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在各領域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閲讀答案了,閲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對有關閲讀題所做的解答。那麼問題來了,一份好的閲讀答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世説新語閲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1

閲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後面各題。

(甲)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孟,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選自《兩小兒辯日》)

(乙)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注)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羣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選自《世説新語》)

(注)東渡:公元316年,西晉在異族入侵中滅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晉舊臣擁司馬睿為帝,史稱東晉。

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粗字。

(1)及其日中如探湯 湯_____________

(2)元帝異之 異_____________

2.下列與例句中“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A.明帝問何以致泣

B.告以此意,更重問之

C.皆以美於徐公

D.策之不以其道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孰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故異昨日之言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段中兩小兒爭辯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乙段中晉明帝兩次回答的同一問題是___________,問題不同,但兩則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現了兒童的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熱水;(2)對……感到驚奇

2.C

3.(1)誰説你見多識廣呢?

(2)為什麼和昨天的話不同呢?

4.太陽何時距離人遠(近);長安和太陽哪個遠(近);聰慧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2

A

蘇峻亂,諸庾逃散。庾冰時為吳郡,單身奔亡。民吏皆去,唯郡卒獨以小船載冰出錢塘口,籧篨覆之。時峻賞募覓冰,屬所在搜檢甚急。卒舍船市渚,因飲酒醉還,舞棹向船曰:何處覓庾吳郡?此中便是。冰大惶怖,然不敢動。監司見船小裝狹,謂卒狂醉,都不復疑。自送過浙江,寄山陰魏家,得免。後事平,冰欲報卒,適其所願。卒曰:出自廝下,不願名器。少苦執鞭,恆患不得快飲酒,使其酒足餘年,畢矣。無所復須。冰為起大舍,市奴婢,使門內有百斛酒,終其身。時謂此卒非唯有智,且亦達生。 《世説新語》

B

劉真道少時,常漁草澤,善歌嘯,聞者莫不流連。有一老嫗,識其非常人,甚樂其歌嘯,乃殺豚進之。道真食豚盡,了不謝。嫗見其不飽,又進一豚。食半餘半,乃還之。後為吏部郎,嫗兒為小令史,道真超用之,不知所由,問母,母告之,於是齎牛酒詣道真。道真曰:去,去!無可複用相報。 《世説新語》

17.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屬所在搜檢甚急 ( ) ②適其所願 ( )

③少苦執鞭 ( ) ④於是齎牛酒詣道真 ( )

18.選出下列判斷正確的一項(3分)( )

使其酒足餘年嫗見其不飽 冰為起大舍後為吏部郎

唯郡卒獨以小船載冰出錢塘口 不賂者以賂者喪

A.其的解釋一樣 為的解釋一樣 以的解釋一樣

B.其的解釋不一樣 為的解釋一樣 以的解釋一樣

C.其的解釋不一樣 為的解釋不一樣 以的解釋一樣

D.其的解釋一樣 為的解釋一樣 以的解釋不一樣

E.其的解釋一樣 為的解釋不一樣 以的解釋不一樣

F.其的解釋不一樣 為的解釋不一樣 以的解釋不一樣

19.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自送過浙江,寄山陰魏家,得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老嫗,識其非常人,甚樂其歌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0.A文中劃曲線的句子時謂此卒非唯有智,且亦達生中的智表現在_________;達表現在_______________(2分)

21.用成語概括上面兩文中的庾冰和劉真道所共有的品質:□□□□(2分)

參考答案:

三、閲讀下文,完成1721題。(17分)17.通囑;符合、適合(滿足);以------為苦,苦於;送(攜帶)(4分)18.F(3分)19.①(差役)親自把(庾冰)送過浙江,寄居在山陰魏家,(庾冰)才得以脱險。(得分點:自和三處省略(3分) ②有一個老太,看出他不是一般人,很喜歡他嘯詠。(得分點:老嫗、非常、樂)(3分)20.機智掩護庾冰;索求只是快飲酒(2分)21.知恩圖報(2分)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3

桓南郡小兒時,與諸從兄弟各養鵝共鬥。南郡鵝每不如,甚以為忿。乃夜往鵝欄間,取諸兄弟鵝悉殺之。既曉,家人鹹以驚駭,雲是變怪,以白①車騎②。車騎曰:“無所致怪,當是南郡戲耳!”問,果如之。

【注】①白:告訴。 ②車騎:車騎將軍桓衝。

【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4分)

(1)甚以為忿 ( ) (2)家人鹹以驚駭 ( )

(3)雲是變怪 ( ) (4)果如之 ( )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無所致怪,當是南郡戲耳!

