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黃山奇鬆説課稿

黃山奇鬆説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山奇鬆説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山奇鬆説課稿

黃山奇鬆説課稿1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一、説教材

《黃山奇鬆》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5單元的中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是一組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文。其中《黃山奇鬆》是本單元的首篇,在本單元中起着提綱挈領、舉一反三的示範作用。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鬆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讚歎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於一體,令讀者賞心悦目。

全文共三個自然段,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每個自然段可以獨立成段。第一自然段是講人們對黃山奇鬆情有獨鍾。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鬆的動人姿態。寫出了它們的“奇”,是全文的重點段。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美。本課計劃安排二課時來完成,其中第一課時着重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掃除障礙,整體感知,並學習第一自然段;第二課時精讀第二自然段,品味課文“精當”的用詞,體會三送的奇特,發揮充分的想象。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課程標準,我要求學生達到以下幾方面的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在句子裏理解描繪黃山奇鬆的詞語,通過學習能夠背誦第二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小組內討論交流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語文合作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文的學習,讓學生感受黃山鬆的奇,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説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鬆的美和奇。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通過反覆誦讀,瞭解黃山松樹的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松樹的,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讚美之情。

四、説教法

1、創設情境,學生讀課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五年級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感知,這就對課文的感悟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在第一課時,我採用多媒體播放一組黃山風景圖,並配以樂曲,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無形中為下面的學習奠定了一個恰當和諧的感情基調。

2、由扶到放,自主合作。本課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質疑問題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的空間,鼓勵學生髮表個人見解,培養創新意識。

3、以讀為本,讀中悟情。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以“讀”為主線,充分體現了“品讀感悟”、“情感薰陶”等語文學科個性。採用“讀—感—品”的方法,既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又注重了引導。

4、參與實踐。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因此我設計了一個“指導背誦”的環節,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五、説學法

在整堂課中學生主要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學生在學習目標的引導下,通過教師提供的有關圖片對所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自主探究,積極思考問題,深入瞭解相關內容。通過師生間的交流、討論,相互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根本轉變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優化學生的學習策略,使計算機網絡發揮最佳的教學效果。

六、説教學過程

1、複習導入

(1)引讀課題後,讓學生提取第一自然段的信息。

(2)完成填空,並朗讀感受作者用詞的精當

2、精讀課文

(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第二自然段,指名分別讀描寫三鬆的句子,並找出評價最高的松樹。

(2)重點介紹“迎客鬆”,從描寫迎客鬆“奇”的詞語出發,配合資料、造句,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迎客鬆的形態的奇特,以及生命力的頑強。

(3)用填空的形式指導學生背誦。

(4)放手讓學生自由解讀描寫陪客鬆、送客鬆的句子,朗讀課文時注意對重點詞的分析,指導學生讀出感情。

(5)對於最後一個自然段的安排,我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播放配樂圖片,讓學生在欣賞圖片的同時,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完成填空,感受黃山鬆的千姿百態。

3、拓展延伸

(1)通過讓學生介紹祖國的名勝,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作業的設置。我讓學生在提供的圖片中選擇,仿照課文中三鬆的描寫方式練習寫話,這樣有助於提高學生對文本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達到情感的昇華。

4、板書設計

因為第二課時的重點在三鬆,所以我的板書也是以此為基礎,直觀地展示了課文的重點。

黃山奇鬆説課稿2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從啟動、編寫到實驗、總結、推廣,已經有六個年頭了。六年來,這套教材的使用,無疑為我們進一步轉變語文教學觀念,真正確立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語文教育思想作出了方向性的啟示,同時也為我們深化小語教學改革,大幅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展現了廣闊的前景。蘇教版小語教材中入選的課文文質兼美,聲情並茂,字裏行間閃耀着美的光彩,藴含着美的情趣。今天我有幸執教的《黃山奇鬆》一課,就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描寫大自然美景的佳作。文章通過對三大名鬆的具體描寫和對黃山鬆“千姿百態”的概括描述表現了黃山奇鬆的“奇”。全文共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人們對黃山奇鬆情有獨鍾,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鬆的動人姿態,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的松樹使得黃山更加秀美。就本文而言,由於學生對黃山以及黃山奇鬆感性認識上的不足,極有可能導致學生體會情感出現障礙,對感悟課文內容,讀好課文帶來不利影響,那麼如何結合本課的實際,準確定位好本課的教學目標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是教好本節課的立身之本。當初備課時,在制定教學目標上,可謂下了一番功夫。蘇教版小語教材明確提出“語文姓語”、“小語姓小”,旗幟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學科定性、定位觀。“語文姓語”,明確了語文的工具性,認定了教會學生掌握語文工具是語文課的根本任務;“小語姓小”,明確了小語教學的基礎性,認準了小學只是語文教學的啟蒙階段,不是要從理論意義上向學生傳授語言學的知識,而是要從實踐意義上去培養他們最起碼的運用水平的語文基本功。從這一思想來看,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學習語言,必須以語言訓練為中心,小學生需要學習的是課本中原汁原味的東西,而絕不是關於課本的那些零碎枯燥的東西,基於這一定性、定位觀,結合新大綱的精神,從本節課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以及學生存在的認知障礙的實際出發,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反覆品讀,在讀中感悟文中新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培養審美的情趣,激發學生對黃山的熱愛;

3、注重積累運用,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學會介紹黃山美景。

教學目標定位好後,如何讓學生在讀中體會黃山奇鬆的美和奇,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奇鬆的,理之成為了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

那麼,如何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很好地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安排上我力求體現“以讀書為主線,強調讀中感悟,提倡活記樂背,注重遷移運用”這一指導思想,下面我想就這四點的教學,談談個人的一點看法。

一、以讀為本,將讀書活動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

蘇教版小語教材特別注重“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朗讀作為學習語言行之有效的方法。多年來,語文教學在實踐上的最大誤區便是“途徑”不明。我們一直未能深入研究和解決好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兒童語文能力是怎樣形成的?語文課上學生語言訓練的根本途徑和動行機制是什麼?以往,我們總是習慣以理解課文內容為主線來組織教學結構,以各種分析和各類知識的灌輸來取代學生的語言習得過程,不肯讓學生直接充分地接觸課文中豐富多彩的語言。學生學到手的不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語言材料,而是諸如“艱苦樸素”“英勇頑強”之類概念化、標籤式的“被榨乾了汁水的語言的標本”。為了改變這種錯誤的語言學習之路,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將朗讀作為教學的主線。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按照“初讀感知——熟讀感悟——品讀體會——記憶背誦”四個基本環節進行。首先要求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説説在玉屏樓前可以看到哪些奇鬆,接着讓學生自由讀描寫三大名鬆的句子,説説自己最想説的一句話,在整體感知第二自然段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深入學習迎客鬆,通過“循文明象、體情悟道”感悟文中“枝幹遒勁”和“飽經風霜”這兩個新詞的意思,同時引導學生體會迎客鬆的奇,在此基礎上再指導學生細讀品味,讀出感情,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並練習背誦。接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描寫陪客鬆和送客鬆的句子,最後通過觀賞其它奇鬆,齊讀最後一節,結束新課的學習。這樣,通過全程的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體會情感。

二、以感知為基礎,將讀中感悟作為理解課文的手段。

感悟,感知而領悟。感悟,既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項重要目標,又是學生學好語文的一種基本方法。小學語文新大綱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在閲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從新大綱的表述中我們不難看出,感悟是積累和運用語言的前提,感悟也是培養語感的重要方法。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必然會經過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認識與體察過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是如何讓學生感悟的呢?

