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弟子規 >

《弟子規》教學反思(全)

《弟子規》教學反思(全)

《弟子規》是中華民族的經典,它關係到家國,人格。薄薄一本書,在每代人的虔誠閲讀和信奉中,嵌入了人類的精神史。下面是《弟子規》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

《弟子規》教學反思(全)

《弟子規》教學反思

第一課

教學反思:《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弟子規》這本書是古代中國學童們的生活規範。但是在目前的現代社會裏,也有着越來越明顯的現實意義,越來越多的企業單位、個人把它當作員工的職業操守和行為準則。所以教學時我在讓學生充分讀完《弟子規》總序後,跟學生解釋完它的意思, 使學生明白在外要敬師長、懂禮貌、講信用。和別人平等相處,不自私、不傲慢、愛大眾、愛國家、愛民族。在培養好了自己的品德後,再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整節課下來,感覺學生較感興趣。

第二課時

教學反思: “入則孝”中關於孝道的規矩,看似平常無奇,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去實行,那帶給父母親的歡欣快樂就不是有形的東西可以媲美的。所以在教學這一重點的時候我也是通過反覆誦讀以及故事説理,以達到教育學生的作用。以孝敬教育來講,在今天的社會裏,就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很多人忙於賺錢,忽視父母,往往等到父母去世後,才知道懺悔,可是來不及了。對孩子的教育更不消説,只知道一味地呵護,無所不依其求,只知道找他們要成績,根本不注意孩子的道德根基的培養。最後在引導學生交流的時候,學生都能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説明學生平時都能仔細的觀察生活並認真思考。

第三課時

教學反思:當今社會,成就越大的人,往往是感恩心理越重的人,道德水準越高的人。而一切感恩的心理正好是從孝敬父母,愛護兄弟姐妹開始。一個人只有時時牢記自己是誰,才能反思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給的,從而牢記父母的生命是爺爺奶奶給的,乃至弄明白所有生命都是天生地養的。然後才有可能敬天、畏地、感恩父母,孝敬祖宗,親愛同胞。所以,教學的時候我注意通過故事引導學生自行體會其中道理,從最後交流心得的結果看來,學生能從中體會並有所收穫。

第四課時

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背誦,我運用多種遊戲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目的基本達到,學生已經初步會背誦;在遊戲“對句”中前後句對應朗誦效果會更好;課堂中還應注重與現實生活相聯繫,讓學生多討論,並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用行動體現出來,通過學習加強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五課時

教學反思:今天我們的社會,由於意識形態的西化傾向嚴重,傳統道德出現滑坡,同時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不少爾虞我詐、坑蒙拐騙、不尊老愛幼、貪財腐朽等醜惡現象,這都是人們不願接受道德約束的必然後果。這樣的現象,我們的社會很經常遇見,教學的時候,在講解完經文大意之後,我讓學生自己舉例説説現實生活中,你的長輩有沒有面對過這樣的誘惑,當面對這樣誘惑的時候,你們是怎麼想?怎麼做的呢?一個問題,打開了學生的思考,大家能積極交流,從最後的交流情況看來,很多人都能對長輩進行規勸,但基本沒有什麼效果,因為長輩都以“大人的事情小孩別插嘴”來回絕,規勸效果教不好。但我還是引導學生,即使是這樣的情況,我們還是要盡力規勸。

第六課時

教學反思:教學時,我主要通過反覆朗讀以及對經文的講解讓學生明白在父母重病時,最需要有人照顧.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邊陪伴,照顧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與滿足的.在父母臨終病重之際,為人子女的我們豈能因為事業忙,或沒有時間而放棄這種機會呢? 我們應該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應侍奉在父母身邊,不可隨意離開父母太遠.並讓學生回想:我們小時候生病的時候,父母半夜不曉得要起來看我們幾次,看我們有沒有踢被子,摸摸看我們的額頭,看我們有沒有發燒,所以我們要感念父母的照顧之恩。最後通過小話劇的表演,使學生深刻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之情,從而讓學生明白,自己長大後也要好好的照顧父母。

第七課時

教學反思:出則弟,説的是家中兄弟相處之道,以及如何和長輩在一起的規矩。在這些規範中,訓練小孩謙恭有禮,懂得尊重別人,自然容易融入團體,為大家所接納。當哥哥姐姐的要能友愛弟妹,做弟妹的應做到恭敬兄姐,這樣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減少衝突,父母心中就快樂。在這和睦當中就存在孝道。把身外所用的錢財物品看輕點,少計較,兄弟之間就不會產生怨恨 ;講話時不要太沖動,傷感情的話要能忍住不説,那麼不必要的衝突怨恨就會消失無蹤。教學的時候,在讓學生充分朗讀的情況下,我主要是通過小表演,讓學生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從而明白要怎麼和別人相處。

第八課時

教學反思:《弟子規》內容通俗易懂,哲理清晰地教導人們基本的品德修養、孝親友愛、以及生活中應有的禮節,是我們對學生道德教育的最佳讀物。但是傳統的串講式文言文教學法已經不適應高效課堂的要求,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設計使陳舊的文言文課堂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本節課我注重讓學生從僵化的學習中解放出來,饒有興味的'吮吸着傳統文化的營養,與遠古的原創大師進行着精神對話,相信,通過文言文教學,學生定能增加對國學的認識,增強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第九課時

教學反思:本節課我根據中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通過採用多種形式的誦讀方法,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去展示《弟子規》,喚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激發他們積極參與的學習熱情,使他們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探究、自主實踐、自主答疑。齊聲背誦“出則悌”上節課所學部分,老師觀察哪些學生尚屬濫竽充數和不熟悉者,以便課下重點檢查督促。

第十課時

教學反思:本節課教學時主要採取分組討論探究。學生分組討論,並各自分類做出筆記。然後各組展示學習成果,由教師引導對不同意見的討論。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習慣。改變滿堂問的學習模式。要求學生説出對自認為最有感受的一則的認識。啟發學生深入思考並鍛鍊提升學生的審美鑑賞能力。要求學生思考:舉出實例説一説哪一條自己做的比較好,哪一條還有差距,以後的生活實踐中應如何做。這樣就讓學生從經典文獻中汲取豐富的營養用來完善自身的道德修養。

第十一課時

教學反思:本節課我開設“百家講壇”要求學生交流課外蒐集積累的成果,並説出自己對“弟子規”以及經典作品的認識過程和獨到見解。可以讓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進一步調動他們熱愛經典的興趣,增強其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使命感。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習慣。改變滿堂問的學習模式。要求學生説出對自認為最有感受的一則的認識。啟發學生深入思考並鍛鍊提升學生的審美鑑賞能力。要求學生思考:舉出實例説一説哪一條自己做的比較好,哪一條還有差距,以後的生活實踐中應如何做。這樣就讓學生從經典文獻中汲取豐富的營養用來完善自身的道德修養。

第十二課時

教學反思:本節課我開設“百家講壇”要求學生交流課外蒐集積累的成果,並説出自己對“弟子規”以及經典作品的認識過程和獨到見解。可以讓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進一步調動他們熱愛經典的興趣,增強其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使命感。

標籤: 弟子規 反思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dizigui/mxvw8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