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生態學觀點案例教學模式思考論文

生態學觀點案例教學模式思考論文

1案例教學實踐

生態學觀點案例教學模式思考論文

1.1案例的典型性選擇北京園博園的修復和改建這一案例滲透生態學觀點

之所以選擇園博園這一案例是因為:

①園博園的建立是發生在學生身邊且惠及周邊百姓生活和環境的生態學事件,學生熟悉而且有興趣;

②如果僅僅有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而沒有對環境的改造,就不能體現出生態學觀點在指導人們行為中的重要性,不能體現出觀點的價值;

③園博園修復和改建的過程中處處體現了設計者所持有的生態學觀點,如系統的觀點、生物多樣性的觀點等,正是這種觀點指導設計者的行為,出現了園博園這一生態修復亮點。

1.2教學思路以園博園的修復和改建過程為線索,串聯本節課的知識和觀點

選取特定的內容引出所要複習的生態學知識和原理,依託於生態學原理滲透生態學觀點。每個知識點的複習策略和滲透的生態學觀點又有所不同。資料1:複習生態系統的結構。在教師提問引導下,學生自主構建概念圖,滲透整體的觀點、聯繫的觀點、生物多樣性的觀點。資料2:複習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教師和學生以流程圖的方式共同構建概念體系,學生應用概念體系解決問題,滲透聯繫的觀點。資料3:複習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以套圖法進行,通過問題串由整體到局部,不斷細化,滲透聯繫的觀點。資料4:複習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分析現象,體會信息傳遞的作用,滲透聯繫的觀點。資料5:複習生態系統的穩態。以教師講授為主,從系統角度闡明生態系統的穩態調節機制,學生分析穩態的影響因素,滲透系統的觀點、動態平衡的觀點。

