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試題試卷 >

黑龍江省2016-2017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黑龍江省2016-2017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閲讀

黑龍江省2016-2017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漫談李白詩歌中的誇張

林庚

李白有一首《長相思》詩中説:“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這是一首閨人思念征夫的詩,相思之苦,以至於到了“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的程度。美妙的眼睛竟成了一口泉眼,這當然是有些誇張;卻還不能説就怎麼不合理,還可以算在合理的誇張之列;但也有其不合理處,這不合理處在於她還要證明原來是秋波橫生的眼睛,真的變成了一口泉眼;並要求那面鏡子到時候為她作證。因為如果真到那征夫回來的時候,她即使還很憔悴,即使是當時快樂得又哭了起來——那神情畢竟會大不相同——要證明她真正腸斷的情形,只有那面鏡子才最清楚。可是除非那面鏡子是面魔鏡,又怎能重現她那已經成為過去的容顏呢?也許今天有了錄像可以做到這一點,可是如果真有一位妻子錄好了像專等她丈夫回來時證明這一切,恐怕她的丈夫反而更不相信;何況古代並無錄像這種先進技術呢?假定真能錄像,也許看來是合理的,卻反而近於荒唐;假定鏡子可以證明過去,看來好像是不合理的,卻反而更近於真實。藝術的魔力竟然真能把一面普通的鏡子變成了魔鏡嗎?反正我們讀這首詩,讀到這裏時早已忘記了那不合理性,而只感到分外親切,分外動人。從日常的尺度來説乃是不合理的,從藝術的尺度來説卻是更為合理的;那麼所謂合理的誇張到底該怎樣來理解呢?

“白髮三千丈”,這是人們談到李白詩中誇張時最愛引的名句,在這首《秋浦歌》中乃是輪到李白自己面對着一面鏡子了。所以説:“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從日常的尺度來説,這個“三千丈”簡直是違背常識;從誇張的尺度來説,也未免無邊無際;如果這樣的誇張起來也算合理,那麼究竟誇張到什麼程度才算不合理呢?李白有一首經常為人們所稱道的《望廬山瀑布》,詩中説“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瀑布彷彿是一道銀河自天而降,也不過才誇張到三千尺,而白髮從頭上算起,卻竟能達到三千丈;藝術的魔力似乎正是通過戰勝那日常尺度認為的不合理而變得更為合理,這能不令人為之驚異歎服嗎!

有些人認為誇張似乎是浪漫主義的主要特徵,這可能有些道理,可也並不盡然。誇張幾乎可以在各種類型的作品中出現;而且誇張在許多場合中,往往最容易產生使人發笑的效果;這與浪漫主義作品之多少帶些悲劇性格或英雄性格的特徵是毫不相干的。王之渙的《登鸛雀摟》:“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裏除了“千里”這個習見的詞彙外,有什麼可以算得上是誇張呢?而這首詩卻無疑的乃是浪漫主義的傑作名篇。然則誇張既不是浪漫主義中所必有的,也不是浪漫主義中所特有的;只不過是一種通用的表現手法而已。如果説誇張與浪漫主義之間也存在着某些特殊緣分的話,那隻能説誇張的手法到了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中,似乎可以盡情發揮到完全不合理的程度。這並不是由於誇張手法有什麼特別之處,而是由於本質上浪漫主義乃是一種近於“宏觀”的創作方法,正如現實主義乃是一種近於“微觀”的創作方法,並由此自成不同的局面。《傀儡家庭》中娜拉的出走,從日常的尺度來説,她是完全可以不必出走的,但娜拉卻決然出走了。《秋浦歌》中的白髮,從日常尺度看來,那白髮只不過是映在咫尺明鏡之中,而它卻能直達三千丈。用日常的尺度去衡量微觀或宏觀世界中的一切,有時常會出人意外。例如在近於光的高速運動中,人竟能青春不改;這不簡直如神話之不可思議嗎?日常範疇的尺度,與藝術的無限魅力;在這裏兩相對照,也正如面臨着一面魔鏡,不禁令人為之深思神往!

