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空氣在哪裏教案

空氣在哪裏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空氣在哪裏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空氣在哪裏教案

空氣在哪裏教案1

設計思路:

在一次秋遊活動中,幼兒吃完塑料袋中的食品對空塑料袋產生了興趣,他們一會兒拿着塑料袋東奔西跑,一會兒向袋中吹氣,然後抓住袋口,張帆驚奇的發現“塑料袋怎麼是鼓的?”我微笑着把問題拋給孩子們:“塑料袋沒有裝東西,為什麼是鼓鼓的?”孩子們紛紛地參與討論,於是生成了“空氣在那裏”的科學活動。

教師抓住偶發事件,尤其要多問少答,對孩子問答不急於給予肯定或直接給予答案,而是更多地鼓勵幼兒去自主探索和發現。

活動目標:

1.通過親自動手,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空氣無色、無味,到處都有空氣,初步瞭解空氣的作用。

3.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提高動手動腦能力,激發幼兒對空氣進一步觀察和試驗的興趣。

4.豐富詞彙:空氣、氣體、燃燒。

活動準備:

1.教師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透明玻璃缸、蠟燭、火柴、燒杯。

2.幼兒操作材料:①每桌一盆清水;②塑料瓶、吸氣玩具、吸管、石頭、泥塊、塑料袋若干。③幼兒記錄單每人一份(見附圖),每人一支筆。

活動過程:

一、教師實驗,引起興趣

實驗:先給幼兒看一隻空的玻璃杯,讓他們看看杯子裏有東西嗎?(杯子裏沒有東西,杯子是空的)然後將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壓入水下,問:水已經沒過了杯子,手帕會不會濕?問: 手帕為什麼沒有濕?

重複上面實驗,把杯子倒扣着壓入水下後,放出杯子中的空氣(有氣泡冒出),問:這次手帕會不會濕?取出杯子,手帕濕了。問:為什麼第一次手帕沒濕,第二次手帕濕了呢?兩次有什麼不同?

教師:原來杯子不是空的,裏面有空氣。第一次沒有放出空氣。水進不去,手帕沒濕;第二次放出了杯中的空氣,水進去了,手帕就濕了,我們看到的氣泡就是空氣(豐富詞彙:空氣)。

二、探索活動——“空氣在哪裏”

老師:“我們已經知道杯子裏面有空氣,那麼,還有哪裏有空氣呢?讓我們找一找。一些小物品:空瓶子、吹氣玩具、吸管、石頭、泥塊等。

1.請幼兒憑藉已有經驗第一次記錄操作單。

教師將幼兒的記錄彙總在黑板上,鼓勵幼兒和別人有不同的想法。

2.幼兒操作後第二次記錄操作單。

讓幼兒自由擺弄這些物品,然後將它們投入水中,看一看出現了什麼現象。引導幼兒感知空氣存在於許多物品中。 教師要求幼兒操作一樣記錄一次。

教師:通過記錄單中結果的前後對比,加深了幼兒對空氣的印象:我們周圍凡是有空隙的地方都存在空氣,沒有空隙的地方,就沒有空氣。

三、空氣是什麼樣子的

老師:我們已經知道周圍凡是有空隙的地方,都存在着空氣。那麼,空氣是什麼樣的呢?

1.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杯中的空氣、身體周圍的空氣。明確:空氣看不見,摸不着,聞不到的。

2.請幼兒觀察吹氣玩具:用手擠壓,感覺到有空氣流出;鬆開,又可感覺到有空氣吸入。明確:空氣是可以到處跑的,這種現象叫空氣流動。

教師:原來,空氣是看不見、摸不着,聞不到、會流動的氣體(豐富詞彙:氣體)。

四、空氣能幫我們幹什麼

教師:我們知道了空氣是看不見、摸不着,聞不到、會流動的氣體,那麼空氣能有什麼用途呢?

1.請幼兒做憋氣實驗,問:有什麼感覺?得出結論:人離不開空氣,沒有空氣,人會死的。

2.實驗:將兩支蠟燭用火柴點燃,同時蓋上一大一小兩個燒杯,讓幼兒觀察蠟燭慢慢熄滅的過程,然後提問:

①蠟燭怎麼樣了?

②是同時熄滅的嗎?

③為什麼蓋上杯子蠟燭就熄滅了?為什麼蓋小杯子的先滅,蓋大杯子的後滅呢?

教師:蓋上杯子,空氣進不去了,蠟燭就滅了。小杯子裏的空氣少,先滅;大杯子裏的空氣多,後滅。也就是説:空氣可以幫助燃燒(豐富詞彙:燃燒)。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想一想,找一找,空氣還能幫助人們做什麼?你長大以後還想讓空氣幫助人們做什麼?每人一個塑料袋,請幼兒出去找空氣。並利用遊戲時間,帶領幼兒做有關空氣的各種小實驗。

記錄單附圖:

(畫吸管)

(畫石頭)

(畫泥塊)

(畫塑料玩具)

(畫塑料袋)

(畫小手)

空氣在哪裏教案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究慾望,萌發幼兒初步的科學意識。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初步的分析、判斷等思維能力。

3、引導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每組一盆水,若干吹氣玩具,幼兒每人一個塑料口袋,塑料管,兩隻蠟燭,兩個一大一小的透明玻璃杯,密閉在瓶裏的小昆蟲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猜謎語,引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看不見,摸不着,聞不到,你需要,我需要,離了他,活不了(空氣)讓幼兒説出揭出謎底的依據,為什麼是空氣呢?現在跟老師做深呼吸,幼兒模仿做深呼吸

提問:

(1) 我們用鼻子吸什麼?(空氣)

(2) 空氣在哪,能用眼睛看到嗎?用手摸摸,能摸到空氣嗎?

(3) 教師小結:空氣是看不見、摸不到的,他就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有。

2、引導幼兒瞭解空氣的的作用,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它

(1) 請幼兒捏住鼻子,閉上嘴巴,説一説有什麼感受?為什麼?結果會怎麼樣?

