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清平樂閲讀答案

清平樂閲讀答案

在學習、工作中,我們經常跟閲讀答案打交道,閲讀答案是對有關閲讀題所做的解答。你知道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平樂閲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平樂閲讀答案

清平樂閲讀答案1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辛棄疾

繞牀飢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髮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裏萬里江山。

1、 這首詞上片的第四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簡要説明。(2分)

2、古人評詞有“樂景,哀情;哀景,樂情”之説。你認為這首詞的景與情在感情基調上一致嗎?請依據詞意鑑賞。(5分)

參考答案:

1、運用了擬人手法(1分)。破碎的窗紙,隨着斜風急雨颯颯作響,好像自言自語。“自語”二字,將風吹紙響擬人化了(1分。)(2分)

2、不一致(1分)。面對如此破敗淒涼的景象,詞人並不因此傷感消沉,而是由此回憶起自己一生走遍南北、奔走國事、晚年罷官歸隱、壯志未酬的經歷,激發“眼裏萬里江山”的感溉,深刻表達了詞人雖然英雄失意,仍念念不忘收復失地的偉大抱負(2分)。上片荒涼孤寂的景物為結語“眼裏萬里江山”的無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鋪墊反襯作用,結語突兀的轉筆突出了詞人寬闊博大的胸襟(2分)。(5分)

清平樂閲讀答案2

辛棄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媪?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1.詞中描寫的人物活動背景是_____________;詞中出現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

2.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 (限用四字概括)的農村畫面,請你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茅屋旁,溪水邊,青草地上;老頭、老太婆和三個小孩

2.悠閒恬靜 描繪示例略,符合詩意即可。

清平樂閲讀答案3

清平樂 (6分)

(宋·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9、詞,又稱長短句,極盛於 ,“清平樂”是 名。(2分)

10、根據這首詞的內容,作者寫的應是 時節,表現了強烈的 _____ 之情。(2分)

11、這首詞的下片充滿了奇妙的想象和美麗悠長的情味,請對此進行闡述。(2分)

答:

參考答案:

9、(2分)宋代 詞牌

10、(2分)初夏 惜春(既然“春”已“歸”“去”當應處“夏初”之時,且與“薔薇”花開的物候相合。全詞中作者處處表現出對“春”的留戀,不願“春”歸去,還想“喚取歸來同住”,將意思凝鍊當為“惜春”二字最好)

11、(2分)略

清平樂閲讀答案4

清平樂

張炎

【序】蘭曰國香,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蘭今安在?得見所南翁①枝上數筆,斯可矣。賦此以紀情事雲。

孤花一葉,比似前時別。煙水茫茫無處説,冷卻西湖殘月。

貞芳只合深山,紅塵了不相關。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

【注】①楚子:指屈原。②所南翁:指宋末元初詩人、畫家鄭思肖,善畫無根墨蘭,宋亡後,隱居蘇州,不仕。③孤花:有的版本作“三花”。

1.下列對詩歌內容的概括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詞前的“序”點出了所詠之物,表明這是一首借物抒情之作,借“不以色香自炫”暗示自己的清高。

B.詞前的“序”用“得見所南翁枝上數筆”寫出作詞緣由,表達了自己對畫家所南翁的讚美之情。

C.上闋分別從形和神兩方面來描寫蘭花。“形”與別處蘭花不同,“神”則比西湖殘月還冷。

D.“孤花一葉,比似前時別”,寫自己所見的所南翁畫中的墨蘭,同真實的墨蘭大有不同。

E.詞的後兩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墨蘭比擬為具有人的特點,説墨蘭“貞芳”,留下“許多清影”。

2.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結合下片內容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B D

2.下片寫堅貞芳香的蘭花只該生長在深山之中,絕不會與那混濁的塵世同流合污。(2分)即便在畫上能留得住它的清影,它的幽香不願飄到人間。(2分)作者借對蘭花的禮讚,既讚頌了鄭思肖隱居不仕的堅貞氣節,又表達了自己孤傲高潔、不慕流俗的情懷。(2分)

清平樂閲讀答案5

春宵睡重。夢裏還相送。枕畔起尋雙玉鳳,半日才知是夢。

一從賣翠人還,又無音信經年。卻把淚來做水,流也流到伊邊。

8、説説“卻把淚來作水,流也流到伊邊”運用了哪種表達技巧。(5分)

9、《宋四家詞選·序論》説:“稼軒斂雄心,抗高調,變温婉,成悲涼。”試簡析本詞“變温婉,成悲涼”的風格。(6分)

