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學期教學計劃模板彙編8篇

學期教學計劃模板彙編8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此時此刻需要為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好的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期教學計劃9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期教學計劃模板彙編8篇

學期教學計劃 篇1

一、所教班級基本情況

本學期我擔任高二年級三個文科班和兩個理科班的歷史教學,其中9、10班和11班為文科班,文科的學生學習歷史的目標是爭取高考中得高分。1班和2班為理科班。他們學習歷史的目標是通過明年的學業水平測試。本年級是實行新課改的年級,使用人教社新教材,。其中文科班,每週四節課,本期教學任務為完成必修三,部分選修一的新課教學內容,理科班,每週兩節課,本學期教學任務為歷史必修三。

二、教學目標及措施

必修三講述的是人類社會思想文化和科技技術發展的歷史,包括中國的和外國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現代不同的歷史時期。思想文化的內容不是很容易掌握的,也不好理解。

首先:在教學中,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指導方針,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使學生“從歷史的角度去認識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從歷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其次:以夯實基礎知識為根本,以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為重點,充分發揮教學中雙主體作用,迅速提高教與學的質量,為更好地適應新課改要求,進一步提高高二歷史教學水平,完成教學目標,本期工作主要採取措施如下:

1、進一步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認真研究課標、教材、教法、學法,努力提高教學效果。具體講:

(1)、端正教學指導思想,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對於老師的要求:做一個導師,在知識傳授、思想交流、能力培養等各方面都要積極正面的引導學生,同時不斷加強對歷史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對新課改的研討,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針對學生,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要培養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正確而全面的看待和處理歷史問題;把握好歷史的科學性,教給學生一個傳承的歷史、發展的歷史、客觀的歷史,引導學生學會求真,學會吸收;加強歷史學習基礎,要求充分掌握教材基礎知識,加大歷史訓練,用適當的練習題來提高歷史的應用能力。理科學生要求掌握以課程標準為核心的基本歷史內容。狠抓學風建設,管理好自己的課堂,加強方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注重常規工作,保證教學的順利開展。堅持備課,做到每課都備好重點難點,認識學情,尋找突破點;認真準備好每一個教案(或課件);課堂教學難易適當,突出重點,多展開師生互動;作業是鞏固提高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積極對作業進行批閲,做到每個單元一閲,並對每一課學生出現的疑難作講解。文科的教學內容會深入詳細些,而理科的只是掌握基本的事實,所以在教學時間上也是有區別的,

(3)、加強教學研究與探討:

①、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探索,探索高效的教學模式。常規教學在鞏固基礎的同時強化歷史的思辨能力,訓練學生多角度多聯繫地看待問題,習題講評則從審題入手,把握解題規律。

②、積極進行現代技術環境下的歷史教學探索,課堂教學積極藉助多媒體手段,充分藉助網絡豐富知識與題庫。

③、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在如何學,如何進行知識的歸納與整理,如何提高身體水平和解題技巧上多下功夫。

2、堅持集體備課

高二年級有三位老師同代歷史學科,為保證進度和教學內容得一致性,我們商議決定每週進行一次集體備課,同時也要為備課組獻計獻策,共同搞好教學工作。

3、關於考試:按照年級組的統一要求,認真組織好每一次階段考試,做到精心命題,細心閲卷,認真講評。

4、關於作業:要求學生按進度及時按質、按量完成好所訂同步訓練資料(學法大視野);教師平時加強監督,按時、按要求批改好作業。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周密的計劃和認真的教學必將收到很好的效果!拭目以待吧!

