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邊城 >

淺析《邊城》被“誤讀”的原因

淺析《邊城》被“誤讀”的原因

對於《邊城》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態和人生的方式,都隱含着對現實生活中古老的美德、價值觀失落的痛心,以及對現代文明物慾氾濫的批判。這些解讀都沒有問題。但是有一些錯誤的解讀會讓《邊城》失去原本的意義。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淺析《邊城》被“誤讀”的原因。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淺析《邊城》被“誤讀”的原因

淺析《邊城》被“誤讀”的原因

【摘 要】《邊城》自誕生之日起,關於它的主題,一直存有爭議。為何讀者讀《邊城》會出現“買櫝還珠”的情況呢?這主要源於人們在當前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下,進行着快閲讀,而《邊城》中“美”和“善”佔壓倒性的地位,“隱憂”和“熱情”以極其隱蔽的方式出現,而沈從文的作品整體上才構成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這就導致了邊城的被“誤讀”。

【關鍵詞】誤讀 美和善 隱憂與熱情 原因

沈從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邊城》,自出版以來,從剛開始的譭譽並至,到後來價值漸漸為社會公認,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少人把《邊城》定位為“是一首謳歌人性的讚美詩,一副描繪人性的風情畫。”(吳立昌:《“人性的治療者”沈從文傳》,上海文藝出版社)沈從文先生卻説:“我作品能夠在市場上流行,實際上近於買櫝還珠。”(《從文小説習作選》代序)

讀書,本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因個人的人生經歷、知識積累、價值取向、看問題角度等的不同,出現讀出違反作者本意或不能領會出作者原意的情況,本屬正常。讀者讀書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對書的思想、藝術價值進行再創造的過程,並無多少“誤讀”之説。然而,什麼是《邊城》的“珠”?《邊城》到底要表現什麼呢?按照沈從文先生的意見,作者本身是要通過幾個湘西普通人的哀樂故事,來表現一種人生形式和解釋人類“愛”的形式,這其中,包含了作者的人生情緒和人生經歷,作品的背後,隱藏的是作者的熱情和隱憂。讀者往往只見“故事的清新”和“文字的樸實”,而不見背後的“熱情”、“隱憂”、以及“人生情緒和生命形式。”

追根溯源,沈從文背後的“熱情”依舊是作者一直關心的關於“民族經典”即“民族品德”的重造問題,《邊城題記》提到:

我並不即此而止,還預備給他們一種對照的機會,將在另外一作品裏,來提到二十年來的內戰,使一些首當其衝的農民,性格靈魂被大力所壓,失去原來的質樸、勤儉、和平、正直的型範後,成了一個什麼樣子的新東西。

他希望讀者通過他的作品,來認識這個民族過去偉大處與現實的墮落處。

“擱在那裏很寂寞的從事於民族復興大業的人,這作品或許只能給他們一點懷古的幽情,或許只能給他們一次苦笑,或許又將給他們一個噩夢,但同時説不定,也許尚能給他們一點勇氣同信心!”《邊城題記》

在沈從文《長河·題記》中又提到:

在《邊城》題記上,且曾提到一個問題,即擬將“過去”和“當前”對照,所謂民族品德的消失與重造,可能從什麼方面入手。《邊城》中人物的正直和熱情,雖然已經成為過去了,應當還保留些本質在年輕人的血裏或夢裏。

這就是作者的熱情所在,如他説的那樣:“自然人性為社會所壓抑,真正的墮落卻在“道德名義下”大行其道,而人性的失落不僅關係到個人,更因此對民族精神產生影響,若五四以來這方面觀念健康一些,得到正當發展,所謂與思想問題而引起的糾糾紛紛,以及因此而產生的種種犧牲悲劇,便可能會減少許多,民族品德亦能重新建出原有的樸素與光明。

而作者背後隱伏的悲痛又是什麼呢?

