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曾國藩《養晦堂記》閲讀答案和原文翻譯

曾國藩《養晦堂記》閲讀答案和原文翻譯

養晦堂記

曾國藩《養晦堂記》閲讀答案和原文翻譯

曾國藩

凡民有血氣之性,則翹然而思有以上人。惡卑而就高,惡貧而覬富,惡寂寂而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恆情。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者,率常終身幽默,闇然退藏。彼豈與人異性?誠見乎其大,而知眾人所爭者之不足深較也。

蓋《論語》載,齊景公有馬千駟,曾不得與首陽餓莩挈論短長矣。餘嘗即其説推之,自秦漢以來,迄於今日,達官貴人,何可勝數?當其高據勢要,雍容進止,自以為材智加人萬萬。及夫身沒觀之,彼與當日之廝役賤卒、污行賈豎,營營而生,草草而死者,無以異也。而其間又有功業文學獵取浮名者,自以為材智加人萬萬。及夫身沒觀之,彼與當日之廝役賤卒,污行賈豎,營營而生,草草而死者,亦無以甚異也。然則今日之處高位而獲浮名者,自謂辭晦而居顯,泰然自處於高明。曾不知其與眼前之廝役賤卒、污行賈豎之營營者行將同歸於澌盡,而毫毛無以少異。豈不哀哉!

吾友劉君孟容,湛默而嚴恭,好道而寡慾。自其壯歲則已泊然而外富貴矣。既而察物觀變又能外乎名譽於是名其所居曰養晦堂而以書抵國藩為之記。

昔周之末世,莊生閔天下之士湛於勢利,汩於譭譽,故為書戒人以暗默自藏,如所稱董梧、宜僚、壺子之倫,三致意焉。而揚雄亦稱;“炎炎者滅,隆隆者絕。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君子之道,自得於中,而外無所求。飢凍不足於事畜而無怨;舉世不見知而無悶。自以為晦,天下之至光明也。若夫奔命於烜赫之途,一旦勢盡意索,求如尋常窮約之人而不可得,烏睹所謂焜耀者哉?餘為備陳所以,蓋堅孟容之志;後之君子,亦觀省焉。

【註釋】①首陽餓莩:指伯夷、叔齊。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率常終身幽默 幽默:詼諧

B.自以為材智加人萬萬 加 超過

C.莊生閔天下之士湛於勢利 湛:深陷

D.飢凍不足於事畜而無怨 事:侍奉

5.A(幽默:深靜。)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童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惡寂寂而思赫赫之名 知眾人所爭者之不足深較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

自得於中,而外無所求 亦觀省焉

文之不可絕於大地焉者,曰明道也 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

6.C(A項均為連詞,前者表並列,後者表順承。B項均為語氣詞,前者表陳述語氣不譯;後者表祈使語氣,吧。C項均為介詞,在。D項,前者用作兼詞,於此,從中;後者語氣詞,了。)

7.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既而察物觀變又能外乎名譽於是名其所居/曰養晦堂而以書抵國藩為之記

A.既而察物/觀變又能外乎名譽/於是名其所居曰養晦堂/而以書抵國藩為之記

B.既而察物/觀變又能外乎名譽/於是名其所居曰養晦堂而以書抵國藩為之記

C.既而察物觀變/又能外乎名譽/於是名其所居/曰養晦堂而以書抵/國藩為之記

D.既而察物觀變/又能外乎名譽/於是名其所居曰養晦堂/而以書抵國藩為之記

7.D(聯繫上下文,根據語意和文言虛詞判斷)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闡發了這樣的道理:生前有一時之榮者,往往不一定有永恆之名,有永恆之名者,往往不一定生前有一時之榮。

B.作者認為權勢地位不足貴,功業文學不足貴,真正可貴者乃人之品格。對當時那些“處高位而獲浮名者”不無譏刺、鞭撻。

C.晦與顯,也就是寂寂與赫赫,與其相聯的卑與高、貧與富,正是兩個對立的極端,作者抓住這兩個極端議論,好惡寓於其中。

D.作者表明他寫本文的旨意,卻不是像莊子那樣為了“戒人以暗默自藏”而是為了“堅孟容之志”。

8.D(本文的宗旨包含“戒人以暗默自藏”和“堅孟容之志”兩種,不唯一。)

9.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1分)