1、悟其意。

課文中“有一定內涵的詞句”,側重於悟其意。如《黃山奇鬆》:“如今,這棵迎客鬆已經成為黃山奇鬆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徵了。”這句話,學生難以理解“代表”“象徵”的含義。領悟的方法還是先要從整體上去感知:它為什麼成為黃山奇鬆的代表,為什麼象徵着黃山?對於這個問題我在教學中一代而過,充分讓學生自悟,自己理解。課文中有一定內涵的詞句,在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善於引導學生從中提升對詞句內涵的領悟。學生學習的是母語,課文大多數文字一讀就懂的,所以要擇其需要領悟處領悟之。

2、悟其情。

“情”,就是學生對文章所描寫的景或物產生的特定情感。對於這篇課文的教學,學生對奇鬆的情,主要是從奇上產生的。在引導學生領悟迎客鬆奇時,我突出重點,防止教學程式化。悟其情的方法,新大綱指出:“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髮表獨立見解。”這就是説,鼓勵學生議論紛紛,對課文有多元的理解。因此,在學生看完迎客鬆的圖片,讀完描寫迎客鬆的句子之後,我就安排讓學生自由地説説自己的想法,用個性化的語言發表自己的見解,側重領悟迎客鬆的奇。

三、活記樂背,積累言語材料,積澱語感經驗。

新大綱要重視在讀中感悟,但更強調語言積累。強調語言的積累,那麼究竟要積累什麼?積累範文的語言,而絕不是積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閲讀教學要重視讀書和背誦,要讓學生學習“語文”本身,而不是“關於語文”的東西。這是我們蘇教版一貫倡導的思想。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首先注重讓學生積累範文語言,描寫迎客鬆的句子寫得多好,不僅把迎客鬆寫得美,寫得奇,還寫出了迎客鬆的地位,這麼好的句子,不讓學生背上,不讓學生將範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學生的語文能力怎麼能提高?其次重視積累,還包括積累名家名句,名人名言,好詞佳句等等。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補充了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名句:“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並讓學生記住,學生很高興,很樂意地去背了。記得蘇教版小語教材主編張慶老師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他爬雲龍山觀景台,便見到一個少先隊員一邊向上爬一邊對他的小夥伴大聲吟誦:“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你看,這個同學學過的《登鸛雀樓》詩竟在這兒派上了用場。我今天讓學生們記住徐霞客的名言,説不準哪一天學生真遊玩完黃山後,發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感慨,那時真有一鳴驚人之感。若是平日這些同學積累甚少,頭腦空空,我想即便面對更加綺麗迷人的景色,恐怕也只能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吧!

四、創設情境,遷移運用,培養學生的言語交際能力。

由模仿到創造,由完成老師設計的“形成性”作業,到主動運用於説、寫實踐,並積極向課外語文活動延伸,這是蘇教版在注重遷移運用中提出的具體要求。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利用學生對黃山奇鬆的瞭解,讓學生學會介紹黃山奇鬆,這不光是很好的遷移運用,更是一個很好的口語交際訓練。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口頭言語交際日益頻繁。因此重視説話教學,加強言語交際能力的訓練,也是當今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抓住小學階段發展兒童口語的最佳期,十分重視説話訓練,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安排了相當數量的言語交際和觀察表達練習。其中言語交際訓練模擬一定的生活場景,要學生聯繫生活經歷再造想象,發展言語的交際功能,沉澱言語的交際經驗。從這點來看,讓學生在家長面前介紹黃山奇鬆正是為了創設口語表達的情境,培養學生的言語交際能力。此外,我在佈置課後作業上還安排了仿照第二自然段描寫三大名鬆的寫法,描寫校園中三座典型的建築物,這也是為了強化學生的寫作遷移運用,進行寫的訓練。

總之,小學語新大綱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所昭示我們的語文教改之路,也正是以有指導的讀書活動為主線,融字詞句訓練於其中,強調朗讀感悟,要求以讀為本,以講助讀,以説、寫促讀,提倡活記樂背,增加積累,注重説、寫結合,促進遷移運用。一句話,這就是走“以讀為本、內化語言”之路。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這節課的教學,主觀上,我力圖體現新大綱的精神,展示蘇教版教材的教革方向,努力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客觀上,由於本人理論和實踐水平的有限,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及説課中的許多地方還不盡如人意。懇請各位專家、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黃山奇鬆説課稿3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譚文秋,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黃山奇鬆》(板書課題),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和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黃山奇鬆》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組的第1篇課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鬆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讚歎之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文章的表達方式很有特色,它採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語言流暢,將黃山奇鬆的秀美描寫得淋漓盡致,令讀者賞心悦目、心馳神往、浮想聯翩。是一篇加強學生語言情感訓練的美文。

(新課標中對五六年級學段的閲讀要求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有一定速度;能借助詞典閲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體會作者思想情感,初步領悟文章基本表達方法;敢於提出自己看法。)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語言的能力,(這為本課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學習基礎。)但受年齡限制,閲歷淺、實踐少,認知水平和能力仍有限,對黃山松樹的姿態缺乏感性認識。

結合本文特點和5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基礎,依據新課標對本學段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山名鬆的“奇美”。

3.引導學生領悟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4.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其中,教學重點是:整體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山名鬆的“奇美”。

難點是:引導學生領悟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二、説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採用的教法是話題設置法、指導閲讀法,媒體演示法,拓展遷移法。在使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的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發現法、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閲讀習慣。

三、説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四大板塊展開。分別是:

板塊1 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以“黃山四絕”的圖片引入課文,配以優雅的樂曲。

2、在出示圖片的同時,我提出導語:對於黃山,大家瞭解多少呢?“黃山四絕”是否有聽説過?黃山四絕聞名於世,而人們對“奇鬆”卻情有獨鍾,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在作者的帶領下一起來觀賞這些奇特的松樹吧!

