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關於水果調查的論文

關於水果調查的論文

篇一:水果店調查及創業論文

關於水果調查的論文

摘要:本文闡述了對當今水果市場的現狀的調研,發現果品市場存在的問題及為推動其發展應採取的措施從而建立水果店創業計劃書,繼而提高水果店的競爭力,降低問題與風險,為消費羣體提供特色服務, 對於增加市場份額,提高盈利,水果店的發展將會有一個很好的前景。

關鍵詞: 果品市場 問題 措施 前景

一 我國果品市場的調查

1果品種類

9月4日下午至9月5日上午,本組成員“兵分兩路”,“一路” 對位於鳳起路的好又多超市進行了調查走訪,“另一路” 走訪了位於秋濤路和三裏亭的2個果品批發市場,並對秋濤路的果品零售商店進行了隨機調查。調查發現,無論是超市、批發市場還是零售商店,果品都未進行冷藏保鮮,果品種類和品種繁多,南北果品均有,來自北方的主要果品有蘋果、梨、葡萄、鮮棗、鮮桃、李子、獼猴桃、柿子、哈密瓜、石榴等,來自南方的主要果品有柑橘類、香蕉、菠蘿、椰子等。好又多超市進口果品所佔比例為41.7%,主要進口國家為美國和泰國,其中美國佔進口果品的50%,泰國佔26.7%,在批發市場和零售商店基本未發現進口果品

2單果包裝的概率

單果包裝的概率很低,只有16.7%,其中用網罩包裝的比率達到66.7%,用塑料盤、紙板、塑料薄膜和保鮮紙包裝的各佔16.7%(有的果品用到兩種包裝材料,比如黃冠梨用到塑料盤&網罩,黃花梨用到網罩&保鮮紙),批發市場特別是零售商店不洗果,不打蠟,挑選分級不嚴格,包裝不規範(紙箱質量差,箱外無標識,份量不足,混等混級,弄虛作假)等現象普遍存在。

3 經營和管理,果品品質,貨架壽命

冷風貨架(櫃)基本未被使用,批發市場和零售商店更是連空調設施也沒有,只有好又多超市有空調調節果品貨架温度。相對來説,好又多超市的各種果品外觀品質狀況比批發市場和零售商店為佳,貨架期也相應地長。零售商店因為沒有規範的經營和管理,果品品質狀況最差,貨架壽命也最短。

4價格

價格方面,因為好又多超市以銷售進口果品為主,所以價格在5元/kg左右浮動,有些進口果品例如美國的進口紅提和以色列的紅西柚更是賣到9.9元/kg,較批發市場和零售商店為貴。而批發市場因為主要從事批發,價格比零售商店來得低,不過基本在1元/kg內浮動。

二.我國果品市場發展存在的問題

1.我國水果在外觀質量和內在質量上與國內市場需求以及先進國家相比,總體上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近年來隨着我國水果生產技術的改進,如水果高接換種、水果套袋、控制載果率等技術的逐步普及,我國水果質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與國內市場需求以及先進國家相比,無論是在水果外觀質量還是內在質量上,我國水果總體上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目前我國水果的優質果率只佔水果總產量的40%左右,其中約5個百分點屬高檔優質果,這部分水果價格高、銷路暢;另外約有45%的大路貨隨着產量的增加,價格波動幅度大,銷售困難,風險也大;還有15%的劣質果甚至沒有市場,出現積壓滯銷。

2.我國的果品採後商品化處理落後

在水果採後處理方面,我國一是技術採用率低,二是採後處理技術薄弱。目前,我國僅有1%左右的果品經過清洗、打蠟、分級、包裝後投放市場,由於我國採後商品化處理落後,嚴重影響了果品外觀質量,進而影響到果品的銷售和價格。

3.我國的果品採後管理非常落後

我國果品採後管理極為落後,果品產地預冷、冷藏運輸鏈的建立以及果品冷藏庫的建設與果品中生產嚴重不相適應。目前我國果品的貯藏能力約佔水果總產量的15%左右,可想而知,85%的水果採收後在較短時間內都去搶佔有限的市場,這與市場需求的週年均衡性發生衝突,必然帶來滯銷價跌,一時賣不出去,就公失水腐爛,影響品質。

