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五年級數學下冊《體積與容積》教案(精選5篇)

五年級數學下冊《體積與容積》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數學下冊《體積與容積》教案(精選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數學下冊《體積與容積》教案(精選5篇)

五年級數學下冊《體積與容積》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1、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瞭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意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2、體積與容積的學習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一內容是進一步學習體積的計算方法等知識的基礎,也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載體。但體積和容積又是學生比較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

學情分析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對於概念教學,比較抽象,難於理解。學生們有着豐富的生活經驗,從他們身邊的事物出發,把概念變得形象化、具體化,學生會更容易接受。本課的重點是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體積的概念是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瞭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意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增強合作精神和喜愛數學的情感。

現代教學手段:使用多媒體課件,使抽象變直觀,發揮現代教育手段的優勢。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體積和容積的聯繫和區別。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探究《體積與容積》這一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烏鴉喝水的故事嗎?為什麼烏鴉最後能喝到水呢?誰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生自由發言)

(1)認識體積

1、初步感受空間。

師:老師往水裏放一個蘋果,蘋果佔空間嗎?放一枚硬幣,硬幣佔空間嗎?橡皮佔空間嗎?鉛筆盒佔空間嗎?桌子呢?凳子呢?還有什麼東西佔空間?師: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佔空間?在水裏佔空間,拿出來呢?(也佔空間)板書:空間。

2、空間也有大小。

師:橡皮與鉛筆盒比誰佔得空間大,誰佔得空間小?桌子與凳子呢?板書:大小

3、體積的概念。

4、比較體積大小。

香蕉和雞蛋。

老師叫一位學生上台,問:“你有體積嗎?老師有體積嗎?誰的體積大?”請這位同學變換位置,站在教室的不同地方,問:“它的體積變了嗎?他的什麼變了?説明了什麼?”(物體的位置變化了,但體積不變)

師:“橡皮泥是什麼形狀的?(長方體。)把橡皮泥捏成球體,同時問:“它這時是什麼形狀?(球體)它的體積變了嗎?他的什麼變了?(形狀)説明了什麼?(物體的形狀變化了,但體積不變。)生活中你見到過這樣的事情嗎?(生:媽媽把一團面擀成一個薄餅。生:奶奶把一個黃瓜切成了一片片的。)(2)認識容積

1、出示:飲料瓶,水杯,茶葉罐。

師:請迅速給這三個物體按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

2、認識容器。

師:他們是用來幹什麼的?(學生1:裝飲料、學生:2盛水,學生3:裝茶葉)教師:容納東西(板書:容納東西)

師:還有什麼能用來裝東西?

師:像臉盆、油桶、水杯這些能容納東西的物體,我們稱之為容器。

板書:容器

3、感受物體容積。

4、出示容積概念

(四)複習鞏固,昇華主題

1、出示課件。誰搭的體積大?

2、出示課件。那一個的體積大?

3、出示課件。

(五)、總結評價

師:你學到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嗎?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

五年級數學下冊《體積與容積》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體積、容積的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2、知道常用的體積單位及其所佔空間的大小。

3、會進行體積單位和體積單位,體積單位和容積單位之間的改寫。

4、知道物體中所含有的體積單位就是它的體積。

教學重點:

理解體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

教學難點:

理解體積與容積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小故事,故事裏藴藏着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數學知識,請仔細聽。

課件出示:智慧爺爺讓淘氣和笑笑比賽做口算題,獲得第一名可以拿大的水果,獎品是蘋果或鴨梨(兩個水果的大小差不多),結果淘氣獲勝,可不知拿蘋果還是鴨梨?

師:淘氣為難了,拿蘋果還是拿鴨梨呢?這節課我們幫淘氣想個辦法,讓他分辨出大小。

二、實驗探究

(一)認識體積

1、説一説。

師:(出示一個蘋果)蘋果有的個頭大,有的個頭小,説明所佔的空間有大有小,像這個蘋果所佔的空間,就叫蘋果的體積。 (板書:體積)籃球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籃球的體積。你能説説什麼是數學書的體積嗎?

生:……

師:誰能聯繫身邊的物體,也像這樣説説看。

生:紙箱所佔空間大小叫紙箱的體積。

師:你能概括一下,究竟什麼是物體的體積嗎?

生: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體積。

(教師小結並板書: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2、比一比。

師:老師請你們準備的物品,都帶來了嗎?那就把你的物品和同桌的物品比比,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小?

