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月牙泉閲讀題答案

月牙泉閲讀題答案

閲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並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月牙泉閲讀題答案,歡迎閲讀參考。

月牙泉閲讀題答案

月牙泉

①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曉徹”。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一彎清泉,漣漪縈迴,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乾旱不枯竭,風吹沙不落,蔚為奇觀。歷代文人學士對這一獨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觀稱讚不已。月牙泉因“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為奇觀。“晴空萬里蔚蘭天,美絕人寰月牙泉,銀山四面沙環抱,一池清水綠漪漣”。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舊、惡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於沙、古潭老魚食之不老。去鳴沙山月牙泉遊玩以傍晚、黃昏時分最佳。

②月牙形的清泉,泉水碧綠,如翡翠般鑲嵌在金子似的沙丘上。泉邊蘆葦茂密,微風起處,碧波盪漾,水映沙山,蔚為奇觀。對於月牙泉百年遇烈風而不為沙掩蓋的不解之謎,有許多説法。有人認為,這一帶可能是原黨河河灣,是敦煌綠洲的一部分,由於沙丘移動,水道變化,遂成為單獨的水體。因為地勢低,滲流在地下的水不斷向泉中補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這種解釋似可看作是月牙泉沒有消失的一個原因,但卻無法説明因何飛沙不落月牙泉。

③月牙泉的周圍是高高的沙山,中間有一個形似月牙的.小湖。鳴沙山在颳風時會發出聲響,所以叫鳴沙山,這裏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因為地勢的關係颳風時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從山下往山上流動,所以月牙泉永遠不會被沙子埋沒,被稱為沙漠奇觀。

歷史上的月牙泉不僅“千古不涸”,而且水面、水深皆極大。有文獻記載,清朝時這裏還能跑大船。20世紀初有人來此垂釣,其遊記稱:“池水極深,其底為沙,深陷不可測。”月牙泉在有限的史料記載和詩詞歌賦中,一直是碧波盪漾、魚翔淺底、水草豐茂,與鳴沙山相映成趣,

⑤70年代中期當地墾荒造田抽水灌溉及近年來周邊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導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從而月牙泉水位急劇下降。月牙泉存水最少的時間是在1985年,那時月牙泉平均水深僅為0.7至0.8米。由於水少,當時泉中乾涸見底競可走人,而月牙泉也形成兩個小泉不再成月牙形。這使得“月牙泉明日是否會消失”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此後,敦煌市採取了多種方式給月牙泉補水。

⑥從2000年開始,敦煌市採取應急措施,在月牙泉周邊回灌河水補充月牙泉水位,使月牙泉暫時免予枯竭。2004年的水位下降至1.3米,泉水面積減小到7.8畝。目前,月牙泉水位在1米左右迴旋,如果不進行根本性治理,月牙泉這一世界級遺產將面臨乾涸枯竭的危險。

⑦隨着國家開發銀行2000萬元貸款落實到位,月牙泉水位下降應急治理工程也已經順利開工。將通過“節水”、“補水”、“引水”等多種方式來解救月牙泉。後時,月牙泉一定會重現昔日碧波盪漾的勝景。

1.閲讀全文,概括沙漠中的月牙泉“天旱不涸”、“不被飛沙埋沒”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④⑤⑥段主要採用哪種説明順序介紹月牙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介紹月牙泉時,使用了多種説明方法,請寫出其中的一種,並舉例説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牙泉的變遷給我們當代人怎樣的啟示?請談談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由於沙丘移動,水道變化,遂成為單獨的水體。因為地勢低,滲流在地下的水不斷向泉中補充,使之涓流不息。(2)因為地勢的關係颳風時沙子不往下走,而是從山鄉往山上流動。

2.時間順序

3.2004年的水位下降至1.3米,泉水面積減少到7.8畝。這句運用了列數字的説明方法,具體準確的説明了月牙泉的水位在急劇下降。

4.“略”。圍繞“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即可。

標籤: 月牙泉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y3o8d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