4.我國果品的採後損失非常嚴重

我國果品採後損大約1/3的產品在消費前就損失掉了,從而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極大浪費。世界發達國家都將農產品的採後處理放在產業發展的首要位置,他們能夠將新鮮水果採後損失控制在2--5%。從世界發達國家農產品產值構成來看,農產品產值70%以上是通過採後商品化處理和銷售環節實現的。採後產值與採收時自然產值的比例日本為2.2,美國為3.7,我國只有0.38。西歐各國果品採後商品化處理率高達90%以上,我國還不足40%。國外果品包裝增值可達10倍以上,我國卻還停留在回收包裝成本的程度,差距相當明顯。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蘋果冷藏量已達到總產量的80%以上,而我國部分地區蘋果冷藏量還不足10%。

5. 我國的果品商品化處理生產線沒有完全達成體系化

我們的果品商品化處理生產線基本從國外成套引進,但設備價格太高,且只能用於少數幾種果品的保鮮、分級,功能單一。設備多數時間處於閒置狀態,利用率低,效益不高。

三.推進我國果品市場發展的措施

1加強國際合作,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

中國和歐美各國的農業發展各有長短,只有通過合作和互補才能實現共同發展。政府、中介組織及企業應相互聯手,營造和推廣園藝產品品牌形象。應在 WTO的框架下實現貿易關係的穩健改革,儘快調整和改革貿易政策,制定更加開放、透明和更有預見性的市場準入規則,加速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特別是應以民間合作為主體和基礎,鼓勵企業及民間機構圍繞不同領域和項目開展合作。強調政府的服務功能,在信息交流、科技推廣、政策優化等方面做文章。特別是在與市場環境有關的網絡、機械化等方面,在園藝品種和栽培技術、採後處理、低温運輸系統、質量保障、植物檢疫等方面,通過國際合作,努力提高我國農業和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2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對水果採後處理與加工的支持力度。

水果採後處理與加工需要較高的設施與技術要求,需要較大的投入,如果單靠企業和農户的積累來解決,從目前我國國情來看是不現實的。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國內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擴大我國水果的出口份額,滿足人民對優質水果的消費需求,各級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對水果採後處理與加工的支持力度。首先應在政策上予以傾斜,完善有關政策扶持措施,鼓勵名優水果基地和龍頭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地發展水果採後處理與加工;其次應在財政和信貸資金上給以必要的支持。對重點名優水果基地和龍頭企業的良種選育、新技術推廣等給以必要的財政補助,對水果採後處理與加工廠的建設給予優惠的貸款支持;第三是提供及時有效的技術和信息服務。除了繼續做好產中新技術推廣外,要大力宣傳和推廣適時採收、採後及時處理及貯藏保鮮新技術,要做好果品的信息發佈和預警預報工作,為果品生產企業和農户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

3加強水果保鮮、貯藏、運輸和加工技術的研究。

歐美農業生產的高質量和高效益,得益於強有力的技術研發能力。他們對研究項目的確定決定於生產實踐,即對什麼項目進行研究由生產者決定,因而研究成果都能很快在生產上運用轉化,實現了科研與生產的緊密結合。同時有些發達國家農產品尤其是出口農產品的種類不多,他們的研究比較專一,能很好解決某一產品在生產、運輸、貯藏、銷售中遇到的問題,為農產品的安全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因此,我國應加大科技體制改革力度,進一步加強科技研究與生產實際的緊密聯繫,切實解決我國水果在保鮮、貯藏、運輸和加工方面的技術難題。

果品採後商品化處理工作的開展在我國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巨大潛力,而果品採後處理技術的發展和強化必將為本土果品產業帶來美好的明天,讓我們共同努力十足期待吧。

篇二:水果調查報告論文

摘要:市場上銷售的水果,其價格每天都會有不同的'變化。為了瞭解兩院水果市場的價格變化情況,我們對兩院的水果市場的水果價格做了一次調查,時間分別為2x年3月1日至10日,兩院水果的價格隨着天氣變化而變化,兩院市場在調查的這些天水果銷售價格有明顯波動,且變動幅度大,尤其是香蕉、龍眼、草莓的價格變化較大。所以,水果的價格受天氣的影響。只要把握好天氣變化,對水果採取相當的措施,就能使水果利潤增加。

關鍵詞:兩院 水果 市場 調查 利潤

前言:隨着氣温一路回升,各種時令瓜果的上市,水果市場也開始迎來自己的春天。除了大眾水果類的蘋果、香蕉、聖女果、梨等仍是三月份水果市場交易的重頭戲外,時令水果草莓、菠蘿、芒果等也粉墨登場,給水果市場增色不少。

水果市場行業處於快速發展期,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水果對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每天在大量購買水果,可以誰未來該行業增長率有望達到20%甚至更高。