(2) 觀察密閉在瓶裏的小昆蟲怎麼樣了

教師小結:人和動物一時一刻也離不開空氣,如果沒有了空氣,就會死掉

(3)請小朋友觀察老師的實驗

把蠟燭粘在平板玻璃上點燃(火苗很旺),然後把大小兩個杯子,同時扣到兩隻點燃的蠟燭上(小杯子的早熄滅,大杯子的晚熄滅)。

請小朋友説一説,你發現了什麼現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

小結:剛才的實驗中,點燃的蠟燭火苗很旺,是因為空氣幫助燃燒,用小杯子扣的蠟燭滅的快,而用大杯子扣的蠟燭滅的慢,是因為大杯子裏的空氣多,小杯子裏的空氣少,則助燃時間短。

(4) 啟發幼兒想一想説一説,你還知道空氣有哪些用途?

想一想,還有什麼地方有空氣呢?你見過的、用過的、玩過的什麼東西里有空氣?(自行車輪胎,被窩裏,螞蟻洞裏,水裏,空中,麪包裏,降落傘裏,氣墊船裏……)

(5) 找空氣

剛才老師做了實驗,現在請小朋友自己做一下實驗,看一看空氣到底在哪裏呢?現在請小朋友將吹氣玩具吹起來,吹氣玩具裏現在有沒有空氣,你是怎麼知道的?擠一擠,空氣就怎麼了?

小結:空氣裝進吹氣玩具,我們就能看的玩具鼓起來了,擠一擠就跑出去了,空氣雖然看不見,可是我們可以想辦法感覺到它,看到它。

教師:屋子裏,角落裏,桌子下……有沒有空氣呢?我還不太相信(拿出一隻塑料袋),你們有辦法把空氣抓到嗎?

小結:原來角落裏、桌子下、走廊裏,都有空氣

教師:用塑料袋可以抓住空氣,用布口袋抓,行嗎?

幼兒:“不行”布口袋裏有細漏洞,空氣從細漏洞裏跑,抓不住

教師:人身體裏有空氣嗎?有什麼辦法讓我相信你們身體裏有空氣呢?給你一根塑料管讓我看看你身體裏的空氣,我看不見呀,往水裏吹試試看,原來人身體裏也有空氣。

小結:我們想了很多辦法,發現吹氣玩具裏、杯子裏、身體裏都有空氣

(6) 懂得空氣要保持清新

小朋友都知道了空氣的重要性,你知不知道空氣也會生病?

小結:清新的空氣是很乾淨的,看空氣會因為污染而生病,如工廠裏放出的廢氣、汽車噴出的尾氣、垃圾或水溝散發的臭味等,污染了本來很乾淨的空氣,這叫污染病,空氣生病了,就會影響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存,所以小朋友要講衞生,保護環境,讓空氣永遠乾淨。

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大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空氣在哪裏教案3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有一個小謎語,請同學們來猜一猜?“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見來摸不着,動物植物都需要”

師:你們知道空氣在哪裏嗎?(板書課題)

師:今天就讓我們從“空氣在哪裏”開始研究吧。學生有興致的猜謎語。

學生猜測交流。創設情景,利用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對空氣的探究興趣,

二、大膽猜想,實施探究

實驗導入:

活動一:尋找空氣

1、藉助各種媒介尋找空氣

師:空氣對於我們非常重要,它在哪裏?我們怎樣找到它?

2.、巡視。幫助學生實驗。

3、.交流反饋,總結尋找空氣的諸多方法,感知空氣的真實存在。

師:請各小組派代表帶着實驗單到前面交流你們的收穫吧。

3.教師針對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小結。

4、用多種方法尋找一種物體中的空氣

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證明塑料瓶中空氣的存在。(實驗材料二)

5、對學生尋找空氣的情況進行總結,引導學生思考空氣到底在哪裏。

活動二:空氣有重量嗎?

1、師:剛才大家開動腦筋,想了許多辦法,找到了我們的朋友——空氣,那麼它有重量嗎?

2、師:怎樣證明我們的猜測呢?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設計一份研究方案吧!

3、師:試着來執行你的設計方案,並在書上記錄下你的研究結果。你還有什麼新的想法或設計也可以寫在這裏。

4、師:你願意與大家交流一下剛才的實驗設計和結論嗎?

學生交流。

5、師:好極了,在自己設計的實驗中,你觀察到了空氣有重量。

活動三:能力拓展,空氣能從一個杯子跑到另一個杯子嗎?

1、教師提問“空氣能從一個杯子跑到另一個杯子嗎?”

2、教師實驗,讓學生觀察,激起學生動手嘗試的強烈慾望。

3、鼓勵學生課後實驗,將實驗興趣的激發延伸到學生課外之中。

4、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你對自己的哪個發現最滿意?你覺得哪位同學的想法最有創意?。

1、學生先自我猜想,然後在組內進行討論、交流。組內製定方案。

2、.實驗驗證,探求尋找空氣的諸多方法。各小組按照討論的實驗方案,檢查實驗記錄單,打開實驗材料(一),開始有序實驗。

3、.各小組派代表帶着實驗單到前面交流。

4、學生用多種方法證明塑料瓶中空氣的存在。(實驗材料二)

5、思考:空氣到底在哪裏?

1、學生根據經驗猜測。

2、學生在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並將這些想法予以整理。

3、小組內實施探究。

4、分小組展示交流。

1、學生猜想。

2、學生觀察。

3、課後動手實踐。

4、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觀點。

鼓勵學生進行大膽想象與巧妙設計,從而尋找更多的研究方法,並動手進行操作,明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不是唯一的

這一活動按照“提出問題——猜想預測——實驗驗證——得出結論”的方式進行。啟發學生小組合作,自行想辦法解決問題,選擇自己需要的實驗材料,設計科學的實驗方案來證明空氣是否有重量。活動中指導學生把實驗方案設計周密。並時刻關注學生的活動進展情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引導學生探究是無止境的,科學實驗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將科學探究的興趣引導課外。

引領學生在談話中總結本節課知識與能力方面的進步,評價自己和同伴最得意之處,給學生提供一個回顧、分享、愉悦、鼓勵的交流機

空氣在哪裏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初步瞭解物質燃燒需要空氣。

2、引起幼兒探究自然科學現象的興趣。

3、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麼?空氣在哪兒?能用眼睛看到嗎?