四、教學內容與進度

安排周次起止時間教學內容18.30-9.5第1課,第2課29.6-9.12第3課,(開學典禮和合唱耽擱)39.13-9.19第4課,單元測試,試卷分析49.20-9.26第5課,第6課59.27-10.3第7課,第二單元測試及試卷講解,610.4-10.10國慶長假710.11-10.17第8課,第9課,810.18-10.24第10課,探究活動課(關於傳統文化)910.25-10.31第三單元測試及試卷講解,第11課1011.1-11.7第12,13課1111.8-11.14第四單元測試及試卷講解,第14課1211.15-11.21第15課,第五單元測試及試卷講解1311.22-11.28第16,17課1411.29-12.5第18課,第六單元測試及試卷講解1512.6-12.12第19,20,21課1612.13-12.19第22,23,24課1712.20-12.26第七,八單元測試及試卷講解1812.27-01.2選修1:第一單元1901.3-01.9選修1:第二單元20xx.10-01.16選修1:第三單元2101.17-1.23選修1:第四單元2201.24-01.30選修1:第五單元2301.31-02.6必修3的總複習,期終考試,放假

學期教學計劃 篇2

牛年大吉,牛氣沖天。在這牛年到來的日子裏,為發揚我們年輕人的牛勁,使今年的教學成績牛上加牛,特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德、智、體、美、勞的教育方針,使全體學生在身心素質方面得到鍛鍊和發展,陶冶學生的情操,淨化學生的心靈、使其全面健康的成長。爭取在過去的基礎上保住全鎮第一的好成績。

二、基本情況分析。

我班共有學生51人,平均年齡9歲多。通過去年半年的接觸,我發現本班大多數學生思想素質比較高,上進心比較強,熱愛班集體。優生佔班上一半過,差生偏差,再加上班大,學生小,上課愛做小動作的學生多,愛説話的學生也多,每節課需老師組織課堂紀律多次方可安靜。學生的衞生意識比較差,良好的衞生習慣有待教師的培養,良好班風的形成還需一個漫長的過程。

三、任務目標。

1、初步認識小數,會讀寫一位數的小數和兩位小數,能正確地進行一位小數的加法減法的計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初步瞭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四、方法措施。

1、認真鑽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學習課堂氛圍,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

3、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4、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適時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五、進度安排。

二月份:第一、二單元。

三月份:第三、四二單元。

四月份:複習迎接期中考試,並上下一單元部分新課。

五月份:結束第五、六單元。

六月份:第七、八單元。

七月份:結束新課,總複習。

學期教學計劃 篇3

這個學期,我主要負責三年級(2)班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情況和上個學期相適,我必須發揚上個學期總結的一些比較好的經驗,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上。這個階段的學生都是接觸電腦課不久,電腦的操作還不是很熟練。但是學生對電腦課的興趣比較濃,熱情比較高。所以,老師要抓住這點優勢,讓學生學得開心,寓教於樂。

教材分析

本冊是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信息技術》系列教材的第二冊。本冊共15課,其中心內容是在寫字板中輸入中英文。本冊從內容上來分可分為三單元。第1課和第2課教材主要介紹了Windows中窗口的介紹以及桌面的設計。第二單元從第3課至第8課,主要是介紹了鍵盤這個新夥伴,強調了鍵盤上一些常用鍵的功能和使用,以及如何正確地使用鍵盤,如何在寫字板中輸入英文。第三單元從第9課至第15課,主要學習中文的輸入,介紹用電腦來寫作,突出電腦的好處,書寫不用墨水,修改不用橡皮,美化不用顏料。

教學目標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小學階段的教學目標主要有:

1.瞭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能夠通過與他人合作的方式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學會使用與學生認識水平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

4.初步學會使用網絡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能夠有意識地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

5.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及軟件,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6.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初步瞭解計算機程序設計的一些簡單知識。

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入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實踐是最主要的。

教學進度表

周次

時間

內容

課時

第1周

2.22—2.28

始業教育及安排機房位置

1課時

第2周

3.1—3.7

第1課指揮窗口

1課時

第3周

3.8—3.14

第2課裝扮桌面

1課時

第4周

3.15—3.21

第3課鍵盤一家.

