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故鄉的小鎮閲讀答案

故鄉的小鎮閲讀答案

【原文】

故鄉的小鎮閲讀答案

故鄉的小鎮

吳建

①我常去江南,熟悉“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小鎮;我作客中原,領略過“驢馬滿街轉”的山區小鎮;我遠遊雲南邊陲,欣賞過芭蕉樹掩映竹樓的傣家小鎮……然而,最讓我留戀的還是古典淳樸的故鄉小鎮。

②故鄉小鎮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古鎮。古時候,這裏梓樹成林,綠遍鄉野,因此,人們把她取名為“林梓”。早先,古鎮就一條窄窄的石街,不到一里長。兩邊是一些木拼門的各式店鋪,一家挨一家,鱗次櫛比,店堂正門大多貼有“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九江”的紅紙對聯。【店門兩邊的牆磚早已被歲月的風霜剝蝕成一幅零亂的畫。】鎮西頭是一座石橋,通揚運河從橋下浩蕩北流。清澈的河水滋養着一代又一代小鎮人。【A】

③小鎮的黎明是歡快的。晨曦初露,四鄉八村的農民便頭頂曉星殘月,肩挑手提,來小鎮趕集。人們的木屐踩在苔痕斑駁的青石板街上,叮咚作響,似一支悦耳的晨曲,喚醒了酣睡中的小鎮。此時早起的商家已卸下門板開始招攬顧客。蒸籠上的包子熱氣騰騰,燒餅店裏的油香彌散在空中。張嬸的小吃攤前是最熱鬧的,一條舊長桌臨街擱着,四周是幾張板凳。一隻用油桶改制成的爐子成天燃燒着,大鐵鍋裏的水翻滾着冒着陣陣熱氣,花上一元錢就可以喝到一碗又嫩又香的豆腐腦兒,上面必定漂着青綠的葱花。鎮上的潮糕店小有名氣,用本地產的糯米磨成米粉製成的潮糕,清香四溢,甜美可口,獨具風味。傳説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在此下駕,品嚐潮糕後大加讚賞,從此林梓潮糕名聲大振,流傳至今。店鋪裏的老師傅邊做邊賣,生意十分紅火。【B】

④小鎮的早晨是熱鬧的。集市上人頭攢動,男女老少,或蹲或站,一臉憨厚相,一身土布衣。他們雖也討價還價,但決不缺斤少兩。地攤上農副產品應有盡有。青菜、包菜、蒜葱還閃着亮晶晶的晨露;盆裏鰱魚、鯽魚時而擺尾遊弋,時而又蹦又跳;大公雞、小鴨子在買賣人的手中撲騰着、掙扎着……日頭漸高,趕集的人陸續散去。此時,高出屋頂被薰得烏黑的煙囱,冒出了絲絲縷縷的炊煙。【C】

⑤小鎮的夜是靜謐的。只有鎮公所門樓下掛着的兩盞大紅燈籠,映出一團橘紅的亮色,給小鎮的夜平添了一份朦朧的詩意。【D】

⑥光陰荏苒,而今,故鄉的小鎮舊貌換新顏。狹窄的石街不見了,一條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從鎮口一直延伸向縣城;低矮破舊的平房也被一幢幢或古典或洋氣的高樓大廈取而代之。走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有恍如在繁華城市的感覺。透過飛檐亭閣,雕樑畫棟,同樣能感到現代生活跳動的脈搏。

【問題】

14、文章題目為“故鄉的小鎮”,開篇卻寫到了江南的“水鄉小鎮”、中原的“山區小鎮”、雲南邊陲“傣家小鎮”,這樣寫有什麼用意?(4分)

15、文章第①段中説“最讓我留戀的還是古典淳樸的故鄉小鎮”,請結合文章具體説説“我”留戀些什麼。(3分)

16、結合上下文,請賞析第②段中的畫線句。(2分)

店門兩邊的牆磚早已被歲月的風霜剝蝕成一幅零亂的畫。

17、下面這段文字是從文中抽出來的,它應該放在A、B、C、D中的哪一處?為什麼?(3分)

故鄉的小鎮似從江南移來。一座座茶樓臨河而立,趕集的農民帶着自己勞動果實換來的喜悦,登樓小憩。熱情的小夥計從燒得通紅的火爐上,拎下直噴蒸汽的大銅壺,總是向被飲淺了的茶盞裏勤勤地斟着,把小鎮的早晨和人間的情愫斟得滾熱滾熱……

應該放在【 】處,理由:【 】

18、本文與劉紹棠《本命年的回想》都以回憶家鄉為題材,閲讀下面兩段文字,説説兩位作者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甲】光陰荏苒,而今,故鄉的小鎮舊貌換新顏。狹窄的石街不見了,一條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從鎮口一直延伸向縣城;低矮破舊的平房也被一幢幢或古典或洋氣的高樓大廈取而代之。走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有恍如在繁華城市的感覺。透過飛檐亭閣,雕樑畫棟,同樣能感到現代生活跳動的脈搏。(摘自《故鄉的小鎮》)

【乙】想當年,我小的時候,家鄉的大年從臘月初一就開始預熱。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紅火,發燒直到年跟下。今年歲逢丙子,是我的本命年,六十“高齡”回憶往事,頗有返老還童之感。

(摘自《本命年的回想》)

【甲】【 】(2分)

【乙】【 】(2分)

【參考答案】

14、①用其他小鎮的各具特色襯托出故鄉小鎮古典淳樸的特點;

②突出“我”對故鄉小鎮的留戀之情。(4分)

15、故鄉小鎮歡快的黎明、故鄉小鎮熱鬧的早晨、故鄉小鎮靜謐安詳的夜。(3分)

16、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牆磚被歲月的風霜剝蝕成零亂的畫”,以“零亂的畫”比喻歲月雕刻的痕跡,形象生動地寫出古鎮歷史的悠久。(2分)

17、(3分)C處,

【理由】

示例一:③—⑤段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本段文字寫的是早晨的情景,應該放在第④段之後。

示例二:第③段寫“四鄉八村的農民便頭頂曉星殘月,肩挑手提,來小鎮趕集”。

第④段寫趕集的人在集市上交易,本段中寫到“趕集的農民帶着自己勞動果實換來的喜悦,登樓小憩”。所以應該放在第④段之後。

18、(4分)

【甲】文作者表達了對故鄉小鎮舊貌的留戀,對小鎮“新顏”繁華、欣欣向榮的讚美。(2分)

【乙】文作者抒發了回憶往事時內心的輕鬆快樂、充滿童趣之感,表達了作者對昔日大年的懷念與嚮往。(2分)

標籤: 故鄉 小鎮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rqv0g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