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精品】如夢令教案四篇

【精品】如夢令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如夢令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如夢令教案四篇

如夢令教案 篇1

一、導入。

今天我們開始學詞。詞是古代詩歌的一個分支,原來也稱曲、曲子詞,又因句子參差不齊而稱長短句,而最常見的是“詞”這個名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歌詞。詞,早先都是入樂的,要按照曲調的要求來寫,所以作詞又叫“填詞”。每一個曲調都有一個名稱,叫“詞牌”,例如這首詞的詞牌就叫“如夢令”;有時作者也根據內容另給一個題目,叫“詞題”,例如下一首《西江月》,本來就有一個詞題,叫《夜行黃沙道中》,選人課本時未被採用。説到詞,一般只提詞牌,這是一千多年來的習慣。

這首詞的作者是鼎鼎大名的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她擅長於白描,語言明白如話,富有生活氣息。這首《如夢令》是她的早期作品。

二、讀讀講講問問。

教師領讀一遍後,問:這首詞所敍述的事發生在哪一個季節?(從“藕花深處”可以判定是春末夏初)它是詞人當天寫的嗎?(從“常記”一語可以看出已經隔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為什麼詞人經常想到這件事呢?(有趣,值得回味。)

教師:這首詞全是用口語寫的,很好懂,除了第三句,句句押韻,第五句連用兩個“爭渡”,叫疊句,我們平時唱歌也往往會遇到的。全詞只有33個字,用1分鐘就可以背下來。現在先練習背誦,要慢慢地讀。

學生試背後,教師略説讀的節奏,再領讀一次,務求節奏鮮明。

問:這首詞記的是女詞人的一次郊遊,是她獨自去的嗎?(從“爭渡”一語可以看出,還有她的許多同伴。)為什麼要爭渡?(“誤入藕花深處”)為什麼會“誤入”呢?(因為“沉醉”)還有別的原因沒有?(這是一次泛舟出遊,目的地是溪邊的亭子,可見周圍是水鄉,水路縱橫。)什麼時候發現“誤入”的?(沉醉中發現周圍淨是藕花想到來時沒有經過這個地方,這才大叫起來:錯了!錯了!)既誤人,慢慢劃出去,不也行嗎?(不行,已是“日暮”時分。)你能想象出“爭渡”的情景嗎(從“驚起一灘歐鷺”可以想見漿聲、水聲和少女們的笑語喧譁聲一時並作,酒意也消失了。)

好,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完整地敍述這件事的經過。(自由發言,略。)

講:這首詞構思巧妙。從“沉醉”一語可以看出,女詞人和遊伴們在溪亭裏曾舉行過一次時間不短的郊宴,一邊説笑、行酒令,一邊喝酒,充滿了歡樂的氣氛,直至夕陽在山才匆忙上船。但詞中卻略去郊宴不寫,而只寫歸途,甚至連歸途也沒有寫全,至“爭渡”“驚鷗鷺”便戛然而止。這是因為由於誤入而羣起爭渡是這次郊遊中出乎意外的一個高潮,用這個典型細節能更鮮明、更集中地表現少女們天真活潑的性格和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師再次領讀。

三、總結。

這首詞的格調清新而又明快,從中可以看出女詞人早年曾經有過的幸福的生活。可是,到她43歲這一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市),她逃難到了江南;不久,丈夫趙明誠又病故。隨着生活境遇的變化,她的詞也顯得悲悽了,以後我們將會讀到的。

西江月

辛棄疾

一、導入。

詞按字數多少分為小令、中調、長調三種,58字以內為小令,91字以上為長調,58字以上至90字為中調。其實並無根據,但習慣如此。長一點的詞還可以分段,有雙調、三疊、四疊之分。這首詞有50字,仍屬小令,但有兩段,故稱雙調。讀雙調的詞要注意上、下段(又稱上片、下片或上闋、下闋)之間的聯繫。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他寫的許多詞都跟當時的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有關。由於他力主抗金收復失地,跟當政的投降派發生矛盾,曾兩次罷官。這首詞是他罷官後隱居在上饒(今屬江西省)帶湖期間寫的,記一次夜行的經歷,比較容易讀懂。

二、讀讀講講問問。

教師領讀全詞一至二遍,着力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也可讓學生試讀。

問:詞人這次夜行的路程長不長?(長)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天氣有變化:開始有明月、清風,後來烏雲四合,下了幾滴雨,又從詞人找避雨地可以看出雨有下大的趨勢。)路長,為什麼要夜行?(白日酷熱)這時是什麼季節?(從蟬鳴可見;從“説豐年”可知,是豐收在望之時,即盛夏;又,雨是驟雨,也是盛夏時有的。)“説豐年”的是誰?(詞人和他的同伴,沿途可能還有三三兩兩出來納涼的村民。)

