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難説再見 教師隨筆

難説再見 教師隨筆

    時光匆匆,我們搬遷新居已經六年了。2011年,我們的老房子也被政府徵收了,現在那地方建成了一所學校。回想以往的生活,真是歷歷在目。

難説再見 教師隨筆

  我們的老房子在郊區,是磚木結構的,三間正屋,兩間偏房,還有一圈圍牆,院內種了一棵柿子樹、一叢月季花、一片芭蕉樹、一棵銀杏樹。提起這老房子,話就長了。妻子家在城郊,有一份宅基地,為了讓我們靠近城市,就讓我們在他們那兒蓋房子結婚。我父母同意了,但是苦於沒有足夠的`錢蓋房。為了給我們安家結婚, 我父母是傾其所有,東借西湊,買磚買瓦買木料,好不容易蓋起了這三間瓦房,然後又找木匠做了門和窗,就算準備好了新房。結婚後,經過我和妻子三年的打拼,我們建起了兩間東屋和院牆大門,這樣看起來真像個家了。

   1994年3月,女兒出生了,我們一家三口在這個院子裏生活着,日子雖然比較清苦,但是可愛的女兒的歡聲笑語,給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還有岳父一家人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那種親密無間的感情,令我感動不已。

    轉眼之間,女兒上完小學接着讀初中,為了孩子上學方便,我們家在城區買了新房子。搬到了新家,老房子成了“累贅”,因為要還房貸,所以手頭緊,想把老房子賣了還房貸,然而,聯繫了好多買主,都沒有談成。於是,老房子擱在那裏好幾年。沒人居住,房子破損得快,天花板破了,屋頂漏了雨,我們見了乾着急。可是院子裏的花草樹木一點也不着急,它們隨着四季生生息息。春天月季花開得似火,夏天芭蕉樹長得遮蔽了半個院子,秋天柿子樹掛滿枝頭,冬天剩下光禿禿的樹枝椏和一地落葉。每次回到老院子,看到這些熟悉的草啊,花啊,樹啊,就會想起唐朝韋莊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心中會湧起幾多物是人非的感慨,人去屋空,院子冷落,但植物不感到寂寞,還像以前一樣活着,陪伴我那座孤獨的老房子。

    到了2011年秋天,老房子被政府徵收了。我們為了多要點拆遷費,給老房子訂了牆布,拉了頂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老房子沒有辜負我們,為我們換來了四十多萬元的補償款,然後就被挖掘機拆成了一堆殘磚破瓦。謝謝你,曾經為我遮風避雨十幾年的老房子。

    唉,往事成堆,往事難再, 我時常想起在老房子裏度過的快樂時光。那時我家離岳父家很近,生活上得到他們很多的幫助,我深深地感覺到親情的温馨,享受着生活的温暖幸福。然而岳父家也被拆遷了,搬到了安置小區 。現在我家和岳父家離得遠了,感情也越來越淡,偶爾見面,沒有以前親熱了。

我的老房子啊,我那十幾年令我回味無窮的生活啊,真的難説再見。

 

吳培金

標籤: 隨筆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8pg87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