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題西林壁 >

小學《題西林壁》教案

小學《題西林壁》教案

《題西林壁》是宋代蘇軾所寫的一首記遊詩,古詩前兩句寫景,後兩句 寫理,旨在告訴學生要全面、客觀地看待問題,那麼,《題西林壁》的教案應該怎麼寫?

小學《題西林壁》教案

教學目標:

1.會寫一個字,理解“識”“緣”等字在詩句中的意思,説出詩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背誦、默讀。

3.讀懂詩,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因觀察的地點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樣。

4.想象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及詩句中所藴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

讀懂詩,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因觀察的地點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樣。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情感及詩句中所藴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景色優美。在江西省北部,有一座古今中外的名山,它就是山清水秀的廬山!

2. 師:這裏山高水深,這裏雲霧瀰漫,這裏古木參天,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900多年前,宋朝大詩人蘇軾遊覽了廬山,他把所見所聞寫成了一首詩,叫《題西林壁》生齊讀。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描寫山的詩。(板書詩題)

師:同學們,想見見這首詩嗎?(出示牆壁上的詩。)

二、題目、詩人、-背景

(一)題目

“題”意思?我們剛剛學過得《鄭板橋題聯贈漁民》就知道了是“書寫”的意思。“壁”就是指牆壁。:西林,是廬山北麓的西林寺,“題西林壁'"的意思就是把詩 寫在西林寺的牆壁上。這樣的詩叫做題壁詩。

介紹題壁詩:題壁詩在宋代很盛行,由於當時印刷能力有限,題壁詩就成了詩人“發表”作品的'一種途徑,這種方法簡單易行,只要寫在石壁上,南來北往的行人見而讀之,也就傳播開來,也許就是這種方式,我們後人才能瞭解他吧!

生:帶着你對題目的理解再齊讀詩題。

(二)詩人資料

1.師:相信同學們課前一定蒐集到不少關於蘇軾的資料,請一組同學來彙報一下。 (一人一句)

哪組同學來補充?其他組員可以補充?我能背蘇軾寫的詩(兩名生背)全班齊背《水調歌頭》

2.老師這裏也搜到了一些,誰來讀?(幻燈)

(三)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47歲時由黃州再次被貶到汝州,途經江西廬山,廬山的奇美秀麗景色讓他詩興大發,做了五首遊記詩,這是最後一首。

三、初讀古詩

1.範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詩人眼中的廬山美景吧。(出示幻燈全詩)打開書第39頁,把書端好,認真聽老師,聽準字音。

2.下面同學先自由讀古詩,聽好,先畫出古詩的節奏,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畫出來,在組內互相讀一讀。(師板書全詩)

3.各小組彙報朗讀。

師:練習時我們組發現“緣”比較難寫。

師:真不錯。看來大家認真預習了。

師:這是一首七言詩,節奏為二而三停頓。兩個字一停頓,後面三個字連着讀,誰願意自己來讀一讀?

4.誰來演一下小蘇軾,你現在就在廬山遊覽?

5.指名讀。男女生對讀,男生讀的洪亮,女生清脆。

6.齊讀

師小結:通過你們的朗讀,使我們感受到了廬山的雄奇壯觀,千姿百態!真是太美了!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四、感悟古詩

1.師:我們曾經學過感悟古詩的方法,還記得嗎/

反覆誦讀、查資料、結合插圖、藉助註釋、想象等

2.自學提示

出示合作學習的要求。

(一)前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點評:同學們在彙報的過程中,能夠認真準備但語言還要幹練,概括能力還要加強。

1.師補充:點擊幻燈片,是不是這樣的山嶺?誰送給山嶺一個詞?(生:連綿起伏、峻峭的山嶺、綿延的山嶺、逶迤的山嶺 )橫看是連綿起伏的山嶺。

2.師;同學們看老師用筆畫出了什麼?(連綿不斷的山嶺)

3.師點幻燈片,側看,是這樣的嗎?再送給這樣的山峯一個詞(直上雲霄,高聳入雲。巍然聳立)