生1:我的蘋果體積大,他的橘子體積小。

生2:我的鉛筆盒體積小,他的鉛筆盒體積大。

師:剛才我們用眼睛看,比較出了物體體積的大小,老師這有兩樣東西,(出示紅薯和土豆)它們的體積誰大誰小?

(有的學生説紅薯體積大,有的學生説土豆體積大,還有的沒有發表意見。)

師:看來,用眼睛看,我們無法準確地分辨出誰的體積大,誰的體積小,你能想一個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同桌交流。)

師:誰願意先説?

生1:掂一掂哪個重,那個的體積就大。

生2:放進盛有一樣多水的杯子裏,誰水面上升的高誰的體積就大。

生3:把土豆和紅薯放到同樣大的杯子裏,再各倒入200毫升的水,誰的水面高誰的體積就大。

師:把無法用觀察的方法比出體積大小的物體放入水中做實驗,可以知道它們的體積大小。下面,咱們就分四人小組,利用桌面上的工具,進行實驗。

生1:我們實驗的步驟是把土豆、紅薯放到同樣大的兩個燒杯裏,然後每個杯子裏都倒入200毫升的水,結果放紅薯的燒杯水面上升到370毫升,放土豆的上升到360毫升,我們組認為紅薯的體積大。

生2:我們組先把兩個燒杯各放入150毫升的水,再把土豆紅薯分別放到燒杯裏,觀察水面升高情況,得出也是紅薯體積大。

生3:我們組用一個燒杯做的實驗,首先在燒杯裏放200毫升的水,把土豆放進去,看到水面停在360毫升刻度上,拿出土豆再放紅薯,水面停在370毫升。説明紅薯體積只比土豆大一點點。

師:電腦博士也做了這個實驗,看看它和你們想的一樣嗎?實驗的結果怎樣?你有什麼發現?(課件展示實驗過程。)

生:……

(二)認識容積

1、認識容器。

師: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比較物體體積大小的方法。下面這三個物體,你能根據它們的體積,按照由大到小的順序重新排列嗎?

(教師出示500毫升可樂瓶,200毫升茶葉盒,50毫升墨水瓶,學生上台操作。)

師:排的對嗎?可樂瓶能用來做什麼?

生:盛可樂、盛水、盛色拉油……

師:茶葉盒呢?

生:裝茶葉。

師:像這類可以用來盛放東西的物體,我們稱之為容器。 (板書:容器)

2、感知容積。

師:如果可樂瓶裝滿了水,水的體積就是它的容積。這個茶葉盒,它所能容納茶葉的體積,就是它的容積。誰來説説什麼是墨水瓶的容積?

生:……

師:你能從生活中舉例,也像這樣説一説嗎?

生1:塑料桶裝滿水,水的體積就是桶的容積。

生2:茶杯裏盛滿水,水的體積就是這個茶杯的容積。

師:誰能總結一下,什麼是容器的容積?

生1:杯子裏水的體積就是杯子的容積。

生2:容器裏所盛物體的體積就是他的容積。

(教師小結並板書: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容器的.容積。)

師:請同學們看這兒,(出示一個燒杯,裏面裝有一半水)我説現在水的體積就是這個燒杯的容積,你同意嗎?為什麼?

生:不同意,因為水沒裝滿。

師:這三樣物品(500毫升、可樂瓶,200毫升的茶葉盒,50毫升純藍墨水瓶)它們誰的容積大?誰的容積小?

生:可樂瓶容積大,墨水瓶容積小。

師:你還能找出生活中的兩個容器,並説出哪個容器容積大,哪個容器容積小嗎?

生:教室裏的純淨水桶容積大,我喝水的瓶子容積小。

3、比較容積相近的容器的大小。

(出示標有1號、2、號標籤的兩個瓶子:一個是果粒橙瓶子,一個是康師傅綠茶瓶子,商標都已撕去。)。

師:它們誰的容積大?誰的容積小?你能設計一個實驗來解決這個問題嗎?下面咱們分小組解決這個問題。

生1:如果有商標就好了,上面有容積,一看就知道,可是現在沒有商標,我們組把l號瓶裏裝滿水,再把水慢慢倒進2號瓶,倒滿後1號瓶還有剩餘,説明1號瓶容積大。

生2:瓶口太小倒水不方便,我認為把兩個瓶子都裝滿水,倒進同樣大的兩個燒杯裏,看水面的高度就可知道他們的容積大小。

師:你認為哪一組設計的方法最簡便,最容易操作?那就請你們上台來演示。

(學生實驗。)

三、綜合應用

師:剛才,我們一起研究了物體的體積和容積,還掌握了比較它們大小的方法。下面我們來輕鬆一下,做個闖關遊戲。

第一關:課件出示教材第42頁插圖。

師:請看清圖意,他們都是用同樣大小的立方體搭成的,你能判斷出誰搭的長方體體積大嗎?

