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精選9篇)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精選9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精選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精選9篇)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1

《我要的是葫蘆》寫的是一個種葫蘆的人因為沒有治葫蘆葉上的蚜蟲,所以他的小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從而告訴人們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課文的內容短小,藴涵的哲理淺顯。在第二課時我主要把以讀促悟作為教學的重點,力求使學生通過多次朗讀,品悟課文語句裏包裹着的豐富的思想感情。

一、教學思路清晰,重點較突出

本課教學主要抓住三個訓練重點:

(1)朗讀的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抓住人物的對話進行朗讀指導,體會種葫蘆的人一心只要葫蘆和鄰居着急的心情。

(2)句式的訓練。通過朗讀比較兩組句子不同的語氣並體會每組的兩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並通過練習鞏固。

(3)補白策略的訓練。我結合文章的空白之處,設計了想象説話的內容,想象説一説:如果你就是種葫蘆的人,你會怎麼做?請你用上上面的句子,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説一説。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説出富有個性化的語言,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重視感悟和體驗。教學設計以讀為主,在學習過程中重視閲讀感悟和體驗,學生自由朗讀、同桌合作讀、分角色夥伴合作朗讀、個別展示朗讀等閲讀方式突出了學生閲讀行為的自主性,使學生在不同的閲讀實踐中自主地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最終內化為學生的語言積累。

三、教學不足以及今後努力的方向

1、板書設計和教學內容不同步。

2、學生做了講學稿上的練習沒有全班展示交流。

3、上完課了沒有小結。

4、教學反饋及應變能力有待於提高。在教學中,隨時都有學生當堂的生成,即興語言的表達,如何圍繞教學目標,充分肯定,及時地促進學生,我覺得做得還不夠好。這一點,我想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磨練,另外,在聽課時多多學習其他老師好的做法。

5、教學語言的再精煉。我覺得在教學時,語言的指向性要更明確些;語言的目標性應更明瞭些。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2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短小精悍,語言活潑生動,人物形象鮮明,是深愛孩子們喜愛的一篇課文。我在教學設計上作了如下的幾點思考:

一、明確一種思想以讀品文

閲讀教學應立足於培養孩子閲讀文章的興趣,引導孩子品味語言,積累語言,從而發展他們的語言,達到自能讀書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我把語言的學習、體會、感悟作為重點,注重學生的個人感受,結合各自生活的實際賦予其不同的內涵。在《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中,我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有幾個蟲子怕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通過品讀、評讀、個人讀、分角色讀、齊讀、選擇讀,引讀等不同方式的閲讀,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們體會種葫蘆的人的心態,以讀悟文,品析詞句。讓孩子們在讀的過程中思考領悟,最終達到“豁然開朗”“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日積月累的訓練中,讓孩子們養成結合語境理解字詞以及主動閲讀的習慣,從而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找準一個切入點以題導文

每篇課文的教學都有一個切入點。找準了切入點,將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大的方便。教學《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我從課題入手:“我要的是葫蘆,言外之意是我不要葉子”。順機啟發學生用“我要的是,而不是”句式説話。因為切入點選得準,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紛紛提出:那個人結果得到了葫蘆嗎?那個人為什麼得不到葫蘆?甚至有的學生還提出了頗有深度的問題——“蚜蟲吃的是葉子,可落下的為什麼是葫蘆?”

三、明確一條思路以“變”理文

文學作品都有一條線索,或為情感線,或為敍事線。教師要善於把握這條線,並且力求使自己的教學貼近這條線。《我要的葫蘆》一文,篇幅雖短,但要落實的知識點卻不少。在教學設計上,我始終抓住一條線:“變”。剛開始時葉子長得怎樣?葫蘆長得怎樣?過了幾天,葉子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這變化告訴我們葉子葫蘆之間究竟有什麼密切的關係?明確了這麼一條線,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我採取了分散突破重難點的方法。當學生學完第一自然段時,通過看圖——學文——品文,引導得出:因為葉子長得好,所以葫蘆才長得可愛。從而為後文的學習打下鋪墊。當學生學完3、4自然段時,我又引導學生小結:因為葉子長了蚜蟲,所以葫蘆才一個一個都落了。最後通過這種變化對比,學生明白了葉子與葫蘆之間的密切聯繫,重難點的突破也就勢如破竹。

