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土地流轉下農民創業教育研究論文

土地流轉下農民創業教育研究論文

我國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農業大國,農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地位。但是,一直以來我國農村的現狀是農用土地呈現出碎片化分佈的狀況,由於難以集中利用,將會極其影響着影響到我國農業產業的現代化進程。在此新形勢下,相關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能夠讓我國農村地區更好地實現土地的集中化使用,從而十分有利於農業產業的規模化運營,能夠更好地提高我國農業的生產成效。然而,從農民羣眾的視角出發,土地使用權往往是農民羣眾們賴以維持生存的鐵飯碗。如果自己的土地被流轉,那麼對大量農民而言,就業和生存問題就實實在在地擺在了他們的面前。所以,在土地流轉進行流轉的基礎上,還應當切實關注到農民羣眾最為基本的利益訴求,這也可以説是當前土地流轉下最為實際的問題。筆者覺得,在土地流轉的狀況下,必須精心開展農民創業教育,以提升農民羣眾的創業和就業能力,確保土地流轉的實現規範化和有序化。

土地流轉下農民創業教育研究論文

1土地流轉背景下實施農民創業教育的重要意義

強化失地農民羣體的創業教育工作,是提升廣大勞動者綜合能力,增加農民羣眾收入與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因為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羣眾的勞動技能普遍比較低,而農村羣眾外出務工主要是依靠體力為生的,其工資性收入還不夠高,而且勞動者的就業狀況不夠穩定,特別是近年來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沿海經濟發達城市的企業大多以技術更新以及產業升級來加以應對,導致大量缺乏技能的農民不得不返鄉謀生,這樣一來就會對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造成極大的困擾。在此狀況下,通過實施面向農民羣體的創業教育,能夠讓那些希望通過創業實現人生價值的農民羣眾,不但能夠解決這一羣體的就業問題,而且還能夠創造出更多新的崗位,這對於緩解我國當前所面臨的巨大就業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2土地流轉和農民創業教育之間的關係分析

一是土地流轉造成大量農民失業,會推動農民創業教育的開展。為了能夠滿足於當前時代發展的需求,走出一條現代化的農業發展之路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課題。為此,必須對零碎化的土地實施集中整理,在此情況下,實施土地流轉也就成為了一條必須要走的路,這對提高我國農業的生產率,進而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對農業技術的推廣以及普及提升,對於推動農民羣眾的增收致富均有十分積極的作用。然而,依據我國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全國的農用地到2020年必須確保18億畝的紅線,而且要保證農用地規模不少於15.6億畝。這就需要集中大量土地實施規模化種植,自然會極大地增加失業農民的數量,造成大批農民瀕臨失業,由此還又可能引發大量的社會矛盾。為了確保社會的和諧穩定,實施農民創業教育可以説是一種成本最小、效益最大的手段。二是對農民實施創業教育有利於提升其素質,能推動土地實現流轉。土地對於大部分農民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財產甚至是其賴以生存的唯一財產,不但是農民羣眾最為基本的一種生活資料,而且更是其他各類生活開支的主渠道。所以,通過實施土地流轉,對大部分農民而言就代表着失去了最為基本的生活上的保障,對於土地流轉政策有所不滿自然也就不奇怪了。對農民維護土地的根本目的而言,實際上是為了能夠確保其生活的來源不受影響,所以,只要土地流轉征程為農民羣眾所帶來的效益能超過其務農的效益,農民羣眾自然就會接受。通過實施創業教育,能夠讓儘量多的農民羣眾將主要精力集中到務農以外的別的工作之中,不但能夠創造出更加多的勞動性收入,而且還能夠提高這一羣體的綜合素質,讓其能夠有機會實現更加高的社會價值。如此不僅能直接為土地流轉創設出更好的條件,而且還能夠全面突破因為土地流轉而造成的諸多阻礙,保障土地流轉能夠順利與有序進行。