二、嘗試活動:裝空氣

1、幼兒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氣。(告訴幼兒先張開塑料袋口,然後再捏緊袋口)

2、提問:你們在什麼地方抓到了空氣?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3、討論:想一想,你見過、用過、玩過的哪些東西里有空氣?

三、動手做實驗:手帕的變化

1、請幼兒每人拿一玻璃杯,讓他們看看杯子裏有東西嗎?(杯子裏沒有東西,杯子是空的)

2、請幼兒將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壓入水下,觀察發生了什麼現象?教師個別指導幼兒按要求進行操作,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3、討論:手帕為什麼沒有濕?水為什麼進不了杯了?杯子裏有什麼東西不讓水進去呢?

4、請幼兒將手帕放入杯底,然後將茶杯倒扣傾餘着放入水中,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同時提醒幼兒觀察手帕的變化,並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5、討論:第一次手帕為什麼沒濕?第二次手帕為什麼濕了呢?

四、總結:空氣就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的存在。

活動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讓幼兒在多次的實驗當中感受空氣的存在,使得幼兒一直處於興奮,積極的探索過程中。活動主要通過實驗活動引導幼兒進行感知。真正促進了幼兒的科學素養的養成,發揚了個性,發展了能力。

空氣在哪裏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它是看不見摸不着的,知道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2、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提高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3、加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重點:

感知空氣

活動難點:

瞭解空氣

活動準備 :

空箱子一個,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塑料袋、氣球、吸管、口杯等實驗材料。

活動過程 :

一、開始部分。

律動,幼兒聽音樂《十個印第安人》自由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引導幼兒認識空氣。

1、空氣的特點。

教師通過做遊戲請幼兒用鼻子聞一聞,耳朵聽一聽,小手摸一摸,然後説一説禮物的特點,請大家來猜一猜,這個箱子裏邊到底裝的是什麼禮物?

小結:空氣是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着,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

2、瞭解空氣的作用,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1) 請幼兒閉上自己的嘴,並用小手捏住鼻子,問幼兒有什麼感覺,為什麼?(憋得喘不上氣來,因為我們的身體裏沒有空氣。)

(2) 請幼兒做深呼吸再閉緊嘴,捏住鼻子,問幼兒有什麼感受?為什麼?(這次我們能堅持一會了,不是那麼憋的荒了,因為我們肚子裏吸進空氣了。)

還有哪些東西離不開空氣呢?(動植物)

3、空氣在哪裏。

老師激發幼兒興趣:“小朋友們知道的真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和空氣玩一玩遊戲,好不好?”

“可是空氣在哪裏呢?誰知道?”

(1) 幼兒自由發言。師小結:其實空氣無處不在,到處都是,現在我們想辦法把空氣裝起來。

(2)教師給幼兒提供教材(氣球、塑料袋、吸管、口杯等)讓幼兒找空氣,並把它裝起來。

(3)用吸管對着手吹,告知幼兒空氣還是流動的,這就叫做風。

(4)幼兒交流:還有什麼東西可以裝空氣?(瓶子可以裝空氣、輪子有空氣、衣服兜裏有空氣等等)

小結: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三、結束部分。

《空氣娃娃》的製作

方法:把塑料袋裝進空氣打結,做娃娃頭;用口杯做娃娃身體;用吸管做娃娃尾巴;用準備好的圖形做娃娃的耳朵、眼睛、鼻子、嘴 。

活動延伸:

幼兒和家長共同給空氣娃娃設計一件漂亮的衣服。

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我參加國培所上的一節公開課。幼兒是從培訓所在地幼兒園找的大班的孩子,課堂上幼兒很興奮,參與也很積極。幼兒通過看、聽、聞、做對空氣有了新的認識、瞭解。在空氣娃娃的製作中,也懂得了廢物利用。這節公開課得到了老師和其他學員的認可。

但是課後,我也發現存在許多的問題:

1、課前應和幼兒有一些必有的交流,這樣就可以避免授課中出現冷場。

2、教具出示的順序應考慮到整個課程的結構。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幼兒打翻口杯裏的水。

3、時間安排不夠,結束部分處理不到位。結束部分計劃指導幼兒做完空氣娃娃,可是我剛講解完畢時間就到,慌亂之下結束授課。我應該講解完畢之後,把製作娃娃部分留給幼兒和家長做親子游戲。

空氣在哪裏教案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發現空氣無處不在,並能用語言清楚的表達自己的發現。

2、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提高動手動腦能力。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每桌一盆清水;手帕、玻璃杯、塑料袋、氣球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老師出示吹好的氣球,提問:“小朋友,氣球娃娃來找你們玩來了,大家快跟它打個招呼吧!

2、氣球爆炸為什麼會有響聲?

3、引導幼兒説出氣球裏是空氣,老師 “空氣從哪裏來?我們去找空氣好不好?

二、找空氣

1、請幼兒按自己想的用塑料袋去教室的各個地方找空氣

2、請幼兒互相介紹自己是在哪找到空氣的,説一説“你在哪兒找到了空氣”。

三、嘗試活動

1、幼兒自由嘗試通過什麼方法手帕放入水中讓不會浸濕?

2、討論:為什麼把手帕不會濕

3、老師小結

四、延伸

活動反思:

1、在活動導入部分,可以將戳破氣球這個環節更改為幫氣球寶寶打氣,讓幼兒能更好的理解到氣球從憋到鼓是因為空氣進入。

2、提問的技巧需要改進,提出的問題要開放些。如把“空氣是什麼顏色(味道)”改為“空氣有顏色(味道)嗎?”這樣幼兒的回答才有針對性。

3、在幼兒自由嘗試之前,老師不需要示範手帕掉進水這個動作。幼兒容易模仿,使幼兒的嘗試活動有了思維定勢,可以直接讓幼兒想辦法怎樣把手帕放進水盆,手帕不會濕?