四、創設一種情境以境品文

低年級學生對人物的感知通常要藉助於情境的創設,巧妙地創設情境可以激活孩子們的思維,從而使之更有效地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我要的是葫蘆》中種葫蘆的人讓人覺得可笑、可氣,又可憐。可笑的是他的無知愚昧,可氣的是他不聽鄰居的勸告,可憐的是他那麼喜愛葫蘆,結果卻一無所獲。

教完這節課,我最深的感觸就是要引導學生讀好課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品味課文的語言,揣摩文字背後的東西,讓學生產生怦然心跳的感覺,使其意皆若出於我之心,使其言皆若出於我之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讀起來自然就水到渠成,也能讀得有滋有味。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3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版第三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文章短小精悍,語言生動形象,十分貼近兒童生活,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教學中,引導學生感情朗讀,在朗讀中識字和感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感情朗讀,體會反問句、感歎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並懂得與課文有關道理是教學難點。

長時間以來,在強調識字與閲讀的有效整合過程中,低年級的大部分語文教師都存在有這樣的困惑: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應該怎樣安排課時內容?究竟是先識字還是先學文?細心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時候我們注重了識字卻忽視了閲讀,強調了感受又錯失了最佳識字時機,顧此失彼的現象比比皆是。許多教師依然堅持識字和閲讀“兩張皮”。採取“兩段清”的模式——先指導識字,再帶領閲讀,即為掃清障礙,再讀文;進入“閲讀教學”環節,生字被孤立地擱置在一邊了,學完課文,生字還是陌生的,使得識字與閲讀形同陌路。

《新課標》指出:“閲讀教學是識字的基本途徑,要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本課教學中,我採用了隨文識字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由字到詞,再由詞到特定的語句,甚至再將語句納入到一段文字中去理解。例如:“盯”是本文的一個生字,教學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師:這個人是怎樣在再跟葫蘆説話?

生:盯着葫蘆。

師:盯字怎麼記?

生:目+丁。

師:這個字跟什麼有關?

生:眼睛。

師:誰能表演一下?

(指名演一演)

師:他看的時候怎麼樣?

生:非常認真。

生:眼睛眨都沒有眨一下,

師:是的,認真地只看着一樣東西就叫盯着。那這裏為什麼用盯而不用看呢?

生:因為盯看得仔細,説明他太喜歡小葫蘆了。

師:我們一起讀出他對小葫蘆的喜愛吧!

這樣聯繫上下文,在具體的語境中,從認識字形到理解字義,再昇華到幫學生理解種葫蘆的人對葫蘆的愛,可謂一舉多得。

隨文識字,這種在語境中識字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語言環境,通過多種方式感知含有生字的詞語、句子、段落或短文。學生在認讀生字時,生字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再配上背景中出示的圖片,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起與生字的親切感,激發了學生認讀生字的興趣,降低了識字的難度。“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結合語言環境,學生既知字音、認字形,又能借助語言環境解字義、明用法,提高了識字的效率,對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我以後要多嘗試。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4

《我要的是葫蘆》是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講的是一個人種葫蘆,不管理卻只想得到葫蘆,結果葉子上的蚜蟲越長越多,最後葫蘆都落了。

這篇課文通俗易懂,但意義深刻。課文緊緊圍繞“葫蘆”不斷髮展下去。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圍繞兩個問題展開討論:

1、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個人喜愛葫蘆?