《邊城》中翠翠的孤獨感、老船伕的擔憂,也正是沈從文的孤獨感和悲憫感,是一個民族和一代知識分子受社會壓抑所唱出的憂傷之歌,正如朱光潛所説的:

它表現受過長期壓迫而又富於幻想和敏感的少數民族在心坎裏的那一股沉鬱隱痛,翠翠似顯出從文自己的這方面的性格。……他不僅唱出了少數民族的心聲,也唱出舊一代知識分子的心聲,這就是他的深刻處。

沈從文從湘西到北京直至後來的輾轉上海、雲南等地,受到精神上的壓抑自不必説,湘西社會獨特的社會歷史背景讓這個民族長期以來處於一種相對封閉的狀態,而外來的各種壓迫讓這個民族多了些隱痛。

而人生形式,則是他提到的那種自然、健康、優美而又不悖於人性的生活方式。與他作品中像《八駿圖》的壓抑人性與上流社會的種種虛偽矯揉造作有着本質的區別,從對照中方可看出沈從文人生的取予形式。在“抹布階級”與“上流社會“中,沈從文是對“抹布階級”懷了“不可言説”的'温愛的。是對邊城世界“自然人性 “以自由的形式釋放出來的肯定和“紳士、淑女”階級在“道德名義下”人性受到的的壓抑的否定。

為什麼讀者讀不出這種隱憂、熱情以及人生情緒,而只看到其中的人情美,風景美和民風民俗美,而得出這是“一部證明人心皆善的傑作”和“是一首詩,是二老唱給翠翠的情歌”,或者把它當作又一桃花園呢?

筆者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美”和“善”在文中佔壓倒性地位

《邊城》在表現人性的“善”和人情的“美”、風景的獨特和少數民族特有的生活習慣、風俗習慣上,是十分成功的。“美”和“善”,在文中始終佔着顯耀的位置。縱觀整部《邊城》,風景的優美,人情民風的樸厚,婚喪嫁娶的獨特形式,不勝枚舉。

風景的“美”:

小溪寬約二十丈,河牀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計數。

……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裏,春天時只需注意,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夏天則晾曬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褲,可以作為人家所在的旗幟。…黃泥的牆,烏黑的瓦,位置則永遠那麼妥帖且與四周環境極其調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實在非常愉快。

而在人性的善和人情的美上,更是有獨特的表現。

茶峒民風淳樸,故事中幾個人物莫不勤勞、樸實、好義,“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度了若干人”、“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裏活下去”、“不論晴雨,必守在船頭”的老船伕,還是“大方灑脱”、“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明白出門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的船總順順,還是 “在風日裏長養着,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皆為青山綠水,一雙眸子明如水晶…為人天真活潑…”的翠翠,和“結實如小公牛,能駕船,能泅水,能走長路。凡從小鄉城裏出身的年輕人所能夠做的事,他們無一不作,作去無一不精”的兄弟倆,還有好利的水手和重情義的妓,這些都表現出了民風的淳樸,端陽節的捉鴨子和賽龍舟,吊腳樓,以及婚喪嫁娶形式,一起構成了湘西特,封閉的小社會。一個與現代都市文明截然不同的社會。

   人們在閲讀時,被那裏面的獨特景象所吸引,傾注於,也陶醉於那樣一個有意無意被抹殺了社會矛盾,多善良人,少惡人、勢利之人的社會。人們自然迷醉於文字的樸實,故事的清新和人性的美好,以及濃濃的鄉土抒情詩色彩和牧歌情調,而忽略了文字背後的“隱痛”。談不上喧賓奪主,但至少也會讓人顧此失彼,人們更多地關注《邊城》在表達上的藝術價值,而對其思想價值中的社會價值的關注,則處於次之的地位。如果説硬要統計描寫邊城民風純,風俗美的地方與描寫各種“隱憂”和“不和諧之音”作個比較,恐怕前者佔絕大比例。

