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構建論文

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構建論文

摘要:高校青年教師是目前高校教師隊伍主要構成部分,教學能力的高低是對高校辦學水平與整體教學質量的反應。本文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綜合評價機制的現狀,初步構建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並詳細分析了多種評價方法,對評價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供了借鑑性幫助。

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構建論文

關鍵詞: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綜合評價;機制

經濟社會的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對人才的培養起到了很大作用,是判斷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標準。教學能力是指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所具備的能力。通常情況下,教學能力是完成教學目標,收穫教學成果,發揮潛力的最好體現。它是對教師獨自完成教學任務表現的直觀心理特徵。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起到了積極的激勵作用。對教師提高教學能力起到促進作用。相反,則不利於教師積極性的調動。在這個基礎上,本文把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綜合評價機制作為研究對象,從教學能力結構模型,即教學設計、課程開發、教學組織、教學操作、教學指導、教學評價進一步闡述綜合評價機制的構建,進而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優化的思路。

一、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評價的現狀

高等院校為社會主義提供了大量的優秀人才,教學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人才培養的質量,未來教學的發展堅持以人為本,以教師為根本,教師的教學能力對教書素質的高低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產生了重要影響。目前,高校管理機制是行政管理,具體的運作也按照這種模式,這種評價模式片面追求效率和效益,不利於青年教師養成良好的態度,剛開始的他們的認識就出現了錯誤。高校評價方式單一,沒有重視學科的差異性。高校教師的科學評價只用作著作和論文的評價,不易調動青年教師的積極性,是一種不科學的評價方式,沒有重視全體的差異性,損害了科研的生態平衡,不利於科研能力的發展。評價方式不健全,只重視數量而忽視質量。高校使用的是定量評價,背離了科研的本質,科研水平的提高不是通過簡單的數量累加就能實現,使得許多青年教師背離了科研本質,只是為了完成考核和職稱評定而去搞科研,對研究成果弄虛作假,無視科研的公正性,科研水平的質量可想而知。

二、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綜合評價機制構建

1.教學設計

首先對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綜合評價之一,要考慮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包括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針對性選擇,是一種分析學科教材的能力,也是對教學內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詳細地來説,就是課程授課開始前,教師做好充足準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在選擇內容時,具有創造性,因為課程教學和基礎教育不同,不僅需要將基礎性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求學生更好地探索未知世界,結合學科實際,創新運用學科知識。教師授課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也不是知識的轉移,需要教師同通過整合形成教學內容,這樣對學生理解知識非常有益,使學生更好地發展。青年教師要充分選用合適的教學內容,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將理論知識更好地應用到實踐中,更新教學方法,實現授課目標。

2.課程開發

課程開發是結合教學設計,構建課程方案的過程,挖掘教學工具和教學資源。在授課過程中,青年教師要掌握跨學科的知識,瞭解社會的發展動向,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還需對課程進行有效的開發和建設。教師在開發課程資源時,要具有課程意識,教學不是簡單地知識傳授,也不是單元和章節之間的累加,需要在課程設計和開發的基礎上進行,科研成果的研究也要和教學結合。要提高授課效果,高校青年教師必須做到這點。科研成果是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體現。科研活動和教學活動的開展為高青年教師注入了科研動力,此外,還可以和學生進行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彌補教學的不足,以合理調整科研方向,促進科研活動更好地開展。在對學生評價上,高校青年教師要使用多種評價方式,如對課堂實驗的評價、對學生課堂發言的評價等,不是以試卷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是一種有效的評價方式,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此,課程開發能力要歸入高校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上。

3.教學組織此外,教學組織也是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綜合評

價中不容忽視的一個因素。高校青年教師能開展組織教學。教學組織要求教學實現師生間互動,使雙方更好地發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更好地交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課程學習中。高校青年教師在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時,自身要具備嚴密的邏輯表達能力,嚴格而不失幽默,展現特有的魅力,語言的表達是集多種感官為一體的綜合性表達,不僅有面部的表情動作,還有肢體語言等。多媒體技術使用到教學過程中,使高校青年教師的授課變得較為容易,因為多媒體有傳統教學所沒有的優勢,功能多樣,是對傳統教學思維的顛覆,使用這種教學方式能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是一種快樂的學校方式,收到的教學效果十分理想。

4.教學操作

對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較為客觀的評價是教學操作,因為這種能力是衡量青年教師是否將專業理論知識付諸實踐。教學操作過程要求教師明確教學目標,解決教學中的問題,這種能力也即是課堂管理能力,對教學主體能動性的發揮有利,也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觀察學生注意力變化,及時應對教學中出現的突發問題,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根據授課實際,合理安排教學進度,提高教學的目的性和適應性,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實現教學過程的充分展開。這個過程對高校青年教師的評價起到了尤為重要的作用,是教師是否靈活教學的見證。

5.教學指導

在素質教學改革下,對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應突出教師的角色作用,也就是教師在授課中是以指導者的身份出現,對教師綜合能力評價時,考慮教師指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翁,也是問題探究的主動參與者。事實上,這種天賦不是生來就有,是在後天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教師正確指導學生,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學習獲得這種能力。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不是以教為主,應是更好地指導學生,希望學生短時間明白課題非常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合理地指導,以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高校青年教師盡力使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以培養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傳授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和途經,使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這對學生以後的人生就業有益,能拓寬所學領域的知識層面,緊隨時代,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求。教學指導是綜合評價機制中重要的一環,為評價高校青年教師的能力提供了參考依據。

6.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最後一個評價環節,也是綜合評價機制中最為突出的一個部分,因為這個能力是判斷教師是否能正確認識自己和學生,為教學開展提供方向。教學評價,要求教師對教學設計和教學結果的開發等環節做出合理有效的評價,對教與學的過程做出正確的反思,將授課效果以報告的形式更好地呈現給教學部門。教學評價在教學結構模型中處於最高地位,對教學的有效性產生較大影響。教學設計、教學結果的開發等有助於及時發現並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評價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能如實地反應教學效果,有助於教師瞭解自己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為後續教學的改進提供了可靠依據,清楚教學優勢和不足,結合評價結果,及時改進,以提升教學水平。教學評價在綜合評價機制中處於金字塔的頂端,也是對教師教學能力評價尤為重要的能力結構。

三、結語

高等教育呈現大眾化的發展方向,高校具有大量的青年教師,構成了高校教學和科研的主要力量,擔負高校教學和科研工作重任,為高校更好地發展提供了保障和希望。總而言之,教師專業發展也即是不斷學習、促進和發展的過程。發展性教師能力評價圍繞教師,以教師個體發展為指引思想,結合現實,關注過程,反饋及時,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生成,發展性教師評價的開展要求整合教師發展需求和學校需求,使教師融入學校精神氛圍,推進教師的真實表現和未來發展的整合,意義重大。所以,以人為本,培養並管理人,根據教師的發展評價,建立高校青年教師培訓機制是一個很好的策略,科學有效的評價結果有助於管理機構根據需求,開展培訓,確定培訓的口號、方法和內容,形成有效的途經,藉助高質量的外部培訓和內部反思,使專業化和綜合化青年教師隊伍逐漸構建起來。

參考文獻:

[1]高瑾.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長效機制的構建———以西北政法大學為例[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3,(12):83-85.

[2]襲雅楠.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D].瀋陽師範大學,2014.

[3]張宇慶.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2014.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8gd37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