【小題3】結合文章內容談談桓南郡是怎樣的一個人?(2分)

答案

【小題1】(4分)(1)很、十分 (2)都 (3)説 (4)果真 、果然

【小題2】(2分)沒有什麼能引來怪異,應該是桓南郡開玩笑罷了!

【小題3】(2分)鬥鵝“每不如,甚以為忿”表明他心胸狹窄,“夜往鵝欄間,取諸兄弟鵝悉殺之”表明他也是一個兇殘的人。(“心狠手辣”也可)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甚可以聯繫《智子疑鄰》“其家甚智其子”中“甚”的翻譯,很、非常、十分的意思。鹹可以聯繫到《桃花源記》“鹹來問訊”鹹是都的意思。雲可以聯繫到《桃花源記》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的雲,是説的意思。果可以聯繫到《童趣》“果如鶴唳雲端”,果然,果真的意思。

考點: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解釋。

點評:要確定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不僅要靠平時的積累,還要在積累的基礎上掌握一些推斷詞義的方法。還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現象: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等。解釋課外文言詞語,還要學會聯想遷移,在課內有沒有學過。

【小題2】試題分析:這一句是一個判斷句,要翻譯出判斷句式。“致”是“引來”的意思,“當”是“應當”,戲是開玩笑,耳是罷了的意思。

考點:本題考查對文言語句的翻譯。

點評:理解並翻譯文言句子時,既要注意顧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還注意落實一些重點詞語。特別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現象,如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

【小題3】試題分析:找到寫桓南郡的語句:“南郡鵝每不如,甚以為忿。乃夜往鵝欄間,取諸兄弟鵝悉殺之。”從中概括出,“每不如,甚以為忿”説明他心胸狹窄,“取諸兄弟鵝悉殺之”,説明他為人比較兇狠毒辣。

考點: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概括。

點評:概括人物形象要全面、客觀,要結合人物所做的事來分析。結合人物的語言動作描寫來分析。要關注作者對人物的評價,褒貶應與作者一致。一般用二字詞語或四字詞語(儘量用到三個以上)。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4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未若柳絮因風起 俄而雪驟

撒鹽空中差可擬 陳太丘與友期行

相委而去 入門不顧

下車引之 公欣然曰 太丘捨去

2、指出下列加點詞古今詞義的變化。

陳太丘與友期行

太丘捨去

下車引之

3、翻譯下列句子。

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

友人慚,下車引之。

4、《詠雪》中兩個以雪為喻句子是:

5、《詠雪》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6、指出下列稱呼所指代的對象:

(1)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尊君:

(2)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

君: 家君:

7、《詠雪》中的兩個以雪為喻的句子,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麼?

8、《陳太丘與友期》這則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世説新語》二則閲讀題答案:

1、不如 不久,一會兒 差不多可以相比 相約通行 丟下 回頭看 拉 離開

2、古義:約定;今義:日期。 古義:離開;今義:前往。 古義:拉;今義:領。

3、不久,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説:“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 (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正午時碰頭。 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裏下來,想去拉元方。

4、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5、營造了其樂融融、温馨、民主的那種世家特有的文化氛圍。

6、“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即“令尊”,指代陳太丘; “君”是對別人的尊稱,即“您”,指代友人; “家君”對人稱自己的父親,即“家父”,指代陳太丘。

7、“撒鹽空中”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更高更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形似是基礎。 “柳絮因風起”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藴。而“撒鹽”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藴。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象的統一。

8、做人要重禮守信。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5

初,注《莊子》者數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於舊注外為解義妙析奇致大暢玄風唯《秋水》《至樂》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義遂零落,然猶有別本。郭象者,為人薄行,有俊才。 見秀義不傳於世,遂竊以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樂》二篇,又易《馬蹄》一篇,其餘眾篇,或定點文句而已。後秀義別本出,故今有向、郭二《莊》,其義一也。

(選自劉義慶《世説新語》)

1.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3處)(3分)

