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班級微格化管理我之所見論文

班級微格化管理我之所見論文

 摘 要:微格班級文化就是倡導個性化的班級管理,促進班級管理常規化、制度化以及科學化,激勵班主任向更高目標邁進,是學校管理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要具體傳導、落實這一理念和追求,必須有一套科學的、系統的班級管理考核評價模式。班級管理模式的改革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目前教育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環節,更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

班級微格化管理我之所見論文

關健詞:微格化管理 分組模式 跨越式發展 量化

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常年奮鬥在教育一線的低年級教師,每當教育改革來臨之際,任何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推廣,從學習到適應,從適應到運用,我都面臨着一次又一次不斷的汲取和自我的蜕變,並發現在每一次的改變中我都逐漸變得更加的完善和臻熟。我們學校為了更好的貫徹新課程理念,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上學期提出推行了‘微格化“班級管理模式,作為一名教師更是一名班主任,我帶領我們班積極響應,實現對班級的精細化管理,通過一個學期的班級分組學習教學模式的試行,從中受益非淺,但其中不免有一些不足和淺陋之處,現在説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一 各班學習小組的分組情況。

為了培養同學們的主人翁意識,班級責任感和集體主義觀念,我在多方面對全班學生進行考察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將思想素養,文化成績,行為習慣優秀的同學,中等的同學和能力較差的同學調配在一起,實行班級分組管理——我們班共70個人,共分成11組,並將座位採取座號編制的制度,每組都設有一名正組長和一名副組長,這樣構成強弱搭配性格互補,基本情況相近的同質小組,一方面使不同層次的同學相互影響,互相幫助團結協作,共同進步,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小組間平等的展開競爭,提高了多數同學承擔班級事物的能力,並且在實施中倡導權利分層下放,職責分解,讓班級的學生人人都有事做,事事都有人做,培養了學生對班級的責任心,更增強了學生關心班級和周圍的意識。

二 實行班級分組管理制度給教學模式帶來的轉變

班級分組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行必須加大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力度,及時定期召開小組長會議,做到對班級情況瞭如指掌。每個班級都有每個班級的特點,每個班主任都有自己的個性,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方法和措施不盡相同,但是想法卻是一致的-------就是為了學生的學習能快樂主動的更上一層樓。

1態度的轉變:班級分組學習教學模式的前身是原先的小組式學習,但卻與原先的小組式學習有很大成度上的不同。它要比以前的小組式學習更加細化、更加規範,具有更加切實的可操作性。 原先的小組式學習最初的'願望基本上是加強班級的平時管理和促進學生的學習,要想讓班主任協調和動員每一位任課教師去改變自己原先早已形成的教學模式,其結果可想而知。從某種意義上説以前的小組式學習的作用僅僅起到了促進班級管理的作用,至於促進學生的學習基本上無從談及,時間長了,學生的積極性沒了,班主任也累了,隨之,所謂的小組式學習也就失去了根本的意義。再看現在採用了班級分組學習教學模式,首先,它的參與者有了本質的改變 ,它不再僅僅是班主任的個人行為,而是所有任課老師一起參與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真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直接解決了班級分組學習教學模式的核心問題------提高和促進學生的學習。這無形中直接推進和保障了班級分組的日常管理,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在意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在意自己的每一次量化扣分。每一個學生都意識到自己的表現會影響小組的成績,看似一個小小的班級分組卻是在真正改變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這一點每一位在實行班級分組學習教學模式的教師都能深刻體會的到。全體任課教師的參與和投入從根本上解決了班級分組學習教學模式提高和促進學生學習的問題,也為班級分組學習教學模式推廣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2班級分組學習教學模式的監督、管理和實施的轉變:小組的分法是基本按成績平均分配,每組有分為6人,還有分為8人的,每個小組既有學習好的,也有學習基礎稍差一些的同學,實行小組長具體負責本組的學習,實現本人榜樣帶動,小組同學前後同桌課堂和課間結成對子,學習基礎稍好點的同學帶動基礎相對薄弱的同學,某一科目好的同學帶動其他同學,組長做好具體的分工,負責監督落實,這樣做無形之中方便了日常的班級管理和量化。

3是實現小組職能的優化發展的轉變,即由事務型向以學業發展為核心的合作單元型轉變,使班級學生在快樂中自主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健康成長,營造充滿活力的班風和學風 ,不僅增強了競爭意識,培養了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三 分組過程中存在的哪些問題

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摸索和實踐,我發現在分組學習模式的推行中也存在着一些問題,需要我們不斷的改進和完善。

1班級分組分層教學模式存在着嚴重的管理問題,由於班級人數較多,年齡較小,孩子們在自律性上較差,孩子們座位較近,有些孩子會禁不住誘惑受到那些學生習慣較差的影響在課堂上説話。

2如果分組時學生的學力均衡不恰當,可能促使教師產生”學生異類“的思想,加重學生不平等的觀念。也可能會在在分組過程中,出現極端問題。有些組很弱,有些組很強。

3、小組的職能單一,大都停留在班級事物的表層,在各小組呈現和表現時,總是各組中的幾個人,其他同學沒有得到鍛練的機會。

4教師在分組教學思想的指導下,往往降低了對部分學生的要求,學生學業上的合作交流和捆綁式共進的氛圍不夠。

以上就是我對班級分組管理的一點實踐與探索,班級管理模式的改革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目前教育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環節,更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科學的班級分組管理方法再加上班主任對學生的愛一定可以教出優秀的學生,管理出優秀的班集體,作為班主任,我會一如既往的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的去做好本職工作,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我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汗水,就有一分收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22xmy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