8、“卻把淚來作水,流也流到伊邊”運用了誇張(也可答比喻)手法,充分表達了對心愛的人的一往情深,烘托了相思難熬的氣氛,增強了愛情詞的藝術感染力。(5分)

9、上片寫閨中少婦春夜夢見當年與心愛的人分別相送時的情景,寫得情悽意切,感興淋漓;下片寫與心愛的人長久離別,不能見面,又無音訊,只好以淚作水,匯流成河,流到心愛的人的身邊了!寫得形象生動,細膩感人,體現出“變温婉,成悲涼”的風格。(6分)

賞析

這是一首寫離別苦悶的愛情詞。

辛棄疾一生寫了許多“大聲鏜鞳”的撫時感事的詞章,但“稼軒詞,中調、小令亦間作嫵媚語”(鄒祗謨《遠志齋詞衷》語),其中頗有不失為優秀的篇章,這首《清平樂》,便是其中的一篇。

詞寫一個閨中少婦,與所愛的人,一別經年,音訊全無,生死未卜。是所愛的人變了心,還是發生了什麼意外?上片,“春宵睡重,夢裏還相送。”寫這個閨中婦人,春夜做了一個夢,夢見當年兩人分別相送時的情景。她待要找尋玉釵分一半與所愛的人做紀念時,驚醒過來,“才知是夢”。寫得情悽意切,感興淋漓。

下片,“一從賣翠人還,又無音信經年。”與心愛的人長久離別,而不能見面,且又無音訊。怎辦呢?“卻把淚來作水,流也流到伊邊。”只好以眼淚作水,自離別以後,流的淚水,匯流成河。這由淚水匯成的河流,也早可以流到心愛人的身邊了!描寫得多麼形象生動,維妙維肖,細膩感人。由於作家的筆觸深入到描寫對象的心靈深處,把握住特定環境下的特定情境,捕捉住足以代表情人之間別離苦悶的特定特徵,因而塑造出有個性特徵的動人形象,從而產生了感人的藝術效果。

《宋四家詞選·序論》説:“稼軒斂雄心,抗高調,變温婉,成悲涼。”概括了辛詞的基本風貌。辛詞以豪邁雄大見長,這方面的作品是極為豐富的。但是,辛棄疾也同時創作了一批以婉約秀娟而著稱的作品。這些作品,如嬌豔的春蘭,與他的另一大批有如傲霜秋菊的作品,爭奇鬥豔,顯示了作家生活的廣闊和才華的超絕。正如這首《清平樂》從不同的側面展示了詞人的心扉,讓我們領略了他豐饒多姿的藝術才華。(賀新輝)

清平樂閲讀答案6

  清平樂

  【南唐】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注】砌下:即台階下。

⑴春半:即半春,春天的一半。唐代柳宗元《柳州二日》詩中有句:宦情羈思共悽悽,春半如秋意轉迷。別來春半:意思是,自分別以來,春天已過去一半,説明時光過得很快。

李煜詞《清平樂別來春半》

⑵柔:呂本二主詞、吳本二主詞、侯本二主詞、《尊前集》、《全唐詩》、《詞綜》等本中均作愁。柔腸,原指温柔的心腸,此指綿軟情懷。

⑶砌(q)下:台階下。砌,台階。落梅:指白梅花,開放較晚。全句意思是,台階下飄落的白梅花猶如雪片紛飛。

⑷拂了一身還滿:指把滿身的落梅拂去了又落了滿身。

⑸雁來音信無憑:這句話是説鴻雁雖然來了,卻沒將書信傳來。古代有憑藉雁足傳遞書信的故事。《漢書蘇武傳》中記載: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故見雁就聯想到了所思之人的音信。無憑:沒有憑證,指沒有書信。

⑹遙:遠。歸夢難成:指有家難回。

⑺恰如:《全唐詩》、《古今詞統》、《古今詩餘醉》等本中均作卻如;毛本《尊前集》中作怯如。

⑻更行更遠還生:更行更遠,指行程越遠。更,越。還生,還是生得很多。還,仍然,還是。

相關試題及答案

1、這首詞中砌下落梅如雪亂一句,亂字的使用有何妙處?(3分)

2、這首詞的結句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是化用杜牧《題安州浮雲寺樓寄湖州張郎中》一詩中恨如春草多一句,結合作品分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3分)

3.從字數看,這首詞是( )(1分)