2.向秀,字子期,河內懷人,是魏晉竹林七賢之一。請寫出竹林七賢中其他任意兩人的名字。(2分)

3.下列哪一個成語故事不是出自《莊子》?( )(3分)

A.南柯一夢 B.朝三暮四 C.庖丁解牛 D.望洋興歎

4.為何向秀、郭象的兩種《莊子》注本內容基本一致?請根據材料簡要概括。(2分)

參考答案:

1.向秀於舊注外為解義/妙析奇致/大暢玄風/唯《秋水》《至樂》二篇未競而秀卒。(3分)

2.嵇康、阮籍、山濤、劉伶、王戎、阮咸(寫出任意兩人得2分,有錯字不得分)

3.A(3分)

4.郭象見向秀注本未在世流傳,便竊為己用。僅自注《秋水》《至樂》,改注《馬蹄》, 餘篇修訂文句。後來向秀釋義副本出現,所以兩種注本內容基本一致。(2分)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6

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行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選自《世説新語》)

1.解釋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 稱: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法:

2.文章劃線句沒有標點符號。請在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來。(2分)

老 父 在 太 丘 強 行 綏 之 以 德 弱 者 撫 之 以 仁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

3.袁公兩次問陳元方。請你用自己的話把袁公兩次問話的主要意思説出來。(2分)

4.指出陳元方第二次答語的巧妙之處。(4分)

參考答案:

1.(1)稱讚,讚許 (2)效法

2.老父在太丘 | 強者綏之以德 | 弱者撫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錯、漏、多1處均扣1分,扣完該小題分值為止)

3.第一次問元方父親在太丘為官時是如何贏得稱讚的,第二次是問自己和元方父親究竟誰效法誰。

4.借周公和孔子沒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親並不存在誰效法誰的問題,既尊重了袁公,又維護了父親的尊嚴,顧全了雙方的面子。

參考譯文:

陳元方十一歲時,有一次去拜會袁公(紹)。袁公問:“令尊在太丘縣認職時,遠近的人都稱讚他,他是怎麼治理的呢?”元方説:“家父在太丘時,對強者用恩德來安撫他,對弱者用仁慈去體恤他,放手讓他們安居樂業,久而久之,大家就對他老人家越來越敬重。”袁公説:“我從前曾當過鄴縣縣令,正是這樣做的。不知是你的父親效仿我,還是我效法你的父親?”元方説:“周公、孔子生在兩個不同的時代,雖然相隔遙遠,但他們的做法卻是如出一轍,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7

許允婦是阮衞尉女,德如妹,奇醜。交禮竟,允無復入,家人深以為憂。會允有客至,婦令婢視之,令婢視之,還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範也。婦雲:“無憂,桓必勸入。”桓果語許雲:“阮家既嫁醜女與卿,故當有意,卿宜查之。”許便回入內,既見婦。即欲出。婦料其此出無復入理,便捉裾停之。許因謂曰:“婦有四德,卿有其幾?”婦曰:“新婦所乏唯容爾。然士有百行,君有幾?”許雲:“皆備。”婦曰:“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允有慚色,遂相敬重。

許允為吏部郎,多用其鄉里,魏明帝遣虎賁收之。其婦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既至,帝核問之,允對曰:“舉爾所知臣之鄉人臣所知也陛下檢校為稱職與不如不稱職臣受其罪。”既檢校,皆官得其人,於是乃釋。允衣服敗壞,詔賜新衣。初允被收,舉家號哭。阮新婦自若,雲:“勿憂,尋還。”作粟粥待。傾之,允至。

許允為晉景王所誅,門生走入告其婦。婦正在機中,神色不變,曰:“蚤知爾耳!”門入欲藏其兒,婦曰:“無豫諸兒事。”後徒居墓所,景王遣鍾會看之,若才流及父,當收。兒以諮母,母曰:“汝等雖佳,才具不多,率胸懷與語,便無所憂。不須極哀,會止便止;又可少問朝事。”兒從之。會反,以狀對。卒免。

(選自《世説新語·賢媛》)