(選自《唐詩綜論》,略有刪節)

1.下列關於“誇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誇張不能用日常的尺度去衡量,但它也要有個限度,也有合理與不合理之分,無邊無際、沒有限度的誇張也是不符合藝術規律的。

B.有些人認為誇張是浪漫主義的主要特徵,而作者認為它既不是浪漫主義中所必有的,也不是浪漫主義中所特有的。

C.誇張幾乎可以在各種類型的作品中出現,它最容易產生的使人發笑的效果與浪漫主義作品多少帶些悲劇性或英雄性的特徵是毫不相干的。

D.誇張的合理與否應從藝術的尺度去衡量,有些誇張從日常的尺度來説是不合理的,從藝術的尺度來説卻是更為合理的,符合藝術真實。

2.下列對李白《長相思》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項是()

A.詩人以“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來突出相思之苦,這裏將美妙的眼睛寫成一口“流淚泉”,還可以算作比較合理的誇張。

B.“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要鏡子去證明原來是秋波橫生的眼睛,真的變成了一口泉眼,就根本違背了生活常理,不能算作合理的誇張。

C.以鏡子證明過去,我們讀到這裏時早已忘記了那不合理性,而只感到分外親切,分外動人,這正是藝術的魔力。

D.誇張的藝術魔力可以將一面普通的鏡子變成魔鏡,以它來證明閨中女子當初的憔悴和腸斷情形,更能感動讀者。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本質上看,浪漫主義是一種近乎“宏觀”的創作方法,而現實主義是一種近乎“微觀”的製作方法,兩者的不同局面不是誇張所造成的。

B.誇張的藝術魔力似乎正是通過戰勝那日常尺度認為的不合理而變得更為合理,令人為之驚異歎服。

C.誇張不是浪漫主義中所必有的,《登鸛雀樓》沒有運用任何誇張,而這首詩卻無疑是浪漫主義的傑作名篇。

D.誇張在日常範疇的尺度與藝術的無限魅力兩相對照中,正如面臨着一面魔鏡,不禁令人為之深思神往。

二、文言文閲讀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韓愈,字退之,鄧州南陽人。愈生三歲而孤,隨伯兄會貶官嶺表。會卒,嫂鄭鞠之。愈自知讀書,日記數千百言,比長,盡能通《六經》、百家學。擢進士第。會董晉為宣武節度使,表署觀察推官。晉卒,依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建封闢府推官。操行堅正,鯁言無所忌。調四門博士,遷監察御史。上疏極論宮市,德宗怒,貶陽山令。元和初,權知國子博士,後遷職方員外郎。

華陰令柳澗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報而刺史罷。澗諷百姓遮索軍頓役直,後刺史惡之,按其獄,貶澗房州司馬。愈過華,以為刺史陰相黨,上疏治之。既御史覆問,得澗贓,再貶封溪尉。愈坐是復為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館修撰,遷刑部侍郎。

鳳翔法門寺有護國真身塔,塔內有釋迦文佛指骨一節。憲宗遣使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拜,愈聞惡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將抵以死。裴度、崔羣曰:“愈言訐牾,罪之誠宜。然非內懷至忠,安能及此?願少寬假。”帝曰:“愈,人臣,狂妄敢爾,固不可赦!”於是中外駭懼,雖戚里諸貴,亦為愈言,乃貶潮州刺史。

既至潮,以表哀謝。帝得表,頗感悔,欲複用之,曰:“愈前所論是大愛朕,然不當言天子事佛乃年促耳。”皇甫縛素忌愈直,即奏言:“愈終狂疏,可內移。”乃改袁州刺史。袁人以男女為隸,過期不贖,則沒入之。愈至,悉計庸得贖所沒,歸之父母七百餘人。召拜國子祭酒,轉兵部侍郎。

時宰相李逢吉惡李紳,欲逐之,遂以愈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詔不台參,而除紳中丞。紳果劾奏愈愈以詔自解其後文刺紛然宰相以台府不協遂罷愈為兵部侍郎而出紳江西觀察使紳見帝得留愈亦復為吏部侍郎長慶四年卒,年五十七,贈禮部尚書,諡曰文。

愈性明鋭,不詭隨。與人交,終始不少變。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愈官顯,稍謝遣。其徒李翱、李漢、皇甫浞從而效之,遽不及遠甚。從愈遊者,若孟郊、張籍,亦皆自名於時。

(節選自《新唐書·韓愈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紳果劾奏愈/愈以詔自解其後文/刺紛然/宰相以台府不協/遂罷愈/為兵部侍郎而出紳/江西觀察使紳見帝/得留/愈亦復為吏部侍郎/

B.紳果劾奏愈/愈以詔自解/其後文刺紛然/宰相以台府不協遂罷/愈為兵部侍郎/而出紳江西觀察使/紳見帝/得留愈/亦復為吏部侍郎/

C.紳果劾奏愈/愈以詔自解/其後文刺紛然/宰相以台府不協/遂罷愈為兵部侍郎/而出紳江西觀察使/紳見帝/得留/愈亦復為吏部侍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shitishijuan/lx4pl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