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導遊詞 >

中山紀念堂導遊詞

中山紀念堂導遊詞

作為一名樂於助人的導遊,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導遊詞,導遊詞可以幫助旅遊者欣賞景觀,以達到遊覽的最佳效果。我們應該怎麼寫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山紀念堂導遊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山紀念堂導遊詞

中山紀念堂導遊詞1

大家好,我是本次帶大家參觀紀念堂的導遊。今天,我們就來參觀參觀這裏吧!

現在,我們身至於紀念堂外面,看見了嗎?紀念堂外面簡直像座城堡!這裏還有四隻石獅子和兩棵榕樹。這四隻石獅子好像紀念堂的守護獅子一樣,不分晝夜地守護着紀念堂。石獅子中間還種着兩棵榕樹,好大好大,好粗好粗,五人才能勉強把它們其中一棵圍住。兩棵榕樹的年齡加起來少説也有兩百歲了呢!還有大門,大門豎着看是一箇中字,橫着看是一個山字。是不是很神奇呀?這就是中山兩個字,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的兩個字。

現在我們來到了紀念堂裏,你們是不是第一眼就看見了孫中山先生的金雕呀?孫中山金雕在盤着瑰寶腿,就像看見了孫中山先生坐在那裏,眺望遠方,在思索着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現在呢,我們站在偉人足跡裏了。裏面有着好多好多的從抗戰時留下的文物呢!雖然所有的`東西東西都鏽了,但是還可以知道是什麼。這兒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孫中山先生和宋慶齡女士的銅像了。要知道他倆可是夫妻呢。這兒也有很多從抗戰時期留下的文物,也全鏽了,但是也還可以知道這是什麼。還有介紹呢。

從左邊的樓梯上到樓頂,呈現在眼前的到處都是“國之瑰寶”四個字。沒錯,“國之瑰寶”就是宋慶齡女士。看見了吧,這裏到處都是宋慶齡女士的照片和宋慶齡的歷史呢。

好了,我們已經游完紀念堂了,下次見!

中山紀念堂導遊詞2

各位遊客們:

大家好!

我是您們的導遊小王,首先歡迎大家來到廣州中山紀念堂

紀念堂前面的廣場分為東、西兩部分。東西廣場各有一根旗杆和一個雲鶴華表,它們是以紀念堂的南北中軸線為軸心分別對稱的。這個廣場內種着木棉、白蘭、桂花、合笑等共70多種花草樹木,它們開花的季節各不相同,所以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盛開。這幾棵就是木棉樹,也叫英雄樹。木棉花是廣州的市花。在廣場的北門,有一棵已有300年曆史的木棉樹,是廣州的“木棉花王”。

堂前矗立着孫中山紀念銅像。在1945年以前,紀念堂只建有這個底座而沒有銅像。在1945年春天,中山大學把校內的孫中山銅像借給紀念堂安放在這裏。直到1956年,雕塑家尹積昌等人創作了孫中山的全身銅像放在這裏,原來的銅像才送還給中山大學。尹積昌所造的孫中山銅像一共有4個,其中3個在廣東。除了這一個之外,一個在黃埔軍校,一個在中山醫科大學,另一個在南京的中山陵。這個銅像的造型是有講究的——孫中山的左手用三隻手指叉腰,代表着“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右手用五隻手指拄着枴杖,代表着五權憲法。銅像寓意深刻,可見創作者的心思是非常細密的。上面寫有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和建黨程序的具體內容。

紀念堂的主體建築是一座八角開宮殿式建築,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它的堂頂是八角形的,鋪着寶藍色的琉璃瓦,分為高低4層。大堂正面懸掛着孫中山手寫的金字牌匾——“天下為公”;大堂四周的基座和階梯都是花崗石,既莊重又典雅。從整個建築來看,富有很濃的民族風格和中國傳統建築的藝術特色,不愧是中國傳統建築的經典之作。

紀念堂的建築結構非常巧妙,很多人都以為紀念堂是全木結構,其實,它是由鋼筋混凝土構成。地面到堂頂高58米,南北各寬71米。觀眾席分樓上樓下兩層,有8座樓梯,11個進出口,共有5000個座位。那麼各位可能很驚訝,這麼大的大堂,怎麼會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撐頂蓋呢?原來這裏共有8根柱子,但都藏在周圍的內牆裏,支撐着頂蓋的8個角。這頂蓋分3層,上層是一個乳黃色的弧形圓頂,中層開了玻璃天窗,下層是裝飾用的雲紋色彩的斜形方格。大家看一下,我們現在沒有開燈,但整個紀念堂都十分光亮。光線就是通過玻璃天窗射入堂內,使整個會堂不用亮燈也光線充足。由於柱子都藏在牆裏,觀眾無論坐在哪個位置,觀看舞台的視線都不會受阻;而且堂內沒有迴音,即使你坐在最遠的角落,都能清晰地聽到舞台的音響,這些都是紀念堂設計巧妙之處。

堂內舞台寬19米,深15米。這塊便是著名的“總理遺囑”,是由汪精衞所寫。遺囑之中有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是大家早已熟悉的名言。

興建這個中山紀念堂,加上越秀山頂的那個孫中山紀念碑,各項費用總造價超過300萬銀元。也許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對銀元的價值瞭解不多,但是在當時,一個銀元就可以買到40斤大米,而我們現在買40斤大米大約需要60塊錢人民幣,換算一下,一個銀元等於60元人民幣,那300萬銀元就是1.8億元人民幣。可見,這在當時也是很高的造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daoyouci/ndqyy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