這樣設計將思維由黃山引到黃山四絕再到黃山奇鬆,能夠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與想象。

板塊2 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詞,藉助工具書理解。掃清文本障礙,同時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

檢查學生的生字詞的識記情況,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字詞進行指導。

字音易錯的字,如賓、卧。賓容易讀成bing,in和ing不分,卧由於即墨方言土語的特點學生容易將圓口O發成扁口。

字形易錯的字,如陡、卧。陡容易將雙耳旁寫成雙人旁。卧左邊部分的筆順易寫錯。

讓學生用鋼筆描紅,然後在練習本上寫一寫、練一練。

指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幫助糾正出錯字音,瞭解學生讀文情況。

學生默讀全文,思考:文章主要講了什麼?然後相互交流,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板塊3 細讀探究,體悟情感

我分為兩部分,分別出示主話題。

第一部分:

1、以多媒體出示主話題:“文章中具體寫了哪些松樹?它們都是什麼樣子的?”

2、學生帶着問題小聲朗讀第二自然段,交流討論。讓學生劃出描寫三種松樹的相關句子。

3、指名學生回答自己所劃句子,然後問學生“你喜歡哪種松樹?為什麼呢?”學生用自己的話解釋或者動情地朗讀課文當中的句子,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4、使用多媒體展示黃山三鬆的圖片,讓學生對號入座,指出它們的名稱、特點,儘量複述。讓學生在對號入座這樣的小遊戲中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印象。

5、讓學生再美美地整體讀一遍這三部分句子,把喜愛之情讀出來。嘗試背誦它們。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二部分:

1、以多媒體出示主話題:“黃山上只有這三種松樹嗎?你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來?”

有的學生會從第一自然段中的“處處”看出來,有的學生會從第三自然段的“千姿百態”看出黃山松樹的姿態之多,還有的學生會從標點省略號中看出來還有很多種姿態的松樹作者沒有寫。

2、讓學生用讚歎的語氣自讀第一和第三自然段。深入感受黃山松樹的奇美。

板塊4 賞讀積累,拓展延伸

1、學生試擴展第三自然段省略號省略的內容,發揮學生的想象與創造性。

2、學生自讀課文,體味作者語言,説説作者是怎麼將三鬆的奇美寫出來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積累這樣的方法,課後查閲資料,瞭解另外“三絕”,試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寫寫其中一絕。字數不限。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讓學生在積累中共鳴,整合中深化。同時,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四、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這樣設計板書:

黃山奇鬆

陪客鬆

處處 迎客鬆 千姿百態

送客鬆

此板書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説明,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黃山奇鬆説課稿4

一、説教材分析

《黃山奇鬆》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的主題是祖國各地,描寫了我國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黃山奇鬆》這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鬆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抒發了作者對黃山鬆的讚歎和喜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文章的表達很有特色,採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把黃山鬆的奇和美表現的淋漓盡致,令讀者賞心悦目,心馳神往,浮想聯翩,如身臨其境。是一篇加強學生語言訓練的美文。

二、説教學目標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獨立識字的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語言評價能力,但是受年齡限制,閲歷淺,認知水平差,對黃山鬆比較陌生,對它的姿態缺乏比較直觀的感性認識。

結合本文的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基礎,以及課標對本學段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屹立”和“飽經風霜”造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3、感受黃山鬆的奇美,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説教學重難點

針對新課標對五年級閲讀教學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及教學難點: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松樹的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指導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黃山鬆的美和奇。

四、説教法、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樣的理念,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達到教和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1、創設情境法2、朗讀法3、討論交流法4、勾畫圈點法

五、教學過程

本課時主要通過創設情境,激情導入;初讀課文,檢查預習;精讀第二自然段,學法用法;精讀第三自然段,仿寫小片段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上課開始,為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播放黃山風景區視頻。學生的思維來自對世界的好奇與驚詫,播放黃山風景錄像生動直觀,使學生入情入境,對黃山產生直觀感知以及各自的體驗,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因此這樣導入新課:“同學們,欣賞了黃山風景區的視頻,大家都有什麼感受?”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調動,很想去揭開黃山奇鬆那一層神祕的面紗,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

過渡語:黃山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以“奇鬆、怪石、雲海、温泉”四絕聞名於世。(課件出示黃山四絕)人們對四絕之中的奇鬆特別有感情,正如文中所説,“更是情有獨鍾”。只要你來到黃山上,你就會看到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瀟灑、挺秀的奇鬆,今天,我們一起盡情飽覽一下“四絕”之首的黃山奇鬆。齊讀課題,讀出“奇”,學生質疑問難,問題集中在“奇”上,在旁邊板書“奇?”。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檢查難讀的詞語,句子。預習是為培養自學能力服務的。檢查預習還可以瞭解學生學情,解決了字音,會讀課文了,課文的解讀、感悟才可以開始。

2、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松樹?(板書:迎客鬆、陪客鬆、送客鬆)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學法用法

第二自然段是教學中的重點段,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不同的符號分別標畫出描寫不同松樹的句子。找出文章中主要寫了哪幾種松樹?把描寫自己喜歡的那種松樹的句子大聲的讀出來,這樣有利於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然後逐句指導學生朗讀,讀出理解,讀出感悟,讀出黃山鬆的奇和美,讀出作者對黃山奇鬆的喜愛和讚歎之情。指生讀寫迎客鬆的句子。(課件出示迎客鬆圖和句子)瞧!這就是黃山第一名鬆迎客鬆。讓我們細細地品讀,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迎客鬆的“奇”。迎客鬆的奇還表現在哪兒呢?(課件出示:“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幹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的歡迎賓客的到來。)迎客鬆被稱為什麼?(板書:好客的主人。)

引導學生學習迎客鬆,總結學習方法,再運用學到的方法,小組合作自主學習其他兩大名鬆。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課件出示陪客鬆、送客鬆圖片,指生上前面説哪幅圖是陪客鬆,哪幅圖是送客鬆,主要引導學生抓重點詞談理由,説出陪客鬆、送客鬆的“奇”。相機理解“綠色的巨人、天然盆景”。(板書綠色的巨人、天然盆景)

(四)精讀第三自然段,仿寫小片段

在閲讀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探究寫作方法,把閲讀與寫作有機的聯繫起來,做到讀寫滲透,讀寫結合,才能較快的提高寫作水平。讀第三自然段,看看黃山鬆還“奇”在哪兒?用文中的一個詞來概括。(千姿百態)再次提問黃山鬆到底有哪些姿態?(引讀第二句)讓同學根據第三自然段發揮想象説話。根據第三段總分總的結構寫一寫黃山的其他鬆,也可以寫寫我們美麗的校園,更可以寫寫黃山其他三絕:怪石、雲海、温泉。之後出示黃山怪石圖後指導仿寫“怪石”。

