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高職公路管理人才培養思路論文

高職公路管理人才培養思路論文

1基於運輸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目標

高職公路管理人才培養思路論文

1.1道路運輸業的生產規律分析

道路運輸是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之一。道路運輸業的迅猛發展,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促進了對外貿易、綜合運輸和現代物流的發展。廣東毗鄰香港和澳門,與港澳地區之間產業互補性強,據統計,粵港澳之間現有的公路跨境通道,交通流量年均增長率達5%,每天客流往來超過40萬人,沙頭角、文錦渡、皇崗和拱北等公路口岸的過境交通量日均超過6萬輛,相互間產生了大量的客流和貨流,同時珠三角地區又是外來務工人員集中的地區,道路運輸生產呈高峯週期變化的規律非常明顯。每到運輸繁忙季節,公路客貨運輸量比平時成倍增長,汽車運輸班線急劇增加,運輸企業需要增加大量的臨時汽車客運服務員、站務管理人員,道路運政管理部門需要增加運輸稽查管理人員加強對道路運輸市場的行業監管。調查數據顯示,旅客對春運工作最關注的是交通安全管理佔50%,其次是市場秩序監管佔20%、運力組織協調佔17%和運輸服務規範佔13%。因此,運輸企業的用人需求呈高峯週期變化的規律非常明顯。

1.2道路運輸生產規律對高職人才培養的要求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基本特徵是以培養具有必要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學生應在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道路運輸呈高峯週期變化的生產規律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根據道路運輸業的發展以及企業對公路運輸與管理專業人才的具體要求,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必須合理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公路運輸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能適應道路運輸生產與管理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從事道路運政管理、汽車運輸企業經營管理、汽車運輸運站務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畢業生的主要業務崗位羣包括:道路運政執法人員、汽車站務管理員、汽車客運服務員、汽車運輸調度員等以及其它與本專業相關的崗位。二是在運輸繁忙期間,道路運輸行業和企業需要大批具有專業理論知識和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人員臨時頂崗,以保證道路運輸生產有序進行。根據道路運輸業的生產規律,學校必須充分考慮道路運輸行業和企業的用人需求,主動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實時調整專業教學計劃,在運輸生產繁忙時期,安排學生到企業參加頂崗實習,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2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和運行

2.1“旺入淡出,工學交替”模式的構建

“工學交替”,顧名思義就是課堂學習和生產崗位做工交替進行。對於職業院校來説,通過工學交替模式進行教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而且可以通過學生頂崗工作獲得一定的報酬,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企業文化、職業道德等方面的素質。“旺入淡出”,是指根據道路運輸高峯週期的生產規律特點,每年的“五一”、“十一”和“春運”等道路運輸繁忙階段,道路運輸行業和企業需要大批高素質的運輸管理人員,學校根據行業和企業的用人需求,實時調整教學計劃,安排學生到行業和企業參加生產性頂崗實習。而道路運輸生產非繁忙季節,安排學生在學校進行理論學習和校內實訓。同時,每年從1月初開始到6月底,學校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和學生就業意向,將畢業生安排到各地有就業意向的單位進行為期6個月的就業頂崗見習,這一階段的實習與就業接軌,在實習過程中,要求學生針對實習單位的具體工作任務撰寫案例式畢業論文,並進行畢業論文答辯。根據公路運輸與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學校安排學生到相關的道路運輸行業和企業進行能力進階式的生產性頂崗實習。頂崗實習計劃由學校和實習單位共同擬定,頂崗實習的崗位主要包括道路運政管理、汽車運輸站務管理、汽車客運服務、汽車運輸調度等職業崗位,按照“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認知規律,實行由“學校—企業—學校—企業”相結合的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同時,學生頂崗實習的崗位與內容隨時間進程的不同而變換,確保全方位鍛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旺入淡出、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安排如表1所示。

2.2“旺入淡出,工學交替”模式的運行

2.2.1依託交通行業,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

實踐工學交替,必須與行業和企業深度合作,選擇和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確保“校外實習基地的.建立”與“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一一對應,以全面培養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根據公路運輸與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職業崗位羣的要求,我院先後與廣州天河汽車客運站、東莞市汽車客運總站、江門市汽車運輸集團、東莞市交通運輸局、中山市交通綜合行政執法局、深圳恆譽光明運輸集團公司等6家道路運輸行業與企業,簽訂了長期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協議。根據校外實習基地的選擇原則,這6家單位地處珠三角地區,區域經濟比較發達,具備如下優勢:一是道路運輸呈高峯週期的變化特徵明顯,運輸業務量大,職業崗位需求量多,在運輸高峯週期,每家單位能同時吸納10名至40名學生參加頂崗實習。二是企業規模大,如廣州天河汽車客運站和東莞市汽車客運總站都是交通部核定的一級汽車客運站,站場設施和設備齊全,管理規範,學生能全面系統地學習先進的運營管理方法和崗位職業技能;三是合作基礎好,行業和企業都具備良好的頂崗實習設施、豐富的實習管理經驗和後勤保障措施。通過加強校企合作,選擇和建立校外生產性頂崗實習基地,確保學生在運輸高峯週期的頂崗實習得以順利開展,使學生能在真實的運輸生產環境中鍛鍊和提高自己。

2.2.2實施精細化管理,保證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運行

為了保證“旺入淡出,工學交替”模式的長期有效運行,學校必須建立與工學交替相適應的配套管理制度。包括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制度、頂崗實習指導教師管理制度、學生頂崗實習成績的評價標準、校外實習基地管理規定等,保證校外實習基地的正常運行。“旺入淡出,工學交替”模式的運行保障措施如下:

一是成立運行組織機構。成立由學校代表、企業代表、運輸行業和企業專家、職業教育專家等參與的運行組織機構,制定管理規章制度和政策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實習基地。

二是制定頂崗實習相關規程。與企業一起制定學生頂崗實習方案和學生實習指導手冊,制定實習生的考核標準及考核辦法,制定學校教師到企業參加實踐鍛鍊的工作條例及管理辦法。

三是對學生進行教育與培訓。每次頂崗實習之前,學生要接受運輸企業的安全生產教育、崗位操作規程、企業文化與規章制度的學習。

四是聘請企業實踐指導教師。學校聘請了行業或企業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為頂崗實習學生的指導教師,通過在汽車運輸站場的調度、站務、諮詢、行包、售票、檢票、乘務、安檢及行業主管部門的道路運輸稽查等崗位上實習一段時間,掌握崗位技能的要求後正式頂崗。

五是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貫穿頂崗實習的始終,學院安排專職教師進入道路運輸行業或企業,管理學生的實習,與企業共同合作,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配合企業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引導學生不怕艱苦、克服困難、愛崗敬業,提高職業素質,樹立良好形象。

六是加強學生專項技能培訓。行業和企業定期安排道路運輸管理專家和一線運營管理人員針對不同的工作崗位進行專題講座,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

七是撰寫案例式畢業論文。學生畢業實習與就業接軌,學校根據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和學生的就業意願,實行雙向選擇,優先安排學生到有用人需求的單位進行畢業頂崗實習,學生針對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工作問題,撰寫案例式畢業論文,進行畢業論文答辯。

八是對實習成果進行綜合評價。學生頂崗實習結束後,企業指導教師和學校專業教師對頂崗實習的學生進行測評,根據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職業素質、專業能力、協作能力和實習報告等進行綜合評價,評定學生的實習成績,企業為學生髮放薪酬。

九是對實習過程進行持續改進。根據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修改措施和意見,總結實習經驗,對頂崗實習運作方式進行持續改進。

3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實施效果

通過實施“旺入淡出,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與運輸企業深度合作,共同確定培養目標、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考核標準和考核方法,在課程體系改革、“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實踐教學環節等方面,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採取在校內理論學習和實訓,校外頂崗實習、現場教學、結合生產實際問題撰寫畢業論文、技能考核等多種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整體素質,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實現了學生、學校和企業三方受益。

3.1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

通過校企合作,建立了有運輸行業和企業專業人員參加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學院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優化人才培養過程,把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校教育和直接獲取實際經驗的校外工作有機結合。學生在校內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據專業教學的要求參與各種以理論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學習活動,在校外根據道路運輸行業和企業的用人需求以“職業人”的身份參加與運輸管理相關聯的實際工作,促進了人才培養模式由以課堂為主向工學結合的轉變。如:我院與廣州天河汽車客運站、東莞汽車客運總站東莞市交通局等單位簽定了產學合作協議,共建公路運輸與管理專業,東莞汽車客運總站每年春運期間,接受我院公路運輸與管理專業學生進行頂崗實習達60人,到目前為止該企業已接受300名學生到站參加頂崗實習。同時學院聘請了10名來自道路運輸行業和企業的一線管理人員為該專業的兼職教師,擔任現場教學和實習輔導,實現了專業教師隊伍的“雙師”結構。近兩年,共有10名專業教師輪流到運輸行業和企業進行實踐鍛鍊,提高了校內專職教師隊伍的“雙師素質”和科技服務能力,專業教師與合作單位共同編寫教材3本。圍繞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對原有課程進行了重新整合,構建了以公路運輸管理實際工作任務為引領的課程體系。

3.2提高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實施“旺入淡出,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行業和企業真實的工作崗位上頂崗實習一年,給學生帶來了如下方面的利益:一是使學生將理論學習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看到了自己在學校中學習的理論與工作之間的關係,從而加深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認識,提高他們理論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二是學生的專業學習具有良好的實踐條件,通過運輸高峯週期的企業頂崗實習,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與技能,在道路運輸行業和企業的工作中,完成從學校學生到運輸企業生產管理一線運營管理人員的角色轉變,掌握崗位職業能力。三是在實習過程中,校外實習輔導教師和企業員工用企業文化、企業精神、企業的質量意識和競爭意識影響教育學生,用企業嚴格的管理和敬業精神,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健康的習慣,明顯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四是學生頂崗實習期間,企業根據實習崗位和時間給每位學生髮放酬薪,使學生通過勞動獲得收入,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五是有助於學生就業的選擇,為學生提供了通過參加實際工作來考察自己能力的機會,使他們有優先被企業錄取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整體就業率。2009年該專業畢業生的整體就業率為99.7%,2010年達到100%。

3.3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一是企業在運輸高峯週期有大批固定的高素質專業學生臨時頂崗,保證了道路運輸生產的有序進行,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二是用人單位通過對學生頂崗實習的考察與評價,可以遴選到合適的學生到本單位工作,節省了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三是通過校企合作,企業能獲得來自學校提供的各種管理、技術諮詢和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服務。近兩年,學校為道路運輸行業和企業共培訓道路運輸管理幹部、道路運輸安全管理人員、汽車客運站務管理人員、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人員達2850人次,有效地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4結語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是一個發展的概念,隨着我國道路運輸業的快速發展、運輸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運輸企業的結構調整以及綜合運輸體系的完善,必將對公路運輸管理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有了新的變化,對人才培養目標提出新的要求。實施基於道路運輸高峯週期的“旺入淡出,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核心,將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道路運輸業培養出大批量的高技能人才,促進道路交通運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qm80p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