1.3教學流程

引人:你們去過園博園嗎?當你漫步在花團錦簇的園博園時,你能想象得出,這裏昔日曾是永定河畔的沙子坑和垃圾場嗎?一個面積達140hm2、填埋了30年建築垃圾的大沙坑,是怎樣變成了公園,、了白人士,士?^r佑工士為七袖仏從曰還是一個有山有水、彙集天南海北植物的園林集大成者?它是如何完成“化腐朽為神奇”的?園博園的每一寸土地,都體現着科技的力量,而科技的背後是科學原理的支撐,也是設計者觀念的體現。當然也包括生態學原理和生態學觀點,下面我們就走近園博園,解讀其中所藴涵的生態學原理,體會設計者的生態學觀點。資料1:“濕地園”施工的大概流程:第1步,水下立體工程施工,清理地基,鋪設減滲層(新型地基材料),達到水大可滲、水小可存的儲水要求;第2步,回填富含有機物的土壤和砂石,土壤取自原有水生生態系統的河底;第3步,栽培本土水生及濕生植物如蘆葦、香蒲、千屈菜等,並注水;第4步,引人草魚、鯉魚等水生生物。問題1:嘗試從生態系統結構的角度分析這4步對於改造濕地生態系統所起的作用。問題2:引人的動物與植物之間有何關係?資料1的目的是複習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成分和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這部分內容是在初中生態系統知識基礎上的複習整理深化,學生較熟悉。因此採用學生獨立構建概念體系的方法完成。教師的問題起到提示思維的作用。生態學觀點的滲透體現在分析資料時重點思考:為什麼這4步是一個整體(整體的觀點)?動、植物之間有何關係?為什麼選擇本地物種(聯繫的觀點)?為什麼用已有水生生態系統的河泥?為什麼要引入多種動、植物(多樣性的觀點)?資料2:在考慮了生物間營養關係的基礎上,濕地園中栽培了30多種水生生物,僅蘆葦數量就超過百萬株。但是工作人員介紹,在該生態系統建立的初期,需給魚類投放食物,以後會逐漸減少投放量直至不投放。工作人員還描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工程即將完工的時候,就有鳥類在此活動,現在喜鵲已在這裏築巢,安家落户了。問題:請你從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角度思考,為何最初要給魚類投放食物?為何開始喜鵲僅僅是這裏的匆匆過客,之後才在這裏安家?能量流動圖解的構建。ar.情境2的目的是複習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這部分內容為第1次複習,採用流程圖的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邊回答問題邊繪製完成。即教師先出示部分圖畫,在此基礎上不斷添加新的內容,逐漸展開到整體,然後學生運用原理分析問題,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滲透聯繫的觀點。資料3:在介紹園博園招摹志願者的活動時,工作人員這樣描述:園博園剛剛開園,又逢暑期,遊客增多,很多遊客的環保意識較弱,隨手丟棄了大量垃圾,需要志願者幫助清理遊客留下的塑料袋、紙巾等,此外還需要清理枯枝落Bt問題1:為了維持整潔的環境,清理塑料袋和紙巾是必要的。但是-個自難生態雜是不需要清理落葉的,這些落葉去哪兒了?問題3:請從物麵環的角度分析,清理落葉補充氮丨憐等滅鹽’細了減循關哪個環節?問題4:能量流和物質循環有何關係?B6資料3複習物質循環及其與能量流動的關係。雖然也是第1次複習,但相對於能量流動,學生易把握整體,所以先呈現物質循環的基本過程,學生再通過對問題的'思考和解答,完善概念體系。對於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關係,學生已有一定的物理學和化學基礎,可以闡明物質是能量的載體,物質傳遞伴隨着能量的傳遞和轉換,物質分解和合成伴隨着能量從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需要注意的是,通過對園博園物質循環需要人工干擾的事實,體會生態系統的聯繫性和整體性,麵M最終鍵痛念M幫鮮生認同生態細勺聯繫性和整體性。胄料4:漫步在ii博園,流水潺潺、鳥語花香、蟲鳴陣陣、蛙聲起伏,這些大自然的聲、色讓人愉悦。從生態雜的紐看,這些都是信息,而且隨胄日指隨續生態雜通發展,信1、的種類會越來越豐富。問題:你知道哪些民諺或詞語、詩句描述的是生態系統的信息?生態系統中的信息有哪些?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有何作用?資料4複習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對於生態系統的信息學生總以為是看不見、摸不着。因此在這裏設計了一個小活動,利用學生熟悉的詞語、詩句等(如“巢居者先知風、穴居者先知雨”、“春江水暖鴨先知”、“招蜂引蝶”、“遷徙、洄游”等)將信息具體化,然後將信息歸類,最後通過分析信息豐富度的變化,理解一個成熟的生態系統一定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系統,信息傳遞是系統調控的基礎,是系統組織程度或有序程度的標誌。從信息作用的角度認同生態系統的聯繫性和整體性。資料5:管理人員介紹“園博園需要定期除蟲、澆水、施肥、補種綠植,人工維護費用是將來園博園一項巨大的開支”。問題1:一個自然的生態系統不需要人工維護就能實現穩態,自然生態系統是如何維持穩態的?問題2:為何園博園目前不能自然維持穩態?問題3:人工維護對於園博園這一生態系統起什麼作用?通過反饋的一般機制認識生態系統的8)0資料5複習生態系統的穩定'14。由教師導構建生態系統反饋調節的概念體系。通過本節複習課,學生應能夠認識到生態系統作為一個系統的屬性,自我調節是系統的一個基本屬性。自我調節機制是反饋調節。在反饋調節機制的基礎上,應用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信息傳遞解讀生態系統—甘?丨,mus的反饋調節基礎,分析調節能力的影響因素。需要指出的是園博園目前的維護是為了將來的不維護,為此不僅需要工作人員的工作,也需要每個遊客的自律。此外,聯繫、開放和從屬也是系統的屬性。生態系統作為一個系統,也是開放的系統(和周圍系統的聯繫),也具有從屬關係(某一具體的生態系統從屬於另一個大的區域生態系統)。讓學生在認識生態系統的系統屬性基礎上,認同和形成系統的觀點。小結.生傑手統將生系統的5個知識點聯繫在一起,説明中的關係。生態系統的結構決定了生態系統的能,結構的複雜、功能的完善,兩者相互協調的表現就是生態系統的穩態,滲透生態系統的整體性觀點。

2教學反思

生態學觀點的教育要聯繫實際,重視實踐。此,案例的時代性、典型性、教育性是決定觀點育效果的決定因素,案例好才能做到“潤物細無聲”。同時生態學觀點的教育要以生態學原理作為託,才不是“空中樓閣”。’案例只是生態學觀點教育的一種模式,在間接體驗的基礎上,還需進行實踐活動,使學生具有相當的感性認識,在實踐中形成生態學觀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p8pyd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