六、説作業設計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實踐的綜合性,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走大語文教育之路,特別是重視開放語文資源,拓展學生的語文實踐的空間,增加實際運用語文的機會”。因此,在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上,我摒棄枯燥機械的重複式作業,滲透“以人為本”的理念,凸顯出個性化的特徵,課內與課外交相互應,在實踐中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我的作業設計是這樣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並用“屹立”和“飽經風霜”造句。

2、當小導遊,向爸爸媽媽介紹黃山奇鬆,説出“奇”,也許明年暑假你就能來一次黃山之旅。

3、推薦文章:《黃山奇石》,徐霞客的《遊黃山日記》,袁牧的《遊黃山記》,葉聖陶的《黃山三天》,豐子愷的《上天都》等都體現了黃山的絕美秀麗的風姿,根據自己的喜好找到相關的書籍讀一讀。

七、説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學的思路,簡潔明瞭有助於學生學習本課的學習任務。在板書設計方面,我以簡單明瞭的方式把本課內容表現出來。我的板書如下:

迎客鬆好客的主人

黃山奇鬆陪客鬆綠色的巨人千姿百態

送客鬆天然盆景

黃山奇鬆説課稿5

一、説教材、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教材分析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6單元20課《黃山奇鬆》,是一篇語言優美的散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鬆美不勝收的各種獨特姿態,十分有趣,抒發了作者對他們的讚歎之情。全文共三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可以獨立成段。第一自然段是講人們對黃山奇鬆情有獨鍾。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鬆的動人姿態。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美。全文結構上,按“總分結合,點面結合”的方式謀篇,是一篇陶冶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學生語言素養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的編寫意圖、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過程和方法”、知識與能力三個維度的要求,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⑴認知目標:學會本課5/7個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⑵技能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會用“屹立”和“鬱郁蒼蒼”造句。

⑶情感目標:

a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山鬆的奇美,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b積極主動的探索新知。

⑷教學重點: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鬆的美和奇。

⑸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通過反覆誦讀,瞭解黃山松樹的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松樹的。

二、説教法和學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説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及語言特色,在教學方法上的總體構想上,可以採用情景教學法,可採用課件,板畫,幻燈等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師通過語言描繪及提問、啟發,點撥,以讀代講,以讀代問。

本課除繼續運用已學過的“有序看圖、分清主次、據圖讀文、圖文對照”等看圖學文的學習方法外,還要教給學生圖文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朗讀、繪圖理解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方面,教師可以採用質疑問難、合作學習以及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靈活選擇運用語言等方式因材施教。在閲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求疑閲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閲讀習慣。

三、説教學程序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三為主”教學思想和以讀為本,以講助讀,以看、聽、讀、寫、練促讀的教學思路。可安排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整個教學真正體現感知語言、理解語言、品味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五個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第一課時

⑴激趣揭題,質疑定標

教師邊播放錄象《黃山風光》視頻,邊輔之以優美、生動的導語:俗話説:“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享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稱的黃山有“四絕”:奇鬆、怪石、雲海、温泉。黃山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使人讚歎,今天,我們一起盡情飽覽一下“四絕”之首的黃山奇鬆。(板書課題)

通過教師形象生動的導語和優美的黃山風景視頻,創設出黃山獨特景色的情景,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使學生投入自覺的、全身心的、自主的學習,引導學生由特定情感轉移並沉浸在課文所設置的氛圍中,啟發學生的形象思維,提高想象力。

“疑,思之始,學之端”,可以對學生髮問:“看到題目,你首先產生那些疑問?”根據學生的疑問,巧妙地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

⑵整體感知,讀中學讀

詞義的模糊性和概括性決定了語文學習的整體性原則。蘇霍姆林斯基曾説:“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應該首先讓學生帶着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讀後討論黃山松樹的特點。通過反覆朗讀,做到讀中知大意、理脈絡;讀中、剖形探義,掌握生字詞。

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讓學生整體上初步感知了畫面和課文內容,培養了學生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並理清了文章思路,從而使學生的思路與作者思路相吻合,為深入瞭解課文打下基礎。

第二課時

圖文結合,以讀為主,品詞析句,積累和運用語言。

這節課可用上節課學生還沒有解決的疑難問題和其他重點問題作為學習的切入點,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的需要,學生的活力才能被激發,學生的能動作用才能得到發揮,自覺的持久的內驅力才能形成。

⑴激趣引讀,初步感知

俗話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在課前演示《黃山風景》的媒體課件,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此時,我們徜徉在黃山中,盡情盡興地欣賞着……課件的演示激起了學生對黃山奇鬆的濃厚興趣,無需教師更細緻更深入地分析、講解,即可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水平,併為學生鋪設好了情緒場,為後續的學習激發深層的興趣和動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產生了學習的慾望,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時,他們就會主動學習,自己制定學習目標,真正落實“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新課標指出:“教學的實質是學生精神的昇華,個性的解放,創造性的核裂變。”學生採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方法自學,張揚個性的閲讀,其收穫是豐富多彩。

⑵圖文對照,研讀體悟

教師如把材料嚼得太細,學生無須咀嚼,就直接把老師所講的吞嚥下去,結果是食而不知其味。學生成了裝學問的容器,而絕不是獨立思考的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提供服務。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松樹的這一教學難點時,我分別出示了三大名鬆圖,學生由圖引路自讀課文,小組討論合作探究,促進學生進一步去讀書、去思考,去對照,去辨別,去認識,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重點詞句品味。

進行比較朗讀,特別是文中第2自然段寫三大名鬆動人姿態的語句。通過比較,揣摩出課文中語言文字運用的精當,獲得對語言文字的敏鋭感受,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與思維訓練結合起來,把理解和表達結合起來。

⑶學當導遊,訓練口語

教導兒童的主要技能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一種遊戲似的。背誦第二自然段的教學,如果為了背誦而單調機械重複,學生難免興味索然,如果讓學生當導遊去介紹,一則口語交際,二則背會課文,三則氣氛熱烈,何樂而不為呢?學生在當導遊的同時把書本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學習了表達,學習了傾聽,學習了評價,促進了發展。

⑷抓住特徵,拓展深化

“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閲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教是為了達到用不着教,讓學生掌握方法,有利於終身學習。知道課文松樹的寫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讀促寫。讀中學寫,讀寫結合。

⑸****讚歎,延伸課外

“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學生因興趣、愛好、性格、能力的不同,對課堂的所得也有所不同,課內外結合,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讓他們充滿個性地自由進行綜合學習,這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對教育的尊重,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閲讀的開始。在這節課結束部分我設計了兩條開放性的作業:1、摘抄描寫描寫祖國風景名勝的篇章,這有助於拓展與文本關聯的知識積累、緊密聯繫了本單元的另外幾篇課文;2、仿照一棵奇鬆的寫法寫一種花。 兩種不同的作業設計,留給了學生較大的空間,便於他們自主選擇更適合其個性特徵和個體需求的方案,課內與課外交相互應,在實踐中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板書設計