A.小令 B.中調 C.長調

4.對這首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首句統攝全詞,別來與斷腸二語,直抒離愁別恨。

B.下片抒情主人公不勝翹首遠望之苦的形象隱現於字裏行間。

C.結句以春草為喻,貼切而生動地描摹出離恨之綿遠、浩渺。

D.全詞語言委婉深沉,創造寂寥蒼涼之意境,給人審美感受。

5.這首詞抒寫離情頗具特色,請結合畫線句加以賞析。(4分)

6、作者之傷的具體內涵是什麼?説説作者是怎樣描寫觸目之傷的。(5分)

7、這首詞的結尾,歷來被詞家公認為經典。請談談它為人稱道的原因。(6分)

 參考答案:

1、砌下落梅如雪亂的意思是主人公在階前佇立良久,梅花如雪片一樣紛紛落下。亂字表面指落梅的紛亂,深層則指主人公愁思的紛亂。這種寄情於物的寫法,將離愁別恨引發的內心的迷亂不安表現地精練、形象、傳神。

2、杜牧的恨如春草多是靜態的比喻,而李煜將其拓展到了更行更遠還生的動態境界,將春草一樣的離恨與行人遠去的情景結合起來,寫出離愁別恨生成、增長的過程,生動形象,別有新意。

3. A

4.D(意境以蒼涼概括不準確)

5.可就寓情於景、雙關等角度賞析,角度1分,分析2分,語言1分。如:畫線句看似寫景,實則語意雙關,抒寫離情。亂字尤妙,此時思緒之亂決不亞於落梅之亂。拂了一身還滿,描寫落梅沾滿衣襟,拂去又來,這落不盡、拂不盡的梅花,猶如他心中驅不散、揮不走的離愁。一筆兩到,於婉曲迴環中見情思,將離人愁腸欲斷的內心悲痛形象化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6.傷:離愁別恨;怎樣描寫:融情於景,作者就這樣開門見山地寫出了特定的環境和心情。使他最為觸目傷情的莫過於那台階(砌)下的落梅了。那白色的梅花從樹上紛紛飄落,令人心煩意亂。既寫了時當春半,使人腸斷的景緻,也寫了久立花下,離愁滿懷的情緒。紛亂的落花,使人聯想到愁緒的煩亂,落花拂了還滿,又使人聯想到離愁縈懷,排遣不開。作者把白梅的落花比作雪花,突出了一個亂字,花落在身上,拂之不盡,突出了一個還字,這就在看來平常的景物中,寄寓了作者特有的傷情。(4點各1分,語言1分)

7. 作者懷着這傷情,向遠處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發現,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卻如,正像的意思。更行更遠是説無論走得多麼遠,自己心中的離恨就像那無邊無際、滋生不已的春草。無論人走到哪裏,它們都在眼前,使人無法擺脱。這個結句,比喻新穎,化抽象為具體,淺顯生動,而且通過形象給人以離恨無窮無盡、有增無已的感覺,使這首詞讀起來顯得意味深長。(6分)

閲讀練習二:

8、詞中的滿字具有豐富的內涵,請結合詩句加以品析。(5分)

9、這首詞的結尾,歷來被詞家公認為經典。請談談它為人稱道的原因。(6分)

 參考答案:

8.滿字既寫出了詞人剛剛拂靜身上的落花,隨即又落滿一身的景象,也寫出了詞人愁緒滿懷,難以排解的煩亂心緒。

9. 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卻如,正象的意思。更行更遠是説無論走得多麼遠,自己心中的離恨不就象那無邊無際、滋生不已的春草嗎?無論你走到哪裏,它們都在你的眼前,使你無法擺脱!

運用比喻手法,比喻淺顯生動,而且通過形象給人以離恨無窮無盡、有增無已的感覺,使這首詞讀起來顯得意味深長。

譯文:

離別以來,春天已經過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腸寸斷。階下落梅就像飄飛的白雪一樣零亂,把它拂去了又飄灑得一身滿滿。

鴻雁已經飛回而音信毫無依憑,路途遙遠,要回去的夢也難形成。離別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遠它越是繁生。

賞析:

《清平樂別來春半》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的詞作。這是懷人念遠、憂思難禁之作,一般認為是作者牽記其弟李從善入宋不得歸,故觸景生情而作。上片點出春暮及相別時間,那落了一身還滿的雪梅正像愁之慾去還來;而下片由彼方措意,説從善留宋難歸,託雁捎信無憑,心中所懷的離恨,就好比越走越遠還生的春草那樣無邊無際。兩者相形,倍覺愁腸寸斷的悽苦和離恨常伴的幽怨。歇拍兩句從動態寫出離恨的隨人而遠,尤顯生動,為人所稱。