由上述可知,水果市場的前景是相當光明的,如果能佔據地域的優勢,把握天氣的變化,那更會獲得相當高的利潤,我們在調查過程中採訪過老闆得知,很多水果其實在他們家鄉水果盛產區或收購地,水果的價格連現在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更別説批發價。所以對於一些需求量大、便於長期儲存、營養價比較高的水果,如核桃、棗等其升值潛力較大較高的可以尋找其貨源大批量收購。

對於超市等水果零售商可以對比各個水果批發價收購得相對便宜的水果,從而降低成本,並應該根據自身顧客量及客户需求找着最暢銷水果。對那種可以長期貯存且升值期較大的水果可以大批量採購而降低成本獲得較高利潤。

水果市場調查報告得知,隨着氣温的回升,再加上時令水果的新鮮上市,果市一掃此前頹勢,重新恢復了活力。這段時間水果品種大有增加,草莓、菠蘿、芒果等時鮮水果佔據搶眼的位置。雖然價格不菲,但仍贏得不少消費者青睞成為當季“新寵”。而價格相對便宜的大眾水果蘋果、香蕉、冰糖桔、甘蔗、酥梨等銷量依然居高不下,穩坐頭把交椅。

調查報告分析指出,國產水果中,芒果、蘋果、梨的價格基本保持穩定,但香蕉、龍眼、草莓隨天氣變化波動較大,但總體來説,2011年的水果價格普遍高於往年:芒果3.5-5元/斤,蘋果 5-8元/斤,香梨4.5-6元/斤,桔子4-6元/斤,香蕉2.5-4元/斤。

市場調查發現,在超市蔬菜水果區,番木瓜、火龍果等南方水果被擺在顯眼的位置,其中,番木瓜甚至打出了“原價2.5元,店長推薦價1.5元”的促銷價格。木瓜、火龍果是南方水果中最走俏的兩種。而在南方水果的專賣區內,9.8元/斤的山竹和15.8元/斤的榴蓮作為兩種價位最高的水果也並非“無人問津”。

水果的銷售與種植是是相輔相成的,種得好了才能賣得好,但關鍵還在於市場的需求,有了市場才能帶來效益,才能提高果農種植的積極性。針對當前我縣的水果銷售形勢,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轉變思想、提高認識,要有銷售的緊迫感,認識銷售形勢的嚴峻性。

當前有許多水果未銷售,水果保鮮期越來越短,天氣一變化,水果質量會受影響,時下新鮮水果衝擊市場最大,對兩院新水果銷售也帶來了很多不利因素。因此,我們個市場都應提高認識,要有銷售緊迫感,要正確認識到售不出的水果會給果農帶來巨大的損失,會打擊果農的種植積極性,會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因此一定要在最短時間內羣策羣力、想方設法,把兩院的水果銷售出去。

(二)不要有惜售思想。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宣傳,引導果農克服低價格不售的觀念,不要死咬定一個價格不賣,只要有合適的價格(根據質量定價)即可銷售,售出總比不售為好。同時要清楚現在市民對水果的需求是可有可無,並不是唯一需要的水果,不銷售,水果就會變成垃圾。

(三)注重包裝效果、分級售果。一定要從打扮上下功夫(以紅色包裝最好看),最好能將果進行認真精選、分級、清洗、打臘、精細包裝、綠色包裝。這樣,價位可以上升,也可以促進銷售。政府和有關業務部門要及時提供信息,加強技術指導,正確引導羣眾分級包裝售果。

(四)通過多種途徑吸引顧客。一定要大力發揮銷售協會、銷售大户的作用,做到“走出去,請進來”,加強老闆間的聯繫,不要在家等人來買果。

(五)品牌問題。建議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搞好商標註冊、搞水果打蠟生產,同時組織各位老闆去搞水果展銷,以打響恭城水果品牌。沒有形成自己獨特品牌,放在同一攤檔上,一般消費者都只會感性地從價格、形狀上去決定是否購買,很少有消費者能夠分清果品品質的優劣。傳統的水果市場不好,可以打別人的品牌(如冰糖橙)銷售。

(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龍頭企業。大量的商品果銷售不出時,果品的深加工尤顯得重要。通過招商引資,發展龍頭企業,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

(七)加強科技管護力度,提高果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增強綠色食品消費觀念。為促進銷售,保證果品質量,一定要在種植管護環節上下功夫,從花期開始就要進行合理的疏花疏果工作,在使用農藥化肥時應按照標準化、無公害以及綠色食品要求進行施肥、用藥,多使用農家肥和有機生態肥,保證果子質量。

標籤: 論文 水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kgp2m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