迎客鬆 雖然……卻……

黃山奇鬆 陪客鬆 ……如同……

(千姿百態) 送客鬆 ……好像……

學完重點段後,教師根據板書,引導學生重温課文內容,並要求學生説説文中三大名鬆的動人姿態,並説説文中的松樹的寫法,談談自己的體會。最後要求學生根據板書複述全文,深化感知。

總之,我力圖通過以上教學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功能,做到書讓學生讀,問題讓學生提,分析讓學生講,情景讓學生悟,學法讓學生去總結,最終達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學有創造。

黃山奇鬆説課稿6

一、説教材

《黃山奇鬆》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的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鬆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讚歎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於一體,令讀者賞心悦目、心馳神往、浮想聯翩。

全文共3個自然段,更多蘇教版精品教學設計盡在拇指教育每個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講人們對黃山奇鬆情有獨鍾。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鬆的動人姿態。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麗。

二、説重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鬆的美和奇。

教學難點:感悟迎客鬆、陪客鬆、送客鬆的姿態美。

三、説教法

1、創設情境,入境入情作者寫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筆生花;孩子們讀課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五年級絕大部分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感知,這就對課文的感悟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在上課伊始,採用電教媒體出示黃山風景圖片,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在這樣的氛圍中師生的心情得到了舒緩,身心獲得了愉悦,無形中為下面的學習奠定了一個恰當和諧的感情基調。

2、以讀為本,讀中悟情。圍繞教學目標,以“讀”為主線,注重引導。

3、延伸開放,拓展深化語文課程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品味“迎客鬆”這一部分時,讓學生説歡迎詞,(學生熱情交流歡迎詞,並加上動作)。

四、説學法

在整堂課中學生主要以自主探究、更多蘇教版精品教學設計盡在拇指教育合作學習為主。學生在學習目標的引導下,通過教師提供的有關圖片對所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自主探究,積極思考問題,深入瞭解相關內容。通過師生間的交流、討論,相互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根本轉變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優化學生的學習策略,使計算機網絡發揮最佳的教學效果。

五、教學過程

1、導入課文

以“黃山四絕”引入課文,課件出示,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黃山四絕”聞名於世,而人們對“奇鬆”則情有獨鍾,今天就讓我們去仔細觀賞這些奇特的松樹吧!(板書題目:奇鬆)根據題目讓學生提出疑問(黃山奇在哪兒?)(讓學生質疑培養了學生質疑能力,又能以此為主線展開自主學習活動)

3、初讀感知(1)自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正確朗讀課文(2)簡單説説黃山鬆奇在哪兒?

4、交流

5、精讀課文。主要採用抓住重點段也就是課文第2段引導學生自讀感悟鬆之奇。黃山鬆奇在哪兒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2節。讀後請同學們交流對自己喜歡的一棵松樹的感悟。這兒我主要介紹如何引導學生感悟迎客鬆之奇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討論,全班交流。

出示語句,再讀體會。

6、品讀語句,感受鬆之奇。引導學生交流,着重引導學生體會到以下幾點

交流:

一奇在姿態

姿態優美遒勁(理解):筆直有力,粗壯雄健,有氣勢

二奇在生命力強迎客鬆已經在高高的懸崖上生長了800年,“飽經風霜”這個詞到底包含了迎客鬆成長過程中的多少艱辛呢?請同學們結合課前蒐集的資料想象一下:

風撼不動它,雪壓不斷它,它仍然那麼根深葉茂,四季常青,鬱郁蒼蒼,充滿生機。更難得的是它還那麼瀟灑、挺秀,真是一棵奇樹!

三奇熱情好客

綜上所述,我在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中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讓學生在網絡這一特殊的環境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學生的潛能和自主性,讓他們在主動、互動、創造性的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最終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更多蘇教版精品教學設計盡在拇指教育

黃山奇鬆説課稿7

21世紀是信息化的社會,多媒體以集圖、文、聲、像於一體,以及豐富的表現力、快速的信息傳遞、充分的資源共享性等優勢被廣泛運用於教育教學之中。下面我就圍繞網絡環境下的語文研究性學習,以《黃山奇鬆》這篇課文的拓展性教學為例談談我的教學設計。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黃山奇鬆》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鬆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讚歎之情。全文共3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講人們對黃山奇鬆情有獨鍾。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鬆的動人姿態。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麗。

2、教學重點:

本課的訓練重點是利用多媒體的優勢來拓展學生的視野,進行語文整合教學,使學生體會黃山松樹的“奇”。

3、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教學重點,我要求學生達到以下幾方面的目標:

(1)、藉助多媒體資源使學生了解黃山奇鬆的姿態,感受黃山鬆的奇美,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些目標的制定是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力求在優化課堂結構、改革閲讀教學上有所突破和創新,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

二、説教法

多媒體環境以它獨有的生動畫面、形象的聲音、充足的信息在課堂教學中施展着獨特的魅力,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針對網絡的這些優點和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採用了“發現法、自主探究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課件,閲讀課文內容,探究問題。

三、説學法

在整堂課中學生主要以自主探究、思考問題,以讀感悟為主。學生在學習目標的引導下,通過教師提供的有關資料,積極思考問題,深入瞭解相關內容。通過師生間的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創新意識,從而優化學生的學習策略,使多媒體發揮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説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説説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讓學生暢所欲言,不僅複習了上節課的內容,又便於引入到本課的教學內容中去。

(二)、質疑啟思,發現問題。創設情境,引入到本課的重點內容

播放四絕的圖片,在這四絕中,人們卻對黃山鬆情有獨鍾。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學生問完後,讓他們再看課題,你能從哪個字中找到答案?(學生回答:奇)那你又有什麼問題要問?(學生問,黃山鬆奇在哪裏?)這樣問題層層深入,讓學生對本文的學習產生興趣。然後再創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並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你看到了哪些奇鬆,他們奇在哪裏?(學生讀後討論)這樣讓學生人情入景,更有利於接下來的.學習。

(三)、重點引讀迎客鬆

這一學習過程主要是通過課件圖文結合,讓學生找出迎客鬆到底奇在哪裏?通過找句子,再找詞語來完成。學生交流討論後,從中感受到迎客鬆的奇,然後再用激情朗讀來反映出它的奇。其中在指導朗讀的時候,我從指導他們讀好詞語着手,然後再讀好句子,最後讀好寫迎客鬆的整段文字。在這一過程中,讓他們學會學習的方法,從着手句子到品讀詞語,最後到整段文字。從品詞析句中,進行感情積澱,為感情朗讀服務。

