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規則作文 >

【實用】規則作文五篇

【實用】規則作文五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規則作文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規則作文五篇

規則作文 篇1

蘸一抹天青,暈開沉睡千年的寂寞;

掬一捧清泉,勾起微涼淡漠的回憶。

我在冰冷潮濕的墳塋裏躺了太久,而此時我醒了,踏上了坎坷的朝聖的旅途——我是一本宋詞,身後是無邊的荒涼。

一、神於天

記憶的水路很模糊,可我依然記得你的倔強。記得你輕輕翻開我的內頁,用蒼白的手指摩挲着一個個你曾經以萬丈豪情揮就的字眼。“嘀嗒”,是窗櫺上的雨滴打濕了你的心,也打濕了我的眼。路遇黃葉,是你的不幸還是我之大幸?你沉默。然後靠窗獨面寂寞沙洲冷。還記得小時掌燈讀《四書》,未來驕傲的士大夫,不過只有封妻廕子的小小心願,如今卻被這雨打得支離破碎……

我知你的愁苦。

你愛蒼生,所以你不願向小人低頭。而你更愛這一片繁星閃爍的中華文化之天空,所以你用文人的尊嚴捍衞你接近天空的理想。人怕寂寞,而你獨愛它,抓住中華文化之魂,你需要它。

二、聖於地

深夜無眠,我躺在狹小的書篋裏渴盼着一雙手把我拉出黑夜。我討厭這狹小的空間和糾結的蛛網。我是一本宋詞啊!曾經是萬千文人的摯愛,而今卻……被人遺忘,厚厚的灰塵説明了一切。千年後的人們,已把我遺忘。

可是,你來了。拍拍我肩上的塵土。你小心翼翼地把我裝進你隨身攜帶的書箱。你帶我上了船,一艘開往大洋彼岸的船。你是即將遠行的遊子,可我知你深愛着身後的熱土。你喜歡在清晨對着東方將我翻開,用你充滿情感的鄉音一遍遍地呼喚。子瞻、易安、稼軒……你愛它們,就如愛你的祖國。

你又要遠行了,這一次你將奔赴前線,所以你要和我告別,把我埋在這棵大槐樹下,向着東方的太陽。我又再一次回到了地下……我累了,此時的我是東方的一枚葉子,承載着太多人的神聖理想。此時我只想貼近大地,傾聽她的呼吸,那麼真實自然。

三、回家

沒有人知道我的家在哪裏,可我知道來時的路。我不憚其他人把我忘記,因為我是一本宋詞,我是中華文化輝煌的註解。

但,原諒我的寂寞吧。我離不開故鄉的土,更懷念那曾經浸潤我心的讀書聲。儘管這條朝聖之路那麼艱難,我想回家……帶我回家……

規則作文 篇2

那天晚上,為了慶祝我的生日,我們全家去飯店吃大餐,開心極了!吃完出來,爸爸説他去打牌,於是媽媽帶我回家。

八點多正是晚高峯,堵得厲害,我們的車像蝸牛一樣,在右邊車道上慢慢爬。媽媽不耐煩了,“啪”地一打方向盤,車“噌”地竄到了應急車道。我一看就急了,大喊:“媽媽,不能佔用應急車道!”話音未落,後面一輛車在應急車道上飛奔過來,“哐當”,撞了!

我們的車被颳了,後面的車保險槓被撞壞了。

“報警,你看看給我撞的!”後面車上的叔叔説。

“我的也颳了呀!”媽媽説。

“是你強行併線!”

“我是強行併線了,那你呢?”

“是,我也佔用應急車道了。”叔叔仍然理直氣壯,“那還是你多一犯一條吧?”

“行行行,你説多少錢吧!”

“500”叔叔説。

“什麼?500?你看看你這個,踢一腳就好了;你再看看我這個,踢一腳能好嗎?”

