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通用8篇)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通用8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通用8篇)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 篇1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新課標版第三冊第四單元的第14課,這是一篇寓言性質、趣味地介紹植物自然生長規律的課文。課文主要寫了種葫蘆的人不懂的事物之間的聯繫,不懂得葫蘆的生長規律,一味只盯着葫蘆,葉子上長了蚜蟲不去治,鄰居勸他也不聽,結果小葫蘆慢慢變黃,一個個都落了的故事。從而告訴人們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課文的內容短小,藴涵的哲理淺顯。

在教學中,我注意以下幾點。

新課標強調,低年級要重視識字寫字教學,本課要寫的生字比較有規律,因此,我引導學生對本課要寫的子進行仔細觀察。比如:觀察生字的結構。相同偏旁的字:怪、慢;相同部件的字:掛、哇;相同結構的字:治、棵、掛、哇、怪、慢(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然後再觀察每個字的重要筆畫。進行練寫、評議。

同時,還要重視在閲讀教學中學生的獨特感受與體驗。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重視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以讀促悟、以悟促讀讓學生逐步品味課文語句裏包裹着的豐富的思想感情。比如,在學生朗讀感悟的基礎上,我引到學生,“真可惜,小葫蘆都落了!這是不是種葫蘆的人的錯誤所導致的呢?錯在哪裏呢?”學生通過朗讀理解到(種葫蘆的人錯了,他錯在:①他沒有聽鄰居的勸告;②他不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事物之間的聯繫。)葉子都落了,小葫蘆也沒了,種葫蘆的人看見這個景象,會想什麼呢?(讓學生充分自由發言。)

改進之處,教學評價還要繼續到位,有時為了趕時間,對於學生的回答沒有及時地評價,不利於課堂問題的生成,應圍繞教學目標,充分肯定,及時引導學生。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 篇2

課件《我要的是葫蘆》是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短小精悍,語言活潑生動,人物形象鮮明,是孩子們喜愛的一篇課文。今天我講這篇課文是這樣設計的:

教學《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我從課題入手,出示大屏幕(葫蘆的圖片)讓學生介紹自己對葫蘆的瞭解,讀課題你知道了什麼?讓學生明白讓學生用“我要的是,而不是”句式説話,讓學生產生質疑,紛紛提出:那個人結果得到了葫蘆嗎?那個人為什麼得不到葫蘆?學生帶着問題走入課文。

在《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中,我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理解:“有幾個蟲子怕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通過學生品讀、評讀、個人讀、分角色讀、齊讀、選擇讀,引讀等不同方式的閲讀,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們體會種葫蘆的人的心態,以讀悟文,品析詞句。

剛開始時葉子長得怎樣?葫蘆長得怎樣?過了幾天,葉子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這變化告訴我們葉子葫蘆之間究竟有什麼密切的關係?明確了這麼一條線,當學生學完第一自然段時,通過看圖——學文——品文,引導得出:因為葉子長得好,所以葫蘆才長得可愛。當學生學完3、4自然段時,我又引導學生小結:因為葉子長了蚜蟲,所以葫蘆才一個一個都落了。最後通過這種變化對比,學生明白了葉子與葫蘆之間的密切聯繫。

《我要的是葫蘆》中種葫蘆的人讓人覺得可笑、可氣,又可憐。可笑的是他的無知愚昧,可氣的是他不聽鄰居的勸告,可憐的是他那麼喜愛葫蘆,結果卻一無所獲。

這節課學生理解了課文,我順勢進行課題訓練:“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學生結合本節課內容進行續編故事,把説和寫結合起來,效果很好。只是在本節課沒有時間寫,孩子們回家完成此項訓練,學生寫的內容真好。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 篇3

首先,這是一篇寓言,講一個種葫蘆的人十分喜愛小葫蘆,但葫蘆葉上生蟲了,他認為葉子上的蟲子和他要的葫蘆沒有關係。結果小葫蘆掉光了。這則寓言説明,任何事物之間都是相互聯繫的,我們要正確全面地看問題。

這篇課文的語言很豐富,語言點很多,加之語言描述,細節描述,情態描述,反問句、感歎句的語氣變化及應用。如何能夠在讓孩子們在一節課中掌握這些語言點,並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我設制了一個情境,讓學生把自己就當成那個種葫蘆的人,從種葫蘆人的角度出發來理解人物的語言描述,心理活動,神態。並能夠讓孩子全身心投入到文本之中。