(四)、自學另外兩種鬆,選擇一種你更喜歡的介紹給大家。

在這一環節中,我先簡單歸納了一下學習迎客鬆的方法,然後讓學生通過四人小組交流討論等方法,自學另外兩種鬆,然後再把你較喜歡的一種鬆介紹給大家,並説明它到底奇在哪裏。最後讀出這兩種鬆的奇。在這一環節,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機會,展示了他們的個性,並通過小組討論,來增強他們與別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觀看其它鬆的圖片及錄象,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交流討論你想象中的其它形態的鬆。用直觀的方法讓他們身臨其境,便於更深地理解本文。

(六)、再次創設情境,讓學生做回小導遊,介紹黃山奇鬆。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複述本文所學的內容,加深理解。而情境的創設更有利於本環節的實施。

(七)、課後延伸,拓展訓練。讓學生選擇一種你印象最深刻的鬆,仿照本文寫鬆的方法,把它寫具體、生動。學完課文後,更有利於指導寫作。

黃山奇鬆説課稿8

一、説教材

《黃山奇鬆》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是一組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文。其中《黃山奇鬆》是本單元的首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鬆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讚歎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於一體,令讀者賞心悦目、心馳神往、浮想聯翩。全文共三個自然段,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每個自然段可以獨立成段。第一自然段是講人們對黃山奇鬆情有獨鍾。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鬆的動人姿態。寫出了它們的“奇”,是全文的重點段。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美。全文結構上,按“總分結合,點面結合”的方式謀篇,是一篇陶冶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學生語言素養的好教材。

本課計劃安排二課時來完成,其中第一課時着重讀準讀通,掃除障礙,整體感知。第二課時精讀品悟第二自然段,積累內化“精妙”的語言,體會作者的寫作特色,發揮充分的想象。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課程標準,我要求學生達到以下幾方面的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在句子裏理解描繪黃山奇鬆的詞語,通過學習能夠背誦第二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小組內討論交流解決問題,完成問題訓練,培養學生語文合作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通過本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黃山奇鬆的特點,感受它們生命力的頑強,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⑵、感受黃山鬆的奇,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説重難點

1、教學重點: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鬆的美和奇。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通過反覆誦讀,瞭解黃山松樹的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松樹的,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讚美之情。

四、説教法和學法

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及語言特色,在教學方法上的總體構想上,可以採用情景教學法,可採用多媒體課件等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本節課採用小組合作學習,以教師領學到放手學生學 “先學後扶”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理念。在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方面,教師可以採用小組討論、小遊戲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靈活選擇運用語言等方式因材施教。在閲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求疑閲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閲讀習慣。

五、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本節課在回顧整體感知全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層層設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中的視頻、圖像等元素,抓住一個“奇”字,迅速使學生對本文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然後自然導入本節教學重點。

(二)、由扶到放,精講多讀。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要求,對於學生“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重點引導學生學習迎客鬆,小結學習方法,小組合作自主學習其他兩大名鬆。因此,本課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邊讀邊悟,在質疑問題、自讀解疑完成問題訓練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的空間,鼓勵學生合作探究,發表個人見解,合作意識。

(三)、交流彙報,讀中悟情。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以“讀”為主線,充分體現了 “品讀感悟”的語文學科個性。採用“讀—疑—感—讀”的方法,既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又注重了引導。

(四)、參與實踐,內化提升

課標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因此我設計了一個“招聘導遊”的環節,溝通課堂內外,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展現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五)、拓展與延伸

學習本課後應該把課內向課外延伸,讓他們充滿個性地自由進行綜合學習,這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對教育的尊重,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閲讀的開始。在這節課結束部分我設計了兩條開放性的作業:

1、選擇一棵你最喜歡的松樹寫幾句話。

2、去查閲資料,瞭解另外四絕,以及黃山更多的消息,與同伴交流。

兩種不同的作業設計,留給了學生較大的空間,便於他們自主選擇更適合其個性特徵和個體需求的方案,課內與課外交相互應,在實踐中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六)板書設計

迎客鬆 遒勁 鬱郁蒼蒼 神奇

黃山奇鬆 陪客鬆 綠色的巨人

送客鬆 枝幹蟠曲 秀美

黃山奇鬆説課稿9

【活動掠影】

課例研討範圍

區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比賽課

校級“以信息技術提升教學有效性”研究課

課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課文中的生字,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用“屹立”和““鬱郁蒼蒼”造句,會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小組內討論交流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語文合作學習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通過本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黃山奇鬆的特點,感受它們生命力的頑強,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⑵感受黃山鬆的奇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課題研究重點

信息技術提升語文有效性的組織與實施研究

教學準備

教師:白板運用設計與製作、收集相關圖片資料;

學生:實行關於黃山的綜合性學習,完善收集整合文本圖片資料

【教學活動實錄】

一、複習導入—複習舊知,引出重點

師: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黃山它被譽為

生:天下第一奇山(齊説)

師:它以四絕聞名於世,即

生:奇鬆、怪石、雲海、温泉(齊説)

師:特別是四絕中的“奇鬆”,人們對它更是[白板展示“黃山四絕”圖片]

生:情有獨鍾(齊説)

師:[白板展示黃山鬆圖片]瞧!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它們瀟灑挺秀的身影。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黃山,我們齊讀課題,注意老師用紅筆寫的字了嗎,是什麼呢?

生:奇(齊説)

師黃山的鬆奇在哪兒呢?我們一起去感受一番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圖文對照,批註點評

師:同學們,黃山最妙的觀鬆鬆是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稱為“黃山絕勝處”的玉屏樓了。請大家快速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為什麼玉屏樓被稱為“黃山絕勝處”?

生:在這裏我們可盡睹三大名鬆的風采

生: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鬆

生:這裏的景色最美

師:這就是“黃山絕勝處”是觀賞奇鬆最好的地方

師: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鬆你們最感興趣的哪一個呢?想不想看一看?

生:我最喜歡“迎客鬆”

師:瞧!這就是黃山第一大名鬆迎客鬆。請同學們結合圖片,從課文中找出描寫迎客鬆的句子。細細地品讀,並體會一下迎客鬆奇在哪呢?[白板出示迎客鬆圖象]

生:迎客鬆姿態優美,枝幹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鬱郁蒼蒼,充滿生機。從這句話中的“姿態優美”感受到了迎客鬆的美。[白板設計:在圖片右側出示這段文字,老師根據學生髮言在“姿態優美”下畫上着重號]

師:還有哪裏看出了迎客鬆的“奇”?

生:“枝幹遒勁” 的“遒勁”,體會迎客鬆的雄健有力,[白板設計:在“遒勁”下畫上着重號,批註,雄健有力]

師:讓我們一起看看迎客鬆的枝幹是怎樣地粗壯有力。[白板設計:通過白板放大圖片,聚焦迎客鬆的枝幹,讓學生從視覺上直觀感受“遒勁”]

生:“鬱郁蒼蒼,充滿生機”體會了它的茂盛,生命力頑強。[白板設計:在“鬱郁蒼蒼,充滿生機”下畫着重號]

生:“飽經風霜”體會它的古老頑強的生命力。[白板設計:在“飽經風霜”下畫着重號]

師:你對這個詞是怎麼理解的?用這個詞我們還能形容什麼對象呢?