這時我遠遠聽到警笛的聲音,警察很快就到了,問訊了一下,又查看了現場,説:“你們佔用應急車道,都嚴重違反交通法規!今天幸虧沒有趕上事故,不然的話,你們知道什麼後果嗎?”

“知道知道,我們錯了,以後絕不再犯。”媽媽和叔叔都低頭認錯了。

“算你們幸運!”警察一臉嚴肅。

“那,你看我這……”叔叔指了指他的保險槓,有點氣餒了。

“50。”警察不耐煩地説。

“嗯嗯。”媽媽馬上掏出50元。

“50哪夠啊?”叔叔説。

警察衝保險槓“咣”就是一腳:“你看,這不好了嗎?”

“咦,我這……怎麼好了?”叔叔説。

“可不是嗎,我一踢就好了,所以50都多了。”

叔叔接過媽媽的50元錢,我們就各自回家了。

爸爸回家後説完媽媽,又怪我怎能聽之任之。這能怪我嗎?規則面前,我無能為力啊!

規則作文 篇3

什麼是規則?是白紙黑字的法律條文,還是七大章八大節的校規?應該不是這些。當一個孩子在你身邊摔倒時,沒有哪條規則要求你必須把他扶起來,但你還是這樣做了,因為你心是有這樣一個規則:要幫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這種規則多了,人情也就隨之形成了。

規則與人情是相輔相成的。

沒有人情,規則是無法支撐一個社會正常運轉的,規則是人定的,如何嚴密也不能夠到“天衣無縫”。若沒有人情的支撐,規則是很容易被人鑽空子的。你説不許“隨地”吐痰,那我就吐到公園的長椅上好了;你説不許“亂塗亂畫”,那我就“認認真真”地給你畫上一排青面獠牙的小鬼,如何?事情若真到了那一步,恐怕就不是一口痰,一幅畫那麼簡單了。律師們大可鑽法律的空子,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將事情弄得黑白顛倒,是非不分,只怕年年都要“六月飛雪”了。

沒有規則的社會更是要方寸大亂。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範促淹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不拾遺”或許還有可能,而“夜不掩户”卻怎麼聽怎麼像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説,當人情不足以約束人們的行為時,規則將會適時地補上這個漏洞。“個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聽上去是人情的淪落,但美國卻制定法律,要求你先把自家門前的雪掃乾淨了再説,至少不能讓路人被你家的積雪滑倒。這就是人情的底線——規則劃出來的。

理想的社會應是規則與人情並存的。規則約束着人們,使其不至滑出人情的底線;同時,人情也填補了規則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一個人被外在的規則和內在的人情約束着,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社會的規則與人情相輔相成,這個社會才能充滿希望。人情是通向美好未來的路,而規則就是路旁的燈,照亮我們純潔的靈魂,也照亮那條充滿理想的大道。我們將人情埋在心底,將規則挽在手上,勇敢地面對未來。

規則作文 篇4

周國平在《各自的朝聖路》中指出:“自認為具有'聖人'品格的民眾用人情的幌子去踐踏看似冷酷的規則。”

近人情固然重要,但這並不意味着一味退讓或是無視規則。

規則是一種秩序;是於公眾的一種公平;更是維繫社會,將羣體的既有資源安排至最佳的維度。縱然千年之前的孔子駕着木車,將禮樂仁和傳遍春秋大地,人情之禮便深扎於國人內心,凡事以寬容或是人情盡然處理,過猶不及,這無論是對當事人本身或是受害者都不公平。

噹噹事人因人情之禮得到逃脱甚至被憐愛,大部分人內心可能壓根不會有感激或是懊悔,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種僥倖和喜悦,然後這羣“寵兒”便一再去探求這種人情之理的底線。久而久之,旁觀者逐漸也會加入他們的隊伍,這僅僅只會導致惡性循環的發生。再説了,僧多粥少,人情哪裏給得過來?

