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淺談道家思想在緩解現代人的生活壓力中的作用論文

淺談道家思想在緩解現代人的生活壓力中的作用論文

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人老聃創立了道家學派。流傳至今的《道德經》保存了他的學説,也有人以為《道德經》為老子所作,故道《道德經》又稱為《老子》。老子提倡“清靜無為,無為而治,道法自然,返樸歸真,小與人爭,知足常樂”。在古代是一種修身養性,與世無爭的修養;在現代,這種思想依然需要我們去傳承,去領悟它的真諦,尋找生活的最佳狀態,使人們迴歸大自然。

淺談道家思想在緩解現代人的生活壓力中的作用論文

隨着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使現代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重,思想越來越浮躁,我想作為現代人是否應該停下腳步,看看老子的《道德經》,從中尋找一份心靈的靜土。

一、婚姻家庭

對於婚姻而言,現代年輕人大部分在為生計而忙碌着,大家似乎對婚姻已淡忘了,往往有時間停下來想想時,發現已過三十,似乎錯過了結婚的年齡了。因此有的人草率而婚,而有的人則不婚。人們似乎無法尋找到讓自己滿意的人生伴侶,這也是很多人經常説我們要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人。其次由於物質至上思想的趨使,有的人已經把純真的愛情放在了其次,而把金錢放在了首位,這種非常態的心理也困擾着人們的'婚姻觀。老子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多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出道氣,一生出陰陽,二生出陰陽合氣,三生出萬物,萬物多陰抱陽,陰陽相互衝動,而達到和諧。而現代人的婚姻觀是否缺失了所謂的“和”。人們在忙碌的工作中應該把工作與婚姻處理好,使二者和諧。只有“道法自然”,遵從自然規律,才小會導致很多孤男寡女。可見老子的“衝氣以為和”的思想值得現代青年們去感悟,從而使其心氣平和,樹立一種良好的婚姻觀。

從古至今,家庭在人們的心目中都佔有重要的地位。在家庭中,我們尊崇“以和為貴”。古時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而現代大部分是三口之家的小家庭。夫妻之問,父母與孩子之問,密小可分。而今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了,然而家庭的穩固性卻越來越差。夫妻,子女存在一種攀比心理,也使彼此不斷爭吵,最終導致家庭破裂。家庭中的每個人缺乏一種“知足常樂”的心態。一個家庭,只有和睦才會其樂融融。

老子認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老子《道德經》第八十章)。自以其食為甘,自以其服為美,自以其居為安,自以其俗為樂。當然他説的是一種小國寡民的思想,但對現代人的三口之家,我以為也很有用。我們只有知足,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擺正自己的位置,雖然生活很簡樸,但自己認為可以就行了。只有這樣,家庭成員才會有一種樂觀的心態,才會生“和”,家庭才會幸福。

當然一個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也要處理好,現代父母們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從小就在父母的安排下學習鋼琴、奧數、書法等各種培訓班,他們根本沒有考慮孩子需要什麼,這就違背了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從而也促使很多的孩子的叛逆心理,甚至對父母的仇恨心理。作為父母應該遵從孩子的思想,這也是遵循事物的自然規律,從而與孩子和諧相處。揚其所長,補其所短,讓孩子快樂、開心。父母與子女問的良好關係是家庭和睦的前提。

因此在家庭關係上,我們應試以《道德經》的“道法自然”“返樸歸真”“知足常樂”去調適家庭,使家庭和睦。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只有樹立正確的婚姻觀,我們才能找到幸福的彼岸,才能營造一個温暖的家,二者不離不棄,相依相伴,這才是幸福。

二、人際工作

人際與工作二者密小可分,我們在工作中處理着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隨着高樓大廈的拔地而起,我們進入了鴿籠般的生活,人與人之問的關係越來越淡漠。在辦公室,我們也有隔檔,每個人的工作環境半封閉,不再是傳統的面對面,讓人們感到陌生。其實,無論生活環境、工作條件如何改變,我們自己得有一個適應過程,這是一種現實狀態,這就需要用道家的思想“道法自然,清靜無為”來撫平自己躁動的心。

生存競爭的壓力,促使現代人在人際關係中小擇手段,爭強好勝,明爭暗鬥,也使人們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我們是否可以丟下慾望的袍袱,用老子“清心寡慾,小與人爭,自然無為”的思想來洗禮自己,讓自己在現代生活中暫時歇歇腳。從中調適自己小安而煩亂的心。在平靜中結識真正的朋友,獲取真正的勝利。

在工作中,現代人大多數都在超強度工作。似乎為工作而工作着,缺失真正工作的樂趣。因此揹負着巨大的精神壓力。老子認為“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三章)。以無為的態度去作為,以無事的態度去辦事,以淡無味當作美味。我們在工作時,小要總想着做出什麼大的成績,小要在辦事時總把它當回事,這樣歸於常態,反而能發揮極限,達到最好的效果。

人際、工作二者是相互的,在工作中我們要協調很多關係,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談論工作。但無論是工作還是人際關係,我們都要時刻以道家的思想來調適自己“清靜無為,無為而有為”,達到一種“和諧”的境界,從而使“道法自然”,讓自己的心“返樸歸真”。

家庭、工作是人生的兩大主題,家庭是工作的堅實後盾,是人們的避風港;工作是家庭開支的主要來源。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依存。我們要在二者之間尋找“和諧”,才能緩解壓力,調試心態,幸福生活。

因此我們要傳承道家老子提倡的“清靜無為,無為而治,道法自然,返樸歸真,知足常樂”的思想,以此調整心態,迴歸大自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gwdrp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