【文言文參考譯文】

許允的妻子是既衞尉的女兒,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元比五陋,舉行交拜禮後。許允欲不想再進去.家裏人為此憂心如焚。這時.正好許允來了客人。新娘叫丫環去看客人是誰。丫環回來回答説:“是桓公子。”所説的桓公子,就是桓範。新娘説:“不用擔心.桓範一定會勸他回到洞房來。”桓果然對許允説:“阮家把相貌最醜的女兒嫁給你。必然有其用意.你應當仔細觀察她。”許允於是重新回到洞房。見到新娘後,就立即往外走。新娘井定他這次出去就沒有再回來的道理,便拉住他的衣襟讓他留下。。許因此時她説:“女人蟹須具備四德(即婦德、婦言、婦客、婦功).你有其中幾樣?”新娘説:“我所欠缺的只是容貌。然而讀書人應該有各種好品行,夫君又有幾種呢?”許允説:“全都具備。”新娘説:“在各種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麼能説全都具備呢?’’許允面有愧色,從此就敬重她。

許允在當吏部侍鄧期問。起用了許多同鄉為官,魏明帝派武士來拘捕他。臨去的時候許允婦追出來囑咐許允説:“君主是賢明的,可以用分辨道理來爭取(他收回成命).不要用情感去哀求。”到了朝廷上,魏明帝審問他為什麼要起用那麼多鄉黨,許允回答:“我只是在‘舉爾所知’罷了。我用的那些同鄉,都是我所瞭解的人。請陛下去查查這些人為官稱職與否.如不稱職。我甘願領受罪名。”後來一調查。許允的這些同鄉都是稱職的.於是就釋放了他。許允當時的衣服破了,明帝還下詔賜給他新農。當初許允被捕時.全家人都嚇得號哭起來.只有許允的妻子神態自若.説:“不必擔憂。許允不會有事,不久就會回來。”還親自煮米粥等着他。果然不出她所杆,一會兒.許允就重新回到了家裏。

許允後被晉景王所殺。消息由家中門生傳回來的時候.許允婦正在紡織機前織布.但是她的神色一點都沒有改變.説:“我已經料到這步了!”門生打算把許允的弦子們藏起來,許允婦説:“現在還不關孩子們的事情,用不着躲藏。’’後來他們搬到許允的墓地上居住·晉景王派鍾會去打探,要是弦子們的才識比得上許允.就將他們抓回來。弦子們去問母親怎麼辦,母親説:“你們雖然都很好,但是現在的才識還不是很多。只要和鍾會坦誠説話,就不會有什麼值得憂慮的事情。當然也不要太哀痛,該停就停。也不要多問朝廷政事。”孩子們聽了母親的話就去見鍾會了。鍾會回去把情況向晉景王做了彙報,孩子們終於免脱了災禍。

文言文閲讀試題及答案

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交禮竟,允無復入 竟:結束

B.魏明帝遺虎賁收之 收:拘捕

C.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 奪:奪取

D.若才流及父 及:趕得上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阮家既嫁醜女與卿 與贏而不助五國也

B.許因謂曰 相如因持璧卻立

C.皆官得其人,於是乃釋 蒙衝鬥艦乃以千教

D.若才流及父.當收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3.下列各項中斷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 )

A. 舉爾所知/臣之鄉人/臣所知也/陛下檢校/為稱職與不/如不稱職/臣受其罪

B. 舉爾所知/臣之鄉/人臣所知也/陛下檢校為稱職與/不如不稱職/臣受其罪

C. 舉爾所知/臣之鄉人/臣所知也陛下/檢校為稱職與不/ 如不稱職/臣受其罪

D. 舉爾所知/臣之鄉/人臣所知也陛下/檢校為稱職與/不如不稱職/臣受其罪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許允婦是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奇醜,以致當婚禮結束後,許允竟對其不予理睬,後經別人勸説,方才回到洞房內。

B.許允在洞房內責問其妻,卻被其妻以“好色不好德”反駁.他啞口無言,感到內心有愧.自此以後對妻非常敬重。

C.許允作吏部郎官時,因大量任用自己同鄉做官引來嫌疑被皇帝拘捕。後經查實,用 人稱職沒什麼問題便將其釋放。

D.許允被殺後,門人惶恐,想藏匿許允的兒子。但被許允婦阻止,認為只要坦誠説話, 堅決不過問朝廷之事即可免禍。

5.將文言文閲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1)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5分)

(2)初允被收,舉家號哭。阮新婦自若,雲:“勿憂,尋還。(5分)

(3)汝等雖佳,才具不多,率胸懷與語,便無所憂。

答案:

1.C(奪:改變)2.B(A項中“與”分別為“動詞,給予“動詞,結交,親附”;B項中“因”都為“副詞,於是”;C項中“乃”分別為“副詞.於是.就“副詞.竟然.甚至”;D項中“若”分別為“連詞,如果,幟設”“代詞,你們”)

3.A

4.D(“堅決不過閘翩廷之廖”錯,因原文是“可少問朝事”)

5.

