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調查報告 >

【精品】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合集7篇

【精品】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合集7篇

隨着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十分的重要,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合集7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為保障學生乘車安全,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和指導意見,我校於20xx年12月對在校學生上下學乘車情況做了深入的調查研究,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目前現狀

1.我校現有附屬幼兒園一所,在校幼兒91人,其中離家較遠需乘車接送的幼兒共計48名。我校接送幼兒的車輛共2輛,均為簽訂協議的私家營運車輛。

2.我校現有的學生接送車均為簽訂協議的私家營運車輛。共有2輛面的車,主要運營線路、停靠站點、運營里程見(附表)

二、具體做法

1.完善校車檔案,簽訂責任書,強化管理。

20xx年根據上級下發文件我校開展了校車安全專項檢查,學校建立完善校車檔案。學校與校車所有人、校車司機、跟車教師簽訂了《校車安全運行管理責任書》,實行校車安全層級管理和首問負責制。

今年3月,為進一步明確校車管理責任,加強校車安全運行管理工作,學校進一步完善了校車檔案,杜絕了校車違章違法和不文明現象發生,確保我校校車安全運行。

2.積極宣傳校車公司正規校車,着力規範校車運營。今年9月,召開了接送學生車輛專題會議,會上學校積極宣傳甘州區校車公司正規校車,希望家長們接受其正規的接送,但幼兒家長因費用過高,拒絕校車公司校車接送,一致同意繼續由簽訂協議的私家營運車輛接送。

3.面對頻繁發生的中小學生交通安全事故和日益嚴峻的中小學生交

通安全形勢,為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學校專門召開了安全知識講座,下發了家長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手冊,普及交通安全知識,提高文明交通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發生。同時制定了專門的《校車管理辦法》,並定期對司機進行安全培訓。接送幼兒車輛基本做到了不超員、不超速,教師上下車接送學生。與此同時學校與司機、跟車教師簽訂了《20xx年校車安全運行管理目標責任書》。確保車輛不超載、不超速,杜絕司機酒後駕駛、疲勞駕駛。

三、存在的問題

(一)車輛及駕駛人狀況堪憂

從我校幼兒園情況看,接送學生的車輛均為私人營運的麪包車,安全性能很低,令人十分擔憂。駕駛人素質參差不齊,整體偏低,安全意識還不強,又因接送學生不同於一般乘客,所以根本沒有具備從業資格的,個別駕駛人甚至連駕駛證都沒有。

(二)存在超員現象

從對接送學生車輛的專項調查來看,有時存在超員現象。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車主及駕駛人為了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能上多少上多少,能跑多快就跑多快,特別是幼兒園的接送車,認為學生所佔空間小,超載不會影響安全。二是學生乘車時間集中。學生上、下學的時間都是在規定的一個時段內,搭乘車輛的學生只要看到有車,就會爭着上車,而駕駛人也不拒載;三是時間緊。接送學生的車輛,由於接送時間的特殊性要求,在實際接送中幾乎是“一次到位”,增加了超載現象發生的概率。

四、建議:

1.若政府統一管理,實行校車專營,根據農村經濟狀況,學生可承擔的乘車費用不會很高,尚需政府給予補貼。

2.我們建議動員家長統一交由校車運營公司接送,以提高安全係數,保證學生上下學得安全。

3.校車運營管理應由政府領導的校車公司統一管理,財政補貼資金按學期視校車運營安全情況撥付給校車公司。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英國一直以來都是國際學生的首選目的地之一,目前有超過534,600國際學生在英國的大學、學院和寄宿中學學習,另外還有很多學生在英國學習短期英語課程。有超過10,5000名中國學生(包括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在英國學習,其中超過80,000人在攻讀不同專業的高等教育課程。

為什麼這麼多的國際學生都選擇了留學英國?

首先英國有眾多的課程可供選擇,它提供大約830,000種不同專業的課程,對於國際學生來説總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

英國贏得了大約10%擁有國際聲譽的科技獎項。自1901年開始,英國培養了10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並在過去50年中培養了44位諾貝爾獎得主。

英國研究的產出率高於美國:在英國每100萬英鎊的研究資金投入會產出16項研究成果,同樣的在美國是10項,日本僅為4項。

英國大學的研究成果在諸多領域改變這社會生活:很多應用於日常生活創新源於大學中的理論研究,這包括CD, DVD, 試管嬰兒,計算機等。如果沒有英國學術界的努力和辛勤工作,這些都將不可能。

