴》一文的楚漢相爭的歷史背景及劉項之間的矛盾後,就會很容易體會那場宴會不是一場簡單的宴會,而是一場殺機四伏的政治鬥爭。

三、指導學生誦讀

我們談學習文言文,就該學習古人成功的做法。誦讀法可以説是中國古代幾千年語文教育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法。現代人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往往忽略這個方法。誦讀可以增加記憶力,提高自學能力,增強思考能力,培養文學鑑賞能力。

朱熹説:“學者觀書,務須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讀一字,不可少讀一字,不可多讀一字,不可倒讀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讀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這不僅強調誦讀的重要,且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教師一定要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指導誦讀,讓學生體驗誦讀的樂趣。誦讀儘量要出聲,通過聲音增強記憶。語音不一定要十分準確,但要讀出抑揚頓挫,讀出文章的內在節奏,讀出雋永的韻味。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彷彿穿越時光,置身古代,親臨現場,面見古人,與古代聖賢對話,交流思想情感。

四、弘揚傳統文化

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除了講解字、詞、句的含義,指導學生理解文章思想內容外,還要注意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學生在中國傳統文化氣息與氛圍中學習,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吸取養分,達到古為今用的目的。

從文學藝術上,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學藝術。優秀文言文語言優美,辭藻華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講解它的藝術特點,鼓勵學生從文章結構、語言修辭、風格等方面學習古人,運用到寫作實踐中,提高寫作水平。在思想文化方面,教育學生學習古人的優秀品質和高尚人格,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讀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從“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中感受他不貪富貴,崇尚自然,安貧樂道的崇高品質。品《赤壁賦》,感悟蘇軾“自其不變者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的樂觀曠達。

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還要講解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比如古代政治制度、古代禮儀、地理環境、風俗習慣、飲食服飾等等,讓學生更多地瞭解古代社會。

五、加強課外閲讀

只讀教材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大量閲讀課外文言作品,不求他們能讀懂多少,而是要求廣泛閲讀,在大量閲讀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閲讀文言文的能力。指導學生閲讀一些簡單的文言文,如古代蒙學著作《三字經》《千字文》《幼學瓊林》,或者故事性很強的古代小説,如《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選擇,不作強制要求。學生在閲讀過程中遇到不理解的詞句,教師要給予解答。

總之,語文教師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科學安排,不斷創新,激活文言文教學,讓學生學好文言文,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yn223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