(1)“在各種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麼能説金都具備呢?”(得分點為“百”“行”“好”“何謂”“備”等,每點1分)

(2)當初許允被捕時.全家人都嚇得號哭起來,只有許允的妻子神態自若,説:“不必擔憂,許允不會有事。不久就會回來”。(得分點為“收”“舉”“號哭”“自若”“尋”等,每點1分)

(3)你們雖然都很好,但是現在的才識還不是很多。只要和鍾會坦誠説話,就不會有什麼值得憂慮的事情。(得分點為“才具”“ 胸懷”“ 與語”等,每點1分)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8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範宣①年八歲,後園挑②菜,誤傷指,大啼。人問:“痛邪?”答曰:“非為痛,身體③髮膚,不敢毀傷,是以啼耳。”宣潔行④廉約⑤,韓豫章⑥遺⑦絹百匹,不受;減五十匹,復不受;如是減半,遂至一匹,既終不受。韓後與範同載,就車中裂二丈與範,雲:“人寧可使婦無言⑧邪?”範笑而受之。(選自劉義慶《世説新語.德行》)

【註釋】①〔範宣〕字宣子,居住在豫章郡,後被召為太學博士、散騎郎,推辭不就。②〔挑〕挑挖;挖出來。③〔身體〕“身體”句語出《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身,軀幹。體,頭和四肢。④〔潔行〕品行高潔。⑤〔廉約〕廉潔儉省。⑥〔韓豫章〕韓伯,字康伯,歷任豫章太守、丹楊尹、吏部尚書。⑦〔遺(wèi)〕贈送。⑧〔言(kūn)〕褲子。

1.用“/”給文中句子劃分朗讀節奏(只劃一處)。

韓 豫 章 遺 絹 百 匹,不 受

2.解釋文中加粗詞語。

(1)誤傷指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啼耳________________

(3)遂至一匹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話説説“韓後與範同載,就車中裂二丈與範”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範宣挖菜誤傷的手指,大聲啼哭,是因為“痛”才哭嗎?到底因什麼而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範宣的身上有哪些美好德行值得我們發揚光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韓豫章/遺絹百匹,不受

2.手指;此,這;終於

3.後來,韓康伯邀範宣一起坐車,在車上撕了兩丈絹給範宣。(意對即可)

4.不是因為痛,而是因為身體髮膚都授之於父母,傷了自己的'就等於傷了父母,範宣不敢傷害父母,所以才哭起來。(意對即可)

5.孝敬父母,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品行高尚,清廉儉省;嚴格要求自己,温和、善良。(意對即可)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9

閲讀【甲】【乙】兩段選文,完成下面的題。

【甲】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乙】戴安道就範宣學①,視範所為:範讀書亦讀書,範抄書亦抄書。惟獨好畫,範以為無用,不宜勞思於此。戴乃畫《南都賦圖》,範看畢諮嗟②,甚以為有益,始重畫。

【注】①戴安道就範宣學:戴安道和範宣均為我國晉代名人。②諮嗟:讚歎。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

①賢於材人遠矣 賢:________________

②不宜勞思於此 勞思:______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①得為眾人而已耶?

譯文:

②範看畢諮嗟,甚以為有益,始重畫。

譯文:

3.【甲】文借事説理,以方仲永天資非凡最終“泯然眾人矣”的實例,説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則直接寫出了戴安道和範宣師生之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過程。

參考答案:

1.①勝過、超過 ②勞神,費心思

2.①能夠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意思是比普通人還要不如)

②範宣看後讚歎不已,認為大有益處,這才開始重視繪畫。

3.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 虛心學習,相互切磋。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10

《世説新語》二則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陳太丘與友期 》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7、解詞(4分)

① 驟( ) ②差( )③舍( )④顧( )

18、把下列句子譯成白話文(4分)

