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試題 >

《“詩家語”的審美》練習題

《“詩家語”的審美》練習題

《“詩家語”的審美》

和其他文學樣式相比,詩的語言最具特點。宋代王安石把詩歌語言稱為“詩家語”是有其道理的。詩家語是詩人“借用”一般語言組成的詩的言説方式。一般語言一進入這個方式就發生質變,意義後退,意味走出;交際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成了具有音樂性、彈性、隨意性的靈感語言。用西方文學家的説法,就是“精緻的講話”。從生成過程來看,詩有三種:詩人內心的詩、紙上的詩、讀者內心的詩。因此,詩的傳播就是從詩人內心走進讀者內心。詩人內心的詩是一種悟,是無言的沉默。詩是文學,得從內心走到紙上,以言來言那無言,以開口來傳達那沉默。古人説:“常語易,奇語難。”詩人尋奇覓怪,恰恰是不成熟的表現。詩人善於駕馭一般語言,才能見出他的功力。用淺近語言構成奇妙的言説方式,這是大詩人之路。

詩家語的特點是“清洗”。詩的內藴要清洗,詩家語也要清洗。清洗雜質是詩的天性,詩是“空白”藝術。高明的詩人善於以“不説出”來傳達“説不出”。詩不在連,而在斷,斷後之連,是時間的清洗。詩在時間上的跳躍,使詩富有巨大的張力。臧克家的`《三代》一詩只有六行,卻既寫出了一個農民的一生,又寫出了農民的世世代代。從具象到抽象,從確定到不確定,從單純到復 雜,皆由對時間的清洗而來。詩不在面,而在點,點外之面,是空間的清洗。余光中的《今生今世》是悼念母親的歌。詩人只寫了一生中兩次“最忘情的哭聲”,一次是生命開始的時候,一次是母親去世的時候。“但兩次哭聲的中間啊/有無窮無盡的笑聲”。詩之未言,正是詩之慾言。

一與萬,簡與豐,有限與無限,是詩家語的關學。詩人總是兩種相反品格的統一:內心傾吐的慷慨和語言表達的吝嗇。從中國詩歌史看,從中國詩歌的四言、五言、七言古詩,到近體詩、詞、散曲、新詩,一個比一個追求傾吐複雜情感的更大的自由,這樣的發展趨勢和社會生活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相呼應。可是從語言着眼,與詩歌內容的由簡到繁正相反,詩家語始終提高着它的純度,按照由繁到簡的方向發展。五言是兩句四言的省約,七言是兩句五言的省約。

在詩家語的生成過程中,詩人有三個基本選擇。第一,是文字的選擇。詩的旨趣不是敍述生活,而是歌唱生活。所以詩傾吐的是心靈的波濤,而落墨點卻往往是引起這一波濤的具體事象。杜甫不講天下太不公道,卻説“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二,是組合的選擇。在詩裏,文字的搭配有很大的自由。這種組合根本不依靠語言邏輯,而是靠抒情邏輯。“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李白的筆下,“愁”可以被大雁“引”去,“月”可以被山“銜”來。第三,是句法的選擇。優秀的詩在句法上都是很講究的,許多名句和句法的選擇分不開。從散文的眼光看,詩句好像不通,其實詩句的妙在不通。

1.下列關於“詩家語”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家語”即詩歌語言,它最具特點,被西方文學家稱為“精緻的講話”。

B.“詩家語”是一種由一般語言組成的,但又能使一般語言發生質變的言説方式。

C.“詩家語”是王安石為區別其他文學樣式而命名的,具有音樂性、隨意性等特點。

D.“詩家語”要做到一與萬、簡與豐、有限與無限等相對形式的統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語言進入詩歌之後,其交際功能往往被弱化;相反,抒情功能得到了強化。

B.詩從生成過程來看,有三種,即詩人內心的詩、紙上的詩、讀者內心的詩。

C.杜甫選取了能引起人們內心震撼的具體事象“酒肉臭”“凍死骨”來揭露天下太不

公道。

D.中國詩歌語言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相一致。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用淺近語言構成的奇妙的言説方 式優於詩人尋奇覓怪構成的言説方式。

B.臧克家的《三代》一詩富有巨大的張力,使得這首詩時間跨度長,跳躍性大。

C.《今生今世》通過一生中兩次“最忘情的哭聲”悼念母親,是空間的清洗。

D.詩歌中文字之間的組合依靠抒情邏輯,如李白的詩句“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shiti/307ve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