生:……

師:他們的説法你同意嗎?

説説你的想法。

生:……

第二關:,課件出示教材第42頁練一練第1題。

師:一團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長方體,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兩個物體哪一個體積大?為什麼?

師:你能想出結果嗎?如有困難可用實驗方法親自捏捏看。有結果了嗎?

生:我認為一樣大,因為一塊橡皮泥不管捏成什麼樣,還是它自己。

第三關:課件出示教材第42頁練一練第2題。

師:誰願意先説?

生:……

第四關:(課件出示)小明和小紅各有一瓶同樣多的飲料,小明倒了3杯,而小紅倒了2杯。你認為有可能嗎?為什麼?

生:有可能,小明的杯子小可以多倒幾杯,小紅杯子大就要少倒幾杯。

師:説得很有道理。

五年級數學下冊《體積與容積》教案 篇3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第十冊P41—P42。

教學重點:理解體積與容積的概念。

教學難點:體積與容積兩個概念的區別與聯繫。

教具、學具準備:量杯、水槽、蘋果、紅薯、土豆、正方體方塊、橡皮泥、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播放《烏鴉喝水》的片斷

問:水面為什麼會上升? 空間

學生回答後教師追問:如果把這個(蘋果)放入這一滿杯水中會怎樣?為什麼?蘋果放到裝滿水的杯子裏,水為什麼會溢出來?”“溢出來的水與放入杯裏的蘋果有什麼關係?”

二、教授新課。

1、創設問題情境,揭示體積意義。

那誰能説一説這個土豆和紅薯誰佔的空間大嗎?你能一眼看出誰大誰小嗎?有什麼辦法比較出他們到底是誰大?(實驗)。

主要讓學生説出物體放入量杯後,水面所發生的變化,並説出為什麼?

請大家觀再察比較一下2個杯子水面,你發現了什麼?是什麼原因呢?上升的水與瓶子裏的土豆或紅薯有關係嗎?”

從剛才的實驗中我們知道土豆和紅薯都佔有一定的空間,而且各自佔的空間是不一樣的。事實上所有的物體都佔有一定的空間。如課桌佔有一定的空間,課本佔有一定的空間,而且物體所佔的空間有大有小。

數學上像蘋果所佔空間的大小就叫蘋果的體積,土豆所佔空間的大小就叫土豆的體積……

問:你認為什麼叫做物體的體積呢?

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剛才的實驗中我們就可以説紅薯的體積比土豆的體積大。

引發説理:我們每個同學有沒有體積?你認為誰的體積最大?為什麼?

2.同學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是體積,下面的3個物體,你能根據他們的體積,按由大到小的順序重新排列嗎?

可樂瓶,茶葉盒,墨水瓶。

可樂瓶可以用來作什麼?茶葉盒呢?

象這樣可以用來盛放東西的物體我們稱之為容器。板書

如果可樂瓶裝滿了水,水的體積就是瓶子的容積。這個茶葉盒所能容納茶葉的多少就是它的容積,誰來説説什麼是墨水瓶的容積?

你能從生活中也這樣説説嗎?也就是説只有什麼才有容積呢?

誰能總結一下,什麼是容器的容積?

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作容器的容積。

請同學們看這裏,燒杯裝半杯水,我説現在水的體積就是這個燒杯的容積,你同意嗎?為什麼?

那這三個容器它們誰的容積最大?誰的容積最小呢?

你還能找出生活中的2個容器來比較一下它們容積的大小嗎?

3.比較教材的2個容器 (或者2個礦泉水瓶子)

它們誰的容積大,誰的小?

你能設計一個實驗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4.老師還有一個題目想挑戰一下嗎?

保温杯子(體積較大但容量較小)和礦泉水瓶子的例子

“杯子的體積和容積一樣嗎?”討論杯子的體積和容積分別指什麼?

學生討論容積和體積的區別與聯繫。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知道容積和體積有什麼不同嗎?

生:容積的測量應該用容器的裏面進行,體積的測量應該從容器的外面進行。

三、基礎練習。

1、42頁“試一試”

誰搭的長方體體積大?你有什麼辦法知道?

怎樣計算小正方體的個數?