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敍述上片的內容。(深夜時分,月兒從雲縫裏鑽了出來,山林頓時變得明亮起來,驚動了在枝頭上棲息的山鵲,清風吹拂,蟬也叫得格外歡快。此時,詞人和他的同伴們正行進在黃沙道中,一路上他們都聞到了稻花的香氣,田間的青蛙也不斷地嗚叫,他們一邊走一邊談論着今年定是一個好年成。)

問:下片一開始就説“七八個星天外”,這意味着什麼?(天空已佈滿烏雲,僅天邊尚餘幾顆星。)“兩三點雨山前”,雨不大嘛,詞人着急麼?(從下句看,他是着急的,因為這是驟雨將至的信號。)詞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對這條路熟悉麼?(從下文“舊時”二字可知他是熟悉的。)再看最後兩句,註釋裏的話跟詞人的表述有什麼不同?(詞人用的是倒語。)為什麼要用倒語?(表現詞人的驚喜之情,因為他找到避雨的地方了。)補充解釋:詞中常常出現倒語,有的出於表達內容的需要,有的出於押韻的需要,更多的是兩種需要兼而有之,這兩句就是這樣。

學生創造性地表述下片內容(可參照上片的表述方式)。

三、總結。

凡雙調的詞,內容重點大多在下片。這首詞也是如此:它上片寫月明之景表達詞人輕鬆、喜悦的心情,其實只是烘托;下片寫避雨才是詞人本意所在。在山野裏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趣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能體會到。

此外,讀詞也要注意詞中的關鍵性字眼,過去叫做“煉字”。這首詞中“忽見”二字就煉得好,集中地表達了詞人喜出望外之情。

如夢令教案 篇2

一.作者簡介: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人(今山東),父親李格非,是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李清照與丈夫為逃避戰亂來到江南,不久丈夫病逝,詞人展轉於杭州,越州(今紹興),金華一帶,在孤苦生活中度過了晚年,但她一直關心國家大事,也從未停止過文學創作.

李清照擅長寫詞,前期以抒發對愛情的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為主,寫得曲折,含蓄,韻味深長,形象鮮明.後期的詞和前期迥然不同,國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詞風也充滿淒涼低沉之音.主要是抒發傷感懷舊,悼亡之情。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詞作大家.其詞的內容雖然沒有擺脱愛情與離愁別恨的傳統範圍,但在南渡後,她的詞更多的表現出對國家,人民和個人的深沉傷感,她的詞對女性內心世界的嚴肅而深刻的描繪,於委婉細膩中一洗以往詞作的嫵媚不實的氣氛,給詞壇帶來清高的意趣,淡遠的情懷,空》,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二.詞文賞析:

1.“昨夜雨疏風驟”中的“疏”字應解為“疏狂”,側重於“狂”字。

2.結合杜甫《三絕句》詩句“不如醉裏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説説女主人公昨夜飲酒過量(睡醒了還有殘酒),到底是為什麼?

昨夜酒醉是因為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餘醉。

3.儘管飲酒濃睡,但清曉酒醒後所關心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院中的海棠經過一夜的狂風驟雨,現在怎麼樣了。

4.女主人公為什麼不自己去看看,卻問卷簾人?“試問”的“試”字反映了怎樣的心理?

女主人公昨夜就已知道,經過風雨之後,今朝的海棠定是落紅滿徑了。之所以試問,不是真有疑問,而是自己不忍親見落花的悲慘,一個“試”字,將這種複雜的心理委婉地傳達出來。貼切入微,曲折有致。

5.本來以為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捲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後,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卻道”有豐富的內涵,請同學們説説看。

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生的變化無動於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後感到疑惑不解。

6.“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綠肥紅瘦”,形容綠葉繁茂、紅花萎謝的情景。“應是”也包含着女主公複雜的心理,你能替她就出來嗎?

你哪裏懂得,嬌嫩的海棠花怎麼能經得起狂風驟雨呀。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

7.“綠肥紅瘦”歷來為人稱道,説説好在哪些方面?

“綠” 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由這四個字生髮聯想,那“紅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象徵着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嗎?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歎為觀止。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此語甚新。”《草堂詩餘別錄》評:“結句尤為委曲精工,含蓄無窮意焉。”

8.詞人為什麼這麼惜花?