清平樂閲讀答案7

(一)閲讀温庭筠的《清平樂》一詞,完成第7題。(6分)

洛陽愁絕,楊柳花飄雪。終日行人恣①攀折,橋下水流嗚咽。上馬爭勸離觴②,南浦③鶯聲斷腸。愁殺平原年少④,回首揮淚千行。

【註釋】①恣:一作“爭”。②觴(shāng):酒杯。③浦:水邊。④平原年少:這裏指遠行的人。

7.(1)畫線句運用了__________的修辭手法,寫出了__________。(2分)

(2)結合下闋,從描寫的角度説説作者是如何寫“愁”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6分)

7.(1)比喻 柳絮的潔白和如飛雪般飛舞的情態。

(2)上闋以人折楊柳枝,執手送別,離別的哭聲和橋下的流水聲發生共鳴等場景來側面烘托離愁的氣氛;下闋具體描繪離別的場面以及別後的心情來寫心中的愁。

清平樂閲讀答案8

(四)閲讀下面的詞和相關材料,完成14-16題。(8分)

清平樂 [南唐]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①,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晚唐五代詞,以温庭筠、李煜為後世所重,然兩家詞風不盡相同。如寫“離愁”,温亦有《清平樂》詞曰:“洛陽愁絕,楊柳花飄雪。終日行人恣攀折②,橋下水流嗚咽。 上馬爭勸離觴③,南浦鶯聲斷腸④。愁殺平原年少,回首揮淚千行。”王國維《人間詞話》曰:“温飛卿之詞,句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

[注]①砌:台階。②恣:任憑;任意。③離觴:離杯。指餞別之酒。④南浦:泛指送別之地。

14.在詞史上,____是第一個大力填詞的人,其作標誌着文人詞的成熟。(1分)

15.從表現手法角度,賞析李詞畫線句。(3分)

16.王國維説温詞“句秀”、李詞“神秀”,請結合作品就此加以評析。(4分)

參考答案:

(四)14-16題(8分)14.温庭筠(1分) 15.要點:化抽象為具體,以春草蔓延無際來形容離恨不絕如縷和難以排解,生動、貼切而又曲折多致。(3分) 16.要點:(1)温詞語言多有藻飾,如“恣”、“離觴”、“南浦”等;李詞則清新自然,如“拂了一身還滿”,近乎白描化。(2)温詞意象密集而紛亂,以客觀描摹離別場景為主,情感內容顯得表面化;李詞意象鮮明而突出,客觀景象如“落梅”、“春草與主觀離愁別緒緊密結合,上下呼應,情味深厚雋永。(共4分)

清平樂閲讀答案9

閲讀下面兩首辛棄疾的詞,完成13-14題。(6分)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①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②

繞牀飢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髮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註釋]①作者任鎮江知府時所作。②作者遭彈劾後,閒居上饒帶湖時所作。

13.下面對兩首詞作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南鄉子》的上闕,詞人一問“何處”,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二問“多少事”,感慨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這無盡的江水依舊滾滾東流。

B.《南鄉子》的下闕,詞人借憑弔千古英雄,表達渴望收復山河、為國效力的思想,也流露出對苟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憤懣之情。

C.《清平樂》的上闕,開頭兩句寫室內所見,後兩句寫耳中所聞。“自語”運用擬人手法,將風吹窗紙的聲音描摹出來蕭瑟破敗之狀躍然紙上。

D.《清平樂》的下闕,“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寫詞人因念念不忘恢復中原而徹夜未眠,眼前現實使他益思奮勉,不墜壯志。

14.兩首詞都表達了強烈的愛國情懷,但在藝術風格上卻表現為一豪放一婉約。試結合詞作簡要分析。(4 分)

答案:

13.(2分)D(“秋宵夢覺”指的是深秋的夜裏,作者從夢中醒來)

14.(4分)①(南鄉子》風格豪放。全詞放眼中原大地,思接千古興亡,境界高遠。②人清平樂》風格婉約。全詞着眼細小景事,抒壯志難酬之情描寫細膩,平淡中藴含深情。(每點2分)

清平樂閲讀答案10

蘭曰國香,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蘭今安在?得見所南翁枝上數筆,斯可矣。賦此以紀情事雲。

