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立足教材搞好銜接,放眼課外抓好落實(網友來稿)

立足教材搞好銜接,放眼課外抓好落實(網友來稿)

張永紅  

在課改思潮的推動下,各科教學從內容到形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宜昌的語文教師對此並不感到陌生和難以接受。因為十年前他們在餘蕾老師的帶領下,進行的課內外銜接語文能力訓練,與課改思想不謀而合,宜昌語文老師的思想和觀念早就發生了應有的轉變,因而當課改的春風吹來之時,我們駕着課內外銜接這葉小舟,如魚得水,收穫多多。

新課標要求我們“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得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這這實際上與課內外銜接語文實驗課題的要求是一致的:必須讓課堂充滿生活的氣息。讓生活走進課堂,讓廣大的社會成為課堂 。而傳統的教學針對某一篇文章精分細析,進行純技術的訓練,使活生生的文章變的抽象枯燥,而且面目可憎,這又如何讓學生把文章同課外多彩的生活等同起來呢?語文課不光是讓學生學習了語言文字,也要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愛的教育;不僅學會了寫字作文,也學會了處世做人,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人生成長的好課堂。作為教師又如何去實施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目標呢?教材作為範本自有他的高妙之處。因而教師仍應在教材上做好文章,處理好教材仍是關鍵。教材是橋樑,我們如何利用好這座橋,讓所有的學生都順利渡到對岸,不至於茫然無路抑或失足落水。在這裏我談點心得,以拋磚引玉。

新課標要求“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強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這實際上就是要求我們的教學必須把課內與課外銜接起來,剛開始時,有教師有如下的做法。每節課總留五到十分鐘念一篇課外文章,至於其餘的課堂教學依然老一套。且美其名曰,一舉三得,既開闊了學生視野,又應付了上級檢查,還省時省事。可孰不知,依靠每堂一篇的課外文章來完成課堂內外的溝通,顯然是荒唐的。這種作法無法真正完成課內與課外的銜接,而只是生硬的拼湊。語文源於生活,但並不等於生活,它有其自身的規律,它的.運用有種種方法,要把這些抽象了的東西還原於生活,必須找準一個點,點找準了,就找到了重要的鑰匙。

我們該如何去找這個點?

首先,善找銜接點。這要教師深鑽教材,針對每篇課文的特色,找出它與學生生活銜接的內容,這個內容就是銜接點。文學源於生活,在文章中找出它的生活源來,便是課堂上與學生銜接的點。因而教師必須熟悉瞭解自己的學生,瞭解他們的生活。銜接便能靈活多樣,學生樂於接受。一個不瞭解自己學生生活狀況、環境的語文老師是不可能真正搞好教學中的銜接的。如學習《從宜賓到重慶》這篇文章,宜昌的老師讓學生補寫關於宜昌的解説詞,宜昌也是江濱城市,又是學生的家鄉,這個銜接點就找的好,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並達到訓練寫作的效果,但並不是所有的老師都面對如此好的條件,有個老師就善於就地取材,以學生自己生活的校園為例,一邊放關於學校風景的錄象,一邊讓學生譜寫解説詞,面對熟悉的校園,學生是能抓住特點有話可説的,這個銜接點也很好。

二,巧找銜接點。學生的生活經驗閲歷是有限的,而文章卻是多樣,既有形象的現實生活的反映,也有抽象的理論的述説,為一篇貼近生活充滿情趣的文章找銜接點較容易,可給一篇説理性思辯性強的文章找銜接點卻就不那麼簡單了。因而有些課可以上的熱熱鬧鬧,有些則不然。如有老師上〈〈月跡〉〉時,激發學生踴躍的談自己的看月經歷,即理解了課文運詞的妙出,又鍛鍊了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並且課堂氣氛活躍。而課文〈〈繼續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卻較難激發今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學生大談體會。這樣的文章是不是就沒有銜接點呢?有。可以從反面思考,聯繫今天學生中普遍存在的鋪張浪費現象來學這篇文章,就是一個較好的銜接點。有時激發學生獨特的感受,也不失為一高妙的銜接點。如朱自清的《春》,講到春天小草萌發滿眼新綠,“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有學生説春天的草不是這樣的,而是東一塊西一塊散佈着,也難得讓人打滾踢球,這點不少學生有同感。教師及時抓住這點,引導學生暢談自己記憶中的春天,並與課文比較,針對不同點啟發學生尋找出原因,