①、未若柳絮因風起。

②、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19、“寒雪日、內集、欣然、大笑樂”等詞在文中有什麼作用?(2分)

答:

20、友人心理變化的兩個字是: , ,變化原因是: (3分)

21、 《陳太丘與友期 》這篇短文説明了什麼?(2分)

答;

參考答案:

17、18、略

19、(1)營造一種融洽、歡快、輕鬆、和諧的家庭氛圍,(2)交代了詠雪的背景。

20、怒、慘,小孩子都懂得講誠信、講禮貌,我還不如孩子。

21、圍繞信、禮的重要來説即可。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11

阮光祿①在剡②,曾有好車,借者無不皆給。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後聞之,歎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③?”遂焚之。(選自劉義慶《世説新語》)

註釋:

①阮(ruǎn)光祿:阮裕,曾經做過金紫光祿大夫,所以稱他為阮光祿。

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縣。

③何……為:幹什麼。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

(1)意欲借而不敢言欲 ________

(2)借者無不皆給 皆__________

(3)阮後聞之 之 _________

(4)遂焚之 之__________

2.憑藉註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個故事表現了阮裕怎樣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想

(2)都

(3)(有人)想借車而不敢借這件事

(4)車

2.我有了車子卻使人不敢來借,還要它幹什麼?

3.即使是他沒有責任的事,只要這事跟他有關,他也要十分嚴格地要求自己,他容不得自己有一絲一毫的欠缺。(言之有理即可。)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12

世説新語許允婦是阮衞尉女,德如妹,奇醜。交禮竟,允無復入,家人深以為憂。會允有客至,婦令婢視之,還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範也。婦雲:無憂,桓必勸入。桓果語許雲:阮家既嫁醜女與卿,故當有意,卿宜查之。許便回入內,既見婦,即欲出。婦料其此出無復入理,便捉裾停之。許因謂曰:婦有四德,卿有其幾?婦曰:新婦所乏唯容爾。然士有百行,君有幾?許雲:皆備。婦曰: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允有慚色,遂相敬重。

許允為吏部郎,多用其鄉里,魏明帝遺虎賁收之。即行,其婦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既至,帝核問之,允對曰:舉爾所知,臣之鄉人,臣所知也。陛下檢校,為稱職與不?如不稱職,臣受其罪。既檢校,皆官得其人,於是乃釋。允衣服敗壞,詔賜新衣。初允被收,舉家號哭。唯允婦自若,雲:勿憂,尋還。作粟粥待。頃之,允至。

許允為晉景王所誅,門生走入告其婦。婦正在機中,神色不變,曰:早知爾耳!門人慾藏其兒,婦曰:無豫諸兒事。後徙居墓所,景王遣鍾會看之,若才流及父,當收。兒以諮母,母曰:汝等雖佳,才具不多,率胸懷與語,便無所憂;不須極哀,會止便止;又可少問朝事。兒從之。會反,以狀對,卒免。

(選自《世説新語》)

9.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交禮竟,允無復入 竟:結束。

B.魏明帝遣虎賁收之 收:拘捕。

C.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 奪:奪取。

D.若才流及父 及:趕得上。

解析 C項奪:改變。

答案 C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阮家既嫁醜女與卿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B.許因謂曰 相如因持璧卻立

C.皆官得其人,於是乃釋 蒙衝鬥艦乃以千數

D.若才流及父,當收 不者, 若屬皆且為所虜

解析 A項中與分別為動詞,給予動詞,結交,親附;B項中因都為副詞,於是;C項中乃分別為副詞,於是,就副詞,竟然,甚至;D項中若分別為連詞,如果,假設代詞,你們。

答案 B

11.下面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表現許允婦聰慧的一組是()

①故當有意,卿宜查之 ②婦料其此出無復入理,便捉裾停之 ③如不稱職,臣受其罪 ④神色不變,曰:早知爾耳! ⑤若才流及父,當收⑥率胸懷與語,便無所憂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解析 ①為桓範勸解許允的話;③是許允回答皇帝的問話,為自己辯解;⑤是景王叮囑鍾會之語。

答案 B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許允婦是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奇醜,以致當婚禮結束後,許允竟對其不予理睬,後經別人勸説,方才回到洞房內。

B.許允在洞房內責問其妻,卻被其妻以好色不好德反駁,他啞口無言,感到內心有愧,自此以後對妻非常敬重。

C.許允作吏部郎官時,因大量任用自己同鄉做官引來嫌疑被皇帝拘捕。後經查實,用人稱職沒什麼問題便將其釋放。

D.許允被殺後,門人惶恐,想藏匿許允的兒子,但被許允婦阻止,認為只要坦誠説話,堅決不過問朝廷之事即可免禍。

解析 D項堅決不過問朝廷之事錯,因原文是可少問朝事。

答案 D

13.將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允被收,舉家號哭。唯允婦自若,雲:勿憂,尋還。(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在各種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麼能説全都具備呢?