根據《泰晤士報高等教育週刊》的報道,在20個科學學科中,英國有7個學科都領先於其他西方工業國(美國、日本、德國、法國、意大利和加拿大)。

這7門學科分別為:

農業科學

生態與環境科學

地質學

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

神經科學

藥物學和毒理學

植物與動物科學

雖然在其他的眾多領域(比如物理,微生物學,經濟學等),英國僅次於美國,但如果綜合考慮各個學科,英國和美國的排名情況實際上是一樣的。

我們在20xx年留英校友職業發展研討會的調查顯示:

留英校友認為,英國教育帶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是創新的思考方式,國際化的視野和經驗,以及良好的跨文化交流和中英雙語溝通的能力。

95%的留英校友在回國半年內就能找到工作,其中超過75%在三個月內成功就業。65%的留英校友表示英國留學後的工資薪酬比留學前有所提高。超過88%的國際畢業生滿意他們在英國的學習體驗。

我們另外還做了一個國際留學生的調查,結果收到來自全英154所高等教育院校和99所延續教育學院的26萬5千名畢業生(包括英國、歐盟和國際學生)的回覆。

結果顯示:83%的學生對就讀的院校及其課程表示滿意。超過92%的研究生對英國的教學質量給予了好評。

20xx年,英國邊境管理局在中國頒發了超過5,0000份學生簽證,和20xx年相比增長約20%。英國一直致力於與中國在教育領域的合作,根據教育部的公佈,截至20xx年9月,已經有超過150箇中英合作項目獲得教育部的批准,其中包括144個本科和13個研究生項目。在中國,超過35,000中國大陸學生在國內學習英國的課程。

英國政府在20xx年對記點積分制第四層級進行了廣泛的諮詢並公佈了主要調整。這些調整是為了減少對學生簽證系統的濫用,並維護英國教育的質量。

20xx年英國邊境管理局將對部分學生進行面試以評估其誠信,並計劃在來年對5%的申請者,即約14000名“高危級別”的學生進行面試。20xx年去英國大學讀書的申請者比20xx年上升60%,同時,低層次的課程申請因為相關政策的收緊而降低了50%。在中國,因為高質量的學生申請不斷上升,拒籤率從20xx年的14%下降到20xx年的4%。

20xx年4月開始,英國將終止第一層級畢業後工作簽證的申請。但是,故去新來——舊政策的終止伴隨着新政策的誕生:留學生畢業後可以通過以下兩種途徑申請在英國工作:

獲得英國認證機構授予的學士學位及以上的畢業生可申請“第二層級簽證”。申請人必須獲得由英國邊境管理署認可的擔保機構發出的僱傭通知書,且達到一定的薪酬標準(年薪2萬鎊)。只要符合申請條件,“第二層級簽證”的申請人數不設上限。

如果你是剛起步的創業者,英國政府將啟動一項新的簽證計劃——第一層級(畢業生創業者)簽證。英國院校將保薦那些已擁有國際水平的創新理念、具備創業技能的學生參與該計劃。英國政府將會在第一年頒發1000個此類簽證。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報告背景

隨着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轉型,而作為祖國的棟樑——當代大學生,人數不斷上升,隊伍不斷擴大,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則愈顯嚴峻,需鼓勵各位同學積極投入到自主創業中去,為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行之路,因此在大學生內部進行創業觀調查很有必要。

二、 調查目的

1、 瞭解所在蘇大材化部及周邊同學對創業本身的認識與其對創業的個人看法,分析存在的誤區及利於積極發展的方面;

2、 通過調查結果得出大學生創業應該注意的問題及合理的途徑,為各位同學提供合理的建議,鼓勵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創業,為職業道路提供更多的選擇。

三、 調查方式

1、 利用QQ羣、人人網等通信工具,發動院部同學參與網頁問卷調查;

2、 採取面對面交流採訪的形式,瞭解身邊同學對創業的普遍看法及自己對創業的構想與安排;

3、 查閲有關文獻,參考部分專業調查報告數據。

四、 調查報告結果

1、 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瞭解程度:

(1)、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原因:

A、冒險嘗試心理的鼓舞:

參加調查的29位同學中有11位同學希望自主創業,佔總數的37.93%,其中有4位同學是認為自己還年輕,還有時間去冒險創業,嘗試一條不同的發展路線,約佔希望自主創業同學的36.36%,且四位同學均為男生,結合男女生性格特點差異,可見冒險嘗試精神是大學生創業的創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B、收入豐厚的刺激:

此次參與調查的同學有4位同學是因為自主創業可以帶來豐厚的收入而願意進行自主創業的,佔36.36%。從事後的採訪調查得知,這些同學認為雖然找到工作雖然相對創業要簡單許多,但是其與創業相比,收入差距較大,不足以為高質量的幸福生活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故希望能夠進行自主創業;

C、嚴峻的就業壓力的影響:

調查中2位同學表示因為現今就業壓力明顯而選擇願意進行自主創業,佔18.18%。從國務院每年的工作報告及近期參加工作的人員口中可以得知,近幾年伴隨着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不斷增加,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不斷攀升,給大學生心理產生了較大壓力;

D、家庭成員的鼓舞:

調查中1位同學表示自己希望選擇自主創業是受了家庭觀念的影響,佔總人數的5.88%。從採訪得知,此位同學父母均受過高等教育,對自主創業有清晰的認識,也支持其子女進行自主創業,走不同的發展路線。

(2)、對創業與專業關係的認識:

創業與專業有何關係?一些企業的老總,大學所讀的專業與創業的行業毫無關係,現也成為全國明星企業,這些事例往往給大學生帶來一些困擾,這不得不讓大學生因專業和創業而思考。此次調查中,31.03%(9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密切相關,55.17%(16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有關係但不大,10.34%(3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基本沒關係,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完全沒關係的僅佔調查人數的3.45%(1人)。數據顯示,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關係不大的學生始終佔多數。部分專家指出,大學生創業最好能與專業掛鈎,從基層做起,因為專業往往是畢業生最擅長的,正所謂不熟不做,另外大學生剛畢業時肯定缺乏社會經驗,如果急於創業,很有可能失敗,最好還是從基層做起,先到擬創業的行業裏紮實的工作一段時間,瞭解行內情況,這樣創業時也可以提高成功的機會,切不可盲目投資創業,更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如此表明,專業給人們發展以一個起點,那是條件,而不是籠子和束縛自己的繩索。我們還必須眼光遠一些,知識面寬一些,頭腦活一些,反應靈一些,專業多一些,朋友廣一些。

(3)、創業之前會做哪些準備:

A、參加創業設計大賽:

3人選擇自己在創業之前會通過參加“創業設計大賽”的形式來為自己的創業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獲得專業人士的指點並作好更充分的心理準備,佔希望進行自主創業的同學的27.27%;

B、看創業類書籍:

9人選擇自己在創業之前會閲讀足夠的創業類書籍,學習創業成功人士的良好經驗,並得到充分的知識儲備。採訪顯示,部分同學對類似李開復創辦的“創新工場”等為創業者提供幫助的公司的瞭解較多,希望通過閲讀相關內容獲得更多的幫助,並希望自己以後創業時能夠獲得其幫助;

C、參加創業培訓:

6人選擇會在創業之前參加創業培訓,以此獲得關於創業的專業知識,佔總人數的.54.55%;

D、到企業實習:

10人選擇會到企業實習,佔總人數的90.91%。要成功創立小型公司,最好先經歷過大組織的磨練,因為組織可以提供較大的視野。創業是非常艱苦的過程,必須吃苦耐勞、必須堅韌不拔、必須掌握專業技術、必須心態平和、有愛心,而且不能斤斤計較,這些東西可以在企業實習中獲得。

另有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學生對創業(商業)計劃書的書寫要求認識並不高,其程度僅在於“認識一點”,更有一部分是“不知道有這麼回事”。有創業理念但是認知程度低這是遠遠不夠於將理念實施的。

2、大學生創業時應做好的準備(查閲資料):

對於自主創業,許多大學生只是一時好奇而擁有三分鐘熱度,最終也只能落得鏡花水月,因而,自主創業無疑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目前,雖然有不少國內高校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但是真正自主創業的學生並不多,即使對自主創業感興趣,有憧憬的學生很多,但大多隻停留在“紙上談兵”這一階段,如何才能真正地自主創業,真正地脱離“紙上談兵”呢?