1課時

第5周

3.22—3.28

第4課童年趣事

1課時

第6周

3.29—4.4

第5課遊動物園

1課時

第7周

4.5—4.11

第6課打字遊戲

1課時

第8周

4.12—4.18

第7課英文兒歌

1課時

第9周

4.19—4.25

第8課兒童天地

1課時

第10周

4.26—5.2

學生打字比賽

1課時

第11周

5.3—5.9

第9課南極探險

1課時

第12周

5.10—5.16

第10課古詩一首

1課時

第13周

5.17—5.23

第11課接龍遊戲

1課時

第14周

5.24—5.30

第12課遣詞造句

1課時

第15周

5.31—6.6

第13課宣傳海報

1課時

第16周

6.7—6.13

第14課植物趣談

1課時

第17周

6.14—6.20

第15課動物遐想

1課時

第18周

6.21—6.27

期末考試

第19周

6.28—7.4

放暑假

第20周

7.5—7.11

學期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初三語文備課組以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探索中考思路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為目標,以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和傳授語文知識為重點。在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而努力。認真落實學校年度工作思路的具體要求,轉變教育觀念,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學習、借鑑以往初三語文的教學經驗,不斷總結完善教學方法,使提高學生語文素質和從容面對中考兩方面都能得以豐收。

二、工作要點:

1、重視教學常規工作:充分認識初三畢業班教學質量的重要性,團結奮戰,資源與經驗共享,力爭打好這一攻堅戰。平時做好教學常規工作,使提高教學質量、目標落到實處。

2、充分發揮備課組作用,加強備課組活動,做到資源共享,做到定期研討,圍繞培優抓差,探索方法,努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3、新授與複習並舉:在完成新授的基礎上,儘快進入複習,文言文的複習,現代文閲讀的訓練,鞏固知識,強化能力。

4、加強學習,瞭解近幾年中考信息,分析、探索中考思路,學習新課程標準,學習教科研理論,並結合起來,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

三、教學進度和要求:

1、每週完成一篇作文,一週大作文,一週小作文,強化寫作訓練。

2、3月8前必須結束新授課。

3、3月8日至4月10日進行第一輪複習:這一輪開始主要結束九年級(下)的教學內容,重點是文言文的背誦和記憶。同時進行現代文複習,目的是以練促學,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然後根據中考要求,認認真真地複習好1-6冊文言文,做到字、詞、句落實,瞭解文章內容。

第二輪複習:整個複習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一、全面複習(4月上旬——5月上旬):全面複習語言積累、古詩閲讀、課外文言文訓練、小作文寫作。

二、查漏補缺(5月上旬——5月中旬):針對第二階段的.複習進行小結,鞏固訓練;

三、重點突破(5月中旬——5月下旬):對學生在複習中有困難的知識點進行重點突破,加強課外閲讀的指導;

四、總結檢測(6月上旬):全面總結複習情況,檢查複習效果,模擬測試。

學期教學計劃 篇5

本學期學生即將面臨着中考,為迎接好這次中考就成為本學期教學的重中之重。因此,特制定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嚴格執行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努力把學生的英語基本功打紮實,並且提高同學們的做題能力和技巧,為今年的中考取得好成績奠定基礎。

二、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

本人所帶的兩個班學生尖子生很少,基礎差的同學不少。同時學生學習積極性不是很高,主動性也不夠,因此成績並不是很理想。所有這些都給本學期成績的提高帶來很大的難度。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提高同學的積極性和成績是本學期的重中之重。

2、教材分析

初中英語共五冊,我們爭取在三月份上旬完成九年級全一冊,三月中旬開始複習。在複習的過程中邊複習、邊歸納、邊練習、常測試。只有在檢測中才能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向學生反饋,進行查漏補缺,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對學過的知識有一套系統的、完整的體系。

三、教學措施

根據學生的情況和班上的實際,本學期採用以下措施:

(1)首先要做好同學們的思想工作,培養學生自覺的學習習慣,樹立迎考備戰思想。同時對於同學們中考前的情緒多變極不穩定,要做好思想工作。

(2)要求學生個人做好自己的具體分析,做到知彼知己,並明確各自的學習目標,每次考試都要寫總結並建立好錯題集。

(3)每堂課教師一定要精講多練。要關注班裏的每一個學生的聽課情況。每天佈置的作業都要親自檢查,杜絕不完成作業的情況。

(4)教學過程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週—第三週:九年級Units13-15;

第四周—第五週:七年級上下冊;

第六週—第八週:八年級上下冊;