孤花一葉,比似前時別。煙水茫茫無處説,冷卻西湖殘月。 貞芳只合深山,紅塵了不相關。留得許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間。

【注】①楚子:指屈原。②所南翁:指宋末元初詩人、畫家鄭思肖,善畫無根墨蘭,宋亡後,隱居蘇州,不仕。③孤花:有的版本作三花。

1.詞的上闋是如何描寫蘭花的?請作簡要分析。(5分)

2.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結合下闋內容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上闋分別從形和神兩方面來描寫蘭花。(1分)前兩句從畫中墨蘭的形態入手,寫出了蘭花和詞人以往見到的蘭花不同,突出了墨蘭超凡脱俗的特點。(2分)後兩句運用了擬人和映襯的手法,借煙水茫茫的環境來映襯墨蘭無處説的'孤獨,借西湖殘月的清冷來襯托墨蘭的孤高寂寞。(2分)

2.下闋寫芳香貞節的蘭花只該生在深山,絕不與那混濁的塵世同流合污。即便畫上能留得住它的清影,它的幽香也不願飄到人間。(2分)詞人借對蘭花的禮讚,既讚頌了鄭思肖隱居不仕的堅貞氣節,(2分)又表露了詞人不慕流俗的高潔情懷。(2分)

【解析】

1.試題分析:解答此題,可先抓住描寫蘭花的關鍵詞,例如,不以色香自炫、清者,然後從表現手法及表達效果的角度分析作答。不以色香自炫、清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的將墨蘭超凡脱俗的特點突出表現出來。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2.試題分析:此題考查作者思想感情的賞析能力。解答此題,可先根據下闕對蘭花的描寫與讚美,然後由物及人,聯想到南翁及自己的情懷。孤冷卻只合深山紅塵了不相關幽香不到人間將蘭花孤傲不願與塵世同流合污,堅貞高潔的品質與情懷錶達出來。從寫作意圖角度來看,寫蘭花的品質,其實也是讚美南翁的堅貞氣節與自己的高潔情懷。可從託物言志的角度構思即可。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清平樂閲讀答案11

清平樂

馮延巳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

黃昏獨倚朱欄,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①春寒。

【注】①特地:特別。

21.詞的上片是怎樣寫景的?(4分)

答:

22.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下片分析。(3分)

答:

參考答案:

21.上片採用由遠及近的順序寫景。(1分)先寫傍晚時分雨過天晴,池塘溢滿了雨水。

這是遠望的景觀。(1分)再寫柳院之中燕子雙雙歸來。這是近觀的景象。(1分)接着寫樓閣之中畫簾高卷。這是身邊的景緻。(1分)上片描繪了一幅傍晚時分的雨後春景圖。(答動靜結合、點面結合亦可)

22.下片着一獨字,揭示詞人孤獨淒冷苦悶難解的心情。(1分)傍晚時分,獨自登樓遠眺,一彎新月遙掛天邊。(1分)月缺人難全。春風吹起台階下的落花,吹皺身上的羅衣。春寒心更寒。(1分)(本題可以答藝術手法,如借景抒情。但是藝術手法不是得分的關鍵)

清平樂閲讀答案12

清平樂 檢校①山園②書所見

辛棄疾

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③,白酒牀頭初熟④。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

【註釋】①檢校:巡查,查核。②山園:作者隱居上饒時居住的莊園,園內種植瓜果樹木。③社肉:祭神用的肉。④初熟:酒剛釀成。

9.閲讀這首詞,根據要求完成賞析。(4分)

(1)上片中 ▲ ,是欣賞大自然美景,暗示隱居生活。下二句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牀頭初熟,字裏行間描寫的是 ▲ 的農家生活。(2分)

(2)下片寫了詞人巡查中發現有兒童正用長杆撲打、偷取園中樹上的梨和棗,此時的詞人不讓旁人去驚動,而是安靜悠閒地欣賞起了小孩子們的舉動。請分析有何妙處。(2分)

9. (1)(2分)連雲松竹;甜美温馨;(每點1分)

(2)(2分)作者覺得偷梨棗的兒童頑皮有趣,因而欣賞他們的舉動,襯托出詞人作為長者的包容寬厚與閒適心情,表現了詞人對天真可愛的孩子們的喜愛,透露出對當時生活的喜悦之情。(襯托1分,情感1分)

清平樂閲讀答案13

清平樂

馮延巳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

黃昏獨倚朱欄,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①春寒。

【注】①特地:特別。

21.詞的上片是怎樣寫景的?(4分)

