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我看了十五年古書》閲讀及參考答案

《我看了十五年古書》閲讀及參考答案

我看了十五年古書

《我看了十五年古書》閲讀及參考答案

我看了15年古書先是在網絡上,《明朝那些事兒》作為歷史小説,點擊驚人;後來,這本非專業作家的著作正式出版了,成了暢銷書。當年明月這個奇特的筆名,也被眾人所知曉。他,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當年明月,研究明代史,恰巧又是説故事的好手。有劇情,有懸疑,有冷不防的幽默,用網絡的話,真是太有才了。於是《明朝那些事兒》紅了,4冊書,賣了100萬冊。他少年得志,口才了得,之所以還沒上百家講壇,是因為他還是一張娃娃臉,怕是難以服眾。

他1979年出生在武漢一個普通幹部家庭。5歲時收到的生日禮物是一摞厚厚的《上下五千年》,從此讀上歷史。大學一畢業,考取公務員,加入海關行列。從科員做起。

穿制服、打領帶的機關環境一點兒沒有讓他不自在。真是沒有想到,他就是當年明月!2000年大家一起進海關,幾年來他絕對默默無聞。平時習慣獨來獨往,書不離手,思維獨特,説話總讓人莫名其妙。沒想到,有這般能耐!高人,果然高深莫測!厲害!領導真是看走眼咯。一名海關職員説。

我的生活很枯燥,不抽煙,不喝酒,不談戀愛。一切按部就班,缺乏戲劇性。歷史拿走了我對很多東西的興趣。你要拉我去玩,我有時候會去,但我不投入。我是個什麼樣的活法?白天上班,晚上回去就看書,查資料。惟一的興趣就是聽聽音樂,看看碟。

對古文的興趣,始於11歲時的那本《古文觀止》。我還記得一本叫《諸葛亮傳》的書,我在親戚家看這本書,坐了一天,也沒人管我,我就一直看一直看,到最後他們才發現我。

從那時起,每天晚上兩小時的歷史閲讀,雷打不動,這麼多年,可能就高考那兩個月停過。他看了很多人一輩子也不會看完的書。二十四史,看過來了,好幾千萬字吧。指的是中華書局那套綠皮書。

這是一個懶人當道的世界。當年梁啟超寫《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我們今天看着覺得很難,但你知道當時那個文章叫什麼?叫時體文,就是寫給大街上的,沒多少文化的人看的。我看了15年古書,我的感覺是什麼?不容易!

歷史帶給他的首先是知識上的享受。那十幾年,我一直沒什麼朋友,可是我覺得,我很強大,我經常掃視周圍的人,我有一種優越感,覺得我懂得的東西,超越了很多同齡人。

他一邊讀書一邊寫,記憶超羣。人只要不幹那些烏七八糟的`事,他會有很多時間的。你下班之後有什麼事呢?吃完飯,洗把臉,開始寫東西,很簡單的,就看你願不願意過這樣的日子。

接着是經濟上的巨大回報版税。我現在得到的東西,別人可能要三四十歲才能得到。我最想要的,還是每天晚上讀書的那種純粹。

他甚至還是明史研究會的會員。他看重來自專業圈子的認可。他自認為跟明史研究大家王學典先生有一層師生之誼。

他其實很驕傲,骨子裏的。同時,他又格外謙遜,待人接物有分寸。人要有一點理想,但不能太多。理想太多,就會把自己太當回事。我的書之所以暢銷,不是因為歷史研究水平有多高,主要是我能夠把研究放到讀者能接受的水平上,跟講故事的能力結合在一起。我就是知道怎麼把故事講好。調侃,幽默,講故事,甚至懸疑,那都是手段。手段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我的哲學觀,世界觀,對人性的認識。

人物週刊:一邊做公務員,一邊寫歷史,您喜歡現在的狀態嗎?

當年明月:我喜歡我以前的狀態,就是一心看書,沒有目的,很純粹。我今天寫書還有版税問題,肯定有功利性了。

我一直有這樣一個想法,現在所謂的當年明月不是我。我感覺我經常看着他,看着這個聚光在媒體圈的人,這個所謂的暢銷書作家,所謂的歷史研究者。我在想,這個人什麼時候會消失?我永遠不會跟他合二為一,因為這個人不是我。我一直對這個很清醒,我知道我自個兒。

歷史告訴我,無論腦袋多清醒,被人捧久了,就會變傻,就會認為你所得到的那些東西是你應該得到的。大家都誇你,於是乎,你就真的説,哎呀,我就是行。什麼玩意兒?比你有水平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人物週刊:您喜歡交流嗎?

當年明月:之前,我沒有跟工作以外的人太多交流過。我雖然有很多有趣的想法,但是我不會跟人講。但是富豪榜把你圈進去了,説你是作家,學術圈我也進去了,但是明顯功力不夠,因為那些都是老專家,還有吳晗先生的弟子。歷史是屬於多數人的,但是研究歷史的人屬於少數。我非常非常喜歡跟他們在一起,我能學到東西。《歷史研究》我每期都看,我認為水平很高。

1、文中説他其實很驕傲,骨子裏的。同時,他又格外謙遜,當年明月的驕傲和謙遜分別體現在什麼地方?(4分)

答、驕傲體現在:

①他認為自己懂得的東西超越了很多同齡人。

②他覺得自己得到了三四十歲的人才可能得到的財富。

③他有自己的哲學觀、世界觀及對人性的認識。

④他覺得自己講故事的能力很強。

謙遜體現在:

①他能清醒地認識自己,不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②他樂於跟研究歷史的專家學習,覺得能學到很多東西。

③他覺得自己不會被媒體的吹捧和已取得的成績弄昏了頭腦。

(一條1分,驕傲和謙遜各佔2分,答出四條即給滿分)

2、當年明月的特點有很多,文章為什麼要以我看了十五年古書為標題?(2分)

答、《明朝那些事兒》之所以大獲成功,得益於當年明月紮實的古文功底和豐富的歷史知識,而看了十五年古書正是他寫作的基礎。(1分)以此為題,鮮明地揭示了成功的祕密。

3、這篇文章前半部分敍議結合,後半部分採用訪談的形式,這樣寫對於表現人物有什麼作用?(4分)

答前半部分用作者的敍述介紹了人物的經歷、成就、性格特點,能讓讀者對當年明月有一個完整的印象。作者邊敍邊議,表達了對人物的分析和評價,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後半部分只如實記錄當年明月的回答,不加作者的評判,能讓讀者產生與人物面對面交談的感覺,人物的音容笑貌、內在品格自然凸顯在讀者自己心中。

4、當年明月成功的人生經歷對我們閲讀經典有怎樣的啟示?結合自己的閲讀經驗,談談認識。(3分)

答廣泛地閲讀經典著作,才能汲取營養,豐富知識,厚積薄發,創作出自己的作品;才能開啟自己的心智,獲得深厚的教養,提高自己的境界。(意思對即可)(2分)結合自己的經歷(1分)

5、聯繫上下文,解釋文中加點詞按部就班的意思。(2分)

按部就班是指:按照他原來的生活習慣進行,白天上班,晚上回去就看書,查資料,寫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e08dx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