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史記曹相國世家》 現代文閲讀訓練提高題含答案

《史記曹相國世家》 現代文閲讀訓練提高題含答案

平陽侯曹參者,沛人也。秦時為沛獄掾(副官),而蕭何為主吏,居縣為豪吏矣。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郤(隔閡)。至何且死,所推賢唯參。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擇郡國吏木詘於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日夜飲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飲以醇酒,間之,欲有所言,復飲之,醉而後去,終莫得開説,以為常。相舍後園近吏舍,吏舍日飲歌呼。從吏惡之,無如之何,乃請參遊園中,聞吏醉歌呼,從吏幸相國召按之。乃取酒張坐飲,亦歌呼與相應和。參見人之有細過,專掩匿覆蓋之,府中無事。

《史記曹相國世家》 現代文閲讀訓練提高題含答案

參子奮為中大夫。惠帝怪相國不治事,以為“豈少朕與”?乃謂奮曰:“若歸,試私從容問而父曰:‘高帝新棄羣臣,帝富於春秋,君為相,日飲,無所請事,何以憂天下乎?’然無言吾告若也。”奮既洗沐歸,閒侍,自從其所諫參。參怒,而笞奮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當言也。”至朝時,惠帝讓參曰:“與奮胡治乎?乃者①我使諫君也。”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聖武孰與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上曰:“君似不及也。”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參為漢相國,出入三年。卒,諡懿侯。子奮代侯。百姓歌之曰:“蕭何為法,顜②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淨,民以寧一。”

太史公曰:曹相國參攻城野戰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與淮陰侯俱。及信已滅,而列侯成功,唯獨參擅其名。參為漢相國,清靜極言合道。然百姓離秦之酷後,參與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

(節選自《史記曹相國世家》)

[注]①乃者:往日,上次。 ②顜(jiǎng):明確。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A.參始微時,與蕭何善 微:地位卑微

B.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 務:追求

C.至朝時,惠帝讓參曰 讓:禮讓

D.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 孰與:與……相比哪一個……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①秦時為沛獄掾 ②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B.①至何且死,所推賢唯參 ②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C.①從吏幸相國召按之。乃取酒張坐飲 ②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

D.①參見人之有細過,專掩匿覆蓋之 ②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8、下列各組句子中,均表明曹參“清靜無為”的一組是(3分)

①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 ②擇郡國吏木詘於文辭,重厚長者 ③至者,參輒飲以醇酒 ④吏舍日飲歌呼 ⑤亦歌呼與相應和 ⑥參為漢相國,出入三年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曹參起初跟蕭何交好,等到後來一個做了將軍,一個做了相國,有了隔閡。因此蕭何在臨終時,沒有推薦曹參。

B.曹參代替蕭何做了漢朝的相國,完全遵循蕭何制定的法令,辦事無所變更,日夜痛飲醇厚的美酒。

C.漢惠帝驚怪相國不理政事,懷疑是輕視自己,於是叫曹參的兒子回家後問問他的父親這樣做的原因。

D.司馬遷以史學家的眼光,評析了曹參戰功的獲得以及被天下人稱讚的原因。

10.翻譯上面文言文段中劃線的句子。(每句4分,共8分)

(1)卿大夫以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來者皆欲有言。

譯文:

(2)曹相國參攻城野戰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與淮陰侯俱。

譯文:

參考答案

6.C(責備)

7.D均為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A擔任;給予。B將;並且。 C竟然;於是。)

8.B(②表現的.是其為官之道。④表現的是別的官吏飲酒歌唱。⑥是交待曹參任職時間。)

9.A(推薦的只有曹參)

10.(1)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賓客們見曹參不理政事,上門來的人都想有話相勸。

(2)曹相國曹參的攻城野戰的功勞像這樣多的原因,是因為他跟淮陰侯韓信一起共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89q2k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