2、“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思考後討論,全班交流。

小結:同一物體形狀發生了變化,但體積保持不變。要求:用一團橡皮泥,第一次把它捏成長方體,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物體哪一個體積大?為什麼?如果捏成任意任意形狀的物體,體積有沒有變化?

3、“練一練”第2題

學生充分觀察討論。

(同樣10枚硬幣,第一堆與第二堆比,因為一枚1元硬幣比一枚1角硬幣大,所以第一堆體積大;而第一堆與第三堆比,都是同樣的硬幣,只是堆放的方式不同,所以體積不變。)

4、“練一練”第3題

學生獨立思考後交流

(如果每個杯子的大小不同,那麼3杯就可能等於2杯)

四、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五年級數學下冊《體積與容積》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經歷體積與容積的概念的建立過程,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感知常用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大小,能正確地選擇合適的單位進行相應數量的計量。

2、在親歷感知,在感悟中形成對學科學習的內在興趣。

教學難點

通過參與試驗、分析與嘗試,掌握體積和容積概念,會確定體積和容積相應並能正確地把握體積的大小。

教學方法

動手操作、分析、合作

教學準備

每個小組準備一個盛水的量杯一個土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知識,這節課,我們繼續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容積”。

二、感受物體的體積

1、分組實驗

方法:將土豆放入一個盛水的量杯中,注意記錄放入前後的水位高度。

猜想:量杯中的水位會發生什麼變化?

觀察:通過對上面實驗的觀察,有什麼發現?看到——土豆放入時,水位上升了;取出時,水位又基本復原。

思考:這個現象説明了什麼?

生:土豆佔有空間,入水時,水會被擠開,造成水位上升;而取出時,土豆所佔的位置空出,水於是又復原。

2、體積的意義:

師引導學生讀書57頁中間文字並結合實驗同桌交流自己所理解的體積的概念。

3、想一想:你還能用其它方法感受物體的體積嗎?

三、感受物體的容積

1、①1箱牛奶的體積與6盒牛奶的體積比?(1箱牛奶體積大於6盒牛奶的體積。)

②1盒牛奶的體積與1杯牛奶的體積比?(1盒牛奶的體積大於1杯牛奶的體積。)

從上面的結論中你想到了什麼?(整個容器體積大於內中裝的體積)

2、歸納容積的意義(板書)

3、同桌互相舉例説明物體的體積與容器,及其大小比較。

四、體積單位

1、長度、面積和體積基本單位的確定:

稜長為1釐米的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厘米

稜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分米

稜長為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為1立方米

感覺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

(1)如果同學們在正方體模型中蹲着,會蹲下幾個?

(2)如果把書包放在這個正方體模型中壘起來,大約可以壘多少個?

2、容積單位的確定:

師指出:我把能容納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物體的容積的大小分別叫做1毫升和1升。

在生活中計量液體的體積常以毫升和升為單位。(讓學生認真閲讀理解59—60頁中的文字,然後同桌相互説一説)

3、課堂活動:60頁1、2題。通過課堂互動,讓學生在搜索和交流中熟悉和增強體積和容積單位大小的實感。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有什麼新的感受?

六、佈置作業

課本62-63頁練習十二第1、2、5題。

第二課時

五年級數學下冊《體積與容積》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用量具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不規則物體體積計算方法的探討,拓展學生的思維。

情感與態度:促使學生在活動中積極探索,和諧配合,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周圍事物規律的探究。

教學重點:探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教學難點:知道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就是排開水的體積。

教學準備:量杯、水、沙子、橡皮泥、不規則物體(石塊、石塊)、乒乓球。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師:大家最近都在求物體的體積。這些物體,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有各類形狀的盒子(長方體和正方體),水)。

師:小胖想問問你們這些物體的體積你們會求嗎?怎麼求?

1、長方體和正方體形狀的物體,我們會求,先測量出它們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然後利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就能計算出來。

2、a、可以把水倒入長方體容器內,水的長、寬與容器內部的長、寬相等,再測量一下水的高度,根據這三個條件,水的體積就可以求出來了。

b、把容器內的水倒在量杯內,就能測出水的體積。

師:那現在有一塊石頭,那麼這塊石頭的體積怎麼求呢?今天,我們就要研究這個問題。

(出示課題:用量具測體積)

二、新授

師:我們首先來觀看大屏幕。(視頻)

師:請大家交流一下,你看到了什麼?

