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邊城 >

關於《邊城》讀後感1000字(精選3篇)

關於《邊城》讀後感1000字(精選3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邊城》讀後感1000字(精選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邊城》讀後感1000字(精選3篇)

《邊城》讀後感1

著名現代作家、散文家汪曾祺曾説過:想留駐一點美好的,永恆的東西,讓它常在並常新,以利於後人。沈從文筆下的《邊城》通過抒寫男女情愛、祖孫親愛、鄰里互愛,來表現人性美。

《邊城》它不只是一個地理概念,還是一個時間與文化概念。其中的“小獸物”翠翠,是一個完美的化身和故事裏的靈魂。“湘西的清風、麗日,給了她壯健的軀體;茶峒的青山、綠水,給了她碧玉般的眸子;碧溪岨的竹篁、白塔,又給了她絕不世故的赤心。”慢慢長大,性格里有了微妙的變化,多了沉思和羞澀。面對説不清、道不明的心緒,不知是愁是樂。後來路遇儺送,她才有了目標,心裏萌發了朦朧的愛意,從此感情上有了一種新的需要:“一點兒不可知的未來,搖撼她的情感極厲害,她無從完全把那種痴處不讓祖父知道。”而當別人“無意中提到”他時,她會臉紅,內心深處在盼望,日久生根,少女的純情自然流露。乃至無意間聽到別人議論儺送與他人之間的婚事時,心中亂作一團,忘了應答儺送的問話,引起他誤會。不久,儺送的兄弟天保,説媒要翠翠不成,乘船外出時溺水身亡。儺送和父親大吵一頓,外出不歸。翠翠的爺爺出去打問儺送的消息時,捱了一頓訓,回來當夜就謝了世,留下翠翠一個,依然在渡口的船中,靜靜等“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裏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一對彼此深愛的年輕人,沒有山盟海誓,沒有離經叛道,有的只是原始鄉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樸素純情和“遵從古禮”的淳厚人性,含藴着東方人的傳統美德。這部超越現實的浪漫作品,一如汪曾祺所説,“是一個温暖的作品,但是後面隱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劇感。”女主人的愛,是一連串的夢,朦朧飄忽,終於不知其終。

人性陰暗戰勝了美好,主宰着人物的命運。從中沈從文發現了整個的人類,映見出整個的人生。甚至超越人類,直指人心。

《邊城》結構奇特,視角在不同空間、時間、情緒、心理段落中穿插跳躍,淺淺深深。每一節、每一句裏,都可以辯出一種全新的觀看方式,茶垌的民風和生活細節如兩岸風光,行雲流水而過。一個開放的,流動的敍述空間,不動聲色地架構起來了,而沈從文對現實質地的敏感,對世界的愛戀,對人生的洞見,都在這個嶄新的結構中得到包容,得到釋放,獲得最大限度的表達自由。

《邊城》的語言也很乾淨,不似初期的放筆橫掃,不加節制;也不似後期的過事雕琢,流於晦澀。他用新奇、傳神的俗語和接近生活的口語狀物擬人,清涼宜人,律動着生機、俏皮、愛意和惆悵,那樣通通融融,毫無滯障。

至於何為“好作品”,用沈從文自己的話説就是:好的作品除了使人獲得“真美感覺之外,還有一種引人‘向善’的力量……對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層的理解”。

《邊城》讀後感2

初識先生是高中節選的邊城,翠翠的故事讓我着迷,於是到了圖書館借來看,現在印象還很清晰,是本薄薄的集子邊成集,有邊城。還有市集幾篇,書是嶽麓書社出的,封面以褪了色,紙也變的發黃,放在手掌裏有種很特別的感覺。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邊城,即便是現在我還記得當時的心情,一種很莫明的悲傷。

“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裏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只一里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牀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

邊城裏的文字是鮮活的,處處是濕潤透明的湘楚景色,處處是淳樸赤誠的風味人情,可每每讀起便會不由自主的憂傷,像是觸及到什麼,是童年某個太陽温暖的下午,還是現在有些把握不透的世界。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這就是先生帶給我們的他的邊城,一座沉默的城,從開始到結束似乎都在隱忍着什麼。翠翠就是這座成的化身,從戀上那個可以讓她連做夢都能被他的歌帶的很遠的人開始,她就選擇了沉默,雖然內心起伏不定,表面卻始終如一。祖父在雷雨夜裏去世,天保淹死,白塔坍塌,翠翠依舊無法擺脱母親的命運,惟有等待,“那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也許明天就會回來。”