3土地流轉背景下開展農民創業教育的有效措施

3.1明確農民創業教育的主要目標。要從社會經濟和新農村發展、農民羣眾的自身需求抓起,更加準確地把握農民羣眾創業教育的主要目標,進而實現農民羣眾創業教育目標的規範化。農民羣眾的創業教育應當以社會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為基礎,形成相應的教育層次。一是社會經濟之發展必須要具備創業意識、創業精神以及創業能力的高層次農民。二是在新農村建設中必須要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既有文化,又懂技術,還會經營的現代農民。同時,農民羣眾還應當要具有實踐與理論方面的創業知識,容易掌握和見效較快的創業技能,投資較少但是收益很大的創業能力。所以,在農民創業教育過程中,應當在全民考慮社會發展以及新農村建設的前提下,把目的與着眼點聚焦於農民創業意識之培養與創業素質之提升、創業經驗之培育、創業心理之素質等方面。3.2豐富農民創業教育的方式方法。在農民創業教育過程中,應當形成多方面、立體化的培訓網絡,並且與全方位的教育體系相互聯繫起來,從而實現農民羣眾創業教育方式方法的多元化。開展農民羣體創業教育,不只是簡簡單單的必修內容與選修內容,更為重要的是應當符合農民羣眾的特徵,運用各類形式來多層次與多側面地靈活開展。一是要把農民創業教育課堂教學、講座分享、活動交流等多個方面相互結合起來,從而建立起一個全方位的教育網絡。農民創業教育要在切實保持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聘任經驗比較豐富的研究者、創業成功者開辦專題講座,從而極大地拓展農民羣眾的視野。當然,還應當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實踐類活動,讓農民學員們能夠在鮮活生動的實踐體驗之中提升創業的知識,從而學習到創業的能力。要將正規的創業課堂教育教學、講座介紹以及鮮活生動的活動加以結合,從而切實形成合力,創建起立體化創業教育工作網絡。二是把集中講課、迴歸教育加以聯繫起來,從而創建起多層次、全方位的培訓工作網絡。在農民創業教育過程中,應當在科學劃分學習者層次和準確查找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分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習人羣,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教育。對農民羣眾普遍需要的創業方面知識,可運用集中授課的方式,對少數素質較高者還應當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與此同時,還應當藉助於迴歸教育方式,讓學習者們在創業、勞動與學習等互動之中形成創業方面的經驗,進而提升農民羣眾的創業能力。3.3強化農民創業過程之中的跟蹤服務。在農民創業教育中,教育者們一定要提供全程跟蹤服務,通過健全完善服務方式,將農民羣眾創業之前、之中以及之後加以聯結,從而建立起多方位、全過程的農民創業教育網絡。在創業教育之前,應當準確有效地實施創業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切實指導廣大農民羣眾能夠切實走出創業之誤區,糾正農民羣眾對於創業的錯誤認識。在指導創業的過程中更為廣泛地蒐集與掌握創業的有用信息以及最新的動態,從而為農民羣眾提供最新穎、最實用的創業信息,並且對農民羣眾創業中所產生的問題加以修正;在創業之後還應當對創業者們實施風險預測、決策評估等各類服務;對農民學員們實施創業跟蹤服務,這才是開展農民創業教育的主要內容。農民羣眾要與創業經驗較為豐富的教育者保持長時間的聯繫,如此一來才能讓教育者們能夠更好地教導學員們開展創業創新活動,才能切實幫助農民羣眾解決其在創業過程中遭遇的各類問題,如此才能提升培訓學員們的創業能力。3.4努力發揮政府部門投入的主導性作用。政府部門應當為農民羣眾自主創業創造出良好的情境。對於農民創業教育,在整體上應當充分尊重創業創新,做到因勢利導,全力支持與完善服務之方針。政府部門應當致力於為農民羣眾創業解決具體困難,提升服務意識,切實減少行政上的干預,合理地引導有志於創業的農民羣眾能夠抓住機遇,有所作為。政府部門應當切實自身的工作職能,提高服務意識與服務質量,從而為農民羣眾們創造出一流的環境。應當成立負責農民創業教育的組織領導機構、協調機構、考核獎懲體系等,從而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改進工作舉措。與此同時,應當積極強化農村綜合改革進程,持續理順各方關係,改進鄉鎮工作職能。着力解決好農民羣眾創業中所遭遇的各類實際困難以及問題。因此,要全力精簡各項審批手續,簡化審批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要始終堅持依法行政、科學執法,有效保護農民創業者們的工作熱情以及合法利益。所以説,政府部門要運用創建農民創業聯繫點機制等方式,持續改進自身工作作風,進一步提升對農民羣眾創業的服務工作力度。3.5合理設置農民創業教育考試考核機制。如果農民創業教育缺少了考試考核環節,那麼農民學員們的學習情況也就無法準確掌握了。然而,一旦建立起嚴格規範的考試考核機制的話,對文化基礎普遍不高的農民朋友們而言,要想通過嚴格的考試考核是極為困難的任務。所以,要依據農民羣眾學習理論知識的實際特點,對傳統的理論考試考核形式予以改進,切實降低理論考試考核內容在整個培訓成績之中的比重,相應地則要增加學員們自身動手製作創業計劃書、實踐考察等內容在培訓成績之中的比重,從而全面考察學員們的學習成效,讓其所學能夠符合實際。

4結語

總的來説,土地一直是廣大農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經濟基礎,土地流轉雖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的確會對廣大農民羣眾的就業造成各種影響。為了更好地平衡我國城市化發展中的土地矛盾和勞動力供需之間的關係,一定要更加註重以土地流轉為基礎的農民創業教育問題。有鑑於此,在開展農民創業教育時,必須高度重視培養農民羣眾的創業能力、創業精神,分析與解決問題等能力,進一步推動我國的新農村建設,從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作者:郭平 單位:南陽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1]趙光,李放.非農就業、社會保障與農户土地轉出——基於30鎮49村476個農民的實證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10).

[2]翟年祥,項光勤.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就業的制約因素及其政策支持[J].中國行政管理,2012(02).

[3]李長健,高廣飛,李娟.城鄉統籌背景下農民土地權益保障路徑探析[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

[4]謝勇.土地徵用、就業衝擊與就業分化——基於江蘇省南京市失地農民的實證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13(02).

[5]閆小歡,霍學喜.農民就業、農村社會保障和土地流轉——基於河南省479個農户調查的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13(07).

[6]周楊.我國土地流轉與鄉村旅遊發展的關係研究[J].經濟管理,2014(11).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2ogdq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