4.我們試畫一下高高挺立的山峯,誰來黑板上畫。

5.師:遠處看是怎樣的廬山姿態?看這裏出示幻燈,遠近高低幻燈。感覺廬山怎樣?雄奇壯觀,千姿百態

6.小結:作者都從哪些角度觀察了廬山?(橫、側、遠近高

低)觀察的結果怎麼樣?各不相同。板書:觀察的角度不同結果不同,這是詩人有了廬山總體的印象是實寫

7.欣賞廬山美麗風光圖,什麼感受?美不美,看着畫面想像一下

當時大詩人蘇軾的感覺?神祕,太喜愛了。下面就讓我們帶着這份神祕和嚮往讀出詩人對廬山的讚美來。

(二)學習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上中

師:詩人在觀察廬山時,為什麼會看不清?

1.師總結:詩人之所以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詩人就在這座山中。反之,就是因為詩人在這座山中,所以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

2.詩人只看到廬山的一面能不能知道整個廬山的全部面貌啊?詩人看到的一峯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師:詩人只看到山的一面不代表看到了全部怎麼樣才能看的整個廬山的全景呢?站到山外去,還要站得高一些才能看得更全面。

3.(道理)看事情也是一樣:不能只看只看一面,我們要全面的客觀的綜合來看。這就是這首詩所藴含的深刻道理。後兩句詩是闡明道理板書:明理

誰來説一説通過今天的學習該怎樣看待人和事?比如看一個人,不能只看外表,比如看待學習?

四、昇華:

“當局者迷,放觀者清, ”所以:

所以當蘇軾站在山腰看廬山的時候,不禁吟誦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當他站在山頂的時候,也會發車這樣的感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當我們今後能親眼欣賞廬山美景的時候,我們也會想起這句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我們看事物的時候,還會想起這首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兩句詩變成了千古佳句!

五、總結:詩人寫到“不識廬山……”僅僅是指這廬山嗎?歐天下的山山玲玲哪一座不是山勢不同?世間萬物,又何嘗不是因為立足點不同觀察的結果各異?要認真的研究各個方面才會有正確的認識!

六、讓我們再次懷着詩人對廬山的雄奇壯觀、千姿百態的讚美,體會詩中的哲理。來讀一讀這首詩!配樂朗讀背誦。

七、拓展.描寫廬山的詩我們來讀讀,體會這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板書設計: 題西林壁

橫看橫嶺側成峯, 實寫(觀察的角度不同,觀察

遠近高低各不同。 的結果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明理

只緣身在此山中。

教學反思

本設計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讓學生完成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理解古詩的內容和詩人的情感以外,重點呈現了兩個方面的突破。

一、在讓學生自主學習古詩的過程中,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學生依據書中介紹的關鍵詞語的意思,和自己查閲的內容,在疏通句意的過程中,感受到要注意詩句間的內在聯繫,如“蕭蕭”指風聲,結合二句的“秋風”,就可以理解為秋風吹梧桐葉的聲音。詩句的理解不能單獨地一句一句地分析,要上下融合,注意內部之間的聯繫,組織語言也要符合古詩的意境。

二、古詩教學的難點,在於對詩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中年級要求學生開始關注詩人的情感,因此,教學中,學生從認知入手,通過品味語言,引發情感,在情感的陶冶中,啟動思維,從中感受、理解、體會並獲得一定的語文能力。通過展開想象,多次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感悟詩人運用語言的獨到,感悟古詩的語言魅力。使學生對詩人的情感歷程有了很深入的瞭解,形成共鳴。為了更好地達到這一目標,本設計還巧妙地將兩首詩放在一起比較,由情感驅動、引發情感共鳴,從而產生物我兩忘、如痴如醉的境界。這樣做,凸顯了主題,突出了這類古詩的特點,也激發了學生課外進一步拓展閲讀此類古詩的興趣。

標籤: 教案 小學 西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xilinbi/32x4w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