生:將石塊放入一個裝滿水的容器內時,容器內的水面高度會上升。

師:大家再看一下……

師:大家想一下,為什麼將石塊放入一個裝滿水的容器內時,容器內的水面高度會上升?

師:因為石塊本身是有體積的,將石塊放入一個裝滿水的容器內時,原本下面容器內的水就會被石塊所“排開”了,這樣就導致了容器內的水面高度會上升。

師:那想一下,如果現在我把這石塊從容器內取出的話,容器內水面高度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生:容器內水面高度會下降。

師:再將石塊放入容器內呢?容器內的水面高度又會XXXX?

師:那你能否來判斷一下,容器內的水面高度的上升與下降和石塊的體積,兩者之間究竟有怎樣的聯繫?(大家小組討論一下)

生: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

師:接下來,大家再來看一段視頻,你試試看能否用剛才我們所學的這個知識來計算出罐頭的體積?

實驗告訴我們是如何測量罐頭的體積?罐頭的體積是多少?

(原來水的體積是200ml,現在把罐頭放入量杯全部浸沒在水中,水面就升高了,現在的體積是400ml,升高部分水的體積就是200ml,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體積就是罐頭的體積。)

師: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水面升高的那部分水的體積就是罐頭的體積

師:剛才我們交流了很多,誰能簡單概括一下測量石塊體積的方法?

1、觀察原來水的體積。

2、放入石塊。

3、觀察變化後的體積。

4、求兩個體積的差。

師:a、現在老師想用你們剛才的方法測量這個石塊的體積(將石塊放入水中),觀察一下,你有什麼想説的?(石塊沒有被浸沒)

師:石塊沒有被完全浸沒,但是水面卻升高了,那麼石塊的體積是否就是水面升高的這部分水的體積?

(不是,水面升高的這部分水的體積其實是石塊浸在水裏的這部分的體積,而不是整個石塊的體積。)

師:只有將石塊整個都浸在水裏面,水面升高那部分的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

師:通過兩次實驗,我們可以確定:物體排開水的體積就是物體的體積。(板書)

師:通過剛才一系列的實驗討論,我們得出了這個結論,你們真聰明,有一隻烏鴉也非常聰明,相信大家都學過“烏鴉喝水”的故事,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師:請同學們説一説烏鴉為什麼會喝到水?

(把石塊投入到杯子中,石塊就把水排開了,水面就升高了。石塊投的越多,水面升高的越快,當水面升高到杯口時,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師:烏鴉用這種方法喝到了水,非常聰明,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難,也應該多角度,多方位的去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師:接下去請同學們把書翻到67頁,獨立完成書上的第二題。

師:誰能説説這幅圖你看懂了什麼,這個蘋果的體積又是多少?

(原來量杯中水的體積是600ml,把蘋果完全浸沒在水中後,水面上升到了800ml。

上升部分水的體積就是蘋果的體積:800-600=200ml=200cm3

師:一起來看第三題,兩隻形狀、大小相同的量杯盛有同樣多的水,放入兩塊形狀不同的石頭後,如果水面升到一樣高,那麼這兩塊石頭的體積相同嗎?

(相同,因為兩個量杯的形狀、大小是相同的,水面上升的又是一樣高,雖然它們的形狀不同,但是它們的體積是相同的。)

A一個長方體水缸,長是7分米,寬是5分米,水深3分米,把一個鋼球浸沒在水裏,水面上升0。2分米,這個鋼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水缸的厚度不計)

B一隻長方體的玻璃缸,長6分米,寬4分米,水深5分米,如果將一塊體積是14。4立方分米的石塊全部放入水中,水面會上升多少分米?

討論題:

有一隻長方體水箱,長20分米,寬5分米,水箱裏放入一個長方體鋼塊後,水面上升了0。6分米,已知鋼塊的長和寬都是4分米,求鋼塊的高是多少分米?(水箱的厚度不計)

深化練習:

從裏面量長、寬均為2分米,向容器中倒入4.4升水,再把一個蘋果放入水中。這時量得容器內的水深是1.5分米,這個蘋果的體積是多少?(玻璃容器的厚度不計)

H獨立練習:

1、水倒入一個稜長為10釐米的正方體容器內,水高3釐米,然後放入許多小石子,這時水升高到5釐米,求這些小石子的體積。(容器的厚度不計)

2、一個底面積為16平方分米長方體魚缸,蓄水深20cm,現將一塊小假山完全放入水中,此時水面上升了2cm,求這個小假山的體積。(魚缸的厚度不計)

三、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n2yqo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