第九周--到第十二週:九年級全一冊;邊複習邊檢測然後進行具體、專項複習。

第十三—十四周:防真模擬訓練,還要精講多練。最後做好考前動員。

在複習中注重對學生難點進行突破,鞏固重點,強化基礎,迎接六月中旬的中考。

學期教學計劃 篇6

本學期我將擔任預備(5)班《數學》和《拼音》教學工作。為了教學工作更順利的進行,特對《數學》和《拼音》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

一、《數學》教學計劃

1.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在過去的半年裏,孩子們基本掌握了對數字的理解,並能準確的進行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能看圖提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對數學活動有了一定的興趣愛好,這為他們今後的學習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2.教學要求

(1)培養孩子對周圍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2)認識簡單的幾何圖形,將體和形、數結合起來認識並引導兒童認識三者之間的聯繫,通過實物展示和提問、講解等方法充分激發兒童的想象活動。

(3)教幼兒學習簡單的測量方法,並認識時鐘和日曆等生活常用數學知識。

(4)能理解數字的意義並能準確的進行20以內加減運算。

(5)認識錢幣以及錢幣單位的簡單換算。

3.相應的組織與實施措施。

教學活動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並通過遊戲的方法培養和保護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並創造和提供一定的條件幫助幼兒合理地運用其掌握的數學知識,將其轉化為認識事物的能力。

二、《拼音》教學計劃

1.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在過去的半年裏,孩子們基本掌握了6個單韻母,23個聲母及其學習複韻母相結合的拼讀,個別整體認讀音節,也能進行簡單的組合拼讀,為以後幼兒學習拼音技巧,用韻母帶調的拼音方法,不數調,一口讀出等奠定了基礎

2.教學要求

(1)瞭解拼音在生活中的用途,激發幼兒學習拼音的興趣。

(2)繼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主動地按時完成課內外作業。

(3)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為幼兒升入一年級做好準備,打好基礎。

(4)這一學期幼兒主要掌握九個複韻母,五個前鼻韻母和四個後鼻韻母拼、讀、寫的方法。

(5)通過遊戲活動能正確書寫和拼讀音節,字母之間不混淆。

3.相應的組織與實施措施。

(1)為了使幼兒所學拼音知識,能夠為入小學打下良好的基礎。首先,根據漢語拼音的教學規律,並且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幼兒的個體差異,以集體教學活動為主,採用小組活動,個別活動相結合的組織形式。在教學活動中,以圖為主,以讀為主,幫助幼兒及時進行鞏固複習,把重點,難點穿插於一日活動,使幼兒的語言聽辯能力逐步提高。

(2)教師應與家長保持經常聯繫,及時瞭解孩子在園與家裏的學習情況,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要求家長每日督促,檢查孩子的作業,拼音要多讀,多寫,對孩子不懂的和沒有完全掌握的知識,能夠及時的反饋給教師。

學期教學計劃 篇7

一、本學期教學目標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的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養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及創新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二、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

四年級學生經過兩年的系統學習,在知識、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與進步,他們對於課上的要求都能認真的完成,小組實驗、研究、調查及製作等都能較好的配合。課堂上他們動手動腦都很積極,一些常規已經基本養成並且紀律也相對穩定,這些為新課程的學習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為繼續學習進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礎。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過程與方法技能,如觀察、記錄、簡單實驗等,本冊將引導學生經歷更為完整的探究過程。通過學習讓學生強調實驗前後的推測、解釋要有充分的依據。運用模擬實驗探究自然事物發生的原因、變化及規律。面臨幾次較長期的觀察研究活動:能用線條、符號、圖畫、文字等方式記錄觀察現象,並製作模型。

三、教材分析

四年級:遵循兒童的認識發展規律和探究活動的一般過程,在四年級上學期重點培養學生“計劃與組織”的主探究能力,為學生深入研究科學問題提供保證。第一單元為“探究過程能力訓練”單元,也是本冊教材重點培養的探究過程能力的準備單元;二至七單元為“綜合探究活動”類單元,是本冊教材的主體,通過“做中學”探究活動,培養計劃與組織的能力。第八單元為“探究的探究”單元,對本冊教材的主探究過程能力培養進行總結和反思。