4、在準備的工具中,一次性杯子太軟,使實驗不能精確性,應該換成玻璃杯。

小百科:空氣是指地球大氣層中的氣體混合,為此,空氣屬於混合物,它主要由 氮氣、氧氣、稀有氣體(氦、氖、氬、氪、氙、氡、氣奧),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質(如水蒸氣、雜質等)組合而成。

空氣在哪裏教案7

教學目標:

1、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利用感官來初步感知空氣的性質。

2、能夠利用所提供的實驗材料,設計實驗證明我們的周圍、各種物體中都存在着空氣,空氣佔據一定的空間。

3、通過實驗培養學生認真傾聽、願意合作、科學交流的實驗常規和科學素養。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師手拿粉筆)這是什麼?(粉筆)今天老師想學學魔術大師劉謙,用這幾根粉筆為大家表演一個小魔術,想不想看?(想)

2、不過,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看完魔術表演後要告訴大家你發現了什麼。現在,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往水裏放粉筆)

3、誰起來説一下,剛才你看到了什麼?(交流:粉筆裏面往外冒氣泡。)

4、請同學們想一想,從粉筆裏面冒出來的氣泡是什麼?(交流:空氣)

5、不錯,從粉筆裏面冒出來的氣泡確實是空氣。小小的粉筆裏面竟然藏有空氣,那麼空氣還會藏在哪裏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空氣的知識。(板書課題:空氣在哪裏)

二、探究空氣在哪裏

1、誰能起來説一説,你認為空氣還會藏在哪裏?(自由交流)

2、大家認為這麼多地方都會藏有空氣,那就請同學們利用準備的材料找出空氣。比如,剛才我們利用將粉筆放入水中的方法發現粉筆裏面有空氣,你可以利用哪些方法也找到空氣讓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或感覺一下。下面小組同學開始合作找空氣吧。(小組合作)

3、你們找到空氣了嗎?誰願意把你找到的空氣給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或者讓大家感覺一下。(交流)

4、我們的身體裏有沒有空氣,可以怎樣驗證一下?(吹頭髮,飄起來,吹紙也會飄起來)

5、同學們真了不起,用這麼多方法找到了空氣。通過驗證,我們發現:教室裏、瓶子裏、氣球裏、粉筆裏、方便袋裏、我們的身體裏等等都有空氣。那誰能用一句話或一個詞總結一下,空氣究竟在哪裏?(交流:到處都有)

6、小結:的確,空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生活的周圍到處都有空氣(板書:到處都有)

三、 探究空氣的性質

1、既然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同學們睜大眼睛看一看,空氣是什麼顏色?用鼻子聞一聞,空氣是什麼氣味?用舌頭嘗一嘗,空氣是什麼味道?我們大家中間都隔着一層空氣,可是我們卻能互相看見,這説明空氣還具有什麼特點?

(板書: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

2、像空氣這樣,能在空中向四面八方流動的物體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做氣體。(板書:氣體)空氣就是一種氣體。

3、除了空氣,你還知道哪些氣體?(煤氣、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等)

4、對,它們都是氣體,都會向四面八方流動。

四、探究空氣佔據空間

1、過渡:同學們,其實我們大家都生活在空氣的世界裏,現在,請同學們呼吸着我們周圍新鮮的空氣,想不想聽個小故事。

2、故事引入:古時候打仗時,有個國家的士兵偷到了敵國的情報,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情報,他把情報寫在一張紙上,剛要回來時,被敵人發現了,匆忙中,他把情報塞進了一個杯子裏,(教師演示把紙塞到杯子底部)然後放到水中。敵人搜了他的身,結果沒搜到,最後,不但這個人脱離了危險,並且他用性命換來的情報也完好無損。那麼,這位聰明的士兵是怎樣將裝有情報的杯子放入水中的呢?同學們想不想來試一試。小組同學開始吧,一次不成功可以再換一張紙多試幾次,看看我們班有多少聰明的小士兵。(小組合作)

3、實驗成功的同學請舉手,原來我們班有這麼多聰明的小士兵。誰能上來演示一下。(一生上台演示)看,杯裏的紙確實沒有濕。

4、誰能來解釋一下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杯子裏的紙沒有濕?(討論交流)

5、小結:對,是因為杯子裏面並不是空的,而是充滿了空氣,所以水進不來,空氣也象水、大米一樣會佔據空間。(板書:佔據空間)

6、剛才有的小組的同學將情報弄濕了,知不知道為什麼?(杯子不是豎直放進去的,傾斜了,這樣水就進去了,把杯裏的空氣趕出來了,水就佔據了空氣的空間,所以紙就變濕了。)

7、那同學們再來試一試吧。

五、自由活動:空氣搬家

1、過渡:剛才的小實驗十分有趣,不僅讓我們清楚地觀察到了空氣的存在,而且也知道了空氣會佔據空間。那麼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讓空氣搬家的小遊戲。

2、兩個一樣的杯子,讓其中一個杯子裏的空氣跑到另一個杯子裏面。誰有好方法,起來交流一下。(小組活動交流,教師演示)

3、同學們來試一試吧。

我們有的小組已經成功的給空氣搬了家,也有的小組實驗沒有成功,課後可以繼續實驗探究。

六、總結與拓展

1、今天我們一起和空氣交上了好朋友,現在你知道空氣在哪裏了嗎?(找生説)空氣有什麼性質?