二、“隱憂”與“熱情”以極其隱蔽的方式出現

作者有意無意地把造成人物的各種悲劇命運的原因寫得隱晦,讓讀者忘記了文字背後隱藏的憂傷,翠翠父母的死在文中只一筆帶過,作為影響人物命運之一的封建宗法制的代表“碾坊”,在人物的命運演進過程中也始終處於若隱若現的地位。“渡船”與“碾坊”並沒有多少正面的交鋒,文章也只隱隱約約地提到“有什麼福氣,又無碾坊陪嫁。”“他又不是傻小二,不要碾坊,要渡船!”,“人家有一座嶄新碾坊陪嫁,比十個長年還得力些。”“二老下桃源的事,原來還同他爸爸吵了一陣才走的”,“二老又被家中逼着接受那座碾坊”,即那種原始牧歌中夾雜着不和諧之音的明證。

故事的發生地茶峒的社會背景即為“原始民性與封建宗法”交織的社會,造成人物的悲劇命運更多的是表面看上去的偶然與誤會,宗法制只是算作背景!但作為背景之一的封建宗法制卻在人物命運的演變過程中始終起着興風作浪的作用。(凌宇《從邊城走向世界》)

這樣的效果,可能是作者有意為之,也可能如劉西渭所説“他對美的感覺叫他不忍分析,因為他害怕揭露人心的醜惡。”(《〈邊城〉與〈八駿圖〉》)。碾坊的存在,是婚姻關係染上物質利益的證明。再多的善,也無法消除這樣的社會背景的影響。

對這樣社會背景下的人物,作者既表現出了對他們性格、品德和生活方式的喜愛,也對他們的命運表現出了擔憂和同情,這種擔憂和同情,貫穿於作品始終,但卻始終處於極其隱蔽的位置。

《邊城》中籠罩着的悲天憫人的人生情懷和孤獨感,也是沈從文背後“隱伏的悲痛“之一,體現着作者對邊城人民命運的擔憂,這些隱憂和作者的悲憫情懷,也都沒有通過直觀的故事情節衝突表現出來,而只是藉助於人物特定情形下的感受來表現。

黃昏來時翠翠坐在家中屋後白塔下,看天空為夕陽烘成桃花色的薄雲。十四中寨逢場,城中生意人過中寨收買山貨的很多,過渡人也特別多…翠翠看着天上的紅雲,聽着渡口飄鄉生意人的雜亂聲音,心中有些兒薄薄的淒涼。

黃昏照樣的温柔、美麗、平靜。但一個人若體念到這個當前一切時,也就照樣的在這黃昏中會有點薄薄的淒涼。

父是再説下去,,便引到死過了的母親來了。説了一陣,沉默了。翠翠悄悄把頭撩過一些,祖父眼中業已釀了一汪眼淚。

……

他忽然覺得翠翠一切全像那個可憐母親,而且隱隱約約便感覺到這母女二人共通的命運。一堆過去的事情蜂擁而來,不能再睡下去了……聽到河邊紡織娘以及一切蟲類如雨的聲音,許久許久還不睡覺。

從這些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中,讀者可以明顯體驗到人物生活的孤獨和憂心,以及藴藏其中的那種人生況味和悲涼情緒,這些情緒,正是沈從文對壓抑人性的生活方式的不滿和在都市中的孤獨感受的表現。

三、與人們目前的生活狀態和閲讀狀態有關

讀者閲讀時產生善惡美醜的對比心理往往有如下兩種狀態,一種是文本本身給讀者展示了善惡美醜的對比,一種則為展示一種狀態,讓讀者把這種狀態和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狀態作對比。

如果要找出一種與《邊城》社會中的“美”和“善”相對應的“醜”和“惡”出來,那麼,不完全是封建宗法社會中的包辦婚姻,而是現代人的那種失去了“優美、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和那種生活方式中所藴含的價值觀念。現代都市人的生活匆忙雜亂,這種生活方式使人們處於亞健康狀態,要麼是聲色犬馬的縱慾,要麼是正當慾望不能滿足的禁慾。真正符合人性的願望沒有通過自然合理的形式釋放出來。心理狀態上,早失去了平衡感而時時表現出焦慮不安。