(2)當初許允被捕時,全家人都嚇得號哭起來,只有許允的妻子神態自若,説:不必擔憂,許允不會有事,不久就會回來。

【參考譯文】

許允的妻子是阮衞尉的女兒,阮德如的妹妹,相貌無比醜陋。舉行交拜禮後,許允就不想再進去,家裏人為此憂心如焚。這時,正好許允來了客人。新娘叫丫環去看客人是誰,丫環回來回答説:是桓公子。所説的桓公子,就是桓範。新娘説:不用擔心,桓範一定會勸他回到洞房來。桓果然對許允説:阮家把相貌最醜的女兒嫁給你,必然有其用意,你應當仔細觀察她。許允於是重新回到洞房。見到新娘後,就立即往外走。新娘料定他這次出去就沒有再回來的道理,便拉住他的衣襟讓他留下。許因此對她説:女人必須具備四德(即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你有其中幾樣?新娘説:我所欠缺的只是容貌。然而讀書人應該有各種好品行,夫君又有幾種呢?許允説:全都具備。新娘説:在各種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麼能説全都具備呢?許允面有愧色,從此就敬重她。

許允在當吏部侍郎期間,起用了許多同鄉為官,魏明帝派武士來拘捕他。臨去的時候許允婦追出來囑咐許允説:君主是賢明的,可以用分辯道理來爭取(他收回成命),不要用情感去哀求。到了朝廷上,魏明帝審問他為什麼要起用那麼多鄉黨,許允回答:我只是在舉爾所知罷了。我用的那些同鄉,都是我所瞭解的人。請陛下去查查這些人為官稱職與否,如不稱職,我甘願領受罪名。後來一調查,許允的這些同鄉都是稱職的,於是就釋放了他。許允當時的衣服破了,明帝還下詔賜給他新衣。當初許允被捕時,全家人都嚇得號哭起來,只有許允的妻子神態自若,説:不必擔憂,許允不會有事,不久就會回來。還親自煮米粥等着他。果然不出她所料,一會兒,許允就重新回到了家裏。

許允後被晉景王所殺。消息由家中門生傳回來的時候,許允婦正在紡織機前織布,但是她的神色一點都沒有改變,説:我已經料到這步了!門生打算把許允的孩子們藏起來,許允婦説:現在還不關孩子們的事情,用不着躲藏。後來他們搬到許允的墓地上居住,晉景王派鍾會去打探,要是孩子們的才識比得上許允,就將他們抓回來。孩子們去問母親怎麼辦,母親説:你們雖然都很好,但是現在的才識還不是很多,只要和鍾會坦誠説話,就不會有什麼值得憂慮的事情;當然也不要太哀痛,該停就停,也不要多問朝廷政事。孩子們聽了母親的話就去見鍾會了。鍾會回去把情況向晉景王做了彙報,孩子們終於免脱了災禍。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13

【甲】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驚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説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乙】興盡而返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①,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②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世説新語》)

【註釋】①眠覺:睡覺醒來。②宿(xiǔ):一夜。

小題1:解釋下列加線的詞語。(4分)

(1)人鳥聲俱絕( ) (2)是日更定( )

(3)強飲三大白( ) (4)夜大雪 ( )

小題2:下列句中加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3分) ( ) A.①是日更定矣②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B.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②且焉置土石C.①及下船②徐公何能及君也D.①人問其故②故外户而不閉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1)莫説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譯文:

(2)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

譯文:

小題4:甲文中“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獨”字,可以看出作者 的高潔情懷和 的生活態度。乙文則從語言和動作兩方面刻畫了王子猷 、 的性格。(4分)參考答案:

小題1:(4分,每處1分)(1)消失;(2)完了,結束;(3)盡力;(4)下雪

小題2:B

小題3: (1)不要説相公您痴,還有想您一樣痴的人呢!。(2)(他)經過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門前沒進去卻又轉身返回。

小題4:(4分,意思對即可,各1分)特立獨行,不隨流俗;豪爽率真、瀟灑超脱。

試題分析:

小題1:(1)“絕”是“消失”的意思,不能理解為“斷絕”等意思;(2)“定”在此意思較為特殊,意思為“結束”;(3)“強”在此意思為“盡力”,不能理解為“強壯、強迫”等意思;(4)“雪”在此為“動詞”,意思為“下大雪”。

小題2:A.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重新 C等到;比得上 D原因;所以。B項的意思都是“哪裏”。

小題3:(1)“莫”是“不” 意思,“似”是“像”的意思;(2)“方”是“才”的意思,“至”是“到達”的意思,“造”是“到”的意思。翻譯這兩句時,除了這幾個關鍵字詞,還要使整個句子翻譯的流暢性與準確性。

小題4:甲文中作者喜歡一人獨自去湖心亭看雪,表明其是一個特立獨行、不隨流俗的人;已文中對王子猷的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從中可以看出其是一個豪爽率真、瀟灑超脱的人。

點評:課標對文言文閲讀提出的要求是:“閲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中考文言文閲讀材料的選取必須是“淺易”的,對“淺易”的理解應當是:文中多數字詞屬於常見的實詞和虛詞,即使有少數生僻字詞,或選文中出現不常見的典故,也會安排註釋以降低難度,讓學生在文言文學習的基礎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14

文帝①嘗令東阿王②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③。應聲④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然⑤,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注:①文帝:魏文帝曹丕。②東阿王:曹植。③大法:大刑,重刑,這裏指死刑。④應聲:隨着(命令的)聲音,立即。⑤然:同”燃“,燒。

1.給下列句中加粗的詞注音並釋義。

(1)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 嘗_______________

(2)大成者行大法 行_______________

(3)煮豆持作羹 羹_______________

(4)萁在釜下然 釜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選文中表現魏文帝對弟弟橫加迫害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文中表現曹植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談談你對曹植這首《七步詩》的巧妙設喻和擬人方法是怎樣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給本文擬一個恰當的標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chàng、曾經;(2)xíng、實行,動用;(3)gēng、有濃汁的食品;(4)fǔ、鍋

2.(1)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

(2)應聲便為詩

3.用豆和萁本是同根所生,來比喻親兄弟的關係。用“萁在釜下然”比喻兄弟相殘害。“豆在釜中泣”是擬人的寫法。

4.七步成詩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15

桓南郡小兒時,與諸從兄弟各養鵝共鬥。南郡鵝每不如,甚以為忿。乃夜往鵝欄間,取諸兄弟鵝悉殺之。既曉,家人鹹以驚駭,雲是變怪,以白車騎①。車騎曰:“無所致怪,當是南郡戲耳!”問,果如之。

(選自《世説新語》)

註釋】 ①車騎:車騎將軍桓衝。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⑴南郡鵝每不如,甚以為忿 ⑵取諸兄弟鵝悉殺之

⑶既曉,家人鹹以驚駭 ⑷雲是變怪,以白車騎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與諸從兄弟各養鵝共鬥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B.乃夜往鵝欄間 蒙乃始就學

C.雲是變怪,以白車騎 皆以美於徐公

D.問,果如之 輟耕之壟上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3分)

原句:無所致怪,當是南郡戲耳!

譯文: ▲

4.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桓南郡是怎樣的一個人。(2分)

參考答案

1.⑴生氣 ⑵全、都 ⑶天剛亮的時候(或:早晨) ⑷説

評分標準:共4分,每小題1分。

2.B 評分標準:共2分。

3.沒有什麼能引來怪異,應該是桓南郡開玩笑罷了!

評分標準:共3分。整句意思正確、語言通順即可,不一定要逐字翻譯。

4.鬥鵝“每不如,甚以為忿”,表明他心胸狹窄;“夜往鵝欄”、“取諸兄弟鵝悉殺之”,表明他是一個兇殘的人。(答到“心狠手辣”也可得分)

 評分標準:共2分,每小點1分。要求能概括出性格特點,並能結合內容作適當闡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vzz87j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