2、那個人這麼喜愛葫蘆,為什麼沒有得到葫蘆?通過朗讀、勾畫出那個人愛葫蘆表現在:

(1)、“那個人每天都去看幾次。”

(2)、他盯着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説:“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讓學生通過看圖,觀察那個人的神態,想象他的心理活動,揣摩他的語言,體會那個人對葫蘆的喜愛,再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表現出來。在理解“賽過”一詞時,學生説不好,我就用簡筆畫的形式在黑板上畫一個大南瓜,然後又在南瓜邊上畫上一個大大的葫蘆,學生都笑了,但是也理解了這個詞的意思,我想通過這一幕,學生對這一詞的理解是不會忘記的。

接下來引導學生解決:那個人這麼喜愛葫蘆,最後卻沒有得到葫蘆,為什麼呢?讓學生抓住:

1、他看見葉子上生了蚜蟲,心裏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2、當鄰居勸他時,他感到很奇怪:“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抓住這兩個句子並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體會出那個人不懂得葉子、蚜蟲、葫蘆之間的關係,還有那個人不聽鄰居的勸告,最後導致沒能得到葫蘆。從而使學生明白了本課藴含的道理。

為了培養學生想象力,提高學生表達能力,提高語文寫作能力,我又設計了課後的一個練習“假如,你們是種葫蘆的人,冬去春來,轉眼到了第二年,又開始種葫蘆了,又會發生什麼故事呢?使讀和寫緊密地結合起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5

《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簡短精悍,一類字二類字一共12個生字。教學中,我重點指導學習“葫、蘆”,讀好輕聲。在教學其他幾個生字時,先讓學生自己把生字讀一讀,再安排他們同伴互助學習生字,然後向老師彙報,得到同學幫助的生字是哪幾個?有的學生彙報:“鄰”字讀成了後鼻音,“藤”“盯”字讀成了前鼻音,同伴教會了我“哇”字怎麼組詞。

這樣經過學生一彙報,我也就知道這些生字是他們難以掌握的生字了。我再把這幾個生字當做重點,以多種形式反覆地讀,例如:

1、指名讀,讀對了大家跟着讀,同時表揚“小老師,你真棒!”

2、組與組之間比賽讀。

3、男女比賽讀。

4、開火車讀。

經過趣味性的強化記憶,學生最終掌握地比較好了。這樣的生字教學效果使我自己很滿意。

當學生和文本接觸之後,我提問:可愛的小葫蘆為什麼會落呢?我設計以此問題為突破口,採用變序閲讀法,先學習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再朗讀中間兩段,感悟問題的原因: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而不管葉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間是有密切聯繫。他所犯的錯誤可以從他的語言看出來。在教學時讓學生抓住文中人物的語言朗讀體會,並進行分角色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新課標》指出:閲讀教學應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都不一樣,就應鼓勵學生對閲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不刻意追求所謂的“標準答案”。

我在教學《我要的是葫蘆》這一課時,採用角色換位學習體驗。“你如果也是種葫蘆的人,看到葉子上長了蚜蟲,心裏有什麼感受?”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有的説的慢條斯理,有的以急切的語氣來勸告書中種葫蘆的人,有的以葉子和葫蘆的關係來用科學道理講給書中種葫蘆的人聽。這樣的角色換位體驗學習法,使學生説出富有個性化的語言,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在品讀感悟2、3自然段時,我對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的思想,帶領學生更加深入體會。我抓住人物的語言,人物的神態動作來教學。如文中的“盯”就是那個種葫蘆的人眼裏只有葫蘆的集中表現,加以品析。在這個環節,我先讓學生帶着問題(這麼可愛的小葫蘆為什麼會一個一個都落了?)自由讀課文,然後交流談論;當學生談論到那個人不給葫蘆葉治蚜蟲,不聽鄰居勸告才導致的後果時,我追問:“那個人為什麼不給葫蘆葉治蚜蟲,不聽鄰居勸告?”學生回答後,引出關鍵詞句:“有幾個蟲子怕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和“盯”的品析。

