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經典美文 >隨筆 >

四方路雜文隨筆

四方路雜文隨筆

四方路,通四方。——題記

四方路雜文隨筆

路即是道,世有大道千千萬。

溯黃河水浩浩湯湯,中國人的道便有如這江中沙,在湍流中浮沉,在狹縫中漂泊,能沉澱下的就成了童謠裏的當年傳奇,風姿各異:秦皇重苛法,漢武親仁儒。淮陰覆自立,驃姚封居胥。太白狂仙醉,五柳傲菊疏。三五人間客,花落各成殊。故人走的當年路,一路風塵,一路長歌,從史經中便可窺見一二。可惜,寥寥幾句快意恩仇寫不出江湖錯落,飄飄幾滴陳墨勾不出山河壯闊。

想見摘星危樓,白雲揉碎,這道就得自己走。一腔熱忱,兩袖清風,三省吾身,東南西北四方皆可為道。懷着無暇的善意,邁出第一步,前方無論是有攔路猛虎或是仙境嬌娥,都悔不得,也停不得,走了就得踏踏實實地邁步,坦坦蕩蕩地向前,方無愧於頂天立地的“人”。風雨兼程,夜以繼日,璞玉被滄桑雕琢,剔去雜質,用堅韌打磨瑕疵,借烈日照出平生光明磊落,披雲霞入夢隱入塵埃,出自山川又歸去山川,看似徒勞無功,過盡千帆,卻塵歸塵,土歸土。然而拙玉無光,那撥雲見日照浩朗時的舒暢,山泉叮咚鳴天籟的愜意,煙雲過眼風滿懷的驚喜,摺紙擬劍拈花笑的風流……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説不清又道不明,不曾見過就不會惺惺相惜。此間風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同道殊途,殊途同歸。“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大道上常是熙熙攘攘的人,萍水相逢的點頭之交,在觸手可及的位置卻是咫尺天涯,道不同,不相為謀。撇開大道不談,還有“曲徑通幽處”,看似獨立而存的'小徑,風景各異,涉足的人各異,卻能通向同一個別有洞天。守得最後,巧遇知己,豈不快哉?恰如古人言:“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同道之友如樹上的煙,江上的霧,晨曦起,就消散了,無影無蹤,恰似黃粱一夢。同歸之友卻似脣邊心照不宣的笑,不會太早,好在也不晚。

少年人自由少年人的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人最不缺的就是率性。“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朋友,無論真情假意,少年都能坦誠相待,敢愛敢恨。喜時即使素昧平生也是久別重逢,亂稱吾友,昏晝不辨;怒時仗劍直指便是嫉惡如仇,盡誅宵小;哀時策馬樂遊原,惆悵對夕陽,臉上掛滿少年心事。少年人恣肆灑脱,入世不深自然沒有世俗羈絆,真純回報虛以委蛇,良善答覆算計琢磨。像東陽,像春風,像剛展開的蝶翼,又像地窖裏收藏的老酒,純粹卻不糊塗,濃郁卻不凜冽。

像朝陽一樣的人自有朝陽一樣的道,温柔又堅定,又帶着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倔強。這條道,三分水路,五分陸路,剩下兩分,憑“一點浩然氣”,憑“千里快哉風”。時間給予他們的是嘗試的底氣,天地給予他們的是嘗試的勇氣,大道給予他們的則是嘗試的機會。風吹日曬也可鑄就不朽,少年人會被磨平稜角,會沉澱下包容和忍讓,像入鞘的寶劍,一點未展卻風華自在。可是,少年歸來仍是少年。

打馬走過四方路,願你少年志遠四方遊,自詡風流,濯清無垢,放歌雨後,大笑葉將秋。也願你古稀寧靜歸家久,回首無求,寄馬高樓,嗔痴奉酒,依舊卧江舟。

標籤: 四方 隨筆 雜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eiwen/suibi/knvzx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