而《邊城》人的生活方式更多的表現為內心的悠然自得,內心的充實感,勞動的價值感和幸福感,並且更多的是偏向於人物內心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事功,就像儺送與老船伕在談論“大人物”時所説的。

那二老説:“伯伯,你到這裏見過兩萬個日頭,別人家全説我們這個地方風水好,出大人,不知為什麼原因,如今還不出大人?”

“你是不是説風水好應該出有大名頭的人?我以為這種人,不生在我們這種小地方,也不礙事。我們有聰明,正直,勇敢,耐勞的年輕人,就夠了。像你們父子兄弟,為本地也爭光!”

“伯伯,你説得好,我也是那麼想。地方上不出壞人出好人,如伯伯那麼樣子,人雖老了,還硬朗得同棵楠木樹一樣,穩穩當當的活到這塊地面,又正經,又大方,難得的咧。”

“我是老骨頭了,還説什麼。日頭,雨水,走長路,挑分量沉重的擔子,大吃大喝,捱餓受寒,自己份上的皆拿過了,不久就會躺到這塊冰涼土地上喂蛆吃的。這世界有的是你們小夥子份上的一切,好好的幹,日頭不辜負你們,你們也莫辜負日頭!”

伯伯,看你那麼勤快,我們年輕人不敢辜負日頭。

沈從文關注的不是“大人物“為名為利的的相斫相殺,而是普通人,平凡人的悲喜哀樂。《邊城》中的美與善,與讀者的現實生活狀態形成鮮明對比。

《莊子·徐無鬼》篇,徐無鬼向魏王説相馬術、相狗術,卻比那些臣子整日向魏王説《詩》、《書》、《禮》、《樂》更能讓魏王高興,原因是很久沒有人在魏王身邊説純真的話了,現代人也因很久沒有人在耳跟前説純真的話而受困。正是因為內心深處對那種牧歌情調的生活方式的遠去的遺憾,當猛然間在一個作品中看到時,就表現出了驚歎,只看到了作品中故事的“清新”,而沒有看到其中的“隱憂”。

我並不即此而止,還預備給他們一種對照的機會,將在另外一作品裏,來提到二十年來的內戰,使一些首當其衝的農民,性格靈魂被大力所壓,失去原來的質樸、勤儉、和平、正直的型範後,成了一個什麼樣子的新東西。(《〈邊城〉題記》)

他希望讀者通過他的作品,“來認識這個民族過去偉大出與現實的墮落處”。

在《邊城》題記上,且曾提到一個問題,即擬將“過去”和“當前”對照,所謂民族品德的消失與重造,可能從什麼方面入手。《邊城》中人物的正直和熱情,雖然已經成為過去了,應當還保留些本質在年輕人的血裏或夢裏。

“請你從我的作品中找出兩個短篇對照看看,從《柏子》同《八駿圖》看看,就可明白對於道德的態度,城市與鄉村的好惡,知識階級與抹布階級的愛憎,一個鄉下人之所以為鄉下人,如何顯明具體反映在作品裏。”(《長河·題記》)

與《邊城》中“美”和“善”相對照的“醜”與“惡”,竟在沈從文的其它作品中,而要理解《邊城》,如果“即此而止”,這無異於只讀了書的某一章節而談論整本書,有斷章取義之嫌。

讀《邊城》,從與沈從文的其它作品“對照看看”,方可得出作者的“隱憂”與“熱情”。

沈從文的夫人張兆和在沈從文死後,説,“我不理解他”。而沈從文自立的墓誌銘是,“照我思索,可以理解我;照我思索,可以認識人。”要理解《邊城》,也需照沈從文思索。

標籤: 淺析 邊城 誤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biancheng/3xvn7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