2、課下請同學們想辦法研究一下空氣有沒有重量,水裏面有沒有空氣?其他星球上有沒有空氣?下節課我們再繼續探究交流。

七、板書設計

空氣在哪裏

到處都有

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

氣體

佔據空間

空氣在哪裏教案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感知空氣的存在,掌握空氣的特徵及作用。

2、培養幼兒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和細緻的觀察能力,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3、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每組一盆清水、手帕、塑料杯、每人一個塑料袋、每人一根塑料吸管

教學重點:

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感知空氣的存在,掌握空氣的作用及特徵。

活動過程:

一、感知空氣的存在: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和你們玩個變魔術的遊戲(師示範)。

(一)將手帕團塞入玻璃杯杯底。讓幼兒觀察:

(1)杯子裏有什麼?

(2)杯裏除了手帕還有別的東西嗎?

(3)猜一猜:如果把杯子放入水中,杯子裏的手帕會怎麼樣?我們來試一試,杯子裏到底有沒有其它東西。將玻璃杯倒扣壓入水中,再把杯子提出水面,取出手帕。手帕濕了嗎?為什麼?(師:杯子裏還有其他的東西,是它把水擋住,不讓水流進杯子裏,所以手帕沒有濕。)(二)杯子裏有什麼東西呢?請小朋友仔細往下看:將杯口斜着浸入水中。你們看到了什麼?是什麼東西從杯子裏跑出來吹出泡泡的?(空氣)(三)杯子裏有空氣,空氣把水擋在了杯子的外面,所以手帕沒濕。

二、尋找空氣:

1.空氣是個淘氣的小娃娃,平時最喜歡玩“捉迷藏”的遊戲了,今天我們一起把空氣娃娃找出來,好不好?

2.幼兒試驗:

(1)將幼兒分成三組,其中兩組每人一個瓶子,將瓶子橫放到水裏,觀察現象。

(2)第三組幼兒每人一根塑料吸管,用吸管往水裏吹氣,觀察現象。

3.水裏冒出了什麼?是誰在吹泡泡?空氣藏在了哪裏?(瓶子裏、我們的身體裏)。

4.除了這些地方有空氣,還有哪裏有空氣?幼兒討論後回答問題。

三、空氣的特徵和作用

1.空氣娃娃每天都圍繞在我們的周圍,誰來説一説空氣到底是什麼樣子呢?(幼兒講述)請小朋友一人拿一個塑料袋,我們來玩“抓空氣”的遊戲。請小朋友拿起塑料袋,把袋口張開,然後用力一晃,迅速的將袋口擰緊,用手慢慢向袋底擠,為什麼擠不動了?塑料袋裏有什麼?

(1)我們在哪裏找到的空氣?

(2)張開口袋看一看,我們能看見空氣嗎?

(3)能聞到氣味嗎?

(4)能摸得着嗎?

師小結:空氣娃娃一直都圍繞在我們的身邊,但是空氣娃娃很會變魔術,平時我們是看不見、摸不着、聞不到的。

2.我們生活在空氣當中,如果我們離開了空氣會怎麼樣呢?幼兒討論。

3.我們一起閉緊小嘴巴,捏住小鼻子,試一試有什麼感覺,當你堅持不住的的時候就把小手拿下來。

4.為什麼會有難受的感覺呢?因為空氣不能進入到我們身體裏了,我們不能呼吸了,所以會覺得很難受。如果時間長了,人就會慢慢死去的。你説空氣對我們的作用重要嗎?(非常重要)

5.如果沒有了空氣,我們就沒法呼吸,沒法生活了。所以説空氣是我們最親密的朋友。那如果空氣變髒了,我們呼吸了變髒了的空氣會怎麼樣呢?(幼兒講述)小朋友知道怎樣來保護空氣不受污染嗎?(多種樹,讓樹木來幫助我們淨化空氣;少開車,減少廢氣的排放等)

四、結束部分和幼兒一起到院子裏呼吸新鮮空氣,做運動。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説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説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鬆、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空氣在哪裏教案9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看不見摸不着等特點。

2、引導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3、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提高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活動準備

空箱子,每組一盆清水,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塑料袋、氣球、吸管等實驗材料。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請幼兒猜謎語,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基本部分,引導幼兒認識空氣。

1、空氣的特點。

1)師:今天老師要送給大家一份非常珍貴的禮物,這份禮物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出示事先準備的一隻空箱子)

2)老師請一個小朋友用眼睛看一看,鼻子聞一聞,耳朵聽一聽,然後説一説禮物的特點,(眼睛)沒有顏色、透明,(鼻子)沒有氣味,(耳朵)沒有聲音,(手)摸不到……)請大家來猜一猜,這個箱子裏邊到底裝的是什麼禮物?

3)老師問:“大家能猜測出老師的禮物是什麼嗎?”(在學生自由發表後,把箱子打開,裏面除了空氣沒有其它。)

小結:空氣是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着、流動的。

2、瞭解空氣的作用,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老師:“為什麼説空氣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呢?大家一起來做個小實驗。”

1)請幼兒閉上自己的嘴,並用小手捏住鼻子,問幼兒有什麼感覺,為什麼?(憋得喘不上氣來,因為我們的身體裏沒有缺少空氣。)

2)請幼兒做深呼吸再閉緊嘴,捏住鼻子,問幼兒有什麼感受?為什麼?(這次我們能堅持一會了,不是那麼憋的荒了,因為我們吸進肚子裏空氣了。)

還有哪些東西離不開空氣呢?(動植物)

3、空氣在哪裏。

老師激發幼兒興趣:“小朋友們知道的真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和空氣玩一玩遊戲,好不好?”

“可是空氣在哪裏呢?小朋友們有沒有辦法找到空氣呢?”

1)請幼兒試着利用手中的材料去找到空氣。

2)組織交流:“大家剛才玩的真起勁,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玩法,

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別人是怎樣玩的,這樣我們就能學會更多的玩法了。”

(學生交流:塑料袋裝一些空氣,氣球或吸管吹一些空氣,玻璃杯扣一些空氣等方法。)

3)請幼兒説一説你是怎麼知道你找到了空氣呢?