(1)、主觀方面:

A、創新

大學生要自主創業創得出色,靠的就是自己能否兼備技術創新和思維創新。大學生們要創業,必須眼看四面,耳聽八方地接受新信息,從而促進創新意識的增強,進而令自己的創業理念能迎合大眾的口味,及時滿足因時代變化而引起的新需求。

B、務實

大學生們是一羣受社會影響較大的羣體,要有從實際做起的決心,不能盲從,要兼備面對現實的勇氣,留心身邊的有利與不利條件。在求學階段,要懂得從方方面面獲取自己所需的資訊。想創業的大學生們要紮紮實實地從基本做起,並想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吸取經驗,大學生們要創業應該也必須如此做的。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班級:230111姓名:許濤學號:23011110

調查目的:

瞭解大學生的上網與網絡道德問題,針對大學生網絡道德所存在的問題,做出能夠提升大學生網絡道德水平的對策,提高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

調查對象:

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數控專業大一學生。

調查時間:

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調查內容:

網絡是信息的海洋。它不僅僅是人們表現自我的空間,更是人們為學習、工作、生活提取各種有用信息和進行種種交流的工具。網絡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帶領人類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它既能為人們創造無限的財富,也能誘使人們掉進痛苦的深淵。對於人類,尤其是對於我們大學生羣體,網絡到底是虛擬的伊甸園,還是潘多拉的盒子?網絡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一、學生網民的特點

1、隨意性大。

從上網原因和聊天話題兩方面都體現出大學生上網存在較強隨

意性。10.4%的學生在高興時上網,8.5%的學生在心煩時上網,27.7%的學生在無聊時上網,53.4%的學生不定時上網;在聊天話題方面;15.7%聊個人情感,16.4%聊興趣愛好,19.3%聊生活經歷,5.5%進行學術探討,43.1%毫無重點的聊。

2、網絡知識貧乏。

許多大學生在網上除了聊天、使用免費電子信箱、看新聞外,就不知道做什麼。調查顯示:16.4%的學生不知道"搜索引擎"、"BBS"為何物,在知道的人中也分別有25.6%和62.6%的學生沒有使用過。使用免費電子信箱除了收發E-mail外,8%學生用於聯繫工作,34%的學生用於收發電子雜誌,2%的學生還用於收發賀卡和手機短信息等其他服務,56%的學生沒有其他用途。

3、不成熟性。

63.1%的學生曾因上網而耽誤過上課。學生們更注重互聯網的娛樂、資訊、拓展生活空間的功能而非學習的功能。在談到網絡對學習的影響方面,22.4%的學生認為能從網絡獲取信息以促進學習;40.7%的學生認為能拓展知識面,開闊視野,提高思維能力;26.3%的學生認為花費太多時間上網娛樂致使成績下降;10.6%學生認為網絡中的不良信息會產生不良影響。對於非法和不良信息站點,27.1% 的學生曾誤入,31.3%的學生曾好奇進入,17.5%的學生經常接觸,24.1%的學生從未接觸過;這些不健康的內容,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發展,雖不是主流,但卻是不可忽略的現象。

二、學生上網存在的問題

1、既費錢,又影響身體健康。

調查顯示:在每週上網時間方面,17.7%的學生在2小時以下,20.9%的學生為2-5小時,25.1%的學生為5-10小時,19.5%的學生為10-20小時,16.8%的學生在20小時以上;在上網時段方面,23.2%的學生在白天上網,33.9%的學生在晚間上網,35.2%的學生在週末上網,7.7%的學生還經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時計算,對於學生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名大一的男生還反映,自上網後,視力明顯下降,肩部、腰部經常疼痛。

2、上網環境差。

45.9%的學生在校內上網,44.3%的學生在網吧上網,利用自己電腦上網的僅佔9.8%。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網吧,都非常擁擠,且空氣相當污濁,尤其是網吧,每台電腦所佔面積還不超過1.5平方米。

3、學校的教育不到位。

31.9%的學生的網絡知識來自於網絡,30.2%的學生的網絡知識來自於書籍,26.7%的學生的網絡知識來自於向同學朋友請教,從學校教育(如計算機課等)獲得網絡知識的學生僅佔11.2%;同時,對於學校舉辦網絡知識講座,僅有17.4%的學生表示一定去,如果有時間就去的學生佔57.9%,不感興趣的同學佔24.7%。由此可見,學校的網絡知識教育不到位,學生已對從學校獲得網絡知識失去信心。