我一直在想是什麼讓先生將這麼一個善良的童話描畫的這麼悲傷,先生出生在19世紀初,在當時,中國面臨着嚴重的民族危機,剛在西方列強虎視眈眈下結束了長達1000多年的封建奴役統治,又正處於軍閥混戰的最黑暗的時期,一方面受長達千年的封建思想影響,一方面是西方文化的大舉入侵,讓本來就飽經戰火的中華民族雪上加霜。在那動亂的年代裏,中華大地烽火連天,人民羣眾陷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在經歷了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後,先生毅然選擇了湘西這片純樸美麗的土地,這些温良率直的人們,用詩一般的語言一片一片的輕聲述説着整個民族的悲哀,召喚我們炎黃子孫本性的良知,正是因為愛得深沉才孕育了這些帶着哀思的文字。

我總在想,取名邊城,在先生心裏就這麼“遙遠”嗎,還是在先生心靈深處正守護着什麼?其實我們每個人心靈深處不都有一座“邊城”?也許先生那座悲天憫人的城以隨歷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給我們的是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尋我的邊城,尋心靈的那份寧靜,我想我是會有一座邊城的。

《邊城》讀後感3

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有一條清澈見底的河,一座寧靜古老的城,還有一羣善良淳樸的人。

書中有大量筆墨描寫山城的自然美景,為我們塑造了一個美好的嚮往之處。生活在現代城市中霧霾、酸雨的陰影之下,作者刻畫這樣一個依山傍水、風景秀美的小城更容易深入人心。

水是山城的一大特色,為這座小城增添了不少靈氣,也是當地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這兒的水清澈見底,深潭中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紋的瑪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魚來去,皆如浮在空氣裏。如此乾淨澄澈,當地過渡人累了、汗了、喝了酒的,就着河水洗把臉也是極清爽的事。不僅如此,水給當地人帶來許多歡樂、熱鬧。每當到了端午,大家都聚集到河邊,看河上的龍舟如箭一般向下遊射去;賽船過後,為了增添節日的愉快,人們都下水競爭捉鴨子。船與船的競賽,人與鴨子的競賽,都離不開水,更顯這條河流於當地人的寶貴之處。作為與外界聯繫的交通方式,人們的生活、當地的貿易,離不開水的工作,都使水成為當地人們生存與快樂的源泉。

這座小城就像許多小家構成的大家庭。城中只駐紮一些戍兵及五百家左右住户。人們過着安靜閒適的生活,如書中所寫的一切總永遠那麼靜寂,所有人民每個日子皆在這種不可形容的單純寂寞裏過去。這像桃花源記裏所描繪的大同社會一樣,與現代讓人感到緊張壓抑的城市生活截然相反,它給人帶來無比安逸閒適的感受。與小城裏安靜平和的情形有所不同的。是城外小小河街,這裏作為商業貿易接頭處,經貿發展起來,雖然寧靜被打破,但也還是一處平靜安寧的地方。

生活在這樣一座美麗、寧靜、風俗淳樸小城的又是怎樣一羣人?他們十分敏捷勇敢,不拘救人救物,每當漲水有人遇難時,他們定會伸出援手,並把這當做一種愉快的冒險行為。他們重義輕利,又能守信自約,即便是妓女,也是有人情味地做着自己的工作,甚至他們覺得較之知羞恥的城市中人還更可信任。掌水碼頭的順順慷慨又能濟人之急;守渡船的老人恪盡職守幾十年,做着渡船的工作也是極有責任心的;老渡人的孫女翠翠,單純爽朗,性格之中沒有一點嬌柔做作生活在小城中的人都十分簡單且易滿足,他們沒有出大人物的抱負,而是説:我們有聰明、正直、勇敢、耐勞的年輕人,就夠了。話語中流露着真摯與淳樸,不免讓人感動。

邊城給予人感觸最深,除了美好景物,更在於美好的人性,它向讀者展示着一種生活和態度。邊城是否也對應着城市中的那些人事物,是這個物慾橫流、人心複雜社會中嚮往的一塊純淨寶地。

標籤: 讀後感 精選 邊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biancheng/87l77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