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如何提升中專財會教學質量的思考論文

如何提升中專財會教學質量的思考論文

關鍵詞:中專教學質量提升

如何提升中專財會教學質量的思考論文

摘要: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財税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傳統的中專會計教學產生了巨大影響,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闡述了當前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論述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和建議,指明會計專業在發展中應走的道路。

中專學校作為培養中等技術人才的機構,人才培養質量如何,畢業生能否適應市場的要求,直接關係到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學校面對人才市場,一是“產品”必須適銷對路,二是“產品”要有較高的質量。因此,中專學校會計專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按照“以需定產”原則,不斷提高財會教學質量。

一、中專財會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中專學校的財會專業的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中專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方法落後。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有的教師仍採用純理論,滿堂灌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在講台上傾心講授,學生卻在課堂上昏昏欲睡,學生的積極性也無法調動,技能得不到提高,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專業教師水平參差不齊。職業學校專業教師,應該是雙師型教師,在生產一線工作一定時間,經職業教育教師培訓合格,方可任職。可大部分會計專業老師從大學畢業後直接任教,沒有財會實際工作經歷,教學時難免是“空對空”。

3.課程設置不合理。中職會計專業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中職會計專業學生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也須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這就要求加強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可實際上,理論課和實習課課時比例失調,由於理論課佔用70%課時,致使實習課無法保質保量完成,導致學生技能低下。

4.職業道德缺失。社會對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法制意識要求較為嚴格,可一些中專學校由於招生問題,往往招不到高質量的學生,同時,在教學中也缺少這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財會從業人員成為“偽劣產品”。

二、提升中專學生教學質量的對策

中專學校必須面向市場需求,搞好會計教學改革和實踐,提高培養質量。

1.要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中等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技能型人才,這就要求會計專業教師在實踐能力上要具有專業優勢,既要通理論,又要具備豐富的財會工作經驗。因此,學校要高度重視會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積極創造條件,加強會計教師在實踐能力方面的繼續教育,引導教師參加培訓、接受繼續再教育。可以將沒有會計從業經歷的專業教師送到單位的財務部門頂崗學習,並對學習效果進行嚴格考核。對從事專業課教學的教師要通過公開課、學生評議和摸底考試等方式,對教學水平進行全面評估,未達到要求的,不得從事本專業教學。

2.針對中專學生的個別差異、實施分層次教學。教師在財會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次教學,立足點是針對具有不同基礎的中專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達到不同的教學目標。

(1)準確制定教學目標。財會教師在上每一節課前都要認真備課,首先,要在反覆研究教材基礎上準確列出知識點。其次,要研究教學大綱,參照有關知識點的內涵,明確每個知識點所要達到的不同層次的認識領域。再次,要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實際確定其學習水平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切實的貫徹分層次教學,教師可以把教學目標劃分為基本目標、中層目標和發展目標。通過三個目標的制定,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學習的需求。

(2)深入瞭解學生情況。教師、教學內容、學生構成教學的三大要素。學生在整個財會課堂教學中處於主體地位,由於其能力、興趣、動機、學習方式等差異,接受教學能力的.情況也就有所不同。因此,財會教師應在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了解:一是學生的智力因素,二是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三是有關外界因素。教師只有比較全面地瞭解學生,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有效地實施分層次教學。

(3)對學生的層次進行科學地分析研究。在分層次教學中,對中專學生的層次劃分不能單純以入學成績為依據,而要對學生的層次作科學地分析,可以採取綜合評析、相關分析進行分析研究。可以根據入學成績大致分層,並注意各科成績,同時觀察入學一年的四次期中、期末考試成績與入學成績比較,初步認識學生的層次,也要注意平時考察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素質,進行綜合能力評判。

3.倡導現代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當前,部分中專學校會計教學方式,基本上是採用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方式,無法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不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必須加速教學方法改革,儘快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

(1)努力改革教學模式。教師由傳授者向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轉變,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向知識的主動探求者轉變。培養途徑由校內封閉教學,轉向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培養中等技術應用型人才轉變。教師在教學工程中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學法”的轉變,在優化課堂教學上,應“講重點、講思路、講方法”,由強調統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轉變。

(2)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財會教學課堂上教師不要佔據大部分時間,而是通過示範和評價等環節來發揮主導作用,大面積、多層次地發動學生參加教學活動。教師要積極實行研討式、啟發式、情境、案例教學等教學方式。在教學方法上,要大量採用現代教學技術,利用電視錄像和多媒體等幻燈演示方式,直觀、真實、生動地再現業務操作過程,增加學生對財會實務的感性認識,提高實際操作技能。如會計教學中的錯賬更正方法,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一般在課堂上將錯賬的類型、適用的更正方法進行講解,沒有涉及具體實務操作。因此,學生在實習中如真正發生錯賬了,卻往往不知道如何進行更正。如果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工具,這一問題往往能夠迎刃而解。在課堂上,真實的憑證、賬簿記錄被多媒體技術反映在屏幕上,再由教師操作鼠標查出錯誤的地方,用聲、文、圖並茂的方法提示錯誤地方,並採用更正方法進行更正,最後進行總結。這樣,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在積極、輕鬆、自然的狀態中,掌握了錯賬更正的教學內容,增強了感性認識,開拓了學生思維,使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

4.強化中專學生的職業道德與職業精神教育。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做好會計工作的基礎和前提。職業精神教育旨在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會計工作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會計工作的艱鉅性,引導中專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職業觀,注重把個人的理想同會計職業發展結合起來。要教育學生正確處理好法治與德治的辯證關係,重視會計倫理道德教育。樹立“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不真實的賬”的職業理念,培養吃苦耐勞、腳踏實地、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培養學生的原則性、堅韌性和戰勝困難的勇氣。加強宣傳普及會計法律知識,開設有關《公司法》、《會計法》、《經濟合同法》、《證券法》等經濟法規課程,將相關法規知識滲透到有關會計課程中,使學生在就業前就要知法懂法。

總之,中專會計教學只有正視當前存在的各種問題,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為導向,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理論功底紮實,又懂實際操作的技能型人才,才能把中專財會教育做大、做強,從而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黃微芳.提高學生財會實務操作能力的教學方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3).

[2]塗江紅,王同青.我國會計教育現狀分析[J].寧波大學學報,2002,(4).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omy49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