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文明中心的城市説課稿範文

文明中心的城市説課稿範文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社會七上《文明中心——城市》,本次説課包括五部分: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和説板書。

文明中心的城市説課稿範文

説教材

1.教材分析:本課以“城市”為主體展開,並以“文明中心”為標題,點出了城市的地位。雖然城市所佔面積遠遠低於鄉村,但它卻是當今人們政治、經濟、文化活動最活躍的舞台,反映了人類文明發展的較高水平。增強對城市的認識,是現代人不可缺少的一課。世界城市千千萬萬,各有特色,教材從中選擇了三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經濟、文化與生活的畫卷,併為進一步探討城市的發展留下了擴展的空間。我對教材進行了取捨,選取了國際大都市——上海作為教學內容,以世博會為主線,探究國際性的體現,能成為國際大都市的原因,借用世博主題,把課堂轉到城市與生活,再結合杭州,探究杭州如何讓生活更美好。

2.教學目標:根據課程要求和新課改的精神,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城市是一個地區政治、經濟的核心,是文明的中心;知道國際性大都市的特點;感受上海作為一個國際性大都市的風貌,明確其國際性的體現以及之所以能成為國際性大都市的原因。結合杭州實際,對杭州城市風貌做一簡單的探究。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探究相關的問題,並用圖畫的形式嘗試設計理想中的新杭州,在課堂上進行展示。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增強對城市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及可持續發展觀念。

3.教學重難點:上海作為一個國際性大都市,其國際性的體現以及原因。通過視頻資料、圖片資料、小組合作探究來強化重點,突破難點,

説教法

教學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改變了過去單純的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變為師生互動式教學,本課堂上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加強與學生的合作。因此本節課以探究為主,在充分準備實物、圖片和各種有關資料的`情況下,利用多媒體來組織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

説學法

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資料分析等,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説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播放自制電子相冊《國際性大都市的風貌》,主要展示世界上的國際性大都市的圖片,如巴黎、紐約、東京、倫敦等城市的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國際性大都市的風采。

教師提問:國際性大都市具有怎樣的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國際性大都市的特點是經濟文化影響超出本國,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地位。

[轉承] 中國有沒有國際性大都市?引出上海。

新課教學:

環節一:印象上海

此環節讓學生談談對上海的印象。可以用一些恰當的詞概括,多方面反映上海的風貌。

學生暢談。教師在課件上簡單呈現一些關鍵詞,如:人口眾多,環境優美,交通便利,世博會,商業繁榮,開放、發達等。

[轉承] 上海作為一個國際性大都市,它的國際性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探究一:上海的國際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教師:某班同學想舉辦一個展現上海國際性大都市風貌的圖片展,他們確定了四個主題,請你將書本99頁至100頁的五張照片加以分類,並作簡短的照片説明。

展示主題 相關照片

對外貿易

民間往來

資金流動

國際會議

在課件上展示此表格,讓學生自主完成。

[轉承] 除了國際會議,上海也舉辦大型的展覽會,如上月底圓滿落下帷幕的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成功召開,讓我們瞭解世界,也讓世界瞭解上海,足夠彰顯上海在國際上的地位。

環節二:印象世博

此環節讓學生談談參觀世博的感受與收穫。

教師:世博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同學們都有很大的收穫,老師在參觀世博後把我的印象做成了一本電子相冊,在此與同學們分享。播放自制電子相冊《印象世博》。

[轉承] 上海為什麼在國際上具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其成為國際性大都市的原因是什麼?接下來我們來探究這個問題。

探究二:上海為什麼能成為國際性大都市?

先讓學生自主閲讀書本第99頁的圖文資料,概括出原因。學生大致都能講出,教師再做總結:優越的地理位置;人口眾多;商貿起步較早——“東方的巴黎”;改革開放。再對其中的地理位置優越和改革開放原因稍作展開。

展示三幅不同比例尺的地圖,讓學生描述上海的地理位置,並理解這樣的地理位置對於上海交通的影響。圖片展示上海的交通狀況,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地下交通等。

展示改革開放前後上海的圖片,並播放一小段相關視頻,使學生有更直觀的瞭解改革開放對上海發展的影響。

教師:上海世博會的主體是什麼?

學生: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轉承] 這是首次以城市為主體的世博會,可見,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城市的發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探究城市與生活問題。由於城市的發展,也會引發種種弊病,我們稱為“城市病”。同學們,你所知道的“城市病”有哪些?

學生列舉:人口過多,交通堵塞,環境污染,住房緊張等。

教師:同學們生活的城市杭州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杭州又是如何美化自己的生活的?

探究三: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杭州篇)

學生暢談杭州在改善人們城市生活方面所做的努力。如:公交優先,改善背街小巷,建設星級菜場等。

環節三:構築大都市,建設新天堂

此環節讓學生用彩筆去描繪、設計理想中的新杭州。在班級展示同學們的作品。

説板書

本節課我採用歸納式板書形式,這樣層次分明,很好地説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附板書設計

文明中心——城市

一、國際性大都市

1.特點:經濟文化影響超出本國,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地位

對外貿易

民間往外

表現: 資金流動

國際會議

2.代表:上海

優越的地理位置

原因: 人口眾多

商貿起步較早——“東方的巴黎”

改革開放

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探究

“城市病” 城市,如何讓生活更美好?(杭州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87xlz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