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教師的基礎素質論文欣賞

教師的基礎素質論文欣賞

欣賞自然生命:教師的基礎素質

教師的基礎素質論文欣賞

內容摘要: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了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命,筆者在此文中,首先界定了自然生命的概念,然後從珍愛每一個學生,挖掘人文學科中豐富的生命資源,感受自然學科藴涵的生命力量,開發課程之外的生命教育資源幾個方面,提出了教師應該具備欣賞生命的素質。

關鍵詞:自然生命 教師素質 關注

自然生命是生命存在的物質載體和本能的存在方式,是人的一切高級生命存在的物質前提。

“這種生命的根本特點是:由自然給予,具有自在性質,非人所能自主;服從自然的法則,與肉身結為一體,有生也有死,作為種性同等存在於一切個體身上。

生命是基礎,沒有了生命其他一切和生命有關的活動也就會消失,想要生命之樹傲霜迎雪,自然生命之根基不可動搖。

教師在教書育人時,首先應該把學生當作一個生命來對待,教師要意識到自己面對的是有生命的人,他的教化也是對有生命的人展開的。

欣賞自然生命是教師的基礎素質。

欣賞自然生命不僅是關注肉體的存在,還要關心生命的成長,這是欣賞自然生命的延伸。

作為青少年生命成長中的引導者和關懷者,具有生命意識的現代教師還應該關注學生生命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各種生存的考驗和青春期帶來的不安與困惑,教會他們最基本的生存知識和方法,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引導學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寬容他人,關愛他人;開展人際交往的教育,學會欣賞、交流與溝通,使學生在尊重自我生命的同時尊重他人生命,和平相處、修己善羣,達到相互的和諧與共融。

無論從哪個角度解釋人生命內涵都離不開一個共識,即人的自然生命是一切人類活動的基礎和前提。

生命存在,和生命有關的一切活動才能進行,生命是基礎。

培養一個合格的人才,生命的質量是第一位的,生命健康的人才能做出對社會的應有貢獻,社會才能和諧。

教師作為生命的擁有者,理應懂得欣賞自然生命,生命是自然賦予我們的最具雕琢的東西,我們沒有理由不敬畏她,欣賞她。

欣賞自然生命就是欣賞人類的存在,愛惜世界的一切生命就是愛惜自己的生命。

教師欣賞自然生命的具體表現:

(1)珍愛每一個學生

在教師素質建構中,我們把愛視為一種能力,一種品質,一種生命力,將其作為教師從事教育工作應具備的最基本素質。

愛的素質比教師的專業素質更為重要。

在生命教育中,教師首先應自愛,然後應該博愛,而後則應充分體現教育愛。

要熱愛學生、相信學生、尊重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熱愛孩子是教育素養中起決定作用的一種品質,是教育素養的“實質”,是教育藝術的“基礎”。

他充滿激情地説:“我生活中什麼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説:‘愛孩子’”。

“教育者最可貴的品質之一就是人性,就是對孩子們深沉的愛,父母親的親暱温存同睿智的嚴厲和嚴格要求相結合的那種愛。

我們的教育應是對完整生命的關注,而不是單純的知識灌輸。

一個教師如果沒有愛心,不努力去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只配當個教書匠,不可能成為學生精神上的教育者、指導者。

愛是教育的前提,教師的`愛是充滿人文關懷的愛,是在理性指導下的閃耀着人性光輝的愛,是潤澤學生生命的愛。

如果教師不熱愛學生,沒有濃厚的從教情感和人文關懷,生命就會在愛的荒漠中枯萎、凋零。

(2)挖掘人文學科中豐富的生命資源

長期以來,我們在課堂上載遞知識的時候,大部分都是把“傳遞”和“保存”當作其主要的任務,往往沒有重視或者是忽視了藴涵在課程中豐富的生命資源,很多教師沒有成為課堂上的“有心人”,沒有用心去感受、去聆聽學科中生命的足音,沒有激發自我和學生們去找尋和體驗學科中藴藏的真善美。