(塑料袋和氣球鼓起來了;對着手吹吸管感覺有風,把吸管插進水裏吹水會冒氣泡……)

小結: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空氣在哪裏教案10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究慾望,萌發幼兒初步的科學意識。

2、發展幼兒的觀察及初步的分析、判斷等思維能力。

3、引導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活動準備

玻璃缸一隻、玻璃杯一隻、幼兒每人一個塑料袋、每組一瓶水、若干吹氣玩具、塑料管、土塊等。

活動過程

一、小實驗:杯子裏有什麼?

出示玻璃杯,問幼兒:玻璃杯裏有什麼?(估計幼兒回答:玻璃杯裏沒有東西)再將玻璃杯口傾斜,放入裝清水的玻璃缸中,冒出氣泡、讓幼兒懂得杯中有空氣。

二、找空氣

1、出示吹氣玩具,問:吹氣玩具裏有空氣嗎?(有)你們能想辦法讓它扁了,再想辦法讓它鼓起來嗎?(幼兒玩吹氣玩具)

小結:空氣裝進吹氣玩具,玩具就鼓起來,擠一擠,空氣就跑出來。空氣雖然看不見,可是我們能想辦法感覺到它、看到它。

2、屋子裏、角落裏、桌子下……有沒有空氣呢?(幼兒每人一隻塑料袋,到處抓空氣)

小結:原來角落裏、桌子下、走廊上都有空氣。

3、人身體裏有空氣嗎?(幼兒用吸管往水中吹氣,冒出許多氣泡)

小結:原來人身體裏也有空氣。

4、土塊裏有沒有空氣?(幼兒把土塊扔進水中,冒出氣泡)。

小結:我們想了很多辦法,發現杯子裏、小瓶裏、吹氣玩具裏、屋子裏、身體裏、土塊裏都有空氣。

5、想一想,還有什麼地方有空氣呢?你見過的、用過的、玩過的什麼東西里有空氣?(輪胎、麪包、被窩等)

小結: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三、瞭解空氣作用

1、請幼兒閉緊嘴、捏住鼻子,問幼兒:有什麼感覺,為什麼?

2、點燃蠟燭,請幼兒用玻璃杯慢慢罩住,問幼兒:發現了什麼?為什麼?

四、欣賞兒歌《空氣》

空氣

看不見,摸不着,

抓不住,聞不到,

你需要,我需要,

離了它,活不了。

空氣在哪裏教案11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有看不見摸不着的特點,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2.培養幼兒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和細緻觀察的能力,提高動手動腦能力。

3.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嘗試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有看不見摸不着的特點。

2、難點:通過科學小實驗,讓幼兒總結出空氣有看不見摸不着的特點,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活動準備:

蠟燭、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氣球、玻璃杯、塑料袋、吸管等。

活動過程 :

一、引起興趣 :

1.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麼?空氣在哪兒?你能用眼睛看到嗎?用手能摸着嗎?聞一聞空氣是什麼味?

2.出示一個吹好氣的氣球。

師問:這是什麼?裏面有什麼?你能看到嗎?是什麼顏色的?揭示課題《空氣在哪裏》

二、嘗試活動:尋找空氣、感受空氣1.幼兒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氣。(告訴幼兒先張開塑料袋口,然後再捏緊袋口)2.提問:你們在什麼地方抓到了空氣?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三、嘗試活動: 找一找哪裏還有空氣?

1.教師拿一玻璃杯,讓他們看看杯子裏有東西嗎?(杯子裏沒有東西,杯子是空的)然後把杯子倒扣着壓入水下,觀察發生了什麼現象?接着將水杯稍稍傾斜,觀察會發生什麼現象?

2.請幼兒把杯子倒扣着壓入水下,觀察發生了什麼現象?教師個別指導幼兒按要求進行操作,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3.請幼兒將水杯稍稍傾斜,觀察會發生什麼現象?

4.討論:水為什麼進不了杯子?杯子裏有什麼東西不讓水進去呢?水杯傾斜以後水進去了嗎?

四、活動延伸

1.請小朋友説一説我們的肚子裏有空氣嗎?指導幼兒做實驗:把吸管放到水杯或水盆裏,用嘴吹吸管,看看會發生什麼?

2.播放課件:被污染的空氣圖片我們的空氣就是被這些東西給污染了!小朋友們想一想:地球上的人、動物還有許多的植物如果都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氣,會造成什麼危害呢?請幼兒説説自己的想法。

3.小實驗:(1)閉住嘴巴一手捏鼻子。(2)蠟燭會熄滅嗎?

五、小結。

我們從現在起就要保護我們的空氣,花草樹木是淨化空氣的能手,小朋友們以後要做到不摘花、不搖樹、不踩踏小草、不亂扔垃圾,還要提醒爸爸、爺爺少吸煙。

活動反思:

在進行本節課的教學的時候,我首先提出問題:我們周圍哪裏有空氣?學生就會進行各種各樣的彙報。通過彙報我導入了課題。

然後就是學生的材料進行撲捉,感受,尋找我們周圍的空氣。在學生進行活動之前,我首先提問:利用我們的材料,怎樣去尋找我們的周圍的空氣呢?學生相處了各種各樣的方法。這一點還是比較的好。在上課的過程中,我還需要注意指導學生養成較為完好的傾聽的習慣,這樣學生就會有更好的學習效果了。之後,我指導學生利用他們的方法進行找空氣的活動。在活動之前,學生説出了應該注意的問題。這個程序一定要有。找的的過程還是比較的順利。

在接下來的環節,我指導學生用我們的感覺器官和我們剛才的'尋找的發現,進行看一看,嘗一嘗,問一問等等活動,從而發現空氣的性質。在這個活動中,我們讓學生進行摸一摸的活動,如果讓他們進行摸一摸,還會發現空氣具有流動性。

然後就是空氣佔據空間的實驗探究活動。

首先我給學生提供實驗材料,然後我介紹説我將紙塞在瓶子底部,塞緊一些以防其掉下來。然後將杯子豎直倒放到水盆的裏。然後,再將杯子豎直提起來。你看看會發現什麼?