生:“飽經風霜”是指經歷的許許多多的風風雨雨。一般都是來形容人或建築物的。

師:瞧!從老爺爺的臉上,你看到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白板設計:出示老爺爺的圖片,聚焦臉部特寫]

生:老爺爺額頭上佈滿了皺紋,他一定經歷了許多坎坷。

師:是啊!老爺爺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從他的皺紋裏我們可以體會到他是飽經風霜的,那我告訴你,迎客鬆已經在高高的懸崖上生長了八百年,歲月的流逝,自然環境的變化會給它留下什麼呢?你能想象出迎客鬆的枝幹會是什麼樣的呢?[白板設計:再次聚焦迎客鬆的樹幹]

生:樹皮變得開裂,斑駁

生:上面滿是傷痕

師:而它的葉是怎樣的呢?

生:仍是那麼鬱郁蒼蒼,充滿生機(齊説)

師:它的生命力是那麼的頑強,你能通過朗讀把你的體會讀出來嗎?

生練讀,師指名讀,齊讀

師:迎客鬆還奇在哪裏呢?

生: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幹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白板設計:出示這段文字]

師:這句話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呢?

生: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師:從你感受到了什麼呢?

生:“熱情的歡迎”體現了迎客鬆非常熱情

師:是啊!迎客鬆斜伸出去的手臂多像熱情好客的主人啊!遠方的賓客慕名而來了,這位熱情的主人會怎樣歡迎呢?想一想,它會以什麼樣的姿態去迎接貴賓呢。(小組討論交流)現在你就是迎客鬆,你會怎樣來歡迎賓客呢?

生表演

師:多麼熱情的迎客鬆呀,我們能把它讀好嗎?請同學們先練一練,呆會兒我們比比,哪棵迎客鬆最熱情。練讀第二句。(指名讀齊讀)

師:迎客鬆不愧為一大奇鬆,它姿態雄偉生命力頑強,你知道人們是怎麼評價它的嗎?

生:如今,這棵迎客鬆已經成為黃山奇鬆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徵了[白板設計:出示這段文字]

師:人們對它的評價怎麼樣?

生:很高

師:你從哪裏看出來了?

生:“代表”“象徵”體現了人們對它的評價很高[白板設計:老師在“代表”、“象徵”下畫上着重號]

師:你是如何理解“代表”“象徵”的呢?

生:人們看到迎客鬆就會想起黃山奇鬆,看到黃山奇鬆就會想起黃山

師:你真會讀書。你是真真讀懂了這句話,你能把它表達的意思讀出來嗎?(指名讀)

師:迎客鬆是那樣的奇特,讓我們通過朗讀把你對迎客鬆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讀出來吧

(生看白板,齊讀描寫迎客鬆的句子)

師:你們還想看什麼鬆?

生:陪客鬆

師:[白板出示陪客鬆圖片]瞧!這就是陪客鬆了,請同學們仔細看看圖,再讀讀描寫它的句子,説説你覺得陪客鬆奇在哪兒?

生:“綠色的巨人”體會它的高大挺拔,蒼翠茂盛[白板設計:出示“陪客鬆正對玉屏樓,如同一個綠色的巨人站在那兒,正陪同遊人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師圈畫出“綠色的巨人”]

師:是啊,陪客鬆高大挺拔,真像一個正陪同遊人觀賞黃山風光綠色的巨人。它的神奇之處就在這裏,你能把它讀好嗎?(指名讀)

師:最後我們去看看送客鬆[白板出示送客鬆圖片]看了送客鬆,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你覺得它的神奇之處在哪呢?[白板設計:出示描寫送客鬆的句子]

生:姿態獨特,枝幹蟠曲,就像“天然盆景” [白板設計:圈畫“天然盆景”]

師: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枝幹是彎彎曲曲的,就像什麼呢?

生:盆景

師:[白板設計:在送客鬆圖片左邊出示園林盆景圖,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但盆景是經過園藝工人修剪出來的,而送客鬆卻是

生:天然的(齊説)

師:從這兒我們感受到了它的神奇。

生:它向山下伸出長長的“手臂”,好像在跟遊客依依不捨地告別”。從“依依不捨”體會它的熱情。[白板設計:圈畫“依依不捨”]

師:送客鬆是那樣的依依不捨,送客鬆好像在説什麼?

生:我好捨不得你們走呀,黃山還有許多美景呢

生:再見了,朋友!希望你們以後能再來黃山。

……

師:多麼好客的送客鬆呀!你能把它的熱情讀出來嗎?(生練讀送客鬆的句子。)(指名讀)

師:剛才同學們所見到的迎客鬆、陪客鬆、送客鬆這三大名鬆雖各有特點,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

生:(齊説) “奇”

師:現在,我們已登上玉屏樓去看着這黃山的三大名鬆啊!讓我們大家一起美美的朗讀第二自然段,再次領略一下三大名鬆的“奇”,老師給你配上音樂。(女生讀“迎客鬆”,男生讀“陪客鬆”,齊讀“送客鬆”) [白板設計:出示描寫三大名鬆的句子,播放音樂,學生配樂朗讀]

三、其他鬆—想象練説,自主操作

師:同學們,玉屏樓前的三大奇鬆是最有代表性的,其實黃山上還有許許多多的松樹,真是數不勝數,咱們在去看看其他的奇鬆好嗎?請同學們自讀第三自然段説説你有什麼體會?

生:黃山鬆數量多,而且形態各異

生:黃山的鬆千姿百態

師:你是從哪裏體會到的呢?

生:它們或屹立,或斜出,或彎曲;或仰,或俯;有的狀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師:黃山奇鬆只有這些嗎?

生:不是,還有許多(齊説)

師:你是從哪裏知道的?

生:省略號

師:是啊,黃山上的奇鬆有許許多多,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呢?

生:想(齊喊)

師:[白板出示黃山十大名鬆的圖片,學生觀賞]你覺得黃山鬆還像什麼呢?