缺乏規則約束的羣體,有幾個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屬於自己的一頁?

從更深的角度去看,輕視規則實則導致了人們的過度寬容。這種妥協性的特點無疑是國人的劣根性之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了他們奉行的黃金準則。這無疑都是怯弱的,退縮的,不作為的行為,只會假借人情的名義去規定自己內心的準則。擅定之人越多,堅硬的黏土之牆最終只會變成盤中散沙,隨風飄蕩,飛向自認為美好的彼岸,不過只是變成一羣輸得連自己都不曾意識到的人罷了。

規則彷彿是火,猛烈而使人煎熬;人情便是水,給予人們順滑的觸感和心靈的慰藉。但是水也會將你淹沒,使你默無聲息,喪失活力。

社會中的個體猶如沙漠中的行人,水必然不可少,但在邪惡與危險縱橫的黑夜,是火將你在萬千劫難中挽救,讓你安然度過。

所以人情並不與規則相悖,相反,兩者缺一不可。我們在遵守強有力的規則時,只要是不過分的人情,是可以協助我們取得更好的效果的,因此應該重規則,輔人情。

人情是規則下的人情,規則是有人情的規則。當兩者相輔相融,其樂融融還會遠嗎?

規則作文 篇5

規則的制定是為了讓人們生活得更美好,倘若為了死守規則而破壞這份美好,那麼規則的存在就意義可疑了。當人性遇上規則時,我們是否應以人性為先,更多地關注人呢?

考生遲到了2分鐘,不能進入考場。考生的媽媽又是求情又是下跪,考生還差點做出過激行為,最終考生還是未能參加考試。有的認為,高考關係到考生的命運,給他一個考場,把握一些規則的靈活性,多一些人性化的通融,並無大礙;可能也有市民覺得這對其他考生不公平,還可能影響正常考試秩序。

規則中鑄就着輝煌,綻放着睿智。無可否認那“三國鼎立”的盛世,離不開冷峻的規則;唐王朝的鼎盛——那“貞觀之治”的壯舉,亦離不開嚴厲的'規則。歷史同樣告訴我們規則的退化,註定的是失敗,推出的是“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的揮霍,銘記的卻是“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的秦之淚。然而規則也是有血有肉的鮮活體用情感、睿智制定的;規則中閃爍的輝煌也是人踏出來的。它以其冷峻、嚴厲神聖不可侵犯……但唯獨一點它卻不能風乾了“情”,吞噬掉真正的自我。

敲開規則的枷鎖,看到的不僅是冰冷的稜體,感到懾人的威力,還尋覓出其中最佳的弧線——折射的卻是非凡的光芒。是人情將它軟化,那光芒是包藴真情的規則中孕育出的驚奇偉力。人需要有份勇氣走出條條框框,編織多情牢籠,體驗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尋覓迷茫中內心最完美的圖線,成就非凡。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秋失明厥有《國語》……這一切的驚奇都在規則弧線上鋪就,是它給了聖人喘息的機會,也是它填充無情規則中的失敗缺憾。“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是我們自己。只有在無情的規則前堅守住心中最完美的圖線,才能構建人生的伊甸園。正如方正的規則中需包容着柔美的弧線——最純樸的人情味。它雖短小卻似規則中的維他命,給周圍空氣以綺麗鮮活;它雖平淡卻似規則中的調色劑,給黑白的人生底色以絢爛多彩。

康德説過,人非他人工具,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都應該得到愛護與尊重;孟德斯鳩也説過,凡法皆有例外。法的制定不可能囊括所有的情況,但法是死的,人是活的,當人性遇上規則時,我們應該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人身上,更多地關注人,更多地愛護人,在不損害其他人利益的情況下,違反規定是無可非議的。

當規則遇上感情,並不是一個死結,這裏關鍵在人,方中可以有園,園亦可容方。方圓之中才是真實地世界,美好的世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guizezuowen/lyovo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