課堂的整體氣氛及效果都還不錯,對語言點的落實及把握也能夠落實到位。但教師對學生問題的導語及過渡語有點生硬,不夠童趣,沒有思考到二年級小朋友的理解潛力和詞彙量。像在強調反句語“有幾個蟲子怕什麼!”的朗讀時,為了突出反句語語氣,我問他們,這個種葫蘆的人認為有幾個蟲子沒關係,不可怕,不用怕。就應讀出怎樣的語氣來,有些人説要不當一會事,有些人説,他不把蚜蟲放在眼裏。其實這樣已經夠了,説明孩子已經理解了。結果我總結了一下“要讀出不屑的語氣”,他們不理解“不屑”的好處,反而不知所措。

課程在細節上的處理有些不足之處,比如由葫蘆的圖片導入課文,讓孩子看圖來説説葫蘆的樣貌。意圖第一是為了提高孩子的觀察潛力,第二為了強調細節描述,怎樣把物體描述得更具體,更生動。第三為了引入課文,看看課文中的葫蘆是什麼樣貌的。再一次強調對事物的細節描述。但在操作上出現了問題,課文中描述葫蘆的語言是一句話,而我為了能讓孩子説出葫蘆的樣貌,給孩子的語言提示也是一句話,這對於二年級的孩子還説,難度有點高。許多孩子説不出來。如果當時給出的語言提示是詞語,比如()的葫蘆藤()的葫蘆葉……他們回答的用心性也就會更高了。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 篇4

《我要的是葫蘆》是一篇寓言故事。講一個人種葫蘆,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蘆,結果葉子上的蚜蟲越來越多,最後葫蘆都落了。課文生動有趣,便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易於學生理解。文章第二自然段有這麼一句話:他盯着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説:“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在教學這個部分時,我請一個學生來解釋一下什麼是“自言自語”,這個學生由於預習不夠充分,一時語塞滿臉通紅,其實這個這個詞從字面也可以瞭解大概意思,於是我就拿出一個小葫蘆,對這個學生説:“那就請你上來,給我們演一下這個種葫蘆的人吧?”他擺脱了這一尷尬局面,也鬆了一口氣,接着上台,做出盯着小葫蘆的樣子。我讓其他同學評議,有的同學説,他雖然做出了一動不動的樣子,但沒有做出自言自語的樣子,表現種葫蘆的人着急的心情,然後我順勢指導他們讀種葫蘆的人説的這句話,然後我再問那位學生,“這句話是種葫蘆的`人在對誰説的?”學生們紛紛説:“對葫蘆説的”“對自己説的”,在其他學生的提議示範下,他最終準確地表現出了種葫蘆的人自言自語的樣子,在學生的掌聲中走下了台。我就抓緊機會説:“這種自己對自己説話,就是自言自語,老師就曾有過這樣的體會:有一次,我的筆不見了,我自言自語地説:我明明放在桌上的,怎麼一會兒功夫就不見了?同學們,你們是否也有過這樣的體會?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紛紛應用“自言自語”説出自己的經歷。

這樣,我通過巧妙地創設情境,使得課堂氣氛活躍了,這一小插曲,反而使學生對自言自語這個詞語理解的更為深刻了。

看起來,這是一個很小的教學環節,但由於我處理的靈活富有創意,因而就有了特別的意義。首先,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相信學生會感謝老師給他解了圍。其次,通過這次表演,不但這個學生,全班所有學生都對這個詞語印象深刻。第三,調劑了單調的課堂氛圍,用短短的幾分鐘的時間,讓孩子表演一下詞意對於活躍課堂氣氛作用很大,可以較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持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 篇5

《我要的是葫蘆》寫的是一個種葫蘆的人因為沒有治葫蘆葉上的蚜蟲,所以他的小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從而告訴人們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課文的內容短小,藴涵的哲理淺顯。在第二課時我主要把以讀促悟作為教學的重點,力求使學生通過多次朗讀,品悟課文語句裏包裹着的豐富的思想感情。

一、教學思路清晰,重點較突出

本課教學主要抓住三個訓練重點:

(1)朗讀的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抓住人物的對話進行朗讀指導,體會種葫蘆的人一心只要葫蘆和鄰居着急的心情。

(2)句式的訓練。通過朗讀比較兩組句子不同的語氣並體會每組的兩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並通過練習鞏固。

(3)補白策略的訓練。我結合文章的空白之處,設計了想象説話的內容,想象説一説:如果你就是種葫蘆的人,你會怎麼做?請你用上上面的句子,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説一説。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説出富有個性化的語言,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重視感悟和體驗。教學設計以讀為主,在學習過程中重視閲讀感悟和體驗,學生自由朗讀、同桌合作讀、分角色夥伴合作朗讀、個別展示朗讀等閲讀方式突出了學生閲讀行為的自主性,使學生在不同的閲讀實踐中自主地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最終內化為學生的語言積累。

三、教學不足以及今後努力的方向

1、板書設計和教學內容不同步。

2、學生做了講學稿上的練習沒有全班展示交流。

3、上完課了沒有小結

4、教學反饋及應變能力有待於提高。在教學中,隨時都有學生當堂的生成,即興語言的表達,如何圍繞教學目標,充分肯定,及時地促進學生,我覺得做得還不夠好。這一點,我想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磨練,另外,在聽課時多多學習其他老師好的做法。

5、教學語言的再精煉。我覺得在教學時,語言的指向性要更明確些;語言的目標性應更明瞭些。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 篇6

閲讀教學應立足於培養孩子閲讀文章的興趣,引導孩子品味語言,積累語言,發展語言,從而到達自能讀書的目的。因此,這堂課我始終把語言的學習、體會、感悟作為重點,注重學生的語言感受。

而語言感受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讀”。學生在教師有目的的設計和引導下,針對性地多讀是很重要的。多讀能夠訓練學生的語感,能夠變被動理解為主動參與,能夠豐富孩子的想象。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用實物“葫蘆”讓學生感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利用課文形象的插圖,讓學生觀察、説話,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觀察聽説潛力。從而讓學生了解葫蘆的生長過程,感受植物生命的繁衍不息。

抓重點段,引導學生帶着中心問題:“長得那麼好的葫蘆,為什麼會變黃、落了呢?”質疑,使學生產生強烈求知慾。透過學生自主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種葫蘆人和鄰居的不同態度,最後,讓學生在理解文本,感悟語言的基礎上懂得植物的生長需要各環節的聯繫。

抓關鍵詞句:“有幾個蟲子怕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透過評讀、個人讀、分主角讀、齊讀、賽讀、範讀等不同方式的閲讀,比較句子中的不同語氣,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體會種葫蘆人的心態,以讀悟文,品析詞句。

利用多媒體投影儀,播放課文插圖,讓學生在觀察中走進課文情境,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小葫蘆的可愛,學生髮自內心地對小葫蘆產生喜愛之情,朗讀時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實情感,為後文與鄰居的對話情感打好鋪墊。

教師範讀時的情感就直接調動了學生的情感,一些朗讀的技巧滲透到教師的讀中,學生在無意模仿中就學會了朗讀的技巧和技能。

不足之處是:

1、提問多了些,散了些,學生回答的面不夠廣,有些話老師帶學生回答了,以後要在優化提問上下功夫。

2、讓學生用“自言自語”練習説話時,學生只注重説:我自言自語的説,老師並沒有及時訓練學生“他自言自語的説”,這樣的話,就對課文中種葫蘆的人的語氣體會的不是個性的到位。

3、對反問句變陳述句的句子指導的不夠到位,以至於在老師説出的幾個句子時,學生沒能理解其意思,説的也不明白。

在以後的教學中,虛心向他人請教,及時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多多聆聽其他老師的課,以取長補短。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 篇7

開設精品課程建設是為了更好地落實“強隊伍、精管理、優課堂、興科研、重人文、鑄品牌”內涵發展的要求。

當“精品課程建設”的春風席捲而來時,我校語文低年段根據本年段的實際情況,確立精品課程研究的課題。從科研的專項研究、理論學習、課堂試驗幾個方面來看,精品課程研究初見成效。現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教學課例,對課題研究小結如下:

一、專家指導,深入學習

自確立研究課題後,我校領導多次組織科組裏的成員深入學習精品課程的有關理論,並分別邀請鎮教辦肖主任、沅校長蒞臨指導,使教師們更深入地瞭解“精品課程”的意義、內涵和研究的方法,讓我們加快了推進精品課進程研究的腳步。

二、紮實推進,初見成果

①、有效的反思是教師成長的必然,它能更好地提升教師的語文素養和駕馭課堂的能力。精品課程的研究更是離不開教師們對課堂教學的反思,因此,每次教研活動,我們都把教學的反思放在研究的首位,希望通過有效反思來促進教研活動的開展。

②着力打造精品課。為了更好地落實精品課程研究,9月份進行了“課堂教學大比武”。比賽中,教師們不斷創新,想方設法創設輕鬆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愉悦的學習中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得到了有效的激發。

③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提高識字量。《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階段,要想辦法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儘可能教給學生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開展了讀書活動,鼓勵學生做讀書卡,寫讀書心得,當讀書之星。10月初還進行了《識字競賽》,從各種活動來看,學生們自主識字能力提高了,識字量也相應得到增加。11月份進行青年教師精品課研討,並讓陳老師的課例作為研究,大力推進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

④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教研能力有所提高。隨着精品課程的不斷推進和深入,教師們教學的方式方法日趨新穎,駕馭課堂的能力有所提高。

三、存在的問題

①識字教學定位偏。從老師的課例來看,還存在着對教材把握教材不透的情況,所展示的課例既不像閲讀課,也不像識字課。

②識字課忽視對漢字的運用,片面追求會讀、會認、會寫;寫字環節要從實際出發,應該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描紅、仿寫中落實寫字訓練,而且寫字的時間不夠充足,有點像走過牆的感覺。

③沒有把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放在首位。語文課的教學始終要把語言的學習、體會、感悟作為重點,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個人的感受。

④課堂上學生讀得比較多,但感悟比較少,很多時候學生是漫無目的地讀。有經驗的老師會善於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讀,讓讀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讀訓練語感,豐富學生的表象,使學生在讀中漸入佳境,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

四、困惑

1、識字教學該如何定位?

2、如何讓語文課堂教學更有實效性?

“精”就意味着“少而精”,因而,精品課程研究要走“刪繁就簡”的路,才能形成“領異標新二月花”的語文教學新局面。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 篇8

《我要的是葫蘆》是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講讀課文,屬寓言性質。文章短小精悍,語言活潑生動,人物形象鮮明,是深愛孩子們喜愛的一篇課文。結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一至三年級“要培養學生通過上下文理解課文中重要詞語的意思,並能在閲讀中不斷積累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每篇課文的教學都有一個切入點。找準了切入點,將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大的方便。教學《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我從課題入手:“我要的是葫蘆,言外之意是我不要葉子”。因為切入點選得準,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紛紛提出:那個人為什麼得不到葫蘆?甚至有的學生還提出了頗有深度的問題——“蚜蟲吃的是葉子,可落下的為什麼是葫蘆?”

文學作品都有一條線索,或為情感線,或為敍事線。教師要善於把握這條線,並且力求使自己的教學貼近這條線。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在教學中抓了芝麻而丟了西瓜,《我要的是葫蘆》一文,篇幅雖短,但要落實的知識點卻不少。在教學設計上,我始終抓住一條線:“變”。剛開始時葉子長得怎樣?葫蘆長得怎樣?過了幾天,葉子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這變化告訴我們葉子葫蘆之間究竟有什麼密切的關係?明確了這麼一條線,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我採取了比較的方法,讓學生觀察兩幅圖有什麼不一樣,激活學生的思維,再次明確本文要解決的難點:種葫蘆的人為什麼沒有得到葫蘆?當學生學完第一自然段時,通過看圖——學文——品文,引導得出:因為葉子長得好,所以葫蘆才長得可愛。從而為後文的學習打下鋪墊。當學生學完第4自然段時,我又引導學生小結:因為葉子長了蚜蟲,所以葫蘆才一個一個都落了。最後通過這種變化對比,學生明白了葉子與葫蘆之間的密切聯繫。

但由於沒有好好把握二、三自然段的教學,以致思路混亂,拖了時間。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會再仔細地研讀文本,精心設計每個環節,更好地完成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9jp3w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