惜花實際上是惜春,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華。

三.板書設計:

雨疏風驟→借酒消愁→怕見落花→綠肥紅瘦。

五、對照比讀,延伸課外

請同學們再讀一首詞。(如夢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老師把兩首詞放一塊兒,你發現這兩首詞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題目一樣,作者也一樣;字數一模一樣,都是33個字;句式一樣;格式都一樣;數數它有幾行?(6)再數數每一行有幾個字(665646)?所有的如夢令,都是這樣的結構。)

最後一個韻母都是“U”;都寫到了醉……

李清照的詞中還有很多也寫到喝酒了,有興趣可找出來讀一讀。

同學們發現的就是《如夢令》這種詞牌名的詞的特點。字數、句式和韻律。以後還有機會可以細細地品味。

上節課我們演唱了《西江月》,你們想不想聽聽《如夢令》這首詞譜成曲子後,唱出來是什麼感覺的?(放音樂)有味道嗎?課下有興趣可以自己給這首詞配上自己喜歡的曲子試試。

如夢令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理解詩人曲折抒發的惜春之情

感受李清照言淺意深、含蓄曲折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理解詩人曲折抒發的惜春之情

教學難點:感受李清照言淺意深、含蓄曲折的語言風格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人稱“千古第一才女”,創“易安體”的李清照

記憶課下文學常識

2、介紹李清照的生平

南渡前多寫悠閒生活,韻調優美

南渡後多懷鄉憶舊,情調憂傷

二、理解意涵

1、朗讀這首詞,説説這首詞中出現了哪些人物、場景、對白?

人物:主僕兩人

場景:春雨後的屋中

對白:“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結合杜甫《三絕句》:“不如醉裏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聯繫下文,説説李清照昨夜縱酒的緣由可能是什麼?

不忍見花被吹落

3、李清照醒後第一件事是什麼?

瞭解經歷風雨後,庭院之中的海棠情況如何

4、既然如此關切,念念不忘,李清照為什麼不自己去看海棠究竟如何了?“試”體現出她怎樣的心理?

很關切,又不敢於、忍心面對

5、從“卻道”的“卻”字,你能品讀出詩人怎樣的心緒?

她心中早已知曉海棠花的境況

對侍女粗心的不悦

6、“知否,知否?”怎樣朗讀才符合詩人當時真實的情感?

對侍女的粗心的嗔怪

自己的心境無人理解的無奈

7、“綠肥紅瘦”寫出了什麼?詩人的用字有什麼高妙之處?

寫出海棠花經歷一夜風雨後可能的景象。僅僅四字就形象可感。

用擬人的手法,更凸顯詩人的愛花惜春之情

8、作為一名女子,詩人的惜春其實還有怎樣的一層含義?

惜青春時光的短暫易逝

三、朗讀與總結

1、理解女詩人惜春之後更為細膩的心緒後,帶着這一份理解,再回過頭來看前文,你對李清照之前的迴避、躲閃、不忍有了怎樣的認識?

2、在跟深切的理解詩人內心曲折深藏的情感後,再一次朗讀詩歌,在朗讀過程中重讀並重點感受以下字詞:“試”“卻道”“知否,知否?”“應是”。讀出詩人內心複雜幽微的情感波瀾。

3、歸;納語言風格——言淺意深,含蓄曲折

教學反思

《如夢令》這首詞是李清照青年時期的作品,追敍她一次泛舟流連忘返,酒醉後幾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無憂無慮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在教學本課是,我着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作為文言文,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難點之最,因此在教學設計是個人認為本堂課的“煽情”或者“鋪墊”應該做好。老師朗讀一副對聯,奠定了全詞的情感基調。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品讀詞句把課文讀活讀美、提醒學生體會33個字包含了無比豐富的內涵,直到最後跟着音樂吟唱本詞。並且教師通過範例來吟誦這首詞,使學生的興趣馬上濃厚。所有這些,都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如夢令》的樂趣,從而激發了學生對祖國語文的熱愛。

2、指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本課不僅採用了讓學生課前自學的方式理解每句詞的意思,還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找出“溪亭日暮”、“藕花深處”、“一灘鷗鷺”這三幅畫面,幫助學生把握整首詞的基本內容。另外,我也做到了注意課堂細節幫助學生理解詞句意思。例如,當學生把“興盡晚回舟”中的“興”讀成第一聲時,我就馬上給予糾正,讀準了“興”的聲調是第四聲,學生也就理解了它的意思。

3、在教學時,我抓住一個“醉”字切入,從詞中去逐層感受“美酒”、“美景”、“美麗的意外”帶給詞人的深深的醉意。讓學生根據詞語聯想畫面,“日暮溪亭”“藕花深處”“一灘鷗鷺”,在這些詞語的引領下,讓學生的腦海中出現一幅幅美麗的畫面,那畫面有聲有色、有人有景、有靜有動,充滿了無窮的生機與魅力。這一板塊設計,試圖喚醒學生所有的器官感受詞:用耳朵聽、用眼睛看、用嘴誦、用腦想象、用心靈感受,打開身體所有通道接收詞的信息,進入詞境,使學生學詞的過程成為愉悦身心的過程。但是,在課堂上我的美好願望並沒有實現,因為好多學生並沒有進入詞的意境,沒有充分展開想象,這一環節只是成了少數優秀生的殿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xe8o8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