最後進行分角色朗讀練習。先讓學生自己選擇,你想讀什麼角色的內容,然後老師和不同層次的學生對讀,再讓男生和女生對讀,接着讓學生分小組分角色讀課文,來讀出那位種葫蘆的人滿不在乎的語氣,和後來不聽鄰居勸告,結果沒有收到葫蘆後悔的語氣。學生讀得興趣盎然,對課文也非常熟悉了。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知道了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係,這是從科學的角度來掌握的,另外也讓學生懂得想得到好果實,就得細心呵護植物各部分的生長,注意做事情的過程很重要的,不能只注意結果,懂得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間的緊密聯繫。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6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短小精悍,語言活潑生動,人物形象鮮明,是深愛孩子們喜愛的一篇課文。結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一至三年級“要培養學生通過上下文理解課文中重要詞語的意思,並能在閲讀中不斷積累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本文講述的是一則寓言故事:種葫蘆的人由於不瞭解葉子和葫蘆之間的關係,於是當葉子上長了蚜蟲,他覺得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後來當鄰居勸説時他也是漫不經心,不加理睬。到最後,原本可愛的小葫蘆一個個都落光了。在教學過程,我力求使學生通過多次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積極主動地發現、品悟課文語句裏包裹着的豐富的思想感情。同時,我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有幾個蟲子怕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通過品讀、評讀、個人讀、分角色讀、選擇讀等不同方式的閲讀,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們體會種葫蘆的人的心態,以讀悟文,品析詞句,讓孩子們在讀的過程中思考領悟。

本課的優點是:通過巧妙地創設情境,使得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對事物的認識也更深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強了,學習的主動性也得到了最突出的體現。

本科的不足是:在讀的指導過程中,我沒有尊重學生閲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當孩子説出自己的感受時,老師遷強地讓孩子去達到自己的理解答案,如果能讓學生結合詞語句子自己再去探究,我想學生

會改變過來的,教學效果會更好。課堂是靈動的,學生是活生生的個體,所以在教學中總是存在很多的變數,需要教師有隨機應變的能力。總之,很多不足還需在今後的教學中逐漸改正與完善。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7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4課,是一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虛擬的故事來告訴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到事物之間的聯繫。

通過執教本節課,我最大的反思就是教學目標的設定。如何準備備課,怎樣才能備好課,讓備課不偏離方向,這就看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否準確。教學目標的設定一定要依據2011版語文新課程標準,瞭解各學段的語文學習要求,同時結合本單元的單元目標,本課的課後題。只有教學目標確定,找準了方向,那在接下來的相關資料蒐集、課文內容的取捨等問題上,才能撥開雲霧,才能柳暗花明。《我要的是葫蘆》是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第四單元的導讀是這樣的:一些詞語和故事能使我們受到啟發,讓我們認真讀一讀吧!從導讀中我獲得了兩個信息:一是受到啟發,即讓我們明白了什麼道理;二是朗讀,指導學生們能夠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因此我將這兩點作為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了重難點就要大膽取捨課文內容,篩選重要的契合的信息。如何更好地呈現本節課呢?

便要思考通過什麼樣的教學策略來實現。與訓練點結合地行雲流水,水到渠成,這需要教師的匠心獨運。而所有的這些都要指向教學目標,達成教學目標。而檢驗教學目標是否準確有效的唯一標尺,就是學生。關注是否對學生學習有促進作用,關注是否對學生的語文素養有提高。學生沒有所得沒有提高,這節課無論如何佈局皆是失敗的,因為教學的最終對象還是學生。教學目標的確定是否準確,一定要依據學情來分析。本課教學目標的設定我還借鑑了學校語文教研活動的語用與拓展閲讀的前沿思潮,注重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執教本課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一)本篇故事揭示的道理沒有被很好地引導出來。本課揭示的道理對於二年級孩子的認知來説有些難度,課堂中大部分的孩子能夠明白葉子與葫蘆的關係,但是上升不到事物之間都是有聯繫的這種哲學層面。如何將抽象的哲理通過具化的葉子與葫蘆的關係一步一步推敲出來,還需要在設計中層層推進。

(二)板書不完整。板書一直是自己的薄弱之處,好的板書設計會很好地串聯起整節課的內容,更好地揭示本課的道理。板書了“蚜蟲”“葉子”兩個詞,忘記板書“葫蘆”這個詞。其實這三個詞只要通過箭頭的標識就能輕鬆地讓孩子們明白三者之間的關係,從而引導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

(三)對學情掌握不準確。本節課在同年級三班進行了試講,課堂教學更加順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對本班孩子的學情缺少深入的瞭解,導致有些環節出現不流暢。