我們以語文學科為例。

語文的世界是一個充滿體驗和美感的世界。

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可以通過語言展現出來。

人對世界的感知,對自然的讚歎,對美的如痴如醉,對惡的痛心疾首,萬般愁緒、千般柔情都融入了語言的世界,融入了生命的血液之中。

有一個小學生在讀了語文課文中巴金寫的《鳥的天堂》後,説:“這篇寫的太美太有意思了。

我最愛讀這幾句話:‘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眼前閃耀,似乎每一個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這幾句話真讓我感動,使我第一次感覺到樹、鳥和我們人一樣是有生命的,一樣是美好的。

從而使現在的孩子無法融入那樣的感情世界。

教師應該擁有敏鋭的生命洞察力、喚醒和豐富學生的生命意識,讓他們通過語言感受生命的美好,在美好的生命中昇華對生命的情感。

教師用自己的心靈和充滿生命色彩的語言文字給學生一個豐盈的生命世界。

(3)感受自然學科藴涵的生命力量

一直以來都存在着這樣的誤區,即認為只有語文、音樂、歷史等這樣的人文學科才具有感性的形式,才能夠喚醒人的生命情感,而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這樣抽象深奧的原理公式無法體現豐富的生命世界。

其實則不然,無論是物理與化學,生物和天文,它們的存在、它們的每一次進步,都與人類生命的力量密切相關,都是人的生命的創造。

我們往往認同這些學科的工具性價值而忽略它們其中藴涵的生命力量。

“當愛因斯坦以E=c2的公式表達自己關於質能關係的思考結果時,他就培育出了物理學也是科學最美的智慧之花。

就科學實驗而言,它的神祕、精巧、變化、活躍的實驗過程裹挾着運動的美,從宇宙天體到礦石標本、從生態系統到原子結構、從基因工程到人工智能、從環境保護到化學元素,無不折射出對稱的妙趣和複雜的誘惑。

……這樣的科學理論和科學實驗難道不正是以想象的方式揭示邏輯的力量,以感性的表達展現理性的規律嗎?而且,緊張的思維活動本身就是人的‘智慧的體操’,思維過程中那疑問迭出的懸念、邏輯嚴密的推理、旁徵博引的論證、豁然開朗的頓悟等,都可以使人享受到發現的快樂。

如果我們再換一種視角,將自然科學的發現與其歷史背景結合起來,我們更能看到科學家的勇氣與智慧,看到歷史的需要與時代的進步,看到人類潛能不斷開發並不斷豐富人類的潛能。

關涉到教師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如何在冷靜嚴謹的自然學科中引領學生共同感受生命沸騰的脈動聲;如何激勵學生擁有探索真理、創造世界的生命力。

這一切的要求“都服務於教師教學的成功,使教師具有豐富的、紮實的知識底藴,能在科學體系中把握自己講授的學科,能使知識在教學中不只是以教學符號形式存在,以推理、結論方式出現,而且能展示知識本身發展的無限性與生命力,能把知識活化,在教學中真正實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理論與實踐、知識與人生的統一,充分發揮學科知識全面育人的價值。

只要用心、用生命去感受,其實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科學知識同樣具有生命脈動的旋律,只不過他們傳遞的方式不同罷了。

(4)開發課程之外的生命教育資源

在校園生活中,我們往往把知識獲取的場所默認為教學秩序井然的課堂上,教學的資源來自於標準化、統一化的課程設置。

師生之間的正式交往為完成教育教學活動而進行的制度化交往或工作交往,交往地點在學校,時間在課堂。

我們往往忽略了師生之間的非正式交往和課堂之外所藴涵的豐富的教學資源。

生命教育的資源無處不在,等待着我們用心真切的發現和體會。

除了課堂之外,校園文化建設,班級文化建設都是可利用的資源,可以把生命意識活化到這些資源當中,充分挖掘其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影響力,讓學生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學校中時刻感受生命的活力,建設立體式的生命教育模式,打造班級、校園、課堂互動的生命教育鏈條。

於漪曾經説過:教育的特點是細水長流,“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一位優秀的教師不僅僅是在學科知識方面具有紮實的功底,在課堂上從容鎮定的發揮;還在於他在課堂之外是否善於判斷、捕捉、綜合、接通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生命的律動;在於他是否能夠在學生心田裏撒播生命的種子。

參考文獻:

(1)葉瀾等著.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105

(2)蘇霍姆林斯基選集(3)[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4

(3)姚全興.生命美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23

(4)高清海.‘人’的雙重生命觀:種生命與類生命[].江海學刊,2001,(1)

標籤: 論文 素質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x9yqj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