五年級:本冊教材重視探究過程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重視科學探究方法的運用和提煉。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模型與解釋”這一探究過程能力,教材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學生通過自主,漸進的親歷科學探究活動,逐步理解模型與解釋的意義。

四、教學措施:

1、首先要加強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4、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還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同時開展科技小製作活動課程。

5、四、五年級繼續開展科學試驗田種植活動。

學期教學計劃 篇8

同時,本人作為班主任,應該注意不要體罰、心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注意在言語上尊重、理解我們的學生,注意對教學成績的合情合理合法化處理,注意教育方式的文明化、科學化。

進一步強化做人,成長教育,爭取在課內打基礎,教授給學生更多的知識;在課外活動求發展,按照素質教育的發展方向,努力培養學生具備各種能力,培養學生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鍛鍊,學會吃苦,學會辦事。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在落實《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引導在校內做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上做個好兒童。

1、做好學生報名註冊工作,做到心中有數。註冊登記,是新學期班主任和學生的第一次會面,也是班主任瞭解學生的一個窗口,通過這項工作,班主任既能瞭解學生的到校情況,又能瞭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對於沒有到校的學生,班主任可以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瞭解學生的動向,避免因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缺少溝通而造成耽誤學習的情況。另一方面,班主任通過對學生的瞭解,能掌握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教育的第一手資料,有利於班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2、搞好第一次衞生大掃除,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很多老師都認為,校園衞生大掃除是學生的事,班主任的工作是給學生分配勞動任務,監督並督促學生及時、認真完成任務。這種認識本事沒有錯,但他疏遠了師生間的關係,使班主任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不利於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有經驗的班主任知道這是一個進一步融洽師生關係的難得機會,因為在勞動中班主任可以與學生有更多的接觸,可以進一步瞭解學生的假期軼事、生活習慣、個性品質、家庭情況等。在學生看來,他們會認為班主任平易近人,而這有利於樹立班主任的威信。

班級管理中還應注重個體的發展,在各項活動中挖掘各種人才及學生的潛力,使班上的每個同學都能在某一方面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因此,在班級開展各種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大力推出了新人、新作,讓每個孩子都敢於面對大家展示自我,充分鍛鍊自己,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3、開好第一次班會,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在第一次班會上班主任要對一學期的發展目標進行規劃這是班主任的態度要誠懇,期望要真誠,要求要具體。同時班主任好要利用第一次班會,為學生明確各個階段的發展目標,切實解決各個階段“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問題;引導學生從思想深處對自我有一個深刻的認識,鼓勵他們不斷向各自的目標邁進。

4、選好班幹部,發揮班幹部的積極能動作用。在班級建設中,班幹部的作用非同一般。因此,班主任在選派辦幹部的過程中,要注意充分發揚民主。為真正選好班幹部,班主任還要做好以下幾個工作:第一,摸清學生的情況,對學生要全面瞭解,包括瞭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曾從事的班級工作及工作能力;學習、思想情況等;第二,毛遂自薦,實行競聘制,精品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在全體學生面前發表競聘演講,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由學生民主選舉,有利於調動學生幹部工作的主動性和責任感;第三,寬進嚴出,實行試用制,凡有興趣當學生幹部的,班主任都應該給他們機會,在工作中根據能力決定任免;第四,多鼓勵,多培訓,對班幹部要多培養其信心和能力,經常培訓他們怎樣做才能當好班幹部。這樣既表明了班主任民主公正管理班級的態度,更為班集體形成良好的風氣奠定了基礎。

5、搞好第一次考勤工作,保證紀律的嚴明性。有的老師認為,學生過完假期剛到校,有一個適應期,需要打幾天“鬧台”。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學生的心收回到學校,收回到學習上,是衡量一個班主任組織能力大小的重要標尺。開學之際,工作頭緒多,雜亂無章,且經過一個假期,有的學生難免行為散漫。為把學生的心及時收回,班主任要及時進行紀律檢查,同時根據班上的實際情況,擬定《德育評估細則》,在教育過程中做到有規可依,使教師對學生的教育經常化、系統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8dnd0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