4、沉迷於網絡的虛擬化。

大學生感興趣的兩個重要主題是網上交友和網上戀愛,這兩個主題又是和網上聊天分不開的。調查顯示:94.6%的學生在網上聊過天。

對於聊天的評價,14%認為是排解現實中壓抑不滿的重要方式,16%認為是展現另一個自我的途徑,33%認為是最好的消遣方式,17%認為是重要的交友途徑,僅有20%認為是無聊。雖然多數同學都知道網上的信息未必真實,但由於網上交友可以突破現實生活空間的侷限性,而且表現自我時沒有思想負擔,所以他們還是樂此不疲。5.2%的學生還有過網戀經歷,對於網戀的原因,24%學生是為了排遣寂寞,28%的學生是為了尋求刺激,12%的學生是為了追求浪漫,36%的學生是為了趕新潮。除此之外,網上游戲也體現了學生沉迷於網絡的虛擬化,22.8%的學生認為刺激過癮,24%的學生認為可以展示自己才能,滿足成就感,25.3%的學生沒玩 過而無法判斷,27.9%的學生認為無聊。

三、“信息污染”嚴重

網絡上獲取知識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點,給大學生求知帶來極大的方便。從某種程度上來説,網絡不只是為大學生打開了知識世界的一扇窗,而且也為他們創造了另一個求知的廣闊空間。但是一些不健康的網站總是屢禁不止,並且XX網站呈現出增多的趨勢,一些黃色甚至反動的網站也接近着學生。在本次調查中,有40%的學生承認接觸過不文明網站,這説明“信息污染”現象還是十分嚴重的。

四、網絡文明不理想

在本次調查中,上網時受到過別人惡意攻擊的佔40%,由此可見,網絡文明建設形勢比較嚴峻。有80%的學生認為提倡網絡道德文明教育是勢在必行的或是有必要的。幾乎所有的學生認為在網絡裏要用文明語言是大學生必備的網絡道德,由此可見大學生仍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平。

五、對調查結果的一些思考

信息時代匆匆的步伐讓大學生不能不使用和接受網絡,不管它會帶來多大的衝擊,也這種衝擊中夾雜着多少不良的成分。作為主宰新世紀的一代,大學生終歸是離不開網絡的。為什麼同樣是應用網絡,大學生就不能挖掘出最實際的意義,而僅僅停留於娛樂和消遣?這恐怕就是一個認識和對待新事物的態度問題了。對於這樣一種新事物,既不能視之如洪水猛獸,因為它會帶來某些負面的影響而因噎廢食;也不能盲目的鼓吹它有怎樣的優點。作為大學生,應該認識到沉溺於網上娛樂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關注網絡上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通過網絡接觸社會,提高辨識和思考的能力。

網絡提供了大量信息,又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個性化和國際化的空間,給了大學生一個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就在大學生為傳統教育那種求同過多,求異過少及封閉式的弊端埋沒了個性而叫苦的時候,網絡的出現無疑為推進素質教育提供了一塊"試驗田"。

互聯網向大學生展示了各類知識結構,對於知識選擇的靈活性大大增加,學習的主動性也大大提高,學習的內容自然大大超出了狹隘的課本範圍,這對於大學生能力的提高應是大有裨益的。當然,並不否認網絡同時會帶來了一些不良的信息,特別對於大學生而言,完整的價值觀念還未形成,好奇心又很強,很容易受到外來事物的影響。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調查背景:

寒假放假之前,老師佈置的這項調查任務,放假回家之後,我和幾個家鄉同學進行了初步的討論和分析,決定針對於我們農村的大專學生進行此次調查,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身為農村的一名大專學生,我更瞭解農村,更瞭解農村的生活及各個方面;其次,我自身感覺,作為一羣特殊的社會羣體,農村學生更需要更多的社會關注和了解,而且絕不僅僅侷限於此項調查;再次,我的同學和朋友基本上都在農村,調查實施起來比較方便,更切實際;最後,老師是贊同我們對同學和朋友的調查的,因為相比其他方式,其操作性更強。

此項調查,作為我的一個初步調查,難免一些個人的主觀因素,也難免一些錯誤,請老師給予批評與指正。

調查對象:農村大專生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與口頭問答相結合

調查時間:20xx.01.20——20xx.01.30

調查人數:50

調查的基本情況:

大學生的基本消費狀況:

農村大學生的消費結構與消費水平顯現出比較大的差異,而且消費心理也趨於多樣化,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可以説農村的貧富差距日益明顯,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從調查結果來看,每月生活費500元以下的人數僅為8人(佔16%),500—1000元的人佔大多數為28人(佔56%),1000—20xx的有12人(24%),甚至有2人(4%)的生活費超過了20xx元。雖然有些是有特殊原因的,但明顯可以看出生活費的支出存在的差距已經相當大了。

