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記承天寺夜遊 >

《世説新語》《記承天寺夜遊》閲讀附答案

《世説新語》《記承天寺夜遊》閲讀附答案

【甲文】

《世説新語》《記承天寺夜遊》閲讀附答案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詞的意思。(4分)

(1)心樂之( ) (2)其岸勢犬牙差互( )

(3)悽神寒骨( ) (4)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

小題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小題3:甲乙兩文在寫景上比較注意突出景物的特點,生動細緻,請結合兩篇文章的第二段內容,説説各自用了什麼手法來展現景物特點的。(4分)

小題4:兩篇文章都記錄了作者當時生活的片段,抒發了內心的真實感受,請説説兩篇文章各側重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以……為樂(2)像狗的牙齒 (3)使……淒涼 (4)不汲汲於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

小題2:(1)潭中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託都沒有。

(2)月色灑滿庭院,如同積水自上而下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錯雜,原來那是竹子、柏樹的影子。

小題3:甲文:第二段正面寫魚,側面寫水,表現水的清澈 乙文:這三句話是寫月光的高度傳神之筆,“積水空明”四個字,來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橫”來比喻月下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小題4:甲文:本文描繪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着意渲染了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氛,抒發了作者貶官失意後的孤悽之情。

乙文:對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繪,真實記錄了他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斷,透露出他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chengtiansi/dxwrv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