學生就去做。在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杯子的底部的紙還是乾的。然後就會引發學生的思考:為什麼是乾的呢?

這樣就學生就會知道里面有空氣的原因,空氣佔據着這個空間。

在探究空氣有重量的時候,利用杆杆和氣球進行探究。但是我發現效果還是不是很明顯。我想在實驗的改造上需要進行思考。

空氣在哪裏教案12

活動目標:

通過嘗試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裏看不見摸不着的特點,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1.培養幼兒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和細緻觀察的能力,提高動手動腦能力。

2.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麼?空氣在哪兒?能用眼睛看到嗎?

二、嘗試活動:裝空氣

1.幼兒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氣。(告訴幼兒先張開塑料袋口,然後再捏緊袋口)

2.提問:你們在什麼地方抓到了空氣?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3.討論:想一想,你見過、用過、玩過的哪些東西里有空氣?

4.總結。

三、嘗試活動:手帕的變化

1.請幼兒每人拿一玻璃杯,讓他們看看杯子裏有東西嗎?(杯子裏沒有東西,杯子是空的)

2.請幼兒將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壓入水下,觀察發生了什麼現象?教師個別指導幼兒按要求進行操作,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3.討論:手帕為什麼沒有濕?水為什麼進不了杯了?杯子裏有什麼東西不讓水進去呢?

4.請幼兒將手帕放入杯底,然後將茶杯倒扣傾餘着放入水中,觀察

有什麼現象發生?同時提醒幼兒觀察手帕的變化,並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5.討論:

第一次手帕為什麼沒濕?

第二次手帕為什麼濕了呢?

6.總結。

四、活動延伸

將一隻昆蟲和一盆花分別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觀察它們的變化。

空氣在哪裏教案13

【教材分析】

《空氣在哪裏》這一課是“科學探究領域”中的重要內容,空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氣體,但空氣這些性質不能直接用眼睛觀察到。教材中設計了“找空氣”、“驗證空氣有重量嗎”、“提出問題自由驗證”三個環節,讓學生藉助各種媒介來感知和認識空氣。

【設計理念】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能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力求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閲讀、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明理悟情,獲得啟迪。

【教學目標】

1、能知道空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離不開空氣,能借助某些物體來證明空氣的存在。

2、讀懂課文,初步瞭解空氣的特點和作用,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驗角色。

4、聯繫實際生活,拓展思維,培養學習探索事物和細緻觀察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瞭解空氣的特點和作用。

2、難點:明白“空氣無處不在,植物、動物、人類都離不開空氣”這個科學道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激趣導入,提出問題

瞧,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出示五顏六色的氣球)

問:氣球為什麼會鼓鼓的呢?(學生回答)師把裏面的空氣放掉,再問:空氣跑到哪裏去了?(生回答)

2、引入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空氣在哪裏》。(板書課題)

二、自學課文。

1、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1)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畫出文中生字詞,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讀音。

2、學生自學。

3、反饋:課件出示詞語花園,指名認讀詞語。

4、再讀課文,想想課文的大意是什麼?

5、課件出示:這個故事主要寫了小猴子和空氣玩遊戲,空氣一直躲,小猴子一直,最後小猴子明白了。

(指名回答後,補充完整,全班齊讀。)

三、合作探究,理解課文。

過渡:同學們自學得很不錯,接下來,就要看我們合作精神怎麼樣了!比一比,看哪個合作小組最先完成學習任務。

1、出示合作要求。

課件:

1)自己讀課文,用橫線畫出小猴子找空氣,知道了空氣在哪裏。用波浪線畫出空氣的作用,小組內彙報。

2)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3)選出你喜歡的一組對話在小組內進行分角色表演讀。

2、學生先自主學習,再合作完成任務。

3、集體彙報。(結合學生彙報的順序相機教學)

空氣在小猴子的肺裏

1)你們是在第幾自然段找到的?空氣自己是怎麼説的呢?

2)我們的肺裏有空氣嗎?試一試就知道了!把鼻子捂住,屏住呼吸,有什麼感覺?

3)空氣有什麼作用?

空氣在皮球裏

1)你在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找到的?空氣説什麼?

2)空氣的作用是什麼?

空氣在墨水裏

1)哪幾個自然段寫的?和你平常發現的一樣嗎?

2)這裏,空氣的作用是什麼?

空氣在汽車輪胎裏

1)出示課件:汽車在行駛。

2)齊讀空氣説的話。

3)它的作用是什麼?

空氣在水裏

1)課件出示:魚兒在水中快活地游來游去。

2)你看到了什麼?這關空氣什麼事呢?

3)自豪地讀讀空氣説的話。(課件出示空氣説的話。)

空氣在火裏

1)氣還有什麼作用?讀讀空氣説的話。

2)你能用什麼方法證明空氣能幫助火燃燒呢?

空氣在田野裏

1)空氣還在哪裏?它又是怎樣介紹自己的?

2)誰來用“有了我……才能”改改空氣説的話?

大家學得真好!老師還有個疑問:風是怎樣形成的?(用書上的句子回答。)

4、分組完成下列表格,並選擇你喜歡的一組對話練習分角色表演讀。

空氣在哪裏

空氣有什麼作用

5、展示彙報。

1)展示台展示學生完成的表格,集體訂正。

2)指名分角色表演讀,比比誰讀得好。

四、拓展練習。

1、課件出示:

(1)、我是小小科學家。

1)你還發現空氣在哪裏?有什麼作用?(繪製表格完成。)

2)設計一個小實驗,證明空氣在哪裏。

(2)、我是小作家。

我會續寫課文。

2、選擇你喜歡的一組作業,可以自己一個人完成,也可以與好朋友一起完成。

3、彙報,做得好的給予獎勵。

五、總結全文。

1、學習了本課,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2、師總結:這神奇的空氣就在我們周圍,我們就生活在空氣中,時時刻刻都在呼吸着空氣,為了我們的健康,我們大家都來保護環境,讓空氣永遠新鮮吧!