消費結構多樣化。

以往的學生大部分生活費是用於飲食及日常必需品的支出,而如今,隨着大學生活的多樣化及信息通訊和網絡的興起,這些新興的事物也給大學生傳統的消費結構帶來了巨大沖擊。調查發現,有一部分同學在通訊及上網費用的支出佔生

活費的比重接近了伙食費的支出,女學生在裝扮上的花銷也不是一個小數目,這些都足以説明,如今農村大學生的消費結構越來越多樣化。

消費心理與城鎮學生相比,更理性。

農村學生的消費觀念顯然與城鎮學生有諸多差異,這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可否認的是,農村學生在消費上表現的更為謹慎,更具科學性。調查結果顯示,很多學生不是“月光族”,他們或多或少都會結餘一些支出,儲蓄意識很強。但從縱向比較,現在的農村學生相比以前,消費心理髮生了巨大的變話,他們更喜歡把金錢轉化成另一種財富,那就是知識,他們喜歡買書,學習意識很強。

較強的理財觀念,財商較高。

當然這種結論是相比於城鎮學生而得出的,而相比以前的學長學姐們還是有所欠缺的,單我認為這種現象是由現在農村現實決定的,一方面農村與城鎮的收入差距還是巨大的,理財觀更為保守,注重儲蓄;另一方面,農村家庭收入逐漸增加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他們現在擁有更前衞的理財觀及消費觀,他們偶爾也會超前消費,這已不罕見。從調查結果可以推測出,這種現象還會有更大的發展趨勢。

農村大學生消費狀況所產生的諸多變化,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我認為這些因素中,家庭的實際經濟條件無疑是最主要的方面。收入決定消費,所以想要探究大學生消費狀況變化的深層原因,必須要了解其家庭經濟承受力是怎樣的一個狀況。但是這方面內容不易在問卷中體現,故我選擇了口頭詢問法進行調查。

農村大學生家庭經濟承受力調查: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多數學生的家庭條件相比以前都是有明顯改善的,但是各個家庭收入之間的差距確是比以前拉的更大。經口頭詢問得知,有些家庭的經濟收入基本上接近城鎮平均收入水平,大多數家庭條件比較一般,還有一些是徘徊在貧困邊緣的,主要是家庭的收入來源不一樣。下面我就分析一下,這些具體的差異:

收入差距大,而且這種趨勢還在加強。

調查結果顯示,50個接受調查的學生中,有6個學生(佔12%)家庭是主要靠務農即糧食收成取得收入;32個學生(佔64%)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是靠父母外出打工獲得;5個學生(佔10%)是靠做小生意獲得收入的;7個學生(佔14%)家庭是屬於工薪階層的。他們之中明顯可以看出收入渠道的差異,工薪階層的和完全靠一畝三分地養活的家庭豈能一樣。據我瞭解,部分家庭中,是靠其他兄弟姐妹外出打工來換取一個大學生唸書的,這就是農村經濟狀況的真實寫照,冰火兩重天的對比。這也是解釋消費水平差異的主要依據。

學生教育支出是家庭支出的主要方面

對於大學生來説每年的花銷起碼要在一萬元以上(不包含學費),這個數字對農村家庭來説是巨大的,可能是他們半年的收入。所養一個大學生在農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也是很多農村家庭的學生選擇不讀大學而是選擇更為便宜的中專或者直接出去打工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不讀大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還可以為家庭帶來部分收入。何況現在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大幅增加,使得更多家庭在擇學上更為慎重和小心。

家庭面臨更多壓力,各種負擔層層疊加

誰都不能否認現代社會壓力的巨大,失業、養老、醫療、房價各種壓力,無所不在,在農村也是這樣。舉個例子,我有一個同學大學即將畢業,但是就業前景並不好,他的家庭就是一個典型的壓力疊加型的,他的父親是獨生子,爺爺去世,奶奶一直在病牀上躺着,醫療費用全部由他父母承擔,花費很大,他和他的妹妹都在上學,教育支出不用説了,另一方面,他的父母都是農民工,母親還只能陪在奶奶身邊,沒有收入,家庭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他父親每年三四萬元和幾畝田地的收成,家庭壓力可想而知,這種現象在農村也是很常見的。雖然在農村,房價問題還沒那麼嚴重,但是對於要在城市奮鬥的農村學生而言,這簡直要比城市的學生要嚴重多了,因為他們家庭的經濟承受力遠不及城市,他們的路更難走。

我的看法與感想:

對於農村學生,政府和學校應給予更多的照顧措施。

由於教育資源分配的偏差,農村學生的經濟壓力遠大於城市,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他們理應得到社會、政府和學校各方面的支持。

農村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理財觀。

從另一種角度説就是要樹立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意識,樹立“求實心理”的消費觀念。增強自身理財觀念的提升,用最少的錢做最多的事是我們的追求目標。

大學生消費觀的樹立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

消費受到收入的絕對影響,同時其他各種因素也在其中發揮着自己的作用,促成了當今消費多樣化趨勢的顯著增強。消費觀的多樣化是社會多樣化在經濟領域的一種顯示,其實它也從一方面反映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在發展、在進步。只要我們用積極的方法來引導這種消費觀,它的發展也會促進社會的進步。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務虛不務實、眼高手低、缺乏實際經驗……這些看法成為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高等教育向研究型教育轉型,素質教育成為一個主要內容;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職業技能成為招聘的主要標準。因此,從學校大門到企業大門,還有一段就業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國內高等教育所缺乏的職業教育。那麼,職業教育這一課到底應該由誰來補。

學生:學歷、經驗難以兼得

一項對本市IT行業進行的薪酬福利調查表明,具有較高教育程度的求職者通常更容易獲得薪酬優厚的工作,每多受一年教育,年薪平均增長8.3%。有一些高薪崗位雖然對學歷要求不高,但一般都要求應聘者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可以看出,要想找份好工作,要麼是高學歷,要麼是有工作經驗。而最優秀的人才則同時具備了這兩項素質。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説,要想滿足企業這樣的條件,真有點“魚和熊掌難以兼得”。

華夏大地教育網總經理高松濤認為,儘管高學歷和多年工作經驗都能帶來很好的職業生涯,但對於每一個個體的學生來説,這樣的要求還是有些苛刻。所以,學生通過一些活動和比賽來找工作也是“迫不得已”。企業這樣做也很精明,他們知道這樣才能找到最合適的人才。

“在理想狀態下,任何人都會回答説,能力要大於學歷。這恰恰給畢業生就業增加了難度。”新東方IT教育機構總經理吳雷告訴筆者,把這個問題放到現實當中,一些企業就對所招聘的崗位要求工作經驗等條件,這實際上是企業從盈利目標異化出來的一種重經驗、輕學歷的“經驗歧視”現象。另外,重經驗、輕學歷的“經驗歧視”現象當然不能完全歸咎於企業,求職者自身也存在着學“不”致用、工作適應能力差、綜合素質不高等問題。

不可否認,學歷高低仍然是衡量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一些企業“要學歷也要工作經驗”的招聘原則也不無道理。畢竟,這是企業在招聘當中一個很“實用”的方法。

高校:素質、就業率孰輕孰重

一名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經歷數次應聘失敗後,抱怨説:“幾乎所有的單位都要求應聘者有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像我們這樣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機會實在太少了。”現在,他決定考研,希望以高學歷的優勢來彌補工作經驗不足的劣勢,找到滿意的工作。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許可以看作是傳統教育在崗位需求面前暴露出的一個‘瓶頸’。”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杜教授告訴筆者,傳統教育具有“傳道、授業、解惑”的功能。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習者之間更符合一般性的“師生”關係的定義。學校裏學的是基礎知識,主要工作能力的培養還在於對自身的再教育和工作後的積累。給學生一個學術背景,是高校培養人才最重要的意義之一。

在學校裏,培養的是一種適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工作以後,學習的內容雖然變了,但方法仍然是通用的。北京師範大學畢分辦負責人表示,其實這也是一種能力的獲得。好的方法就如一把好“利器”,能夠在工作學習中游刃有餘。

信息產業部電子人才交流中心吳劍鋒處長告訴筆者,職業教育與傳統教育有着相當大的差異。與學歷教育相比,職業教育應該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一般的教育不會很系統地教授實際從業經驗,也不能把教學的所有內容與將來學生所要從事的工作崗位的需要高度結合。傳統學歷教育的內容體系立足於某一特定學科,而職業教育的課程設計是以某個具體工作崗位為出發點。其實,就業教育和學校的教育應該是分開的,學校當然要完成對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學校不能變的只顧及學生的就業率。

學生進入高等院校,就説明學生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層次,畢業之後會可以有很多出路,可以研究專業,可以出國深造,當然,也可以就業。社會上不應該把找工作的壓力過分渲染。畢竟,高等院校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是一個人的基本能力。