但銜接並不等於簡單的把課外的東西搬進課堂。有些銜接不是一堂課就能完成的,也並不是每堂課都必須在銜接。銜接是廣義的,必須從整體上把握。如學習人物傳記單元,就讓學生給自己的親人寫傳,甚至讓他們利用節假日作調查,寫作家史等,這些都不是哪一堂課能解決的。我們的備課有單元備課法,教學有整體教學法,銜接同樣需要從宏觀上把握。因而實現課內外溝通更大的陣地是在課外。如組建文學社、開設收視課、組織學生搞社會調查等等。而要想讓這些活動真正達到切實提高語文能力的好效果,還必須從落實兩個字去做。

一、目標的落實。教師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精心設置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各自的合理的鍛鍊,語文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如開設收視課,不光讓學生看,看了以後要組織學生寫、議,在不斷的寫作、評議中提高自己寫作水平、判斷力。如果看了以後不去落實這些問題,這樣的收視課對語文能力的提高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又如學生一學期的課外閲讀,教師不僅要根據學生各自的情況提出明確的目標,針對這些目標還要定期開展有關活動,以檢查目標落實情況,否則課外閲讀在很多學生那裏就會流於形式,成一句空話,教師辛苦訂下的目標也成一紙空文。

二、過程的落實。新課標的特點之一是注重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要求教師“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因而語文活動較之以往成倍的增加,並且起到良好的效果,“增強了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但也有不少活動流於形式,究其原因,教師忽略了活動過程的指導。不要以為只要佈置了活動就萬事大吉。如社會調查,因為這樣的活動牽涉到很多方面,不可能開展的很多,因而搞一次就要搞出效果,學生的能力就應得到一次紮紮實實的訓練。如果教師只管佈置任務,而不去具體的組織和部署,是難得到效果的,甚至極有可能見其熱熱鬧鬧的開始,冷冷清請的收場,這樣的課內外溝通不是真正的溝通,這樣的活動只會搞壞學生習慣。很多語文活動都是如此,教師必須就其活動過程進行指導,抓好了過程,其效果自然出來了。如語文知識競賽活動、讀書彙報活動、古詩詞記誦比賽等,更重要的不是活動開展的本身,而在於活動前學生的準備,他們查找積累資料的過程,閲讀並寫作各種心得的過程,更需老師的不時督促和指導,才能順利的完成好這些活動,真正促進能力的增長。

三、措施的落實。很多人都知道,語文素養的真正提高得意於課外自學,依靠平日的積累。語文課程標準規定:七至九年紀的學生“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的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背誦優秀詩文80篇,”“學會制定自己的閲讀計劃,廣泛閲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200萬字,每學年閲讀兩三部名著。”這些教學任務的實現,不可能光靠在校的幾節課來完成,更需要學生課下的積累。但學生課外自學習慣的養成,並非光靠自覺,教師應採取多種措施,促使學生自覺積累,以培養和鞏固這些良好習慣。可以實施自學指導教學模式,首先讓學生從課內得到很大的受益。如學習工具的指導中工具書的運用,字典或詞典應硬性規定人手一冊,教學中有意識的設置障礙,讓學生自行查閲工具書解決,久而久之習慣便形成了,當他在課外閲讀中再遇到難題時,便會主動探究,並不斷嚐到勝利的滋味,加強自學的信心。當然學習的工具還包括圖書館、閲覽室、電腦等,象電腦還是未來教學的重要手段、必備工具,掌握了他對學習的促進作用就更不用説了。

新課標的實施,把學生和老師都從煩瑣的語文題海戰術中解脱出來了,但是實際上對我們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代的語文教師應是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人才,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才能真正把語文課改搞好。

 作者郵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3xrqgz.html
專題