【板書設計】

12空氣在哪裏

在我們周圍

我們生活在空氣裏

真神奇

時刻呼吸着空氣

空氣在哪裏教案14

活動名稱:

空氣在哪裏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親自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空氣無色、無味,到處都有。

2、提高動手動腦的能力,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的慾望和興趣。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魚缸(內盛水)、玻璃杯、手絹、幼兒每人一個塑料袋、每組一瓶水、若干吹起玩具、塑料管、小玻璃瓶、土塊等。

活動過程:

1、小實驗:手絹為什麼不濕?

(1)教師舉起玻璃杯,請幼兒看被子裏有東西嗎?(沒有。是空的)(2)杯子裏真的沒有東西嗎?(教師把手絹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壓入水下)請幼兒猜一猜手絹濕了嗎?

(3)到底濕了還是沒有濕?我們拿出來看看。(教師拿出手絹,請幼兒摸一摸,手絹沒有濕)。

(4)手絹為什麼沒有濕呢?水為什麼進不了杯子?多奇怪呀!杯子裏有什麼東西擋着不讓水進去呢?(請幼兒討論,説説原因)。

(5)教師進行第二次實驗,將杯子壓入水下後傾斜,使氣泡冒出。

(6)引起幼兒注意:哎呀!什麼跑出來了?

(7)猜一猜,手絹濕了嗎?

(8)請一個幼兒拿出來看看,到底濕了沒有?讓大家都來摸一摸。

(9)再請幼兒討論,手絹為什麼濕了?

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空杯子裏為什麼會跑出泡泡來?第一次實驗有泡泡嗎?杯子裏是空的嗎?

小結:第一次手絹沒濕是因為空氣在杯子裏,水進不去。第二次杯子傾斜空氣跑出來,冒出氣泡,水就進去了,手絹也就濕了。

原來杯子不是空的,裏面裝滿了看不見的空氣。當空氣在水裏變成了氣泡,我們才能看見它。

2、找空氣(操作)。

什麼地方還有空氣,我們一起來找一找。(給幼兒提供充氣玩具、塑料袋、塑料管、水盆、土塊、磚塊等材料)。

(1)指導玩充氣玩具的幼兒,想辦法讓它癟了,再讓它鼓起來,從而感知充氣玩具有了氣就鼓鼓的,沒有氣就癟了。吹進氣一壓軟軟的,打開蓋子對着臉擠一擠,涼颼颼的。有風,是空氣跑出來了。空氣雖然看不見,但我們可以感覺到它。

(2)指導玩塑料袋的幼兒離開座位四散到教室前後、各個角落"抓空氣",讓幼兒用塑料袋把空氣變成可看到的氣包。

(3)指導玩塑料管的幼兒(每人一個),往水中吹氣可看見許多泡泡,從而得知人身體裏也有空氣。

(4)指導幼兒想辦法看看土塊、磚塊裏有沒有空氣。

3、讓幼兒走出教室找一找,什麼東西里、什麼地方還有空氣。

4、教師小結,並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1、在活動導入部分,可以將戳破氣球這個環節更改為幫氣球寶寶打氣,讓幼兒能更好的理解到氣球從憋到鼓是因為空氣進入。

2、提問的技巧需要改進,提出的問題要開放些。如把“空氣是什麼顏色(味道)”改為“空氣有顏色(味道)嗎?”這樣幼兒的回答才有針對性。

3、在幼兒自由嘗試之前,老師不需要示範手帕掉進水這個動作。幼兒容易模仿,使幼兒的嘗試活動有了思維定勢,可以直接讓幼兒想辦法怎樣把手帕放進水盆,手帕不會濕?

4、在準備的工具中,一次性杯子太軟,使實驗不能精確性,應該換成玻璃杯。

空氣在哪裏教案15

科學意圖:

利用教材資源和實際條件,給幼兒提供充盈的探究條件和廣闊的探究空間,發揮每位幼兒的潛在能力,讓他們像科學家一樣經歷探究的整個過程,享受成功的喜悦,激發探究的熱情,實踐中形成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

材料準備:

各式各樣的塑料袋、土、盆、水。

實驗操作:

(1)請幼兒打開塑料袋在室內或到室外去捉空氣,捉住後把塑料袋口攥緊,然後朝着自己的臉放開,感受空氣的存在,或者讓幼兒扎住塑料袋口,觀察瞭解空氣看不見、無色無味的特性。

(2)把土塊放入水盆中,請幼兒觀察土中是否有氣泡冒出,瞭解土壤中也有空氣。

指導建議:

●捉空氣時,最好讓幼兒跑動起來,等塑料袋被空氣充盈起來後,讓幼兒扎住口,再朝着臉打開塑料袋。這樣空氣釋放帶動的空氣流會給幼兒更深刻的感受。

●捉空氣時,要引導幼兒到每一個角落都試一試,並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把土塊放入水中時提醒幼兒認真觀看,不要用手去觸摸。

拓展與替代:

可以用充氣筒給各種充氣玩具打氣,或者用扇子扇風等其他形式來讓幼兒感受空氣的存在。

和幼兒一起動手製作風車,並嘗試讓幼兒用吸管吹風車使風車轉動,以此來讓幼兒感受空氣的流動。

科學小知識 :

在我們的生活中,空氣無處不在。它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混合物,主要包括氮氣、氧氣、稀有氣體和二氧化碳等,其中,氧氣約佔21%、氮氣約佔78%。絕大多數的生物需要呼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所以花草樹木是我們的朋友,植物越茂盛的地方,空氣往粒越新鮮。

活動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讓幼兒在多次的實驗當中感受空氣的存在,使得幼兒一直處於興奮,積極的探索過程中。 活動主要通過實驗活動引導幼兒進行感知。真正促進了幼兒的科學素養的養成,發揚了個性,發展了能力。

標籤: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x8jmq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