職業教育: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參加編程大賽,就有獲得知名企業就業的機會。”日前,在教育部考試中心和華夏大地遠程教育公司舉辦的20xx年NCRE編程大賽上,參加編程大賽的150名選手中的37名參賽選手達成了就業意向,等待他們的是令人豔羨的白領職位。不過,華夏大地教育網的總經理高松濤表示:“通過比賽找工作的確是個‘好主意’。但是,這並不能解決所有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參加職業教育才是這些剛剛畢業學生在就業之前最應該上的一課。”

職業教育將給畢業生提供多一些的就業出路。NCIE與中關村人力資源經理協會合作成立了NCIE中關村人力資源俱樂部,專門幫助學生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信息產業部電子人才交流中心吳劍鋒處長介紹,俱樂部通過邀請協會內部的企業HR經理、市場部人員及資深的職場專家,面對面地為學員提供包括職業發展如何規劃、面試技巧培訓、實習推薦、招聘信息等服務項目,使學員針對自身的情況,為自己“規劃職業人生”。同時,俱樂部還會召開企業供需見面會,為學員擇業、就業提供可靠保障。為學員提供更直接、更實用的服務措施。

與此同時,信息產業部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主任周明也介紹説,信息產業部每年都要投入很多資金對學生進行大量的免費培訓工作。現在,這個工作已經落到了“實處”。為了實現IT管理諮詢顧問的規模化培養,鑑定中心推出了ITMC培訓,鑑定中心主要負責考試和管理工作,盈動華建則負責IT管理諮詢從業人員培訓、市場推廣以及技術支持等工作。清晰的定位和高效的運作從機制運營上確保ITMC成為一個權威、中立的第三方信息化認證培訓,也給畢業生就業增加了一個選擇。

其實,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形式應該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實現個人素質和職業能力的結合。而説到根源,還是因為職業培訓機構服務的對象不僅是學員,更是為聘用學員的企業服務。有效把握市場和最終客户的需求,也許才是讓學生、高校、企業、職業教育機構都滿意的一個好辦法。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小學生環保實踐調查報告 隨着科學技術的速度發展,我國的經濟文化水平不斷提高,每家每户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汽車、摩托車、助動車日益增多。同時,這些機動車也給環境造成了不良的危害,尤其是對我們正處在學齡階段的孩子來説,這可存在着不可忽視的“危機”。可是,許多同學對衞生環境似乎毫不關心,甚至沒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我校同學的環境保護意識又是怎麼樣的呢?請看下面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1、瞭解在校同學的衞生環保意識怎樣。

2、改善教室衞生,活動場所幹淨情況。

3、保持校園乾淨整潔。

4、通過總結與調查結果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

二、時間與地點:

1、時間:

2、地點:幸福小學五年級教室

3、調查人:

4、調查對象:本班學生

三、調查經過

1、20xx年1月10日,我把事先準備好的調查問卷發給了全班56位同學,採用“問卷調查”順利成章地完成了任務。

四、調查題目:

簡答題1: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扔紙屑你該怎麼辦? 簡答題2:看到地上有垃圾你該怎麼辦?

簡答題3:如果你身邊有張紙,四周又沒有垃圾箱你該如何處理?

簡答題4:在沒人看見的情況下你會亂扔垃圾嗎?

五、調查結果:

1、通過被調查人在不同情況下做出反應,來調查他們的應變能力與意識。

2、通過被調查人對事物的認識與作出的判斷,來判斷他們的衞生環保意識。

結果:經過我一節課的努力瞭解到30位同學衞生環保意識一般,18名有較強的衞生環保意識,還有8名同學的衞生環保意識十分差。

六、調查分析:

這個出人意料的結果令我觸目驚心,在這56位同學中,只有一部分的同學在心中能夠樹立起一定的衞生環保意識,而很多人不注意自己的衞生環保,通過調查得知,在

我們在校同學中有約一半人缺乏衞生環保意識。

七、結論:

1、一部分同學的衞生環保意識比較差,遇事所作出的判斷十分草率、馬虎。

2、一部分同學缺少應對衞生環保的措施,比如亂扔垃圾等,竟還有同學會把垃圾扔到綠化帶上。

八、建議:

1、學校應多開展一些提高同學衞生環保意識的活動,讓同學們多參與實踐體會。

2、家長也應該多培養教育孩子們這方面的知識能力。

3、給同學們開展一次綠化環保宣傳教育。

4、每班配備一隻環保箱,要求學生投稿記錄環保衞生情況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diaochabaogao/xy4r3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