(1)蓋《論語》載,齊景公有馬千駟,曾不得與首陽餓莩挈論短長矣。

《論語》記載齊景公雖有四千匹駿馬,竟然不能和首陽山餓死的人評論長短(比不上首陽山餓死的人)。

(“蓋”“馬千駟”“曾”“挈論短長”)

(2)及夫身沒觀之,彼與當日之廝役賤卒、污行賈豎,營營而生,草草而死者,無以異也。

等到他們身死之後去看,他們與當日的蠅營狗苟而生、草草而死的奴僕、差役、行為卑污者、經商小人等,沒有什麼不同。

(“及”“身沒”“賈豎”“營營而生”“無以異也”,倒裝。)

二: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惡貧而覬富

覬:希望得到。

B.自以為材智加人萬萬

加:多。

C.行將同歸於澌盡

行:將要。

D.餘為備陳所以

備:詳盡。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則翹然而思有以上人

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

B.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者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C.而以書抵國藩為之記

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

D.蓋堅孟容之志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參考答案

8、選B(加:超過)

9、選C(A連詞,就;連詞,或者。B助詞,…的人;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C介詞,替;D連詞,表原因;連詞,表假設語氣)

10. (1)(君子們)確實是看到了那重大的(道理),因而知道一般人所爭的是不值得過多計較的。(“誠”,“足”各1分,大意2分)

(2)飢餓寒凍不足以侍奉父母、養育妻兒,卻沒有怨言;全世界的人不瞭解自己卻不愁悶。

(“事畜”,“見”各1分,大意2分)

【參考譯文】

平凡的人只要還有血氣的本性,就會意氣飽滿地想要有所作為超過他人。厭惡身份低微就會想升高,厭惡貧困就會希望富裕,厭惡默默無聞就會想赫赫有名。這是世人的常情。然而平凡人中有為人清廉的人,(他們)大都一生深靜不顯,暗暗地隱藏自己。難道他們的本心和其他人不同嗎?(君子們)確實是見到了那重大的,並且知道一般人所爭的是不值得過多計較的。

《論語》記載齊景公(雖然)有四千匹駿馬,還是不能和首陽山餓死的人評論長短(意思不能相提並論,比不上首陽山餓死的人)。我曾經對這個説法推論,自從秦漢以來,到現在為止,達官貴人,怎麼能數得清?正當他們佔據高高的地位,雍容行動時,自以為資質和智慧遠遠超過別人。等到那些人身死之後再去看他們,他們與當日的追名逐利而生、憂思勞神而死的奴僕、差役、貪(壞)官、奸商等,沒有什麼不同。而這中間又有用功勞業績文學獲取虛名的,自以為資質和智慧遠遠超過別人。等到他們身死之後去看,他們與當日的蠅營狗苟而生、草草而死的奴僕、差役、奸商等,沒有什麼不同。既然這樣,那麼如今正處於高位並且獲取虛名的人,自稱離開沉靜而處於顯揚,自己內心安然地處於高而明亮的.位置。(他們)竟不知道自己與眼前蠅營狗苟的奴僕、差役、奸商即將一同消盡,且沒有絲毫的差別。難道不可悲嗎?

我的朋友劉孟容,深沉靜默而嚴肅謙遜,喜愛道學而淡泊少欲,從他壯年時就已經恬淡無欲而把富貴置之度外,隨後,體察外物觀察世事變故,又能把名譽置之度外。於是把他的居所命名為“養晦堂”,寫信送給我,讓我替它作記。

過去周代末年,莊生憐恤天下的士人深陷於勢力,被毀謗和榮譽所擾亂,所以告誡人們隱晦、沉默,藏起鋒芒,如所稱許的董梧、宜僚、壺子這些人,多次表達這個意思。而揚雄也説道:“旺盛的火必滅,隆隆雷聲終究消失。富貴的人,鬼神窺探他的盛衰。”君子的原則是,在心裏自得,而對外物沒有什麼要求。飢餓寒凍不足夠仰事父母,俯蓄妻兒,卻沒有怨言。不被整個世上的人瞭解卻不愁悶。自己認為晦暗是世上最光亮的。像那些在輝耀的人生旅途中奔命的人,有朝一日事情了結、意興闌珊,追求像尋常貧賤的人的生活卻不能得到,哪裏能看到值得稱作輝煌的呢?我替他詳備地陳述晦暗的原因,希望讓孟容的志向堅定;後世的君子,也能從中觀察世相、反省自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xpnj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