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學管理觀論文

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學管理觀論文

[摘要]高校傳統行政型教學管理,已經不適應時代的進步和教育發展的要求。特別是在實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高等學校必須貼合實際,符合市場需要,以終極關懷為其出發點,使高等教育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至關重要的是教學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找準定位,切實加強教學管理的針對性,將科學的教育理念應用於教學管理實踐中,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目的性的教學管理,通過種種策略和手段加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種種素質。

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學管理觀論文

[關鍵詞]以學生為本教學管理觀素質教育

現有教學管理研究觀念的陳舊以及教學管理手段的相對滯後已經成為教學行政管理的“瓶頸”所在,並造成了教育信息化投資的盲目和低效!因此轉變傳統教學管理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就具有了更為積極的現實意義。既然教育中的主要矛盾是表現為主體性的教育要求與表現為客體的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特點及水平之間的矛盾,這一主要矛盾是推動教育過程向前發展的基本動力,那麼學校教育的一切活動都應該是圍繞這一主要矛盾而開展。在教學中教師、學生同等重要,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前提,以學生為本,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圍繞“學生和老師”兩個基本點,以“教學”為中心進行的人本管理,既是高等教育能否深入的關鍵,也是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

(一)轉變傳統教學管理理念,善用管理手段

傳統教學管理理念更多的側重於體制、模式、手段、行政等方面,忽視了“人治的作用”,忽視了現代教學管理中人是一種不同於物的資源以及人在其中的決定作用和主導地位。跨入21世紀,傳統的教學管理思想已不能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的要求。與傳統教育被動式的'教育方式相比,素質教育最為重要的中心內容之一創新教育是強調對學生主動學習方式的引導和培養。因此,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必然成為高等學校最為重要的目標之一,學校的管理方法、手段以及組織都要圍繞這一目標來進行。

1.轉變傳統教學管理理念的必要性。教學管理職能的正確履行依賴於科學的管理理念。學校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形式,它必須瞭解被教育者的需求;學校是教育發展的執行者,需要把握教育方式、方法變化的趨勢,才能作出準確的戰略選擇。學校是教育問題的治理者,這要依賴於對教育問題信息的分析、判斷和把握。因此,科學的教育理念是現代教育的神經系統。在現代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學校可能以運用所獲取和掌握的教育領域準確的、可靠的信息,制定正確的決策,作出理性的判斷並採取積極的行動,進而提高教學管理決策的水準和質量。可以説,轉變傳統教學管理理念對高等教育管理乃至整個教育的領域進步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2.運用現代教學管理,充分利用和配置教學資源。現代教學管理理念其一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學校教育因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所包括的人、財、富、信息、時間科學調配;其二是調動學校所有資源圍繞學生的自主學習來進行,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其三是運用系統理論對學校教育實施綜合管理,有效地實現教學活動的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協調。

教學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等各種教學資源發揮到最大的效用。眾所周知,教學管理,主要靠知識和智力。而在教學管理的諸多因素中,核心是人,傳統的教學管理只是單純對人的管理,強調只要管好人,強調只要被管理者做好本分工作則萬事大吉,缺乏對被管理者一種認同感,缺乏一種互動。可以説傳統的教學管理,只是某些領導單方面的意思體現。而現代教學管理理念有助於教育行政部門充分掌握各種教育信息,加以科學的利用,大大提高教學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因此現代教學管理的發展有利於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和調配。反過來,教育從業者也面臨着更多的知識和智力的壓力,這會促使他們不斷地去學習和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為他們的素質提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工作效率也將大大提高,從而進一步使人力資源得以最大化的利用。

3.運用現代教學管理觀,優化學校教務管理。教務管理是學校工作的重點,也是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校的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學校教務管理的內在規定性與教務管理的狀況,要求深入思考教務管理工作的改革與發展,而改革與發展的唯一路徑就是教務管理的創新,這也是教育行政管理參與學校教務管理的內在要求。實踐證明,轉變傳統教學管理理念是提高教學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為使教務管理向“規範化、信息化、網絡化”方向發展,必須充分認識教務管理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斷完善教務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實現教務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通過現代化手段合理設置教務管理機構,強化教務管理人員的素質,以加強教務管理技術、手段的創新並建立科學的決策和執行體系等措施來提高教務管理效率。

(二)以人為本,詮釋現代教學管理藝術

以人為本的是基於人的本性、根據人的特點以及為了人的發展的管理方式,以人為本的管理能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催生同甘共苦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高校管理“以人為本”的核心就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是實現科學管理的前提。現代教學管理核心要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把人看做是現代教學管理中一切活動的主體、前提和動力,並確定人在管理中的主導地位,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而在這其中,科學管理制度建設是人本管理的有力保障,業績考核是人本管理的有效手段,只有通過它,才可以瞭解工作人員目前以及潛在的價值,以便加強對工作的引導和管理,發現和了解工作的狀況,並對他們的工作所作出合理公正的評價和應該改進工作的地方。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本身就是對他們的工作進行評價並作出科學的調整,以保證合理地支配完成工作目標所需要的人力資源,這是現代教學管理智能資本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現代教學管理為什麼要堅持人本管理理念的原因之所在。管理制度説到底也是一種文化,文化存在於“人為”,沒有了人也就無從談起文化,文化和人本身就是相輔相成的。文化最基本的體現是管理者的管理藝術和管理水平,就硬環境而言,從設備的選擇到教學環境氛圍的營造,從人員的配備到管理機制的改革,無不體現出文化的品味和管理者的匠心獨運。而文化依據人的行為而作用,相對的,管理制度的建設是根據人的思維進行,取決於人。具體到教學領域,現代教學管理是一門藝術,教學管理者由於工作的性質,自己所處的地位要求等等客觀情況,更要講究管理藝術。高校教學管理者實施的對象是高級知識分子,即:高校教師、大學生和研究生,他們更看重工作的方式方法,要求標準也高。所以管理者需要不斷的學習管理特別是服務的方式方法,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和取得成效,逐步建立起和諧的關係。

管理科學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現代教學管理理念已成為一種趨勢,其主要體現在教學理念的更新和強調以學生為本的管理,它已經並正在改變着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教學面貌,豐富和影響着我們的辦學形式,並通過種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為教學實踐提供了廣闊的前景。一句話,我們要靠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學管理來提高高校的競爭力,提升學院的教學質量,以一流的管理水平造就一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孫燦成.學校管理學概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金含芬.學校教育管理系統分析[M].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孟繁華.教育管理決策新論:教育組織決策機制的系統分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4]李曉芳等.論”以人為本”的高等教育教學管理[J].中國成人教育,2006,(11):47.

[5]劉邦奇等.現代教學管理系統[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o73g8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