(四)評價語要更關注於孩子,要真實客觀具有激勵性及正面的引導。

(五)關注課堂,關注學生,關注課堂生成。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8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隨文識字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由字到詞,再由詞到句。並通過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語文課上“我能説”、“我能演”、“我能做”,使他們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例如:請同學上台來掛葫蘆,其他同學觀察他的動作,從而使學生意識到“掛”要靠手,所以是提手旁。然後再想想還有什麼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學生們很快想到了“哇、畦、窪”等生字,從而拓寬了學生的識字面,並使以前所學知識得以鞏固。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努力抓住一條主線:引導孩子們順其自然地識字,並在識字活動的基礎上滲透漢字文化及人文教育。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喜歡想象才會有所創造。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了幾個想象説話的環節。如:“當看到那麼多蚜蟲時,如果你是種葫蘆人的朋友或者只是個過路的人你會説些什麼?”以及最後續編故事:“第二年春天他如果又種了葫蘆,當再次生了蚜蟲時他會怎麼做?”通過這樣的大膽想象,不但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同時也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得以培養。

此外,低年級學生對人物的感知通常要藉助於情境的創設,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通過課件創設情境向學生們展示了葫蘆的可愛,蚜蟲的可怕等,從而激活學生們的思維,使之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9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版第三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寫的是一個種葫蘆的人因為沒有治葫蘆葉上的蚜蟲,所以他的小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從而告訴人們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説教法、學法:

1、教學時,採用變序閲讀法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朗讀課文,體會人物語言。

3、通過練習題,體會句子的不同語氣。

首先是複習導入。

第二個教學環節是學習課文第一段和最後一段。我是以課文第一幅插圖來引入課文第一段的學習的,讓學生觀察圖中的小葫蘆是怎麼樣子的,讓學生先觀察圖,並用自己的話説説這棵葫蘆長得怎麼樣,引導學生描述葫蘆樣子,我是這樣設計導入語的:這麼可愛的小葫蘆書中是怎麼描寫的呢?請你自由地讀一讀課文,找出相關的句子。小黑板出示並引導學生説説課文的句子和他們自己的描述哪個好,好在哪?抓住“細長”、“長滿”、“雪白”等詞語感悟語句優美,體會出小葫蘆的可愛,有指名讀、再指名讀、齊讀。直到讀出小葫蘆的可愛為止。接着巧妙地拋出問題,併合課文第二幅插圖,讓學生質疑。引導學生從書上找出葫蘆變黃掉落的原因。

第三個教學環節學習二、三自然段。我是這樣設計過渡語的:長得這麼好的葫蘆,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了?請小朋友帶着這個問題,來學習第二、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想小葫蘆為什麼會落呢?學生帶着問題去學習第二、三段,找小葫蘆落的原因。接着老師指名學生彙報,並結合回答板書。結合板書提問:葉子上長了蚜蟲,他去不治,那麼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呢?學生找出句子後,老師出示句子:有幾個蟲子怕什麼!有幾個蟲子不可怕。讓學生觀察這兩句話,説説發現了什麼。告訴學生這兩個句子意思一樣,但是表達的語氣不同,感歎句表達的較為強烈。並通過範讀讓學生體會這兩句話語氣的不同,然後讓學生試讀,直到讀出兩句話的不同語氣為止。然後通過學習第三段中種葫蘆的人和鄰居的對話體會句子:葉子上的蟲還用治?葉子上的蟲不用治。知道這兩個句子一個是反問句,一個是肯定句,他們的句式不同,意思相同,表達的語氣也不同本來要使

學生在品讀中感悟,引導孩子們體會種葫蘆的人的心態,以讀悟文。可是引導沒有做好造成這一環節學生沒有領悟好。

最後一個環節是引導學生找出體會課文所藴含的道理: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本來安排學生説出葉子與葫蘆生長密切相關,再引導他們想想:其實葫蘆的生長除了離不開葉子,還離不開很多東西,你知道嗎?(根、陽光、水)接着引導:不僅植物的身上有這麼聯繫,動物也有,最後:其實不僅是動植物,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聯繫的。結果由於太緊張,這一環節沒有做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3xvz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