生:像龍

生:我覺得像蘑菇

生:我覺得第三幅像老鷹

……

師: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但剛才同學們説得都比較簡單,現在請同學們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幅圖,模仿一下三大名鬆的寫法,可以運用文中的優美詞句,向大家介紹一下黃山鬆。(生交流討論,指名説)

生:我最喜歡的是第5幅黃山奇鬆。這棵黃山鬆外形像一條騰飛的卧龍。大家請看在樹幹頂部,分兩枝盤屈生長,右枝茂盛中間分叉,好似巨龍怒吼,左枝細長,向後彎曲延伸,好似龍尾。你看它昂首挺立,很有龍出昇天的感覺!所以我給這棵鬆起名為“巨龍騰飛” [白板設計:讓學生上台邊解説邊操作白板,向大家介紹其中一棵黃山奇鬆。]

……

師:剛才幾位同學介紹的真不錯,抓住了黃山鬆的奇特外形,有的還用上了書上的一些詞句,真是活學活用啊

師:黃山的鬆千姿百態,是它們裝點着黃山,使得黃山

生:(跟説)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師:誰來能把黃山奇鬆的千姿百態美美的讀出來呢?(指名讀)[白板設計:出示課文第三節]

師:我覺得,我們在讀的時候應放慢速度,這樣才能把黃山奇鬆的千姿百態,它的神奇秀美給讀出來。(齊讀)

四、總結全文—課外拓展,綜合訓練

師:黃山的鬆是神奇的,是黃山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亮麗風景。[白板出示黃山全景,出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兩次遊覽黃山後,發出這樣的感歎,他説“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誰能來説一説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生:去過五嶽之後就不想去看其他山了,去過黃山之後就不想去看五嶽了。

師:可見黃山的風景確實令人着迷。

師:相信同學們看了黃山的奇鬆有很多體會,但卻沒有機會説,下面就讓我們以作業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吧。[白板設計:出示作業要求]

1、模仿文中“迎客鬆”的寫法,選擇自己喜愛的一種松樹寫下來。

2、把自己喜愛的松樹畫下來。

【反思與評析】

在世界教育改革風浪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已經成為最重要的議題。我國高度重視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在新課程中明確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容。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樣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最高的目標乃是有效地改善學生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之前,學生的學習仍然進行,許能夠取得一定的學習效果。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後,將有效地改善學習,等新傳統的學習觀念,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改善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構築面向未來社會的學習文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白板這一新型教學輔助工具走進了我們教師的課堂,白板以其優越的直觀性、情景性、交互性輔助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這節課我利用白板輔助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品讀、感悟、想象,在教學中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充分動起來,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通過讓學生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在課上我以“白板”這一輔助工具,充分彰顯白板技術的獨特功能,幫助學生進有有效的學習

一、直觀展示:創設鮮亮的視覺效果情景,激活學習情趣,提升有意注意

在教學中,白板可以活化教材,能夠很方便的補充一些教學資源,如對課文背景的補白,在課堂中,隨時可以在白板上插入圖片、影像、音樂,這與傳統的課堂存在着明顯的不同。教學資源的補充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於學生的學習,使其更為有效。

在教學《黃山奇鬆》之前,我曾在班裏做過一個調查,我班的學生有近一半是外來工子弟,平時很少有機會出去旅遊。經統計我班去過黃山的只有2個,針對學生對黃山鬆知之甚少,很難體會到黃山鬆的神奇秀美的實際情況,我利用白板給學生提供各種資源,找到了許多圖片,並配以音樂,激情渲染,讓學生有直觀感受,產生探究慾望。在教學過程中,我出示了大量的黃山奇鬆的圖片,學生一下子被這美景所吸引,對“黃山奇鬆”有了一個直觀形象的瞭解,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文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情境展現:化靜為動化虛為實,提升與文本對話的有效性

利用白板出示圖片等教學資源是其根本就是為是創設情景,將抽象的文字素描轉化為形像的圖片畫面,將生活中的真實影子移至課堂,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這節課是問題解決課,我抓住文章主線引領全文,抓住“黃山鬆‘奇’在哪裏?”這個大問題來貫穿全文,讓學生把這節課對黃山奇鬆奇特的感受充分表達出來,以圖輔讀,以讀促悟,努力讓課堂充滿語文味。比如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迎客鬆姿態優美,枝幹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鬱郁蒼蒼,充滿生機”,我不急於讓學生一下就體會到“奇”,而是讓學生先通過“遒勁”和“飽經風霜”來感受奇鬆頑強的生命力,此時我先讓學生觀察迎客鬆的圖片,其中“枝幹遒勁”學生理解不深刻。在設計白板運用時,我通過白板放大聚焦,充分讓學生直觀感受枝幹“遒勁”的有力,再讀出這種生命力來,接着抓住“飽經風霜”一詞體會奇鬆生長過程中的艱辛,通過小組綜合性學習對“飽經風霜”進行交流,學生能夠理解“飽經風霜”的含義,但感受不深,我利用白板出示了一幅老爺爺的圖片,聚焦面部特寫,引導學生觀察,從老爺爺的臉上,你看到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通過感受,再次觀察迎客鬆的枝幹,學生對於“飽經風霜”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此時再讀再悟,學生很容易體會到松樹的“奇”之所在,圖為讀服務,讀為悟服務,悟反過來促進朗讀的提高。在讓學生理解課文時,我也努力創設情境,比如學生都知道迎客鬆伸出手臂是在迎接客人,可這樣理解太平淡了,怎樣調動學生的感受呢?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假如你就是迎客鬆,你會對前來參觀的客人説些什麼?同時我出示“迎客鬆”的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迎客鬆的姿態,接着我讓全班同學交流。通過這一形式,學生離迎客鬆就近了,對迎客鬆的奇特感受就更深了。

三、交流互動:以白板技術性激活多元多向互動提升教學有效性

“白板“輔助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體現在它的交互性。與一般的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同。我們可以利用它隨時的對學生的發言、材料的展示進行整合歸納,讓學生可以更直觀的瞭解學習的要點。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讓課堂更加活躍。比如在講到“迎客鬆”的奇特時,我先出示描寫“迎客鬆”的句子,學生自讀感受交流。當學生講到“枝幹遒勁、飽經風霜”等詞時,我適時的根據學生的發言在白板上用筆作下了批註。學生多種感觀相結合關注到學習重點,同時了學習了批註的方法。當然,學生也可以自己動手在白板上進行操作。如看圖介紹黃山奇鬆時,學生就一邊向其他同學介紹一邊操作白板,學生根據自己介紹的重點,及時的對圖片放大縮小聚焦圈畫等。聽的同學更興趣深厚,關注度極高,學習氛圍更為深厚

白板輔助教學,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師教學,也能促進學生更有效地進行學習。 然而反思一下我們平時的教學習慣,由於時間、精力、學校硬件設施的侷限,平時可能更多的仍是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教學。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作秀,而沒有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日常的一切教學活動中去。

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跟歷史的發展一樣,需要一個過程,可能這個過程很長很長,我們教師要在實踐中取其優點,克服各種困難。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在課程中發揮基本的知識載體、教學媒介和交流工具的功能。讓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幫助教學的改革,促進有效教學的組織與實施。

標籤: 説課稿 黃山 奇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l9wge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