答:

【.知識點】本題賞析詩歌的表現手法,能力層次為D級(鑑賞評價)。

參考答案:答案:上片採用由遠及近的順序寫景。(1分)先寫傍晚時分雨過天晴,池塘溢滿了雨水。這是遠望的景觀。(1分)再寫柳院之中燕子雙雙歸來。這是近觀的景象。(1分)接着寫樓閣之中畫簾高卷。這是身邊的景緻。(1分)上片描繪了一幅傍晚時分的雨後春景圖。(答“動靜結合”、“點面結合”亦可) 解析:分析時要抓意象“雨晴”“煙晚”“綠水”“新池”“雙燕”“垂柳”“小閣”,要結合具體語句賞析詞句含義。

【.思路點撥】考生要熟練掌握詩歌鑑賞中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等各種表達技巧,答題時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並結合原詩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達效果及有效傳遞出作者怎樣的情感,可採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題模式。

22.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下片分析。(3分)

答:

【.知識點】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次為D(鑑賞評價)。

參考答案:答案:下片着一“獨”字,揭示詞人孤獨淒冷苦悶難解的心情。(1分)傍晚時分,獨自登樓遠眺,一彎新月遙掛天邊。(1分)月缺人難全。春風吹起台階下的落花,吹皺身上的羅衣。春寒心更寒。(1分) 答案:本題可以答藝術手法,如借景抒情。但是藝術手法不是得分的關鍵;由“獨”“黃昏”“春寒”等詞語,確定具體情感傾向;要結合具體詩句談。

【.思路點撥】賞作者的情感要做好下列幾步,(1)藉助創作背景,探求創作動機,把握詩人內在情感;(2)瞭解詩歌語言,琢磨詩歌中的形象,領會景物所藴涵的作者的感情;(3)抓住詩歌結構,剖析詩歌畫面,把握作者感情

清平樂閲讀答案14

1. 表現了一對農村老年夫妻和諧,温暖,愜意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詞中説“最喜小兒無賴”,“無賴”應如何理解?

答:

3. 這首詞用_______手法勾畫了一家五口人_____________的生活,流露了作者___________。

4. 詞的下片中“卧”字可謂一字千金,試簡析其妙在何處。

5. 全詞充滿了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情趣?表達了詞人怎樣感情?

答案:

1. 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媪

2. 貶義褒用,是“頑皮,淘氣”之意,表現了小兒幼小天真,調皮可愛。

3. 對田園生活的欣賞。

4. “卧”字把小兒的天真、活潑、頑皮和盤托出,躍然紙上。

5. 全詞充滿了和諧閒適,其樂融融的農村生活情趣;表現出詞人對和諧快樂、閒適恬淡的鄉村生活的喜愛讚賞之情。

清平樂閲讀答案15

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清平樂

韋莊

野花芳草,寂寞關山道。柳吐金絲鶯語早,惆悵香閨暗老!

羅帶悔結同心,獨憑朱闌思深。夢覺半牀斜月,小窗風觸鳴琴。

8.“夢覺半牀斜月”的“夢覺”之後有哪些複雜的心緒?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

9.前人對“小窗風觸鳴琴”一句倍加讚賞,你認為作者是以什麼手法使本句達到高妙的?請簡要分析。(5分)

8.【答案:有女子夢醒後感慨只有斜月陪伴的孤獨與淒涼;回顧當初與遠行不歸者痴結同心的後悔;想起無數次凝望關山而不見歸人,自己只能在寂寞的苦盼中老去青春的惆悵;縈繞着千百回憑欄深思後對生活前景的迷茫。】(每點2分,答出其中任意3點就給6分。)

9.【答案:本句與“半牀斜月”相互映襯,以哀景襯哀情。(1分)女子在獨守空牀的夢覺之後已淒涼滿懷,(1分)此刻淒冷的夜風透過小窗在琴絃上觸響的清曠之聲在空寂的室內迴盪,(1分)在如此清婉哀絕之境的烘托濡染下,(1分)她的深哀濃愁被表現得既深沉又空靈,堪稱“勝境”。(1分)】(點出手法“以哀景襯哀情”“以景襯情”“烘托(襯托)”“以景結情”“寓情於景(寄情於景、融情入景)”均可給1分,但答“以樂景襯哀情”“渲染”及其他手法均不給分。闡述高妙效果時能做出與“既深沉又空靈”近似之意的回答也可給1分。)

標籤: 閲讀 清平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2ygv3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